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一定少不了生煎。每個精明謹慎的上海人,只有在談到生煎的時候才會有那麼一刻不理智:上海生煎天下第一!儂曉得伐?那雪白鬆軟的麵皮,飽滿緊實的肉餡,香濃滾燙的湯汁,焦香酥脆的底板,是上海人記憶中最美妙的滋味。
大壺春
地址:四川中路136號
最經典的老字號之一,86年歷史,米其林必比登推介餐廳,是上海一張響亮的招牌。
大壺春的生煎做法頗為老派,多年來一直保持著「清水派」的做法,在如今的上海生煎界算是特立獨行。它採用全發酵方式,在將水、麵粉、酵母和成麵團之後,靜置醒發一段時間再擀皮包肉餡,包好以後還需再醒發約半個小時。因經過兩次發酵,故生煎口感厚而鬆軟,底脆且香。吃的時候並不是一口下去就爆汁兒的,僅有的那點湯汁,全是內餡在煎制時淌出的肉汁兒。
而肉餡則是大壺春絕不外傳的秘方。在大壺茶四川中路的總店有一個中央廚房,專門安排了一個人負責將前腿肉打成肉餡,然後加入三種醬油調味,隨後冷凍運輸到各個分店,保持了味道的統一性,也就是阿拉老上海熟悉的甜鮮口感,肉緊鮮美,吃了一口就再也忘不掉這個味。與大多數生煎店家不同,大壺春在生煎煎制之前就會撒上芝麻、蔥花,據說這是為了使生煎更好的吸收芝麻和蔥花的風味。
東泰祥
地址:重慶北路176號
若是說大壺春佔了清水派生煎的半壁江山,那麼,能與之分庭抗禮的,怕是只有東泰祥了。東泰祥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一百多年前,是上海灘最早做生煎的店家之一。他家採用的是半發酵的方式,中筋麵粉、水和酵母的比例都有規定;牆上掛著溫溼度監測儀,師傅要根據每天的溫度溼度,拿捏發酵的分寸,保證一年四季的生煎都是熟悉穩定的口感。憑著這一點,東泰祥成功申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的稱號。
生煎下鍋烘製,何時加水、加油、加蔥花,都有嚴格的時間線,標準化的操作流程能最大可能的保證生煎的品質。趁熱咬破柔軟有韌性的頂皮,露出浸潤湯汁的肉餡。湯汁滴答,卻不會噴湧而出,倒進勺裡,剛好鋪滿底部的一小勺,一切都是拿捏得當,絕不失了分寸。一口吃下緊實的肉餡,再吃煎的焦黃又有點厚實的底板,咬上去酥酥脆脆,滿口的老上海味道。
舒蔡記
地址:浙江中路120號
舒蔡記是典型的上海弄堂小吃,曾經在雲南中路開了40多年,如今搬到了浙江中路上,與廣東路不遠,環境逼逼仄仄,但並不影響它成為上海人心目中最好吃的生煎之一。
舒蔡記賣的是老上海的混水派生煎,用的是老法發麵,麵粉發起來不大,做出的生煎自然個個小隻,但是肉餡紮實,湯多皮薄,走過路過店門口更是香氣四溢,更有食客把他們家生煎戲稱為「生煎之神」。生煎的芯子用的是熱氣肉,老闆說這樣味道肯定會更好些,即使是涼了,也是一樣好吃!混水派生煎湯汁很多,吃的時候要先開一個小口,將湯汁吸進口腔內任它肆意流淌。待享受完鮮美的湯汁,再咬一口噴香的肉餡,最後一口焦脆的底更是整個生煎的靈魂所在。
光頭生煎
地址:山陰路139-141號
老虹口有不少上海小吃,光頭生煎老店就躲在山陰路上,兩旁的梧桐充滿了老上海的文藝氣息。店鋪窗上大大的「生煎鍋貼」,簡單粗暴,超接地氣,透露著市井氣息。牆上「海上第一肉」的招牌坐鎮,透著股老店自信。據師傅介紹,光頭生煎每天六點開賣,門口排長龍是常有的事。生意好的時候,門口的隊伍都要排到馬路上去呢!遇到忠實的老食客,會直接買一鍋!
光頭生煎是傳統半發酵,肉餡湯多,收口朝下,皮薄餡大底子酥脆。起蓋出鍋那一刻最為壯觀,半鍋生煎半鍋鍋貼涇渭分明,在油和水汽中微微顫動,香氣撲鼻,一開鍋就賣完,根本沒得剩的!吃的時候可千萬要當心,小心裏面的肉汁飈出來,滋傷他人!加了醬油調味的肉餡甜津津的,非常符合上海寧的口味!褶子朝下,煎得金黃金黃的,吃起來焦香酥脆!一口下去,感覺所有的等待都是值當的!
曉燕生煎
地址:定西路1226號
全上海只此一家,別無分號。老闆溫情的用了自己女兒的名字來取名,做事風格倒是利落。曉燕的生煎確實有老上海的特色,皮子很薄,咬一小口,吸汁,汁水很多,不膩,甜甜的很鮮美。生煎半發酵,最上面小生、底子小脆、咬下去由軟到硬,吃進嘴裡很有層次感。一口下去立馬見肉,肉質很緊實,味道很濃鬱,沒有肥筋,不得不感嘆,這個生煎的水準真是蠻高的。他們家不只有生煎如此美味,鍋貼也是他們家的主打美食,皮非常薄,同樣的一包湯,再配上一碗鴨血湯或是雙檔,完美!
金彪生煎王
地址:乍浦路336號
金彪生煎王位於乍浦路美食街上,店面略顯陳舊,還帶著上個世紀的畫風,但打掃得乾淨,特別是製作間,全透明,幾名員工在裡面忙碌著擀麵、包餡、煎包,樣樣精通。
他家最值得誇讚的就是生煎裡豐滿的肉餡,毫不誇張的說,是上海肉餡最大的生煎!豬蹄肉和肋排肉剁爛組成的肉芯子,非常緊實。脆而不焦的底子,色澤金黃誘人,厚度也比其他家更甚。汁水也超級豐富,真的是一口爆汁,可以和湯包媲美了!
阿德生煎
地址:龍華西路219號
如果偏愛湯汁豐富的生煎包,那阿德會是一個最佳的選擇。阿德生煎的店鋪開在十字路口,汽車終點站邊上,周信芳戲劇空間對面小路裡。店面不大,也就容得下十來個客人的樣子。廚房玻璃隔開,乾乾淨淨的,透過玻璃可以清楚得看到白案師傅在裡面行雲流水般的擀麵揉捏,生煎的整個製作過程都一目了然。
現做的生煎,口味當然是不言而喻。生煎個頭大,底又很脆,皮薄餡多,湯汁鮮甜,噴湧而出,搭配油豆腐血湯一同享用,只叫人慾罷不能。
三兩春
地址:嶗山路664號
如果想吃最為傳統的全發酵生煎,推薦去三兩春。他家打出的招牌廣告就是最經典的生煎,很傳統的上海生煎口味。
三兩春的生煎是現點現做的,上桌時賣相很棒,厚厚的一層黑芝麻幾乎鋪滿了整個生煎。入口只覺皮子鬆軟,肉餡彈牙,底板焦香,一口咬下去充滿了滿足感。
豐裕生煎
地址:瑞金二路41號(近南昌路)
據說是哥哥張國榮生前最愛的生煎。豐裕生煎如今也開了許多家分店,但許多老顧客還是堅持瑞金二路上的這家最好吃。出了鍋裝了盤的生煎,上面的蔥花還泛著綠,底板已經十分酥脆。皮厚薄適中,不會軟塌塌的撐不起整個生煎,也沒有太厚讓人覺得太幹難以下咽。一口下去湯汁就飆出來!把咬開一個口的生煎浸在醋裡,皮吸了汁,肉解了膩,吃起來是另一種味道。
敲三記
地址:茅臺路179號LG2
敲三記是一個新興的上海生煎品牌,並無多久的歷史,但已積聚了不小的人氣。它的名字在很多外地人看來有些奇怪,正確的上海話讀法是「拷三記」,意為敲三下,來源就是從前生煎出鍋前老師傅都會在鍋延敲上三下。
敲三記的生煎的製作工藝和大壺春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同樣是採用全發酵方式,生煎肉餡中僅放入了少量皮凍。煎制過程和大壺春有著略微的不同,敲三記先將豆油入鍋做底,然後再整齊的碼入包好的生煎,之後待油燒熱,師傅往鍋中加水,轉上三下,使油均勻。煎制一段時間之後,撒上蔥花、芝麻燜一小會,然後再轉上三下,最後「敲三記」鍋延,生煎出鍋。敲三記的生煎品類眾多,除了傳統的鮮肉,還有蟹粉鮮肉、薺菜鮮肉等等。鮮肉生煎的表面油亮,個頭很大。表皮綿軟,口感頗似包子。肉餡中帶著一點點的滷汁,味道偏甜。底部酥脆不焦。蛋黃餡更受年輕人的喜愛,一整個蛋黃和肉餡裹在一起,吃入嘴中蛋黃酥粉,肉餡細嫩,味道非常特別。
按住下圖關注小編
關注和轉發就是最高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