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太陽的後裔》背後大結局是什麼?「宋宋CP一出手,人生只剩周三四。」這股「韓流」在市場上為什麼如此大的成功呢?以下我們將要從營銷的角度去分析韓劇營銷贏的成功要素。
《太陽的後裔》這部劇有多火不用提了吧?「宋宋CP一出手,人生只剩周三四。」這話用來形容追劇者的心態真心一點不為過。反正連我不看韓劇的,都被各種社交媒體上搭妹技巧了得的宋仲基刷屏了一陣之後,也不得不卸下「柳下惠」的偽裝去看他的電視劇!這股「韓流」就像春雨一樣如此悄無聲息,卻又讓人防不勝防;她口味如此迎合國人的味口,卻又讓我們許多人慾罷不能。那是什麼原因讓韓劇在市場上如此大的成功呢?以下我們將要從營銷角度去分析韓劇成功的要素。
浪漫愛情劇一直是韓劇主打的內容。2000年之後,以《浪漫滿屋》、《我的名字叫金三順》等為代表的浪漫愛情喜劇衝擊了整個亞洲市場,這些故事讓觀眾笑到流淚。以洪氏姐妹(洪靜恩、洪美蘭)為代表的新生代編劇,開始把大量其他劇種、電影的元素混搭到劇本中,給韓劇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效果。韓劇製作界開始適應新市場需求,拓展更多樣題材。 比如《來自星星的你》UFO題材、《太陽的後裔》軍事特種部隊題材。
情感主線的牢固把握,在韓劇引入中國的20年中一直沒有偏離,無論是早期的生活劇《看了又看》、《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還是純愛的《藍色生死戀》、《冬季戀歌》,或是《大長今》等歷史劇都有很好的體現。 韓劇中貫穿的「真情」讓人們獲得了感情的慰藉。無論時代如何改變,人們內心之中對純真情感的渴望永遠不會改變。
無論在韓國還是中國,貧富差距都已是一個社會問題,年輕人在尋求更為美好生活的途中遭遇了一定的挫折,於是很多平庸的女孩通過勵志努力嫁入豪門,投入高富帥男神的懷抱。這恰恰是大熱的韓劇所描繪的場面。滿足了大家的做夢欲,探求欲,共鳴了觀眾。
韓流不僅刮來了韓國音樂、韓國料理和街舞等韓國文化,還刮來了令「哈韓族」們神魂顛倒的韓國偶像,而這群偶像的穿著打扮,更是給時下一些青春男女提供了可模仿的「標本」。最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宮》中的服飾,東西合璧的時裝加上色彩靚麗的華服在劇中產生了非凡影響力。劇中的學生裝活潑,可愛,如:T恤加短裙、荷葉邊的襯衫、色彩繽紛的傳統韓服,還有真絲的小禮服讓我們在欣賞情景起伏跌宕的劇情的同時,也對其中的時裝很是欣賞.
《太陽的後裔》該劇首周前兩集免費,第3集起收費觀看,而其話題大幅增長恰是在首播後一周內。主推主演顏值與「撩妹」技巧,該劇找到了內容與適合網絡傳播的契合點,成功調動全民互動熱情,劇集話題如同雪球越滾越大。在免費的時段製造前置性話題,引發好奇圍觀者轉成潛在觀眾,如此終於炮製出現象級的「熱播」景象。「話題營銷」與「前置營銷」相結合,正是該劇推手打出的一把好牌。
《太陽的後裔》這部劇之所以在中國如此之火,是因為以某視頻網站為首的版權商巧妙利用了不錯的新媒體營銷手段,在微博上買熱搜,號召一大堆著名的韓劇博主天天刷關於這部劇的圖文段子,隔兩天就炒出幾個關於這部劇的熱門話題。包括站內的黃金位置重點推薦、SNS媒體話題預熱、媒體提前看片等,使得《太陽的後裔》一經登陸,便被迅速引爆,霸屏朋友圈。等到大號拿著營銷費把這部劇炒作熱了之後,就會有成千上萬的小號,哪怕沒收到錢,為了賺粉繼續追劇追熱點,從而又掀起了第二輪的營銷傳播。而那些不斷被洗腦追劇的觀眾則擔任了第三輪的自主傳播任務。製造熱點,擊中用戶的心理,形成二次傳播和三次傳播——簡直就是新媒體時代輿論引導的典範案例。
《來自星星的你》2月25日拍攝最後一個場景,27日即播出第21集大結局,韓劇高效的製作流程令人驚嘆。韓國邊拍邊播的模式,更有利於編劇根據觀眾的反饋和喜好調整劇情發展,在保證收視的基礎上,和觀眾形成互動。
例如,《來自星星的你》中男主角金秀賢曾多次穿著高領毛衣,但由於觀眾在網絡上反映不喜歡這種打扮,製作方即時化改進,採納了低領扮相。在拍攝大結局之前,編劇更會臥底收集觀眾反響,最終以開放式結局引發更強一輪討論。這些都是韓劇即時化市場反應的方
跨屏化即傳統廣播紙媒,電視電腦與移動客戶端多屏互動。86.3%的網民在看電視時,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作為電視的跨屏搭配,而在看電視時,人們使用手機最常進行的活動包括聊天(比如使用微信或者即時通訊)、查詢信息、上微博、使用社交網站等等。《來自星星的你》帶火的,不只是某視頻網站視頻網站,還有即時通訊軟體Line。
比如《來自星星的你》, 新浪微博上多個「星你」話題曾衝入微博熱門版,隨著冷空氣席捲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在微信中打「炸雞和啤酒」就能看見「雪花飄散」。這一切源於韓國電視劇《來自星星的你》裡一句臺詞——「下初雪就應該吃炸雞和啤酒」。
韓劇與日本近年的「酷日本」動漫文化輸出,走的都是跨界整合之路,即「政策扶持或政府補貼、企業製造、文化輸出、立足影視市場、輻射生活方式、刺激國內外消費」,可謂有組織有計劃地「套現」,而絕非投資方主導影視作品、電商或視頻平臺通過「淘同款」和周邊衍生品獲利的常規市場行為。
眾所周知,視頻識別一直是個難點,除了識別能力外,還需要深度學習算法和人機互動,而一個龐大的數據積累也必不可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數據」。
如今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已經融入到各行各業,在營銷中也亦是如此。《太陽的後裔》在該劇熱播的同時,某視頻網站並不僅是視頻播放平臺,而是將視頻播放與某視頻網站商城相結合,即在電視劇播出的同時,通過視頻識別技術及人工智慧算法,快速、精準識別視頻中的商品,並實時推送給觀看者,最終引導購買,達到「邊看邊買」。
韓劇產業鏈的「爆款」,圖謀的早已不是版權,而是韓劇引領的韓流生活方式消費市場,包括韓版服飾、韓式彩妝時尚、家居用品、室內設計、韓式餐飲、美容整形、IT數碼產品、家電等,最「重頭」的收益則來自韓國遊。
值得注意的是,《太陽的後裔》播出後,某視頻網站迅速推出「太后同款」,從女主角的襯衫、氣墊BB霜、雙色唇膏到男主角的運動鞋、手錶、墨鏡、手機……這部劇的周邊產品在它商城也賣斷了貨,成功將視頻網站轉型成了電商平臺!
韓劇以驚人態勢席捲亞洲,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文化創意產業出口每增加100美元,能分別增加395美元的IT產品、35美元的服裝和31美元的加工食品出口。尤其是對IT產品、服裝、加工食品出口的促進效果十分明顯。這一切都離不開韓國國內的一系列政策。1998年,韓國確立「文化立國」的思想,韓國政府開始大力扶持和保護「韓劇」,從國家角度來營銷。韓國文化觀光部特別下設文化產業局,專門對電視電影等文化產業進行專項管理和扶持,從這一年開始,韓國政府陸續出臺文件,明確了文化產業的優先發展地位,為韓劇產業化發展鋪平道路。
1、文化創意產品大眾化。大眾傳播的覆蓋範圍遠遠大於親身傳播和群體傳播,其傳播效率無疑是最高。
2、文化創意產品市場化。市場化的運作方式使韓劇的製作者們能真正做到以受眾為先,根據受眾的需要生產產品。
3、發掘被忽視的中國傳統文化,運用到文化創意行業。我國的中醫文化、美食文化、風俗文化等多姿多彩,完全可以挖掘出來。
4、學習韓劇的營銷方式。通過媒體多角度全方位宣傳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5、從國家營銷角度布局文化創意行業進行全產業鏈營銷。加大對中國傳統和現代社會中優秀文化的宣傳,為中國的電視劇、電影、音樂等文化創意行業的對外營銷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持。
雖然,韓流的營銷傳播影響強勁,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們國家文化強大的內涵力和吸引力。「韓流」對於整個中華文化來說從時間上看只是滄海一粟。面對外來文化的不斷傳播,我們應該冷靜應對,不要盲目反對,也不要一味順應,而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