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後代有「上百萬」之多 清朝為何對他們趕盡殺絕

2021-03-03 aqh

對朱元璋後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趣歷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一個不留倒不至於,清初都還有明皇室的遺老在朝廷任職呢。但是殺了很多事真的。到了明代末期,朱家人已經有了上百萬,這「上百萬」不是指全天下姓朱的,而就只是指朱元璋的後代。

為什麼這麼多人?還是老朱家福利太好,那些後代又特別能生,即便再短命都好,死之前一定要造成群成群的後代。而且啊,老朱家在清初被滿族人順利地大規模追殺,這和他們的老祖宗朱元璋還有點關聯。

可以說,朱元璋搞的朱家的族譜規律,間接導致了明朝末年皇室近乎空蕩蕩的情況。

朱明皇室:好吃懶做,製造後代就是我們的任務

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期間,朱明皇室人口大爆炸已經出現了很明顯的問題。等到明武宗朱厚照登基,正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507年,住在晉地的慶成王朱鍾鎰向皇帝上書:本府宗支數多,各就軍所生子女或冒報歲數,無憑查考,乞令各將軍府查報。朱鍾鎰講的這是當時朱明皇室的人口爆炸,是那種不計後果,吃飽飯六點鐘上床睡覺造人的那種爆炸。如果皇帝再不安排各宗族府內的人來對這些親王、郡王的後代進行查詢登記,那麼將來就會越來越混亂。

其實朱鍾鎰雖然講這個話有點憂家憂親,但實際上,他是當時朱明皇室的「造人冠軍」,史料記載,這位王爺生了多少個孩子呢?

包括男女,一百六十三人。相信朱明家族聚會的時候,連皇帝都不得不對他說一句:「兄長,實在是佩服,是朕輸了」而這個朱鍾鎰的大兒子,居然也生產了七十多個子女,簡直駭人聽聞。懂數學的可以算一算,一百六十多號子女,優秀的繼承了他老爸的基因,又造出了七十個子女。

如果把女兒生的孩子也算進去的話,就山西慶成王一個人就造了一個軍團。當然啦,不可能說男女都按七十個子女的標準生,也不可能真把外嫁女所產後代算進來。但從其身上可以發現的問題就是,朱元璋制定的「家族福利政策」,這讓這群子孫之間只學會製造問題,而不會創造價值。

明末:「每會,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識」可能一百多號兄弟姐妹坐下來,大哥不認識一百三十二弟,而七十六姐要比一百五十八妹大二十歲,大三十歲的二姐笑笑不說話,一家子人比鄰居還要奇葩。

朱元璋這個人很護犢子,把明朝士大夫的工資高低得就和五保戶一樣,但是誰貪汙又要把他腦袋砍掉。你說他是個好皇帝吧,但是他給自己家裡的子孫後代,一年啥也不幹,卻是七倍於明朝官員的家族福利。

可能海瑞在家餓得要死,另一個鄰居是朱元璋的某某後代,吹牛打屁一年下來,大年三十還有米和油領。這就是差距。到了天啟年乃至於崇禎年,朱明皇室,就一百多萬。當時的天下總人口因為疫情的原因直線下降,大概逐漸下降到1.5億左右。這是個很可怕的數據,整整一百五十分之一的人口只會吃,不會做,那這個社會還不得完犢子。

打李自成,打女真,壓根就沒幾個姓朱的猛人,反而最後崇禎要求著那些貪官拿軍費,一點都求不到。錢去哪裡了?

貪掉是一回事啊,但是起碼這群貪官還幹活兒了。而你崇禎一百萬多萬號親戚都沒幹活啊就拿錢,虧心不虧心。

農民起義軍、滿清拿著二十四首打油詩追殺朱家人

自明末農民起義,以及女真崛起,朱家人的保險是越來越低了。他們喜歡砍皇族,而這老朱家的皇族也實在太多了。朱元璋當年搞了二十四首打油詩,專門給在世且封王就藩的兒子們的後代考慮起名字的問題,這其中也包括太子朱標。

而且朱元璋吃了名字差的虧,對自己以前的朱重八,他爹叫朱五四,他哥叫朱重五這些事情很不滿。除了後來二十代的子孫字輩以外,他還要求子孫的名字第三個字一定要帶「金木水火土」,可以是偏旁部首,也可以是沾一些屬性的詞,例如這個明武宗朱厚照,照字就是「火」屬性的(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出)。

反正如此一來,平時在外面認出朱家人那可不要太簡單了。要是在和平盛世,誒,這是好事。你報出名號,某某王府公子在青樓玩可能就不會有不開眼的跑上來騷擾。但在明末,這就是催命符。想要大明忘掉的一票人,李自成、張獻忠、滿清,就按著這個規律去找。一抓一大把,一砍一大片,還絕對不會砍錯。這個亂象一直持續到順治八年,也就是滿清入關八年後,天下穩定了,才逐漸消失。

時人怎麼記載:天潢貴胄,轉徙流亡,無不改姓自晦。老朱要是知道了,自己都自責壞了啊。自己鬧得這群子孫不得不改姓埋名才能生活下去。

這能怪老朱嗎?還真的能。從老朱家制定這個家族福利政策起,朱家人註定就會走到這一步了。一群人天天只想著生孩子,幹活的沒有,這還了得。

劉備自稱中山靖王后裔,要是老劉家有這套福利標準,我敢說劉備就不可能去賣草鞋。每年領個家族補貼,好吃好喝,也不可能有後來的蜀漢皇帝劉備了,或許要比劉禪還要頹廢。

反正明末這場屠殺很可怕,可怕到後來章太炎還在《討滿洲?》拿這個事情來說。章太炎說,蒙古人把南宋鬧翻了,都還好好對人家的後代,而你通古斯野人居然斬盡殺絕,這把中華民族的傳統搞壞了,以後就沒有王朝遵守良好美德了。

直到康熙大帝來了,康熙四年:「如朱明宗族改易姓名隱藏逃避者,俱令回籍,各安生理,勿仍前疑懼。」康熙其實說這個話有點假惺惺了。因為凡是活下來的朱明族人,都跪在了愛新覺羅家族面前。但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滿清已經穩定下來了,的確不再怕朱明翻天了。

為仇人效忠的朱家人

講到奴化,自古以來女真人的確最擅長。滿清人在朱元璋把全天下人弄得都得跪在地上的基礎上,更狠。如何形容呢?大概就是那種見了滿清貴族,就恨不得衝上去舔他腳底板那種卑微。所以朱家人也吃到了這個苦果。因為朱元璋的後代裡也有不願意顛沛流離的人,臣服了滿清。

奴化,理性殖民只會比肉體毀滅更可怕。也不是說僅存的皇族中沒有鐵骨錚錚的。但是沒人敢保證數百年的歲月,沒有人重新找出路。為了前途,入仕滿清是沒有錯的,朱家人的身份不應該是他們的負擔,但對一群仇人下跪,而且是卑躬屈膝。

這也不能怪他們,因此歸根結底,問題是制度。順治十八年,朱議滃、朱璟涑、朱至??都去投誠了滿清,被編入漢旗人。算是滿清人的一支,但要比女真貴族地位低得太多了。而在以往的時代,前朝遺族的地位並不是全部都低於本朝貴族的。

雍正二年,當時的北京知府朱之璉被定為朱桂的後裔,朱桂是朱元璋的兒子。這等同於清政府立了一個朱明遺族的領袖。

而這一支朱家人對滿清極其忠誠。到了光緒年間,最後一位被封爵的朱煜勳得知溥儀被廢,還要湊錢買車票去面見主子,但也許溥儀連他是誰都不知道。

而這個朱煜勳也很奇怪。在民國的時候,他提出要不把他們老朱家的十三陵搞成旅遊景點吧,這樣的話他才有錢管理祖宗墳墓。

提出這要求,地下的老祖宗表示你還不如不掃墓了呢。但最後民國政府也還是給了五十塊大洋的年薪,堵住了他的嘴。從此朱明皇室的爵位,就在他這裡終結。自此也沒有了卑微和忠誠。因為中華邁向了新時代。

相關焦點

  • 朱元璋一百多萬子孫,為何會被李自成和清朝屠殺殆盡?
    一、清兵屠戮明皇室宗親原因有三個:1.滿清入主中原,習慣上一般認為是異族入侵,他們做賊心虛,忌諱有人喊出「反清復明」的口號會一呼百應,而星星之火,很可能形成燎原之勢威脅自己的政權。2.朱元璋的子孫們都是有權有錢的人,入關的清兵,除了打李自成,錢袋子肯定是對他們最大的誘惑。
  • 河南老人自稱是「皇室後代」,長相酷似朱元璋,家中藏有祖傳聖旨
    河南老人自稱朱元璋後人 我們也知道,明朝滅亡後有很多後人都開始了逃亡生涯,為了保命他們改名換姓隱藏於山林之中,甚至有的人選擇削髮為僧常伴青燈古佛,也有一些其他的宗室在逃亡過程中分散,便選擇在河南落地生根,或許這位自稱是朱元璋後人的老人就是這些逃亡宗室的後代。
  • 明朝覆滅,當年跟隨朱元璋的功臣後代是什麼下場?
    朱元璋創立明朝打敗了很多的實力強勁的對手,也吸納了很多優秀的人才。這些人也為他的成功付出了很多血和淚。當然在他成功之後他也對這些為他拼過命的人進行了獎賞,不僅是給錢給物質而且給他們加官進爵,讓他們快速的成了權貴階層。"
  • 清朝與明朝是敵對的,為何康熙要拜謁朱元璋陵,並行三跪九拜禮
    除了想微服私訪,了解民間疾苦外,還有就是到明孝陵拜祭朱元璋。 史料記載,康熙帶著群臣浩浩蕩蕩來到鐘山後,便在欞星門外下御輦,並對不遠處的明孝陵行三跪九拜之禮。 到了明孝陵後,康熙又不惜君子之尊,再次行三跪九拜之禮。 隨後,康熙親行祭酒,並在陵前發表一篇盛讚朱元璋的祭文。
  • 河南81歲老人自稱朱元璋後代,長相神似朱元璋,手裡還有聖旨冰盤
    歷史上對於朱元璋的評價是功大於過,並且他建立了一個盛世的明朝,並且將朱家的後代發展壯大,不過最後他的諸多直系族人依然被李自成殘忍的殺害,並且自清朝建立以來,朱家人的生活更是舉步維艱,當時就有許多漢人不滿滿族的統治,想要推翻清朝的政權,因此便展開了"反清復明"的活動;當時的清朝統治者為了穩固自己的江山
  • 朱元璋的後代用畫像為他正名:沒有那麼醜!專家請求上交國家
    朱家統治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其子孫後代的人數也是歷代皇朝以來最多的,多達百萬人。朱元璋是狠厲有手段的主,那朱元璋的後代如何呢?當年清兵入關的時候,明代皇帝自縊而亡,剩下的皇族四散逃亡,分成很多支隊隱藏在了全國各地躲避清兵的追捕。
  • 老農自稱朱元璋的後代,家有祖傳龍椅作證,專家預估價值已達上億
    前言說起朱元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作為明朝開國的皇帝,世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作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一國統治者,朱元璋不僅僅開創了大明王朝,並且也是子孫滿堂。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朱元璋的後代們,據說早已經超多了百萬人。但是當年李自成在攻打北京的時候,北京城周邊的朱氏後裔們全部都被李自成消滅屠殺。甚至有傳言,朱元璋的後代們從此絕後,對於這樣說法,其實是錯誤的。1.
  • 朱元璋後人今何在?隱居浙江小山村,為證明身份拿出朱元璋的龍椅
    中國重血脈傳承,追本溯源、尋根問祖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很多人都會往前追溯,看看自己是誰的後代,祖上哪些人又做過什麼事等等,比如明星關之琳、關曉彤都是清朝皇室的後裔。中國封建歷史幾千年,改朝換代無數次,從秦始皇開始算的話,中國歷史上的皇帝都有將近500位,而如今歷史變遷,他們的後代早已散落在世界各地。
  • 雍正找到朱元璋的後代,封世襲爵位,看似不錯,其實別有用心
    意思是說,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是得國最正的帝王,其他朝代有的是以臣叛君,有的是竊取他人的政治果實。以清朝為例,萬曆年間,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都曾是明朝建州左衛的官員,後來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薩爾滸之戰擊敗明朝,其實是典型的以臣叛君行為,但是,清朝的統治者不這麼認為,因為他們有另一套理論。
  • 雍正煞費苦心,找到朱元璋「唯一」後代,封他為侯,其實別有用心
    意思是說,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是得國最正的帝王,其他朝代有的是以臣叛君,有的是竊取他人的政治果實。以清朝為例,萬曆年間,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都曾是明朝建州左衛的官員,後來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薩爾滸之戰擊敗明朝,其實是典型的以臣叛君行為,但是,清朝的統治者不這麼認為,因為他們有另一套理論。
  • 中國下場很慘的王朝,百萬皇家子孫被趕盡殺絕,只因民怨太深
    清朝也是如此。革命黨人推翻了清朝,但對清朝皇族表現出極大的寬容,愛新覺羅家那麼大那麼小的王爺也沒有被清算,最後的皇帝溥儀活到建國以後。唐朝滅亡時,唐昭宗的17個兒子被朱溫殺了11人,皇帝的嫡系一脈比較慘,但整個李唐皇室沒有被殺光,理性隨著他們的繁衍延續到今天,成為中國世界最大的城堡。
  • 朱元璋的後代被找到,守著無價之寶金絲楠龍椅,隱居安徽小山村
    老版《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主題曲當中有一句叫做「擔當身前事,何懼身後名。」朱元璋出生於一個乞丐,最終卻從天下群雄當中脫穎而出,最後平定天下,坐上龍椅,開創了「遠邁漢唐」的洪武之治,歲老而終,可謂不負此生了。
  • 朱元璋後代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周期表清朝時才發明,誰抄襲誰?
    不過,有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許多元素名稱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後代名字相同。如果說,朱元璋的後代是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是周期表是清朝時才發明的,那麼這究竟是誰抄襲誰呢?說起來,在化學元素周期表傳入我國的過程中,確實發生過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 明末動亂,朱元璋後代為什麼被誅滅無數?再不殺他們就佔領地球了
    而且,他的子女們大多都繼承了他傑出的生育能力,比如:他的大兒子就有七十個子女。也就是說,慶成王的直系後代在這一年裡一共有七百六十餘名。如果,再加上女眷們的話,那麼,王府中有一千多位正主。想必,慶成王一定記不清自己擁有多少個家庭成員了,除非他給自己的妻妾和子孫編號,否則,我們都很難想像,他到底該如何管理這個龐大的「家庭」。
  • 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達100萬,為何被屠殺殆盡?
    明末時朱元璋的子孫已上100萬!這個數字在當時是什麼概念?朱元璋從明朝建立起,就一直在開枝散葉,直至明朝滅亡時,在短短276年的時間裡,子孫後代人數已高達100萬之巨!這個數字在當時來說是個什麼概念呢?
  • 朱元璋百萬子孫,滿清為何一個不留?比滿清人更狠的是大明百姓
    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一旦大明劫,朱元璋的百萬子孫又何以自託於大明?朱元璋可能吃了讀書少的虧,所以給後世子孫挖了這麼大的一個坑。清朝人為什麼對明朝皇室一個都不留?非但清朝冷酷無情,之前的歷代王朝也從不客氣。劉裕殺晉安帝和晉恭帝後,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頭兒。那就是後世王朝,往往會把前代王朝的子嗣趕盡殺絕。蕭齊代宋,蕭道成殺宋順帝;梁代蕭齊,蕭衍殺齊和帝;陳代蕭梁,陳霸先殺梁敬帝。
  • 朱元璋的後代被找到,守著價值連城的金絲楠龍椅,隱居安徽小山村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老版《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主題曲當中有一句叫做「擔當身前事,何懼身後名。」朱元璋出生於一個乞丐,最終卻從天下群雄當中脫穎而出,最後平定天下,坐上龍椅,開創了「遠邁漢唐」的洪武之治,歲老而終,可謂不負此生了。
  • 元素周期表清朝才發明,名稱卻是朱元璋定下的,誰抄襲誰?
    徐壽和朱元璋家譜版元素周期表 1869年元素周期表被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發明創造,同時期的中國清朝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理念,西方的化學知識也開始傳入中國,元素周期表成了不可或缺的部分,徐壽是清朝最早接觸西方化學的人之一,當他接觸到元素的概念時,他便決定將元素周期表引入中國,而第一件讓他難辦的事就是翻譯。
  • 山西一農民自稱是朱元璋後代,有族譜為證,還拿出一祖傳寶貝
    在明朝滅亡之後,朱元璋的後人逃亡到某個不為人知的山村繼續生活,直到現在,他們才敢告訴世人自己是朱元璋的後代。在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中,發現了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後裔,他們為了避免明清交接之時的戰亂,躲避起義軍亦或是清軍的追殺,逃離了自己的封地,來到了偏遠不知名的小鎮子上,選擇在凝固堡安家。
  • 明朝的明來自明教麼,朱元璋為何在靠其奪得天下後對教眾趕盡殺絕
    再比如劇中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國功臣常遇春皆出自明教,前者更是直接取國號為「明」,那這裡的「明」是否跟明教有關呢了,而坐擁天下之後的朱元璋為何又對明教趕盡殺絕?很多人會覺得金庸老爺子在劇中關於明教的這些描述都是虛構的,實際上並非如此,明教確實曾被稱為「魔教」,同時也是朱元璋所率領的起義軍,並在開國之後全面禁止「明教」發展,這些都是歷史上真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