皇帝為何自稱「寡人」 現在終於明白了!
時間:2020-05-05 08: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皇帝為何自稱寡人 現在終於明白了! 寡人兩字,最早來自於一些古裝劇或古典題材的小說,其實,寡人的原意是指在道德方面不足的人。 古代帝王的自稱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朕,其次是寡人,孤,不穀等。 在秦始皇之前,無論尊卑,皆自稱朕,比如屈原《離騷》中說:
原標題:皇帝為何自稱「寡人」 現在終於明白了!
「寡人」兩字,最早來自於一些古裝劇或古典題材的小說,其實,寡人的原意是指在道德方面不足的人。
古代帝王的自稱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朕」,其次是寡人,孤,不穀等。
在秦始皇之前,無論尊卑,皆自稱朕,比如屈原《離騷》中說:朕皇考曰伯庸、《詩經·大雅·韓奕》中說:「無廢朕命」、
在秦始皇之後,李斯建議秦始皇將朕定位天子的自稱,取「天下皆朕,皇權獨尊」的意思,從此,普天之下,除了戰亂分裂,只有皇帝一人能自稱朕,相對於朕,寡人和孤也就比較常見、
春秋時期,諸侯王可自稱寡人,比較弱小的諸侯王自稱孤,而周天子自稱「予一人」、
戰國秦西漢時期,各地諸侯王仍自稱寡人,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秦王以十五城易寡人之璧,可與否?」
為什麼古代帝王和諸侯王要以寡人自稱呢?古代的觀念認為,君主的權力是上天賦予的,所以皇帝自稱天子,而古代講究「以德治國」和「以德配天」,也就是說上天會把天交給有德的人,所以君王要是失德就會失去尊貴的權力和地位、
所以自稱寡人是君主的一種謙稱,自謙德行很少,而並非指天下就只有自己一個,感到孤單!
文章來源:中國歷史網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