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爾王》,唱出一首醜惡人性的悲歌

2021-02-08 法律讀庫

▌來源/勞月夜聊

在第二屆國際戲劇影像展的13部劇目中,《李爾王》是僅次於《哈姆雷特》的有影響的劇目。

著名劇作家蕭伯納說過:「沒有人能寫得出比《李爾王》更好的戲了。」在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李爾王》是被搬上舞臺和拍成電影最多的作品之一。

不說過去,最近幾年就有飾演甘道夫、萬磁王的伊恩·麥克萊恩2008年主演的電影和飾演殺人魔王漢尼拔的安東尼·霍普金斯今年主演的電影。所以,《李爾王》是第二屆國際戲劇影像展中必看的劇目。

這版由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出品,安東尼·謝爾主演的《李爾王》的演出風格正好介於我看過的《裘力斯·凱撒》和《大鼻子情聖》之間。它既沒有《裘力斯·凱撒》那樣做時代背景的改動,又沒有《大鼻子情聖》那樣逼真、現實的布景,非常忠實於原著,卻又具備聲光電和舞臺調度的現代意識。

全劇在一個被三面觀眾環繞的舞臺上進行,道具被極端簡化,但是服裝卻極盡奢華。尤其值得稱道的是,燈光和舞臺調度起到了強烈的烘託作用,營造了宮廷、荒野、戰場的真實氣氛,非常好地起到了烘託人物的作用。

《李爾王》開場造型▲

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劇中黑人演員太多,與莎士比亞所營造的劇情氛圍不符。尤其是考狄莉亞和愛德蒙被設置成黑人毫無道理。

《李爾王》中的黑人愛德蒙▲

白人父親可能生出黑人兒子和女兒麼?這點伊恩·麥克萊恩版《李爾王》中英俊的愛德蒙就好得多,為後來高納裡爾、裡根兩姐妹爭風吃醋打下了合情合理的基礎。

安東尼·謝爾是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主要演員。兩年前,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之際,皇莎首次帶著《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來中國演出。安東尼·謝爾就在其中飾演世界戲劇史和文學史上不朽的人物——福斯塔夫爵士。那次,我有幸在上海大劇院親眼目睹了安東尼·謝爾的精彩演出。

安東尼·謝爾飾演的福斯塔夫▲

這次他飾演的李爾王,準確把握和完美演繹了這個年老昏聵、恣肆暴戾的君王從君臨天下到崩潰瘋狂的過程。個人感覺,這個李爾王比我剛看過的伊恩·麥克萊恩飾演的李爾王更好一些。

莎士比亞的劇作,尤其是他的悲劇,是我最喜歡的文藝作品。我的大學畢業兼學士論文就是對莎士比亞悲劇的研究。

相比較於古希臘悲劇(以索福克勒斯及其劇作《俄狄浦斯王》為代表)著重於命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悲劇(以易卜生及其劇作《玩偶》《人民公敵》為代表)著重於社會不同,莎士比亞的悲劇中沒有命運的無所不至的力量,也沒有社會對個人的強烈影響,有的只是對性格力量的大力渲染。

莎士比亞悲劇中的主人公都是因為性格上的種種缺陷導致了失敗和毀滅。李爾王是最典型的代表。

他只聽得進阿諛奉承,聽到一句真心話就橫暴地剝奪了給小女兒的所有遺產,讓她身無分文地嫁給法蘭西國王。他的性格有老年人固執、自信的特點。他根本不了解自己,還以為不當國王照樣能得到女兒、人民的愛戴。後來悲慘的結局完全是由他自己固執、自信的性格所造成的。雖然考狄莉亞的死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李爾的死卻是必然的。他的悲劇性格決定了,總有一天他會悔恨而死,即使考狄莉亞還活著。

伊恩·麥克萊恩版《李爾王》海報▲

安東尼·霍普金斯版《李爾王》海報▲

被莎士比亞研究學者威廉·赫斯列特稱為「在激情的深刻強烈方面佔先」的《李爾王》,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最慘烈的一部。兩個家庭發生的故事卻造成無法預料的悲慘結局。

葛羅斯特伯爵、愛德蒙、康華爾公爵、高納裡爾、裡根、考狄莉亞、李爾,悲劇的製造者和受害者一個一個接連死去。慘絕人寰的悲劇,簡直令人不敢直視。這些悲慘劇情映射出人性的黑暗、醜惡之處,就像那從天而降的閃電那樣,震撼人心。

莎士比亞借用李爾和他的弄臣之口,用尖銳、直白甚至惡毒的語言,把人性中骯髒、齷齪的一面揭露無疑,唱出一首醜惡人性的悲歌。這些造成悲劇結局的爾虞我詐、欺瞞哄騙、親人相殘、落井下石,今天看起來,依然新鮮而有意義。

在《李爾王》開演之前,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藝術總監、本劇導演格裡高利·道蘭接受採訪時特意提到,他們復排《李爾王》時,英國上下正在轟轟烈烈地進行「脫歐」公決。回頭再看《李爾王》,同樣是一個國家不可阻擋的分崩離析的故事。所以他認為,儘管莎士比亞已經逝世了400年,但他的著作仍然跟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

直到今天,莎士比亞的作品依然有永恆的魅力,依然能引起全世界觀眾的共鳴。莎士比亞洞悉人類,他明白人類有多偉大,也知道人類有多殘酷。他是一位人道主義者,一個偉大的講故事的人,也是一個極富同情心和憐憫心的劇作家。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勞月夜聊」▼

相關焦點

  • 電影《亂》:將《李爾王》中的光明與黑暗推向極致
    在世界範圍內,根據《李爾王》改編的各類戲劇、影視作品數不勝數。其中,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電影《亂》稱得上是國內觀眾最熟悉的改編作品。與《李爾王》相比,《亂》經歷了較大幅度的改編,它繼承了原作中關於謊言與背叛的主題,並在此基礎之上深度刻畫了人性的醜惡、殘暴與現實世界的混亂性,在融入「黑氏」哲學的同時,將莎士比亞原作的悲劇性與盪氣迴腸的敘事推向了極致。
  • 杜甫一首詩揭露人性醜惡,這才是社會的真相,很殘酷但很真實!
    其實在杜甫還有一首詩寫得非常現實,完全把人性的面紗給解開了,把它醜惡的一面暴露在眼前。這對杜甫本身可以說是經歷過「多麼痛的領悟之後」才寫下的,這首詩即便過了1000多年,現在讀來仍然很現實,很諷刺。一起來看下:貧交行杜甫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 「揭秘」2017開年大戲《李爾王》:一部劇看盡人性複雜
    《李爾王》的悲劇性不僅體現在李爾作為一個帝王的毀滅,更重要的是經歷了一切之後,即使「靈魂」已經獲得救贖,死亡卻是必然的,而莎士比亞筆下的此種絕望令悲劇具有了更加崇高的意義。國家大劇院聯合北京李六乙戲劇工作室共同打造的莎士比亞話劇《李爾王》將於1月20日登臺亮相,為觀眾帶來原汁原味的莎劇體驗。
  • 安東尼霍普金斯重現「李爾王」,莎劇的哀傷從不曾結束
    莎劇《李爾王》在2018年被再次搬上屏幕,老戲骨安東尼霍普金斯挑梁主演。這部被雪萊稱為「世界上最完美的戲劇詩」,是莎翁代表作中四大悲劇之一。影片講述了年事已高的李爾王將領地分割給兩個女兒,第三個女兒則因對他「出言不遜」,被驅逐出英國。
  • 1997年白龍馬慘死,被棄屍山洞屍骨無存,揭露人性最醜惡一面
    1997年白龍馬慘死,被棄屍山洞屍骨無存,揭露人性最醜惡一面要說從小到大看過最多的一部電視劇是什麼?一定有人會說出這部86版的《西遊記》。後來她還寫了一篇叫《龍駒悲歌》的詩來紀念它。2年之後,白龍馬離開了人世,工作人員將它的屍體直接扔到了後山山洞裡面。等到大家想到它的時候,已經是屍骨無存了。
  • 《人魚小姐》人性的醜惡
    這部長篇大論展現了一個復仇故事,從側面也反映出人性的醜惡。首先,沈秀珍和她丈夫的嘴臉我就看不下去,面對自己的自私造成的後果,一對狗男女完全沒有悔意,心裡想的只有自己的女兒芮瑩。尤其是殷振燮,兩個都是女兒,有一個還是自己虧欠的,卻沒有一點愛護之情。真難理解這樣的爸爸。在他打雅麗瑛的時候,我真想給他一巴掌,問問他,配教育別人麼?
  • 「李爾王」的命運交響曲
    後者不僅用隨筆《與我相關的「騎士」》來紀念他們之間的友誼,而且還將他「畫畫的表哥」作為「李爾王」二女兒的第二個兒子寫入《「李爾王」與1979》,而他自己則以「李爾王」大女兒兒子的身份現身其中。 這位早慧少年與外公的精神交流既有寬廣的話題,又具備深刻的思想。「李爾王」沒有想到自己能夠從孫輩那裡得到那麼多的驚喜和那麼大的震撼。
  • 在約伯的天平上——評電影《李爾王》
    《李爾王》 也一樣。古英文中的「萊爾王」 傳說,是放在基督教世界中的。萊爾王稱讚兩個在嘴唇上結出諂媚果子的女兒,是「基督國度裡最可愛的基路伯(天使)」。莎士比亞卻偏把這一英倫傳說,搬到了異教世界。蕭索的荒野,一如雅典郊外的阿頓森林。在對希臘諸神和女神的呼告中,人性的掙扎,越發顯得壯觀。這與《哈姆雷特》不同,是《李爾王》最驚心動魄之處。
  • 濮存昕演的話劇《李爾王》長啥樣?
    作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李爾王》,是以一部帝王的毀滅史刻畫了權力、欲望下人性的掙扎,在呈現悲劇力量的同時又飽含著對靈魂救贖的呼喚。國家大劇院與北京李六乙戲劇工作室於2017年聯合製作推出了話劇《李爾王》,並選用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莎劇舞臺本翻譯計劃」中的全新譯本進行排演,力求讓莎士比亞從「神壇」回歸「人間」,還原莎劇本質呈現悲劇力量。 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不列顛國王李爾跌宕起伏的命運讓人們看到了人性的撕裂與掙扎,王室家族的內亂則讓這幅罪惡叢生的圖景以及圖景上善惡正邪的人物群像躍然舞臺之上。
  • 劇評 | 伊恩·麥克萊恩版《李爾王》:在不斷地「照本宣科」中發現意義
    2018年從奇切斯特節日劇院轉到倫敦西區約克公爵劇院的《李爾王》一劇中,英國國寶級演員伊恩·麥克萊恩爵士以近80歲高齡挑戰李爾王一角,伊恩以一流的理解力和表現力,為角色痛苦的「脫冕」過程賦予人性和神性,為觀眾獻上了一位教科書式的李爾王。
  • 前天8:13,大衣哥又惹爭議了,網友:我看到了人性最醜惡的一面
    前天8:13,大衣哥又惹爭議了,網友:我看到了人性最醜惡的一面要說我說的人是誰,我說出他的名字,大家肯定知道他就是前天8:13,大衣哥又惹爭議了,網友:我看到了人性最醜惡的一面但是跟很多草根明星不同,他沒有膨脹,還是選擇繼續住在農村
  • 三天前,大衣哥發禮物被哄搶一空,網友:看到人性最醜惡的一面
    三天前,大衣哥發禮物被哄搶一空,網友:看到人性最醜惡的一面後登春晚,接商演,成為了無數草根藝人的榜樣三天前,大衣哥發禮物被哄搶一空,網友:看到人性最醜惡的一面三天前,大衣哥發禮物被哄搶一空,網友:看到人性最醜惡的一面一時間又引起輿論譁然,大衣哥成
  • 1997年,白龍馬慘死山洞,楊潔感嘆:屍骨無存的背後是人性的醜惡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呢?這是一個很有有爭議的話題。自古以來對它的爭論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我們東方文化偏向的是人性本善,比如三字經裡面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但是西方宗教文化卻是反之。他們認為,人生來都是有"原罪"的。人是來世間贖罪的,比如十字架上的耶穌,他替所有有罪之人贖罪。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我們很難去下結論。
  • 《安家》眾生相,揭露了人性的醜惡
    我的觀點是這是一部描寫人性的作品,劇作對人性的描寫及揭露意義遠大於對於職業的描述。社會是一個複雜的集體,每個人都有兩個自己,人們習慣於戴著面具應對生活當中的所有人和事,而把真實的自己隱藏在暗處,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好處和利益。
  • 《安家》:5000萬的房產分割,讓人性的醜惡再次展露無遺
    此劇講述了一幫賣房子的房產中介工作者,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都是如何去做才能夠最終交易成功,從而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生活裡的諸多不易,同時在巨大的利益左右之下,也盡顯人性的真善美,乃至人性的虛偽和醜惡。前有太表姑奶奶為爭奪房產恩將仇報,後有億萬富豪林茂根為逃脫中介佣金,而不惜自損身價跳單,今又上演了一出親戚之間為了分割房產,而不顧親人生死的醜惡行徑,看過後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 《亂》黑澤明式的莎翁,靜穆的人性史詩
    但當我們凝視《亂》裡的人,卻會發現鏡頭下的人純粹卻又令人深省,不像現實中的人善惡交織、人性複雜,他們更像是作為一個個符號來代表人性不同的方面。欲望、仇恨、正義,簡單的人物帶來的亂像深刻又現實,人性在這樣一次次衝突之中顯露無疑。
  • 《家宴》:人性醜惡之下的麻木群像
    這個家族表面上光鮮亮麗,背後卻道德淪喪,人人身上都散發著腐爛卻不自知的氣息,最叫人恐懼的就是那種面對醜惡真相的極端冷漠和麻木不仁。影片最為諷刺的一段群戲出現在麥可與小女兒海倫的黑人男友起衝突之後,麥可讓眾人和他一起演唱一首嚴重歧視黑人的歌曲,賓客中竟沒有一人反對,甚至將其當成一種娛樂,唱得肆無忌憚。這一幕看得人膽戰心驚,並很難不想起魯迅描繪的國人看革命者被殺頭的場景。
  • 被玩壞了的微信朋友圈,盡顯人性的醜惡!
    可以說是,人性的醜惡盡顯其中!我原來的那個微信現在都不用了。剛重新新申請了一個,只加志趣相投特別重要的朋友,一定寧缺毋濫。其他不重要的人和事,有事就讓他們直接打電話就好。其實,最近半年來,蔚藍也在不斷地給朋友圈瘦身。特別是,對於長期只發這六類內容的人,不管他是誰,一律刪除。
  • 張韶涵一首《情人流浪記》唱出了被親爹媽背叛,誣陷棄養,吸毒的悲慘人生!
    張韶涵參加《歌手2018》備受期待,每集都唱出撼動人心的歌曲。她在挑戰中翻唱《情人流浪記》,更破例談到自己的家人,當自己唱到「我的爸爸媽媽叫我去流浪,流浪到哪裡,流浪到臺北」的時候,坦言:「我的眼睛都是溼潤的。」張韶涵一首《情人流浪記》,讓伊姐在大年初一就被感動哭了~相信很多看了節目的親故們都有被感動到。
  • 解剖人性醜惡,《地獄少女》閻魔愛—動畫推薦
    在復仇後成為地獄少女,見證著、承受著人間最骯髒醜惡的事情發生,縱然她不被允許擁有情感,但是她是最善良的角色,寧可接受死去、流放到地獄、或是永遠充當地獄少女的懲罰,也要解救無辜的他人。愛在整個作品裡有著最悲慘的經歷,在復仇後成為地獄少女,見證著、承受著人間最骯髒醜惡的事情發生,縱然她不被允許擁有情感,但是她是最善良的角色,寧可接受死去、流放到地獄、或是永遠充當地獄少女的懲罰,也要解救無辜的他人。《地獄少女》可以當作日常番去看,基本都是每集獨立開來,每一集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每季劇情後期會敘述一些主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