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龍角散」,大家並不陌生。
但凡去日本旅行,總要帶一打回來。
鄧超安利龍角散
龍角散不僅方便攜帶,
還能有效地緩解嗓子的不適感,
味道口感也更是不錯。
可以說是國人治嗓子的心頭好。
但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正是因為龍角散太受歡迎...
中國又出現了 山寨版的龍角散 !
前幾天,日本電視臺ANN曝光了,
中國的山寨龍角散...
(又丟臉到國外了)
小夥伴們,乍一看,看得出區別嗎?
用火眼金睛盯了許久,
比較明顯的不同的就是,
中間的[角]和[の]!
對於龍角散只知一二的消費者們,
看到左邊的山寨款,
估計也就不假思索地買單了吧!
針對這個現象,日本龍角散官方,
還出了一個 辨認教程 。
以最受歡迎的龍角散潤喉糖為例
正版的包裝 「龍角散」
中國版 「龍の散」或「龍之散」
正版的包裝 紫藤花的Logo
而中國版的標誌是不一樣的!
日本龍角散公司,
還對仿品「龍の散」做了成分分析:
發現山寨品裡疑似混入了,
衣物纖維的長約4mm的異物 .
emmmmmmmm...
小夥伴們趕緊看看自己的龍角散,
到底是正版還是中國版吧~
但凡日本有大火的產品,
總歸會落到要和山寨仿品鬥爭的下場。
網友對此也是見怪不怪惹...
@解老師在日本
~媽呀,這都可以?!每次回國都要背一點【龍角散】回去,嗓子疼不舒服了含一粒,很管用的~霧裡看花,水中望月~大家提高警惕~
@夏蘑菇mag
我前兩天買到了。。我說怎麼味道不一樣,回頭一看還有中文。。。
@fox是山大王
日本糖果也有被山寨啊...
@七年之癢會怎樣
果然好東西就是如此被模仿,謹慎再謹慎!
……
事實上,龍角散配料幾乎都進口中國。
像桔梗末、甘草末、苦杏仁末等成分,
其實都屬於傳統的中藥成分。
中國的金嗓子喉寶,也不賴,
與其山寨別人,還不如做自己的好產品。
不過翻翻中國山寨日本產品的歷史,
那真是有好些篇章了...
日本另一很火的產品 無比滴
在中國也被山寨出了天際!
許多人在買無比滴的時候,
肯定都一臉懵逼,
怎麼會有這麼多版本 ?
看起來包裝都長的差不多,
其實仔細分辨一下,
你會發現有一些細小的差別,
比如 上面綠色圈圈和下面紅色圈圈裡面的文字
以及logo等等。
但事實上,真正日本產的無比滴,
版本並不多,也不難區分。
目前無比滴只有:
日本成人版,日本兒童版,以及港澳臺版。
無比滴是「MUHI / 株式會社 池田模範堂」生產、銷售或授權銷售的蚊蟲叮咬後消腫止癢產品。
其中成人款被列為第2類藥物,兒童款是第3類。
在日本的無比滴中文簡體官網上,
最醒目的位置,
也可以看到官方,
對於中國「無比滴」模仿品的聲明 。
官方義正言辭地指出了,
中國許多山寨產品的存在事實,
並作出了澄清和聲明。
國內山寨的無比滴不僅正大光明地在羅森
(竟然還是日本的便利店),
這樣的便利店,以及各種電商平臺售賣,
而且還顛倒黑白地說,
自己的產品是日版的國行改良版。
稱自己的版本更加溫和不刺激。
而事實上,媽媽們都應該知道,
薄荷醇和樟腦,
是會對寶寶神經系統會造成刺激的成分,
所以也是嬰幼兒禁用的成分。
而這款山寨兒童型無比滴,
就赫然有這些成分。
除了無比滴,還有 花王 尿不溼
花王 衛生巾
POLA 美白丸
生酵素222
尊馬油
……
這樣的產品數不勝數,
更可怕的,是連店鋪都要山寨!
無印良品MUJI ,大家都很熟悉...
但是假設你在商場裡,
走進了這樣一家「無印良品」,
你會不會覺得哪裡有點怪怪的?
雖然這店名寫著「無印良品」
但是總覺得這排版字體顏色都不太對
門店旁邊還有大篇幅的迷之宣傳
麻豆靠在車上,這是極簡風?
雖然裝修也是純木系,還打著暖光
但是怎麼充斥著一種廉價感?
產品吊牌,倒還挺像回事的
還有MUJI家的經典產品,香薰儀
最詭異的是這個無印工坊?
還有這9.9的價格貼紙,什麼鬼?
整家店透露著一言難盡的彆扭感,
「無印良品」變成了「無印良品」。
如果向店員詢問,
店員會說:「這是中國的無印良品。」
更糟糕的是,
日本無印良品和中國無印良品的官司,
日本方還打輸了...
2001年時,日本「無印良品MUJI」以「惡意搶註商標」對北京棉田提起了訴訟,希望可以取回在中國大陸第24類商標的使用權。
但經過11年的反覆申訴,最終在2012年時被最高人民法院駁回,理由是商標被申請註冊時,「無印良品MUJI」在國內的知名度有限,不構成惡意搶註。
沒想到,2015年時,北京棉田倒打一耙,將日本「無印良品MUJI」告上了法庭,稱其銷售的床褥毛毯等商品使用「無印良品」的商標,構成了侵權。
北京棉田表示,日本公司不僅死纏爛打,惡意糾纏侵奪中國的智慧財產權,還加重了公司的經營負擔。並堅持稱自己公司之所以起名為「無印良品」,是融合了公司的環保理念和「大道至簡」的道家思想,與日本的「無印良品」毫無關係。
而針對此次案件,日本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因為「無印良品MUJI」上海分公司在製作吊牌時誤用了「無印良品」,才導致被北京棉田起訴。
直到2017年,法院判決「無印良品MUJI」敗訴,要求其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對方40萬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這個判決從法律層面來說沒毛病,
只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
實在一言難盡。
山寨得如此上綱上線,真的好嗎?
作為國人,都有點看不下去。
在這裡還是想說:請支持正版吧!
/ 別 錯 過 我 們 /
微信改版之後
可以這樣把我們置頂
不錯過任何精彩的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