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煎,天下第一!

2020-12-25 廚影美食

要說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一定少不了生煎。每個精明謹慎的上海人,只有在談到生煎的時候才會有那麼一刻不理智:上海生煎天下第一!儂曉得伐?那雪白鬆軟的麵皮,飽滿緊實的肉餡,香濃滾燙的湯汁,焦香酥脆的底板,是上海人記憶中最美妙的滋味。

大壺春

地址:四川中路136號

最經典的老字號之一,86年歷史,米其林必比登推介餐廳,是上海一張響亮的招牌。

大壺春的生煎做法頗為老派,多年來一直保持著「清水派」的做法,在如今的上海生煎界算是特立獨行。它採用全發酵方式,在將水、麵粉、酵母和成麵團之後,靜置醒發一段時間再擀皮包肉餡,包好以後還需再醒發約半個小時。因經過兩次發酵,故生煎口感厚而鬆軟,底脆且香。吃的時候並不是一口下去就爆汁兒的,僅有的那點湯汁,全是內餡在煎制時淌出的肉汁兒。

而肉餡則是大壺春絕不外傳的秘方。在大壺茶四川中路的總店有一個中央廚房,專門安排了一個人負責將前腿肉打成肉餡,然後加入三種醬油調味,隨後冷凍運輸到各個分店,保持了味道的統一性,也就是阿拉老上海熟悉的甜鮮口感,肉緊鮮美,吃了一口就再也忘不掉這個味。與大多數生煎店家不同,大壺春在生煎煎制之前就會撒上芝麻、蔥花,據說這是為了使生煎更好的吸收芝麻和蔥花的風味。

東泰祥

地址:重慶北路176號

若是說大壺春佔了清水派生煎的半壁江山,那麼,能與之分庭抗禮的,怕是只有東泰祥了。東泰祥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一百多年前,是上海灘最早做生煎的店家之一。他家採用的是半發酵的方式,中筋麵粉、水和酵母的比例都有規定;牆上掛著溫溼度監測儀,師傅要根據每天的溫度溼度,拿捏發酵的分寸,保證一年四季的生煎都是熟悉穩定的口感。憑著這一點,東泰祥成功申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的稱號。

生煎下鍋烘製,何時加水、加油、加蔥花,都有嚴格的時間線,標準化的操作流程能最大可能的保證生煎的品質。趁熱咬破柔軟有韌性的頂皮,露出浸潤湯汁的肉餡。湯汁滴答,卻不會噴湧而出,倒進勺裡,剛好鋪滿底部的一小勺,一切都是拿捏得當,絕不失了分寸。一口吃下緊實的肉餡,再吃煎的焦黃又有點厚實的底板,咬上去酥酥脆脆,滿口的老上海味道。

舒蔡記

地址:浙江中路120號

舒蔡記是典型的上海弄堂小吃,曾經在雲南中路開了40多年,如今搬到了浙江中路上,與廣東路不遠,環境逼逼仄仄,但並不影響它成為上海人心目中最好吃的生煎之一。

舒蔡記賣的是老上海的混水派生煎,用的是老法發麵,麵粉發起來不大,做出的生煎自然個個小隻,但是肉餡紮實,湯多皮薄,走過路過店門口更是香氣四溢,更有食客把他們家生煎戲稱為「生煎之神」。生煎的芯子用的是熱氣肉,老闆說這樣味道肯定會更好些,即使是涼了,也是一樣好吃!混水派生煎湯汁很多,吃的時候要先開一個小口,將湯汁吸進口腔內任它肆意流淌。待享受完鮮美的湯汁,再咬一口噴香的肉餡,最後一口焦脆的底更是整個生煎的靈魂所在。

光頭生煎

地址:山陰路139-141號

老虹口有不少上海小吃,光頭生煎老店就躲在山陰路上,兩旁的梧桐充滿了老上海的文藝氣息。店鋪窗上大大的「生煎鍋貼」,簡單粗暴,超接地氣,透露著市井氣息。牆上「海上第一肉」的招牌坐鎮,透著股老店自信。據師傅介紹,光頭生煎每天六點開賣,門口排長龍是常有的事。生意好的時候,門口的隊伍都要排到馬路上去呢!遇到忠實的老食客,會直接買一鍋!

光頭生煎是傳統半發酵,肉餡湯多,收口朝下,皮薄餡大底子酥脆。起蓋出鍋那一刻最為壯觀,半鍋生煎半鍋鍋貼涇渭分明,在油和水汽中微微顫動,香氣撲鼻,一開鍋就賣完,根本沒得剩的!吃的時候可千萬要當心,小心裏面的肉汁飈出來,滋傷他人!加了醬油調味的肉餡甜津津的,非常符合上海寧的口味!褶子朝下,煎得金黃金黃的,吃起來焦香酥脆!一口下去,感覺所有的等待都是值當的!

曉燕生煎

地址:定西路1226號

全上海只此一家,別無分號。老闆溫情的用了自己女兒的名字來取名,做事風格倒是利落。曉燕的生煎確實有老上海的特色,皮子很薄,咬一小口,吸汁,汁水很多,不膩,甜甜的很鮮美。生煎半發酵,最上面小生、底子小脆、咬下去由軟到硬,吃進嘴裡很有層次感。一口下去立馬見肉,肉質很緊實,味道很濃鬱,沒有肥筋,不得不感嘆,這個生煎的水準真是蠻高的。他們家不只有生煎如此美味,鍋貼也是他們家的主打美食,皮非常薄,同樣的一包湯,再配上一碗鴨血湯或是雙檔,完美!

金彪生煎王

地址:乍浦路336號

金彪生煎王位於乍浦路美食街上,店面略顯陳舊,還帶著上個世紀的畫風,但打掃得乾淨,特別是製作間,全透明,幾名員工在裡面忙碌著擀麵、包餡、煎包,樣樣精通。

他家最值得誇讚的就是生煎裡豐滿的肉餡,毫不誇張的說,是上海肉餡最大的生煎!豬蹄肉和肋排肉剁爛組成的肉芯子,非常緊實。脆而不焦的底子,色澤金黃誘人,厚度也比其他家更甚。汁水也超級豐富,真的是一口爆汁,可以和湯包媲美了!

阿德生煎

地址:龍華西路219號

如果偏愛湯汁豐富的生煎包,那阿德會是一個最佳的選擇。阿德生煎的店鋪開在十字路口,汽車終點站邊上,周信芳戲劇空間對面小路裡。店面不大,也就容得下十來個客人的樣子。廚房玻璃隔開,乾乾淨淨的,透過玻璃可以清楚得看到白案師傅在裡面行雲流水般的擀麵揉捏,生煎的整個製作過程都一目了然。

現做的生煎,口味當然是不言而喻。生煎個頭大,底又很脆,皮薄餡多,湯汁鮮甜,噴湧而出,搭配油豆腐血湯一同享用,只叫人慾罷不能。

三兩春

地址:嶗山路664號

如果想吃最為傳統的全發酵生煎,推薦去三兩春。他家打出的招牌廣告就是最經典的生煎,很傳統的上海生煎口味。

三兩春的生煎是現點現做的,上桌時賣相很棒,厚厚的一層黑芝麻幾乎鋪滿了整個生煎。入口只覺皮子鬆軟,肉餡彈牙,底板焦香,一口咬下去充滿了滿足感。

豐裕生煎

地址:瑞金二路41號(近南昌路)

據說是哥哥張國榮生前最愛的生煎。豐裕生煎如今也開了許多家分店,但許多老顧客還是堅持瑞金二路上的這家最好吃。出了鍋裝了盤的生煎,上面的蔥花還泛著綠,底板已經十分酥脆。皮厚薄適中,不會軟塌塌的撐不起整個生煎,也沒有太厚讓人覺得太幹難以下咽。一口下去湯汁就飆出來!把咬開一個口的生煎浸在醋裡,皮吸了汁,肉解了膩,吃起來是另一種味道。

敲三記

地址:茅臺路179號LG2

敲三記是一個新興的上海生煎品牌,並無多久的歷史,但已積聚了不小的人氣。它的名字在很多外地人看來有些奇怪,正確的上海話讀法是「拷三記」,意為敲三下,來源就是從前生煎出鍋前老師傅都會在鍋延敲上三下。

敲三記的生煎的製作工藝和大壺春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同樣是採用全發酵方式,生煎肉餡中僅放入了少量皮凍。煎制過程和大壺春有著略微的不同,敲三記先將豆油入鍋做底,然後再整齊的碼入包好的生煎,之後待油燒熱,師傅往鍋中加水,轉上三下,使油均勻。煎制一段時間之後,撒上蔥花、芝麻燜一小會,然後再轉上三下,最後「敲三記」鍋延,生煎出鍋。敲三記的生煎品類眾多,除了傳統的鮮肉,還有蟹粉鮮肉、薺菜鮮肉等等。鮮肉生煎的表面油亮,個頭很大。表皮綿軟,口感頗似包子。肉餡中帶著一點點的滷汁,味道偏甜。底部酥脆不焦。蛋黃餡更受年輕人的喜愛,一整個蛋黃和肉餡裹在一起,吃入嘴中蛋黃酥粉,肉餡細嫩,味道非常特別。

按住下圖關注小編

關注和轉發就是最高的讚賞

相關焦點

  • 上海生煎,天下第一
    要說上海是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我們必須有生煎。每一個精明謹慎的上海人,只有在談到生煎時,才會有一刻的不合理:上海生煎天下第一!你知道嗎?雪白柔軟的麵團、飽滿的緊實肉餡、香濃燙湯汁和燒焦酥脆的底板是上海記憶中最美妙的味道。
  • 上海小楊生煎
    封 面回答前天留的伏筆,我去的是上海的老牌子(20年不算老字號)-小楊生煎,你猜到了,創始人姓楊,一個路邊小館起家的創業達人,
  • 上海生煎分清水派和渾水派,誰是「生煎正統」?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在上海灘眾多小吃裡,大概要數生煎最有一縷煙火氣。在上海,生煎全稱為生煎饅頭。上海生煎不僅當地人愛吃,全國各地的吃貨也都愛極了。
  • 上海早餐文化之生煎饅頭
    在上海話裡習慣將生煎稱為「生煎饅頭」,對於外地的朋友來說這很有意思事,為什麼明明有餡料不叫包子而叫饅頭呢?這是因為上海話裡將所有的包子都稱為饅頭,比如肉饅頭、菜饅頭、豆沙饅頭等等。在原來的漢語中就只有饅頭的叫法,包子是胡人帶入中原後的叫法。上海話雖然是由本地與周圍地區的方言交織而成,但還是保留了很多古漢語元素,這點和粵語很相似。
  • 上海人們喜歡的生煎不是小楊生煎,還有更好的,你知道嗎?
    我們也說了很多關於德州和周圍的食物,我們來談談上海的特色食品。說到上海,除了現代時尚,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值得稱讚。老崔想和你分享土生土長老上海食物生煎!生煎是上海人們最喜歡的早餐之一,我對崔有很深的了解。香酥的鍋底配上新鮮多汁的肉丸,蘸上一點點香醋將開啟充滿活力的一天。
  • 上海生煎分清水派和渾水派,誰是「生煎正統」?只有老一輩人才懂
    上海地標性早餐生煎包,分兩大流派:清水派和渾水派,到底誰才是「生煎正統」?只有老一輩人才知道,哪一個流派才是最正統在上海灘眾多小吃裡,大概最數生煎饅頭最有煙火氣。在上海,生煎全稱為生煎饅頭。上海生煎不僅當地人愛吃,全國各地的吃貨也都愛極了。生煎起源於元代,在明清時期盛行於江浙滬地區,而上海於上世紀30年代開始進行商業化經營,此後風頭漸漸壓過其他地區。生煎底部金黃鬆脆,鮮香的肉餡和甜美的湯汁,讓這道上海經典小吃不僅在深受本地食客的喜歡,也被全國各地的吃貨朋友們所喜愛。
  • 上海哪裡的生煎包最正宗?上海有哪些特色美食
    上海生煎包是上海有名的地方傳統小吃。上海生煎包的歷史悠久,品種眾多,吃起來更是美味多汁,受到許多人的喜愛。那麼,上海哪裡的生煎包最正宗?接下來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下。一、上海哪裡的生煎包最正宗1.南翔饅頭店雖然名字叫南翔饅頭店,但它其實是一家上海生煎店,因為上海人習慣把包子稱為饅頭,所以上海生煎包一般被稱為生煎饅頭,因此南翔饅頭店其實就是南翔生煎包店。
  • 上海人最愛的生煎竟不是小楊生煎,還有一家更好吃,你知道嗎?
    關於德州及周邊的美食咱也說過不少了,今天咱們講一下上海的特色美食。提到上海,除了摩登時尚以外,還有很多美食值得稱讚。今天老崔就給大家分享下土生土長的老牌上海美食——生煎吧!生煎是上海人最愛的早飯之一,老崔我深有體會。脆脆的底配上裡面鮮嫩多汁的肉圓,蘸上一點香醋,吃上個一兩二兩的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
  • 這才是老上海人真正愛吃的生煎!!
    關於「上海生煎」寫生煎,技術派討論發酵半發酵,懷舊派言必大壺春、光明邨,並對小楊表達不屑……我覺得,當吃什麼都不高興,吃生煎就開心啦!東泰祥是解放前四川路橫浜橋的老牌子,後來被有心人重拾,意在挖掘上海點心的傳統工藝。
  • 隱藏在社區中,這個多汁的上海生煎是多彩的
    生煎是上海零食的靈魂,他有酥皮,酥底,肉香和濃汁,是最具代表性的上海特色小吃之一。除了上海人愛吃,還贏得了全國人民和許多外國食客的心,我就是其中之一。廈門也進入了很多上海生煎商店,這樣我們就可以避開舟車勞頓,在家品嘗正宗的吳儂風味。
  • 汁濃肉香的上海生煎包,去上海旅遊,一定要嘗一嘗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上海大大小小的弄堂裡忙碌的人們,聞著香味,尋找熟悉的上海早餐一口大大的平底鍋,蓋著厚實的木蓋子,掀開蓋子,眼前瞬間瀰漫熱氣生煎包特有的香味兒撲鼻而來,肉香中夾雜著芝麻香和蔥花兒香上海人的早晨在這裡醒來生煎包,上海人又稱生煎饅頭在上海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其特點為:皮酥、汁濃、肉香。輕咬一口,肉香、蔥香、芝麻香溢滿唇齒。生煎起源於上世紀20年代的上海。
  • 上海的地標性美食介紹,美味生煎饅頭,唇齒留香紅燒肉
    提到上海,相信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東方明珠,但對於一個吃貨來說,想到的當然是那些上海的特色美食了。今天就來看看上海的一些地標性美食吧!生煎生煎的歷史可以說非常的久遠,它起源於元代,在明清時期盛行於江浙滬地區,而在上世紀的30年代開始在上海流行,此後上海生煎的風頭漸漸地壓過了其他地區。其實在上海生煎的全稱是「生煎饅頭」。
  • 嗲嗲的上海生煎饅頭和憨厚的山東水煎包
    那一年,帶隊去拍美食紀錄片《捜鮮記》,在江南一帶拍了上海,杭州,南京還有蘇州陽澄湖。 到上海的第一天,晚餐沒吃飽,半夜醒了,餓醒了。 所以天剛蒙蒙亮,就早早就出去捜鮮覓食,既然在上海,那早上一定要吃生煎饅頭,上海生煎饅頭可以說是很有特點的上海點心,據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老虎有個觀點,到了一個地方,不管吃的慣不慣,一定要嘗嘗當地的小吃,因為,本地特色小吃的確只有本地人才能做出味道。
  • 上海的小驕傲【小楊生煎】終於空降珀斯!
    沒關係。【小楊生煎】,源自於上海,誕生於1994年,至今擁有超過20年歷史。是一家擁有140多家分店,在上海享譽盛名並經營了20多年的生煎包老品牌。在上海是家喻戶曉,「滬上經典小吃店」 實屬當之無愧。生煎包和小籠包的吃法:1 生煎包比其他包子都要熱,切忌不要一口放進嘴裡。2 用筷子夾起生煎包(小籠包),放進湯勺裡。
  • 上海特色美食:鮮肉生煎包,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鮮肉月餅鮮肉月餅也是上海的一大特色,外皮酥脆,鮮肉油潤多汁彈牙不乾柴,我一次能次五六個不帶歇的!地址:浦東新區川黃路16號大壺春:鮮肉生煎上海鮮肉生煎我最喜歡大壺春的,吃過不少鮮肉生煎,還是覺得大壺春的最好吃,大壼春的屬於皮厚底脆,麵皮脆中帶韌,鮮肉緊實且嫩多汁,好吃!
  • 北方人早餐吃豆漿油條,看看人家上海人的生煎包,營養又美味
    美食一條街最好吃的早餐,強烈推薦下面這1種,跟咱早餐吃的豆漿油條完全不一樣,走進上海生煎。上海生煎做法:上海生煎要想做好吃,和面很重要,裡面加了酵母、溫水,一定要用溫水和面,而且溫水將酵母融化以後,放在一邊靜置5分鐘,這樣酵母完全融化以後,我們就可以進行麵團的製作,麵團製作跟咱平時蒸饅頭和面不太一樣,得邊倒水邊攪拌才可以,攪拌成跟疙瘩頭差不多的樣子,然後我們雙手就開始揉面了,將麵團揉光滑即可
  • 米其林推薦生煎包,帶來比小楊生煎還糟糕的生煎包味道
    香港地區店名:祥興記上海生煎包只拿過2016年米其林推薦這種廣告獎項放出來在我心中,約等於在曾任職務寫——「於小學二年級當過組長」但畢竟深圳沒什麼吃生煎包的店吃過上海開來的小楊生煎、香港開來的米其林推薦生煎確實深圳沒什麼吃生煎包的店環境我聽說米其林推薦的標準是「經過可以順便吃」但明明大部分米其林推薦餐廳的
  • 老上海生煎也分「劍宗」和「氣宗」兩大類?到底哪種是最傳統的呢
    我是老崔,我又來給大家分享美食樂,前幾期給大家分享了下上海的美食,生煎包與早餐的「四大金剛」,很多朋友們紛紛留言評論說哪裡的生煎好吃,還有就是一些朋友在分享一些關於生煎的相關知識點,老崔我今天給著重的給大家介紹下上海的生煎美食,到底生煎包和生煎有啥區別,上海人喜歡的生煎是饅頭還是包子呢?下面老崔就開始給大家分析。
  • 老上海的美食,鮮肉生煎包,一學就會的家常菜,美味的營養早餐!
    上海生煎包曾入選《福布斯》雜誌,被評為全球最為精彩獨特的「必吃」美食!到過上海的人,一定都不會錯過極富盛名的「生煎包」,上海人喜歡稱作「生煎饅頭」!一口咬下去,濃濃的肉汁飈出來,很燙但是堅決不吐,這才是吃貨的倔強!
  • 陳興記 最後的生煎
    想把生煎賣貴,就要學習陳興記。當我在閒逛的一天下午看到陳興記生煎的招牌後,立刻好感倍增。既然不能加入碎鑽以防客戶崩牙,只能以黃魚和蟹粉等加料加值。最後,說著上海方言的大叔和阿姨為你點單服務,在潛意識中增加這是來自港臺的上海地道生煎的錯覺。散文閱讀杭州印象格瓦斯大起底汽水還不是汽水 這是個問題沒錯,我對小楊生煎不屑一顧,一直在支持諸如大壺春還有舒蔡記這樣的老牌品牌,但並不是因為小楊生煎是外來品種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