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黃曉明、趙薇、佟大為這三位大牌明星,這部《橫衝直撞好萊塢》大概只能和眾多的好萊塢二三流製作一樣,淪為批片,無人問津。當然,就算有了這三位大明星的加盟,本片也就是多了三位大明星的平庸製作,質量上並沒有太多的提升。
從製作陣容上看,《橫衝直撞好萊塢》是典型的好萊塢製作,除了幾位主演以及資方是華人之外,無論是導演、編劇還是攝影、剪輯,以及各種幕後製作團隊,統統來自好萊塢,是典型的國際團隊。甚至在客串陣容裡,我們也能夠看到《破產姐妹》凱特·謝琳斯、《生活大爆炸》西蒙·赫爾伯格等等熟面孔。當然,好萊塢製作並不等同於出色的製作。別忘了,即便在好萊塢,每年也會有大量平庸無聊的二三流炮灰,《橫衝直撞好萊塢》顯然是其中之一。
影片《橫衝直撞好萊塢》有一個非常俗套的設定,套路到每年都會看到幾個類似的製作。幾個普通人,陰差陽錯的捲入一場大危機,或是因為機智勇敢,或是一路幸運加持,最終總能逢兇化吉,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樣的情節我們實在見過太多次,以至於影片再次以這樣俗套的劇情糊弄觀眾的時候,我們甚至連吐槽的心情都沒有了。
這其中,佟大為的角色是個非常有趣的設置。他的角色酷似《泰囧》中的王寶強,也是一個有些呆呆的,卻又潛力無限的角色。甚至,他與主角黃曉明的相遇,同樣在飛機上(對應《泰囧》王寶強與徐崢的相遇)。在一定程度上,也複製了精英與屌絲固定的雙男主配置。當然,並不是說這是抄襲,只因為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公路片喜劇的角色模式。不過,影片在整體劇情發展上,又遠不如《泰囧》,包括笑點也遠遠不及。
至於黃曉明和趙薇,都令人大失所望。黃曉明繼續出演了一個一本正經的、木木的耍帥男,即便在這個喜劇片裡,卻仍很難見識到他有什麼搞笑功力,我們只能再次去承受他生硬臺詞的折磨。至於趙薇,無論是形象還是角色設置都非常讓人失望,以至於她之前在《親愛的》中積累的好口碑也受到了很大的傷害。從《親愛的》當中的突破表演,回到《橫衝直撞好萊塢》中的花瓶女,這樣的選擇總讓人非常遺憾。
這部影片,真正的大牌在於監製林詣彬。由於《速度與激情》系列的成功,也讓這位華裔導演人氣爆紅,並促成了他與內地公司的多次合作(《橫衝直撞好萊塢》僅是第一部)。他的加盟,也讓速激系列的姜成鎬加盟本片,出演反派,甚至還看到了客串出演的泰瑞斯·吉布森。並且,影片也出現了必不可少的追車、撞車等速激式動作場面。可惜,無論怎麼模仿,這卻仍像一部拙劣的山寨片。那些僵硬的、符號化的角色設定,以及那些略顯粗糙的動作戲,幾乎每一場動作戲,都掛著三流製作團隊的標籤,將自己的草臺班子本性昭告天下。
影片希望做成一部「三傻大腦好萊塢」式的瘋狂公路喜劇,但整個劇情卻離「瘋狂與大鬧」都相距甚遠。始終有種三流團隊繞著好萊塢周邊打轉,卻始終無法進入核心的無力感。包括請來的客串明星,大體也都是一些美劇的小明星或是過氣明星,使得這種客串更像是在完成任務(我們可專門請了好萊塢明星客串哦!)。實際上,這種二流明星的客串,無疑進一步拉低了影片的水平,大概卻進一步確定了這部《橫衝直撞好萊塢》的二流地位。
從影片質量上,這部三大明星加盟的鬧劇並不比去年老男孩在美國胡鬧的那部強太多,唯一的優勢也就是明星多些,投資大些。華語電影希望與好萊塢資本合作,迎來一個新的時代,卻仍是僅能以這種簡單的合作形式呈現。像這樣缺乏土壤的畸形兒,既不會討中國觀眾的喜歡,也不會讓美國觀眾滿意。大體,仍是一次臆想中的中美合作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