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天對天朝民眾來說有兩件大事,一是科比最後一戰,二是太陽的後裔迎來大結局了,這部神劇自上線後在國內的熱議程度簡直可以用開掛來形容,我們就借著這部劇裡的某些經典鏡頭來聊下那些韓國創業公司的話題。
近日對天朝民眾來說有兩件大事,一是科比最後一戰,二是太陽的後裔迎來大結局了,這部神劇自上線後在國內的熱議程度簡直可以用開掛來形容,我們就借著這部劇裡的某些經典鏡頭來聊下那些韓國創業公司的話題。
熟悉亞洲創業圈的人應該都清楚,對比中國熱度持續不減的全民創業潮,韓國的創業基本需要靠政府來驅動,那為何同樣面臨經濟增速放緩、就業困難的環境,韓國國民的創業文化卻表現得如此不振呢?
通過追《太陽的後裔》這部劇,或許我們可以從中了解下。
國民習慣扼殺移動端創新:訂餐直接打電話更方便!
太后第一集裡有個鏡頭,萌臉小偷騎著摩託車逃跑時被男主男二用玩具槍擊倒了。撇開歐巴們逆天的槍法,小E最關注的還是那輛隨便就能跨上開走的外賣摩託車。有人說韓國是摩託車上的民族,韓劇裡拍到街景時也從來不缺給馬甲小哥們的身影,由此可見韓國人叫外賣得有多頻繁。
早期網際網路創業者多基於這樣的國民習慣,拼命地開發餐飲類O2O產品,例如已經小有名氣的「外賣的民族」、「外賣通(배달통)」。然而大部分韓國國民對上門美食的偏好相對單一(諸如雜醬面、炸雞啤酒之類),也有較固定聯絡的外賣門店,所以比起佔用手機內存、前期操作流程多的APP軟體來說,電話訂餐更顯快捷便利。因此類似於上述的外賣APP軟體更多是推薦給外國留學生或來韓旅行的遊客使用。
除此之外,大批本地生活類的APP也在研發階段就備受國民保守思想文化的影響而遲遲難以現身,例如美容美甲店線上預約/推薦/評價服務Hey Beauty,無操作自動連接首爾加密/公共WI-FI的Freefi,團體供餐的預約/管理服務Muglau,求職招聘的JobPlanet,保險套餐設計的MyRealPlan等。
傳統行業盡受保護:街上全是國產的士,要支持思密達!
劇中男二號的手機裡存著大量不肯刪的照片,最後發現都是每次送女友上車後拍下來的士車牌照,理由一方面是出於安全考慮,另一方面是留下念想,相信這個情節感動不少追劇的迷妹。但手機多個打車軟體隨時切換的你是否質疑過,為什麼還要在街上攔的士、記車牌號。
事實上,近來韓國各色打車軟體亦層出不窮,其中包括去年3月份正式上線被稱為韓版「滴滴打車」的「Kakao Taxi」,還有SK Planet的「T Map Taxi」和韓國Smart Card公司發布的「T-Money Taxi」均是來勢洶洶,各商家紛紛通過推出個性化服務拉開差距試圖稱霸市場。
然而也是在去年5月底,韓國國會就基於對傳統企業與勞動團隊的維護,通過了一項「禁止私家車主提供計程車服務」的法案,此舉不但大傷打車軟體元神,更讓多次企圖進軍韓國的Uber變得寸步難行,由此打車O2O市場受到傳統即得利益者與韓國法律阻力一蹶不振。
至今還能活躍在人們視線的Kakao Taxi也是依靠有「國民聊天軟體」之稱的Kaokao Talk知名度,以及韓國計程車勞動組合聯盟籤署了合作協議,憑雙重保險才爭得在市場上遊刃有餘,所以打車軟體有風險,投資創業需謹慎。
創業不如進入企業體面:我以公司為榮,家人以我為榮!
劇中女主因受理事長騷擾而果斷辭職打算自己創業,結果貸不到款旁人也不提供支持,只能回去向理事長示弱求回崗位。這時值得注意的是男主的態度,他其實並不贊成女主創業,為何?因為有個大醫院工作的女友跟有個自己創業的女友比起來,前者肯定更加體面。
韓國是個極其講究面子工程的國家,在職業理念上,擁有一份體面又穩定工作的人更容易受到尊敬和羨慕,大學畢業生也多以進入大企業為榮。2015年12月,韓國貿易協會貿易研究院對中日韓三國534名本科生和碩士生進行了網上調查,結果顯示僅有6.1%的韓國青年表示有創業意向,即使不得以選擇創業的話,韓國大學生也較傾向選擇餐飲業(31.3%)之類「生計型」為主,如此消極的狀態實際上反映了韓國創業之路的艱難。
以上可見,韓國的創業項目在本土國情、政府管理、傳統思想與習慣等方面受多重製約,難以快速或成功地孕育,也很容易燒熄大部分韓國國民對於本土創業的激情。
然而培育新興企業和風險企業一直是韓國政府打造「創意經濟」的核心課題,去年更將一共1021億韓元(約合8929萬美元)流入了新興企業,有了政府如此大力扶持,隨著創業生態界的完善,韓國新興企業崛起亦不容小覷,且據說韓國政府開始對龐大的中國市場虎視眈眈,目前多個韓國風險投資機構,像TheVentures、K-Cube Ventures等正在孵化的項目均以進入中國市場為導向。
有人趣稱,中國接下來不單要防韓國的歐巴們來華圈粉,還要防韓國創業公司來華圈錢呢。
【鈦媒體作者介紹:雲圓星網絡科技,微信公眾號:chehe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