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塞道夫羅伯特舒曼音樂學院
羅伯特.舒曼(德語:Robert Schumann,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是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音樂的典型代表人物,對後世樂壇產生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1935年,著名音樂大師胡戈.拜爾策教授(Hugo Balzer)在杜賽爾多夫倡議將由羅伯特.舒曼的夫人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於1902年創辦的舒曼音樂學校(Clara Schumann Musikschule)等三間音樂學校合併成立羅伯特.舒曼音樂學院(Robert Schumann Konservatorium),也就是現在的國立德國舒曼高等音樂學院的前身。
杜塞道夫舒曼音樂學院由胡戈.拜爾策教授作為第一任負責人。由於二戰爆發,學院的正常授課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直至1945年二戰結束後,由約瑟夫賴爾西斯(Joseph Neyses)教授加盟負責學校的增加科目和擴大籌建工作。1950年,鄰校杜賽爾多夫體操學校的負責人費德裡希陶德威恩(Friedrichtrautwein)提出並完成了與舒曼音樂學院合併,並得到了附近部分建築物所屬人包括著名作曲家約根鮑爾(Jürg Baue)教授等的場地捐助。
1964年,德國聯邦政府再度注資擴建學校,並撥款在現在的住址興建了學院的主體建築,並於1972年12月21日正式成為國立學院,1975年9月29日正式全面搬入新址。隨著不斷發展和擴建,杜塞道夫羅伯特舒曼音樂學院為德國培養了大量國際級優秀音樂人才。
1976年,德國聯邦政府將原聯邦軍隊的鄰近建築改建並劃給舒曼學院,作為理論教育課程和圖書館專用,於1981年完成搬遷工作。通過幾十年的合併和擴充,舒曼音樂學院當時成為德國第二大音樂學院,新任院長是教授—赫爾穆特克斯邁爾博士(Prof. Dr. Helmutkirchmeyer)。同時,聯邦議會通過議案,正式授予舒曼音樂學院為德意志聯邦政府擁有獨立招生和籤發畢業證書特權的學院資格,正式移交了聯邦政府的授權書和印章。
1990年,舒曼音樂學院開設了高級音樂理論課程。
1993年10月20日建成的帕提克(partika)音樂廳既有國際水準,成為舒曼學院師生考試、觀摩和表演的專用音樂廳,並成功為多位國際音樂大師舉辦了演奏會。
1994年開設了音樂研究課程,從而更進一步將學院的音樂教育課程健全和完善化。
1997年,德國著名鋼琴家和教育家思捷潘斯卡教授(prof.Szczcepanska)出任院長。在她的精心管理領導下,杜塞道夫羅伯特舒曼音樂學院已經成為當今德國的世界級著名音樂學府。2004年,由雷蒙德.維珀曼教授(RaimundWippermann)出任校長至今。
科系設置
教堂音樂學院
Institut für Kirchenmusik作曲與音樂理論學院
Institut für Komposition und Musiktheorie音樂與媒體學院
Institut für Musik und Medien音樂學學院
Musikwissenschaftliches Institut舒曼少年學院
杜塞道夫舒曼音樂學院下設多個本科和碩士專業,如管弦樂器、作曲、吉他、曲調、鋼琴、管風琴、音樂教育、天主教教會音樂、基督教教會音樂、音樂理論與聽力培養、管弦樂團指揮、合唱團指揮、音樂與傳媒、聲調與影像、音樂學、管弦樂表演、室內音樂、鋼琴室內音樂與伴奏和鍵盤音樂等專業。
此外,杜塞道夫舒曼音樂學院還開設有音樂學博士專業。
熱門專業包括管弦樂、教會音樂、媒體作曲、音樂信息學、音樂學、音樂傳媒學和戲劇學等。
除此之外,學校注重歌劇實踐,通過與萊茵河畔的德意志歌劇院緊密合作,為學生提供每年至少一次在舞臺表演展示自己的機會。另外的重心則在是注重管弦樂隊,新教以及天主教音樂的培訓,學校自己擁有一個大型交響樂團,以及種類繁多的合奏團和合唱團。
為了給音樂人才儲蓄後備力量,該校還於2008年成立了面向10至17歲青少年招生的音樂天才學院-舒曼少年學院。
知名校友
HörðurÁskelsson(1953年),冰島風琴家和合唱團導演MartinBambauer(1970年),德國教堂音樂家KarlBartos(1952)德國音樂家,發電站樂團Kraftwerk成員ThomasBeckmann(1957)德國大提琴家BertholdBotzet (1961)德國風琴家和大教堂樂隊大師GerhardCroll (1927–2019)德裔奧地利音樂學家Oscarvan Dillen (1958) 荷蘭作曲家KlausDoldinger (1936) 德國音樂家StefanEngels (1967) 德國管風琴家HerminEsser (1928–2009) 德國歌劇歌手LutzFelbick (1954) 德國管風琴家和音樂學家MartinForciniti (1962) 德國教堂音樂家和作曲家HelmutFreitag (1960) 德國教堂音樂家ManuelGera (1963) 德國教堂音樂家KurtGester (1914–1997) 德國歌劇歌手RolandHärdtner (1964) 德國舞蹈家和樂團音樂家FritzHilpert(1956)德國音樂家,發電站樂團Kraftwerk成員MichaelHoppe (1966) 大教堂風琴師兼大學教授RalfHütter (1946) 德國音樂家,發電站樂團Kraftwerk創始成員OttoJoachim (1910–2010) 加拿大作曲家AnnaMaria Kaufmann (1964) 加拿大-德國歌劇和音樂歌手HelmutKickton (1956) 德國教堂音樂家ChristophKirschbaum (1958) 德國吉他手和作曲家TadeuszKlaus (1960) 德國作曲家和音樂家ReinhardKluth (1950) 德國教堂音樂家DieterKreidler (1943) 德國吉他演奏家MichaelLandsky (1964) 德國風琴家和教堂音樂家HeinzLengersdorf (1966) 德國古典鋼琴家UlrichLeykam (1948) 德國教堂音樂家ThorstenPech (1960) 德國教堂音樂家、風琴家兼指揮JohannesQuack (1959) 德國風琴家和教堂音樂家JohannesQuint (1963) 德國音樂學家和作曲家MariaRadner (1981–2015) 歌劇歌手WalterRatzek (1960) 德國樂隊領袖,德國聯邦音樂團負責人GuidoRennert (1973) 德國單簧管演奏家和作曲家FazılSay (1970) 土耳其鋼琴家兼作曲家WernerSchepp (1958) 德國教堂音樂家AndreasSchmidt (1960)德國男低中音歌唱家HenningSchmitz(1953)德國音樂家,發電站樂團Kraftwerk成員WolfgangSeifen (1956) 德國管風琴家FlorianSchneider-Esleben (1947), 德國音樂家,發電站樂團Kraftwerk創始成員VeraSchoenenberg (1973) 德國歌劇歌手AlexanderShelley (1979) 英國指揮家和大提琴家AndreasSieling(1964)德國風琴家和音樂學家JürgenSonnentheil (1961) 德國教堂音樂家KlausWallrath (1959) 德國教堂音樂家和作曲家BertramWeigel (1950–1976) 德國插畫家和音樂家BerndWiesemann (1938–2015) 德國作曲家兼音樂老師WolframWittekind德國歌手兼教堂音樂家【德國音樂學院系列】
萊比錫孟德爾頌音樂戲劇學院
魏瑪李斯特音樂學院
【發現德國】攜手【安聯保險集團】開通快捷保險平臺,德國獨角獸企業系列 NEW!!
2019年德國最美小鎮系列
讀者推薦德國最美小鎮系列 NEW!!
德國汽車改裝品牌集萃
德國米其林3星餐廳(2018年全)
德國葡萄種植區(全)
德國TU9大學聯盟(全)
德國U15大學聯盟(全)
德國製造 Made in Germ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