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冰雪芹賞析講稿
——與讀後之古詩作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這十九首詩習慣上以詩的第一句作為標題。他們依次為:這十九首詩習慣上以詩的第一句作為標題。他們依次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會》、《西北有高樓》、《涉江採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迢迢牽牛星》、《回車駕言邁》、《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滿百》、《凜凜歲雲暮》、《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和《明月何皎皎》。
《古詩十九首》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誌,深刻地再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抒發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儒家的哲學意境,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龍》)。《古詩十九首》之特點:一、它繼承了《詩經》以來的優良傳統,為建安詩風的出現作了準備。二、它是漢代詩歌由漢族民間文學過渡到文人創作並出現繁榮局面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三、它將五言抒情古詩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體系。四、它為五言詩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它的出現,標誌著文人五言詩的成熟。它嶄新的詩歌形式及圓熟的藝術技巧,為五言詩的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在中國漢族詩歌發展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進步詩人總是將《古詩十九首》與詩、騷、漢樂府一起作為自己的旗幟,《古詩十九首》在詩史上的主要作用是積極的。
漢代《古詩十九首》中的第三首如下:
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鬥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
洛中何鬱郁,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
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首先產明一下,因為每個人的所處的時代背景,文學修養素養的不同,便會對作者之作品理解便參差不同。正如每個人讀《論語》一樣,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理解和領悟,文學本就是百花齊放,求大同存小異也未嘗不可。以下便是我作為讀者對此詩的理解與參悟,與詩友們共同分享探討,以感幾千年時古人不朽的文學魅力。但願沒負古人作者之意啊!
青青陵上柏
古人原文 冰雪芹譯文
青青陵上柏, 在山野陵地生長著青翠蒼鬱的柏樹,
磊磊澗中石。 在溪澗堆積了很多奇形怪異的石頭。
人生天地間, 人生活在天地間來到這個萬物世界,
忽如遠行客。 就如行走一趟遠路匆匆而過的過客。
鬥酒相娛樂, 朋友鬥酒也是一種有趣的相互娛樂,
聊厚不為薄。 百無聊賴時即便一杯薄酒也表寸心。
驅車策駑馬, 驅趕著馬車鞭打著那走不快的劣馬,
遊戲宛與洛。 遊走採風玩嬉逸樂南陽和洛陽兩地。
洛中何鬱郁, 洛陽城中是多麼的繁華文採也豐富,
冠帶自相索。 官吏士紳們相互間顯示長處和求索。
長衢羅夾巷, 四通八達大道夾著街道兩旁的小巷,
王侯多第宅。 那些王爵公孫士大夫太多宅門府邸。
兩宮遙相望, 即便是主要的兩個宮城東宮和西宮,
雙闕百餘尺。 每一宮門前兩座望樓只不過百多尺。
極宴娛心意, 盡情歡樂隨心所欲能使人心滿意足,
戚戚何所迫。 我卻產生憂思憂懼啊迫於什麼原因?
冰雪芹賞析觀點產述:作者寫此詩目的是通過揭示上流社會,王孫貴族過著極度奢華的生活,反映中下層階級當時生活的境況窘迫與心態,作者是憂思憂懼憂國憂民的!能寫出如此文採的詩人,他的思想境界是有一定高度深度內涵的,是有著高尚品格的。詩人是反映一個時代興衰成敗的前行者。此詩並非一些學者所說他是消極的,結筆的意思譯文是與我是相反的,第一種有的譯成了達官貴族公子王孫在窮奢極欲時,產生了不開心面帶憂思,既是過著隨心所欲享樂的日子,何來憂慮之說。有的專家第二種譯法,看到王孫貴族們能如此享樂,自己何必不開心自己也享樂去。反過來想想很難的,詩人作者拿什麼享樂遊戲人生?前面已交代「驅車策駑馬」,馬都是走不動的劣馬呀。結筆前後,用了鮮明的對比手法,特別是「極宴」與「戚戚」二詞加以反襯,宣洩作者的真實心聲揭示當時上層社會的腐化墮落。以我作為讀者也作為創作了千多首古典詩詞詩人的眼光視覺看,他有一定的社會性,積極意義和代表性的,作者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作為當代的文人詩人知識分子的生活境況且如此,更別說當時廣大的勞苦大眾。所以我們不能將他結筆作為作者是想消極享樂的詩來看待。如果結筆不是「戚戚何所迫」而是「迫所何戚戚」或是「何所迫戚戚」則另當別論,則可理解為,看到人家如此開心快樂,我又何必強迫自己不快樂呵。「戚戚」一詞放在句首與句尾,意思便大不相同,然而作者此詩結筆並非「迫所何戚戚」亦或「何所迫戚戚」,故而不可誤了作者本意!本詩用了入聲十一陌,入聲十藥兩仄韻交替使用,平仄格律自由,多處用了重字和疊韻詞,運用了頂針手法。詩歌藝術上繼承了《詩經》、《楚辭》的傳統,吸取了樂府民歌的營養。對地理自然、方位建築,人物形像,心理活動作了細緻的刻畫描述。詩句優美清麗,哲理寓意性強,筆墨生動,動靜相宜,亦詩亦畫。無意中發現唐宋大家的一些詩詞名句有的竟化用化典出於《古詩十九首》中。
通讀完幾遍《古詩十九首》後,沒想到觸動靈感,竟也一氣呵作成了一首古詩,貼於此處與詩友們共同分享切磋。
偶得古詩·盈盈天地間
——冰雪芹
盈盈天地間,脈脈起相思。
問餘何所思,衣食為有依。
浩浩書海居,憾言何充飢。
若斷筆墨去,人生豈盡意。
日日復漫漫,蕩蕩且戚戚。
嘆惋黃金屋,吟哦顏如玉。
茫茫環四顧,人生幾金石。
生機言方物,春風待有時。
因果皆造化,榮名莫為痴。
春草漸綠綠,晨風戶外移。
羅衣身相合,清曲入畫眉。
弦急弦切切,花開根應知。
賢聖幾人度,千年音韻遺。
思還離故裡,莫道世間奇。
迢迢銀漢女,鵲橋會未遲。
誰贈雪段香,但為有佳期。
雲屏雙鳥飛,落葉根相偎。
白楊為信使,客松盼君歸。
睡蓮鋪綠裙,怎請花為媒。
合歡被難裁,鴛鴦泮水棲。
民以何樂兮,浩蕩靈修宜。
文德何動兮,情若清荷芰。
浮雲難蔽日,遊子亦騁弛。
相思華發變,歲月幾相持。
深青柳絲搖,婉柔多風姿。
傾杯酒鬥樂,初心莫相嬉。
月明何皎潔,老街正徘徊。
不與憂愁寐,六月新居回。
錦瑟恁誰合,箏曲逸響隨。
曲誤君相顧,有為且珍稀。
莫道知音少,同心心曲迷。
四時多變化,佳人佩蘭芝。
風去千餘裡,人在西江西。
窘迫來還去,置書有靈犀。
花開本應序,寒風莫相欺。
最喜楚辭意,路漫求索兮。
此篇作於2017年21日
講稿附貼
隨性隨筆詩論觀
——冰雪芹
有些作者本是靈性所動難得造就一首意境深遠,韻味悠悠之好詩,若為了平仄格律將詩意本意原意改得面目全非,個人認為削足適履,真是得不償失。當今文壇有個怪現象,真正會懂詩的人首先是看一首詩是否言通氣順,是否有意境是否情懷悠悠感動人,再看其格律,此種情境無論是古詩律絕都應是好詩。另一類人兩隻眼睛首先只盯住平仄格律公式,不管是否言不通氣不順,生僻晦澀,無思想意境他會認為是詩或許還當成好詩,因為它合格律呀,反之還不將前者稱為詩。真是當今文壇之怪異悲哀!《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無平仄格律之說,幾千年來稱為中國詩歌之祖。以及近段時間看到的《古詩十九首》亦是如此平仄用韻較寬較自由,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龍》)。至今,有的人卻認為不合平仄格律的詩便不能稱之為詩,豈不是背祖棄典,想想真是荒唐可笑!往往說出這種話有此種思想的人,寫出的詩詞往往平平,無多少深意,因站的境界不高,太過狹隘,有時還真不明那些附庸風雅謬論多多之人是何用心!無論古詩、律絕詩、還是新詩,只要有意境有內涵有深意,能感動人就是好詩就是佳作!
再比如毛主席著名的《蝶戀花·答李淑一》,當時已經遷居大陸以外的胡適就說這首詞使用的韻律是「沒有一句通的!」其實毛主席在這首詞的注釋裡說「「上下兩韻,不可改,只得仍之」,也就是毛主席知道這詞的韻律不符合前人的規矩,只是不想為了遷就而扭曲自己的感情。
一代曠世偉人奇人,詩人詞人,對詩詞意境都有如此深切之感,可見詩詞意境何其重要,就說當今習主席曾寫的《念奴嬌· 追思焦裕祿》用了新韻,詩詞意境情感與格律之間,他仍選擇了前者。詩仙李白一生寫了多少古風古詩樂府詩,然而流傳千古之作多為他的古詩和樂府詩。又如詩聖杜甫寫的五言古詩《三吏三別》中最著名的《石壕吏》同樣是五言古詩,韻腳平仄交替換用,多數一韻一換,甚至還有一句五連平「天明登前途」的句子出現,他可是詩聖,卻犯了當時唐人之忌句尾三連平,他不懂嗎,非也,因當時的情懷只有用那種形式表達呀。包括豪放派詞宗蘇軾寫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正格與變格,流傳於世的卻是他的變格,那時那情那景面對滾滾江水,心潮澎湃,豈是格律所能束縛呀。千古第一才女婉約派詞祖李清照的千古之作《聲聲慢》則自出機杼將平韻的格律變成仄韻來填。又如崔灝的《黃鶴樓》同樣打破了當時唐人最忌諱的三連平,後人們卻將此詩列入律詩之首。古人都不拘泥而今人又何必作繭自縛,不容古詩古風的存在呢,傳承發揚當然格律一定要懂,但在懂得的基礎上才能傳承發揚創新。無論作者是用平水韻還是新韻,無論是古詩還是格律都應尊重作者,不能棒打棍喝,這就是所謂的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於2017年4月10日晨
賞析《古詩十九首》於竹園詩社
一一冰雪芹
衣袂翩翩穿漢代,悠悠思緒宛洛間。
氣脈連通根由在,歷來歧異幾相關。
陵字本應廣義解,戚戚前後未等閒。
獨劈溪徑呈新意,但願古人能開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