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至順真人口述---道盡天機

2021-02-12 自由意識

​​​​​​​​​​2015年7月28日全真龍門派第21代、百歲丹道大師張至順道長羽化登真。享年104歲。鍊師預知時至,以香湯沐浴,穿新淨衣。囑咐門人,虔誠修行。說罷,元神逕返清虛。升天得道天尊。張至順真人歷經風雨,在修煉上獲得了極深造詣。張至順道長仙逝前,口述了自己出家修煉的風雨經歷。

張至順道長,號米晶子,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一代。道長十七歲於陝西華州半截山碧雲庵出家,隨師父陝西山陽大天竺山劉明蒼道長修行悟道。劉明蒼道長得師太王圓吉道長真傳。
一九五五年,道長出山參訪,任陝西八仙宮知客;
六十至七十年代,入陝西終南山清修十載;
一九八零年,任陝西樓觀臺監院;
一九八七年,修建寶雞烽火臺萬聖宮;
一九九零年,任湖南慈利縣道教協會會長;
一九九八年,再入終南山清修。
二零零八到二零一二年,在陝西終南山八卦頂及海南省玉蟾宮等處清修。


張至順真人(資料圖 圖源網絡)
入道以修仙為目標
天上一百個神仙,有七十個都是在終南山成道的。我們入道最大的目的是為了修成神仙。要是不能得道做神仙,命就由不得自己。一個人命裡註定死在哪裡,在坑裡還是窪裡?那是挪不動的。除此之外,怎麼個死法?是凍死餓死還是病死也都是一定的。做好事增壽,做壞事減壽,但不管增減多少年,死的時候還要回到註定的地方。
南鬥主生,北鬥主死。我在八卦頂的屋子後面有個小山,我叫它「拜鬥巖」,晴朗的夜裡,我經常在那裡朝著北鬥星磕頭,一磕幾百個。有時候,祖師爺會化成一顆很大的星星,讓我看到,我知道平時那地方是沒有星星的。
我一生中見過兩次神仙,一次在深山裡,一次在城市中,可惜機緣不夠好,都沒能得到點化。
世人亂修出毛病
往天上去容易嗎?有誰可以一點功夫不下、一點苦力不吃就爬到天上去?過去的人為了學道在外面一訪道就是幾十年,現在很多人上午拜師, 後晌就想求道,來兩回就想學本事,雖說是家傳萬卷書,真傳幾句話。哪裡生哪裡死,關鍵的地方指出來,在生死處下功夫就能逃脫生死。但你也得問問自己做了哪些功德?讀過幾遍《道德經》、《太乙金華宗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沒經過指點,跟著別人亂修,修出來的毛病死不得死,活不得活,苦惱得很,再好的大夫治不了。有個女的,學的不知道是什麼功,每回要蹲三百次,結果把骨頭蹲壞了。還有好多人練閉氣功,說胎兒在娘胎裡就沒有呼吸,他們也要練到跟胎兒一樣的沒呼吸。他們不知道,如果找不對地方,閉氣就是殺人的東西。還有人練辟穀,幾十天不吃飯。那是災荒年間沒吃的,熬年景的方法,平常修道是不用的。
現在修道的人比以前歷朝歷代都多,妖魔鬼怪也都出來了。佛家有八萬四千旁門,我們道家也有三千六百旁門。這種道、那種道太多了,弄得大家不知道哪種是真道,哪種是假道,魚龍混雜,人心亂了,真道出不來。而且,邪道本身並不認為自己是邪道,他們也覺得自己是正道。所以,邪道越盛,真道越退,退到最後再沒地方退了,真道自然出來,邪道自然消滅。
也有人說我修的不是真道。我不知道自己什麼血型,因為我從來就沒進過醫院,我一輩子得的病一隻手就數得過來。有人拿自己編的書來問我,我看了看提綱,問他,你出書教別人怎麼修行,那你修成了嗎?是你自己的修行體驗嗎?東抄一句西抄一句,這不是害人?我把那人問得滿頭大汗往下流。現在好些人都在告訴別人怎麼修怎麼修,都是些錯誤的方法,我聽著都害怕。

張至順真人勸告世人修行要下苦力(資料圖 圖源網絡)
真正打坐的是「心神」
現在人都嚷著要打坐,可打坐的目的是什麼?修神仙?一身的雜物都沒丟掉,心裡亂糟糟的,精力都消耗沒了,拿什麼打坐,拿什麼修?真正在打坐的不是「肉身」,而是「心神」。
一種姿勢長時間打坐反而不好,氣血不通。坐著、躺著都不重要,坐得舒服才最重要,身體舒服了心才能安寧。打坐的最佳時間是子時和寅時,子時開天,丑時開地,寅時萬物發生。早上3點到5點是最重要的練功時間,一個人能一輩子在這個時間練功不輟,一定有成就。但時刻專注、守神也很重要。不要閉氣更不要意守什麼丹田,打坐要的是神思不動,神不離身才能健康。重陽祖師早說過外三寶不漏,內三寶自合,眼不觀耳不聞口不言語自長生。
閉關也是這樣,該閉的是眼耳口三關,有些人只是把自己關起來不見人是沒用的,即使閉三年都沒用。大道易得,一竅難求。《清靜經》說「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人只要能安安靜靜坐在那,天地的能量就能夠回來。身心能夠合一的時候,身體自然會發生變化,那時候,自然會引導我們如何打開那一竅。無論在什麼地方,有空就靜坐,不要想太多,凝神調息,調息凝神。身體能量儲備夠了,水到渠成,元神歸位。姿勢無所謂,要是雙盤腿能盤成神仙,我早把自己捆起來了。
祖師爺說,大道至簡不繁,道是簡單的,複雜的便不是道。少吃葷,多吃素,月光底下勤散步。萬緣齊放下,長壽如彭祖。那些故弄玄虛的把戲是討厭的。
靜坐姿勢無所謂,無論走到那在什麼地方,有空閒你就坐坐,「最主要的是不要想太多,凝神調息,調息凝神。你靜靜靜,靜到最後,偶然間就出現大霧,白茫茫的大霧,練到那個程度上它自然就出現。」白茫茫的大霧?那又是什麼?「那是入大靜了。」據說身邊感覺會有雲霧嗚突突冒出來,包圍住你,然後什麼也不知道了。這個境界太高,先不管它。很多人打坐一直在追求「打通任督二脈、採陰補陽、大藥衝關、三花聚頂」的字眼,一直在意守什麼的,「其實都錯了,大道自然!」道長說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你的身體能量儲備夠了,自然開始變化,最後元神歸位.
我們身體的經絡氣脈就像一條大河,淤堵了,被垃圾汙染侵蝕了,生病了。請先不要急,河道裡的垃圾是永遠揀不完的,你首先要做的是耐心,保護植被涵養水源,然後靜靜等待春汛,在一場雨季到來之後,河水暴漲起來之時,所有的淤積、垃圾、汙染都會被衝垮帶走的,一切開始回歸到本位。明白了吧?為什麼像因是子那麼重的病可以靠靜坐治癒,身體是最偉大的醫生,很多時候你需要學會等待給他機會,他就會帶你走出困境。
「不要去看那些雜七雜八的書,要看就看得道的人的書。毛主席說不經過實踐論沒有調查了解沒有發言權嘛,現代人講修行的東西卻沒有實踐,沒有體悟,東抄一句西抄一句。這些字句你沒有弄清楚,就沒有發言權。想要了解怎麼靜坐?老道長建議多看幾遍《太上老君註解清淨經》、《張三丰丹道集》、《太乙金華宗旨》.上面寫的很明白!」
「不管我有道沒道 我比你們多吃了幾年飯,比你們年齡大一點 耳朵裡頭聽的多了。」老道長很誠懇地望著我們,「得道容易信道難,信道容易行道難。得了這一道,哎呀,道就是這樣子啊?半信半疑。君子聞道上等人聞道,恭而敬之。中士聞道,半信半疑。下士聞道大笑之,嘿,道就是這樣啊?他根本不相信。有道無德是道中之末, 終於失道。有德無道,是道中之賢,終於成道,人家有德沒有道,是道中大賢人,人家終究要得道.」

張至順道長,公開傳授了道教全真龍門內部不傳之秘,是只傳歷代掌門的養生功法。此套功法分動功《八部金剛功》和靜功《長壽功》。據傳此套功法是白玉蟾祖師所創。道長自學得此功,每日練習。而得幾十年間從不生病,至一百多歲高齡亦是身手矯捷,健步如飛,猶如青年。見世間青年人,年紀輕輕就受病痛折磨,道長心有忍。便公開了此不傳之秘。

🙏🙏🙏感恩真人🙏🙏🙏

真人親身傳授視頻可在公眾號回覆:八部金剛功、長壽功、張至順。即可看到。

相關焦點

  • 張至順真人:一生中見過兩次神仙!
    2015年7月28日全真龍門派第21代、百歲丹道大師張至順道長羽化登仙,享年104歲。張至順真人歷經風雨,在修煉上獲得了極深造詣。張至順道長仙逝前,口述了自己出家修煉的風雨經歷。張至順真人,道號「米晶子」,外號「九曲回陽道人」,還有幾個外號「草上飛」、「水上漂」,也有人叫「八卦神仙」。張至順真人修道歷來修煉心得仙語整理如下:天上一百個神仙,有七十個都是在終南山成道的。我們入道最大的目的是為了修成神仙。
  • 張至順真人生平 無量功德
    2015年7月28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十三)全真龍門派第21代、百歲丹道大師張至順道長,功德圓滿、世願完遂,於2015年7月28日午時(農曆乙未年六月十三午時)在張家界羽化登真,世壽104歲。張至順道長的仙逝是道教界一大損失,道長如今鶴駕仙去,別情塵寰,寄居九天,令人常思常緬,願大師音容常存,位列仙班。
  • 張至順真人修道事跡集
    張至順真人修道事跡集「黃帝內經·素問」之「上古天真論」中,黃帝問岐伯,上古天性自然之真而毫無人為之雜的古人能活百歲而動作不衰,與後來的人不知養生之道過到半百就衰頹的具體原因是什麼:"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 百歲道長張至順的故事與修行之道
    2015年7月28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十三,張至順真人羽化登仙,享年104歲。老真人預知時至,中午吩咐弟子以香湯沐浴,穿新淨衣。囑咐門人,虔誠修行。說罷,元神逕返清虛。張至順道長,時任海南省道教協會名譽會長、西安萬壽八仙宮名譽方丈,海南省玉蟾宮住持。1912年出生於河南沈丘。七歲時值清末民初,戰亂災荒交加。因家境貧困離家乞討。
  • 張至順道長訪談錄
    上篇忠孝守信誠敬悟道張至順道長,道號米晶子,師傅仙姓劉上明下蒼,曾清修於陝西山陽大天竺山,盡得其師王圓吉道長真傳。張至順道長自皈依道教以來,一邊勤讀經書參悟大道,一邊修習本門單傳的金剛、長壽功。1955年首次出山行道,即被推舉為陝西白雲觀知客,負責道觀的日常事務,把白雲觀打理得井井有條。因為這個機緣,此後張道長又多次被推舉為監院或者方丈。
  • 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預言自己仙逝日,被稱為「陸地神仙」
    身世浮沉 偶入道教這位仙風道骨的高人名叫張至順。1912年出生於河南,從小家境貧寒,家徒四壁甚至食不果腹。他的童年生活可以說是十分不幸。後來為了養活自己,他7歲時就離家乞討,後來無意之間聽到了有人在唱《湘子傳》,韓湘子出道成家的故事在張至順的幼小心靈中種下了一顆種子,他開始對道教充滿了嚮往。
  • 「陸地神仙」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拒絕國外利誘:我是中國人
    少時因緣拜師修行張至順道長生於1912年,當時正值清末民初,軍閥混戰民不聊生,7歲時張至順因家庭貧困,以乞討為生,見遍了黎民水生火熱的生活。幼年的貧苦使得後來的張至順道長有著一顆普救世人的仁愛之心。張至順道長卻在終南山進行了長達七十年的修行隱居生活。林濤松風,高山煙霞,晨起看浩蕩雲海,於傍晚賞壯麗日落。幾十年如一日的修行使得張至順道長習得一個強健的體魄。「草上飛」、「水上漂」都曾是張至順道長的代名詞,從未學過武功但卻身輕如燕,行走快過許多武學家。
  • 「陸地神仙」張至順:隱居終南山長達70年,104歲羽化登仙
    有一位104歲"陸地神仙"張至順選擇隱居終南山長達70年,一生所學全部用來造福百姓。張至順為了得到吃食便選擇了來到部隊,成為了運輸隊中最小的一個打工人。 看著一些雖然奇奇怪怪但是面容和藹的老人,張至順鼓起勇氣和他們聊天,但卻沒人搭理他。對張至順來說這並不算什麼,自己兒時乞討經常"熱臉貼個冷屁股",但這一次的相遇讓張至順與"出家"再次有了密切接觸。 年僅十二歲的他開始跟隨這一眾弟子學藝,因為不是正式弟子,還要負責做一些雜役的體力活。
  • 聽張至順老道長講「四個銀元」的修道故事有感
    道觀(資料圖)近幾年,又有所悟,故通過記錄和體會結合,來闡述我是如何從這個故事讀懂中國文化,同時也表達我對張至順真人的由衷感激和敬仰,也是想讓更多喜愛中國文化的朋友們,能夠通過我訪道經歷這個第三稱視角,能參考之並有所啟發,尋到一把鑰匙覓得心法,打開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積澱下來的文化寶庫,作為一個中國人,是義務也是責任,這是血脈與精神的雙重傳承
  • 「陸地神仙」張至順:靠化緣為一村莊建寺廟,預料自己107歲仙逝
    張至順出生在1912年,這時候還是清朝末期,他的家裡十分的貧窮,那個時候國家戰亂,社會十分不穩定,所以張至順年幼的時候就開始了乞討的生活。在某一次乞討的途中,他見到有人在表演《湘子傳》,主要講述的就是修仙的故事,這個故事讓張至順產生了跟濃厚的興趣,所以他開始有了當道士的想法。
  • 油麻菜:每年夏至,張至順道長都要像候鳥一樣回到終南山……
    2019年是油麻菜老師尋訪記錄中醫的第十年,最近他正提筆回顧終南山隱修人張至順老道長的故事。 油麻菜老師 每年夏至,無論身在何處,張至順道長都要像候鳥一樣回到終南山。16歲那年的一天晚上,正為一所小學做飯換取旁聽資格的張至順聽見有人在敲後窗,是弟弟。弟弟說家裡三天沒揭開鍋了,能不能給點吃的啊?張至順趕緊給弟弟兩個饃饃吃,順便又包了一大包面塞在弟弟懷裡。正當他們回家看老母時,恰巧遇見了村裡的保長。
  • 「陸地神仙」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曾預言自己仙逝日期
    在我國,有這樣一位被稱為"陸地神仙"的人,他一生行善多年,用自己的修煉了多年的學識解救了不少的世人,甚至還教化了不少的土地,他就是張至順!一位深受愛戴的神仙,生都在潛心修煉,隱居終南山70多年,甚至還預言過自己的死期!
  • 油麻菜:北京機場,長途飛行後,張至順老道長依舊精神抖擻
    本 期 導 讀 中醫圈著名媒體人油麻菜老師尋訪中醫,已有十個年頭,張至順老道長的故事是他尋訪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2011年尾,張至順老道長來到北京,在那期間,他見了這些人...做了這些事...
  • 南山隱修人(三十二)張至順道長解讀《清靜經》(上)
    師父說這八部金剛功、八部長壽功,和修道一樣,「練的就是陰陽配合,中間有黃庭真人.」此次師父召我進山,有三個任務。「歷朝歷代各位真人祖師寫的經典很多,老君爺注了《清靜經》,整本書,說的就是「清靜」兩字。你看「清」字右邊,上面是個主人,下面是個月亮.」
  • 張至順真人玉蟾宮開示|太乙金華宗旨|回光證驗第六
    但那個大藥衝關,你們知道,在任何地方不要說,知道了嗎?首先我跟你先交代。那麼大藥衝關的情況,我在這裡不需要跟你們細講,這第二層關,第三層關發現的情況,大概上面都有。我從外邊回來之後屋裡頭全部亮,掉個針都能看著,都發現我這種情況。所以我們以後,要煉功的時候,慢慢地煉,走到哪一步程度上,不要太歡喜了。那麼就講到這。呃,給你們的書你們個人拿上,都拿上。這一本是,你們沒有這個日記本嗎?
  • 《口述影像》
    與廣大參觀者們直觀用眼欣賞不同的是,視障者們可構建出的畫面感取決於口述志願者們對照片內容,載體大小,視覺方向以及整體構圖的細節描述。一些對明眼人們並不重要的觀賞順序,在視障人士眼中卻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例如描述一副被籠罩在雲霧裡的樓群照片時,講解員若採用「整個畫面體現出一種迷茫感」這樣「先入為主」的主觀描述與全面概述,將非常容易給視障人士造成後期畫面構築困難。
  • 【口述】仨姑娘第一次看A片觀後感大表白!
    我們邀請了三位女士口述第一次看A片的感受,她們的觀後感,你作何感想?現如今,哪個屌絲的電腦裡沒點AV or GV的愛情動作片?看不看A片似乎已稱不上是一個道德問題,但卻很少有媒體關注大眾的A片觀後感。那麼,試問:女人看A片的關注點和男人有什麼不同?女人第一次看A片的觀後感如何呢?
  • 漫談口述影像 1
    因此回內地後,他極力向人介紹這項服務,期待國內有更多的人來推廣口述影像。而我也是一直在吃「白米飯」的視障人,光聽他講口述影像有多麼多麼的好,自己卻品嘗不到,因此他說得越動容,我就越是牙痒痒……2016年,展融開始醞釀一個促進口述影像在內地落地的「吾愛」觀影計劃,(吾愛,字面意思是我愛,亦可作為無障礙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