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默想丨基督徒怎樣處理與世界的關係(2020-5-8)

2020-12-21 基督教資訊平臺

基督徒在地上有兩重身份,一個是地上的公民,一個是神國的百姓。有的人處理這兩重身份時遇到很多困難,覺得這兩者是衝突的,我們該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首先,我們要正確認識人與世界的關係。

神創造人的時候用塵土和生氣,神將生氣吹入人的鼻孔裡,人就成了有靈的活人。所以人的構造分為兩部分,肉體和靈。人活在地上,是肉體和靈體的結合體,所以人有肉體上的需要,也有屬靈上的需要。其中屬靈生命的成長是更重要的。肉體與靈的關係就好像胎盤與胎兒的關係,胎盤的存在是為了輸送給胎兒營養,讓胎兒成長為健康的嬰兒,同樣,肉體的存在是為了給靈體提供條件,讓幼小的屬靈生命不斷成長成熟,帶著漂亮的樣子進入天國。肉體消失,人的靈命也會停止成長,所以我們需要照顧好自己的肉體,也要很好對待給肉體提供生存條件的世界。

有的基督徒認為肉體是汙穢的,肉體的需要不屬靈。其實,肉體是中性的,汙穢的是罪,因為人心裡犯罪,通過肉體表現出來,肉體成為了罪的器具。當我們把肉體當做義的器具獻給神的時候,肉體成為了義的器具,承載著義的行為。所以基督徒需要做的不是消極的對待肉體,而是把肉體獻給主,作為義的器皿。

同樣,有的基督徒認為這個世界是惡的,想要逃離這個世界。其實,神創造的世界本身是美好的,直到現在世界仍然供應人類的生活需要。所以不是世界很惡,而是人裡面的罪太惡了。基督徒的敵人不是這個世界,而是罪。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解決的是人裡面罪的問題。人因為罪而痛苦,因為罪與生命的根源神遠離,因為罪走向滅亡。感謝主的憐憫讓我們聽到福音,生命得到改變。

主的心意是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的喜樂是大的。基督徒得到拯救後,不是消極避世,而應該積極進入這個世界中,讓人通過我們看見主。

那麼,基督徒在這個世界中具體該怎樣生活呢?有兩個要點:與神同工,和而不同。

與神同工,我們不是拯救者,而是祝福的通道,是耶穌基督的同工。有的人容易走極端,要麼自己代替耶穌站在救世主的位置,要麼不問不管完全交給神。比如家人不信主,或者看到這個社會的問題,我們的愛很多,想把他們的問題全部擔起來,好像沒有自己就不行,但是擔不起來,壓力非常大,對神也產生苦毒。相反,有的人說要交託給神,就完全交託,不問也不聞,家裡不管,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也不管。這兩種都不是正確的做法。我們要知道是神在愛這個世界,神也在愛著世上的人,包括我們的家人,我們是參與到神的工作中,與神同工,所以我們要效法基督去生活,結果交託給神。

和而不同,基督徒需要進入這個世界,但是也需要保守聖潔。不要高估自己的靈性,要學會分清楚環境行事。如果所處的環境按照自己的靈命得勝不了,需要儘快逃離,不要讓自己陷入到試探中。保羅說,像什麼樣的人做就什麼樣的人,如果有利於見證主,外在的形式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改變,但是我們同時還要記住保羅的擔心,恐怕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基督徒生活在這個世界中,是要改變這個世界,而不是被這個世界改變。

願每個弟兄姐妹在這個世界中有力量的生活,成為耶穌基督美好的見證,願這個世界恢復到起初神所創造美好的世界。

相關焦點

  • 每日默想丨基督徒怎樣更好的去默想神的話語(2020-5-9)
    很多基督徒知道應該努力默想神的話語,但是不知道該怎樣默想。常常出現的情況是讀完幾句經文幾個章節,合上聖經,卻沒有記住任何東西。不僅剛信主不久的基督徒說不會默想,就連信主了十幾年的基督徒也覺得自己不會默想神的話語。默想神的話語真的很難嗎,有什麼方法呢?
  • 每日默想丨基督徒為什麼要做飯前禱告(2020-4-26)
    飯前禱告有很多好處:首先,借著食物思念主的供應,默想主的愛。除了眼前享用的食物,每天我們需要的空氣陽光水等是神給的,我們的時間是神給的,我們所擁有的東西也是神給的,我們健康的身體是神在保守。主加給我們的恩典是多麼大,主向著我們的愛是多麼大呢?第二,培養我們感恩的心。
  • 每日默想丨從約伯的故事看:基督徒應該怎樣解釋苦難
    的確,在災難中沒有人是不痛苦的,基督徒也不例外,我們本來就是因為生活太痛苦了才來尋求神。作為基督徒,我們應該怎麼解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苦難呢?聖經中有很多義人受苦的故事,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約伯的故事。約伯在當時是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的人。他所過的生活是非常模範的生活。他生了七個兒子,三個女兒,是多福的家庭。從人的標準來看,也是幸福的家庭。
  • 每日默想丨基督徒當靠主常常喜樂
    保羅已經學會了怎樣靠主喜樂,他希望腓利比的教友也學會靠主喜樂。保羅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基督徒不單是是在事情順利的時候喜樂,不順利的時候也要喜樂,不單是在事情成就的時候喜樂,平時生活中也要喜樂,你們要常常喜樂。基督徒的生活應該是喜樂的生活。靠著主的恩典生活的人,每天都在天國裡,每天都是喜樂的。基督徒的喜樂與世上的喜樂不同。
  • 周必克:清教徒的默想操練
    他進一步說道,為了有好的果效,默想必須進三重門:理解的門,內心和感情的門,以及實際生活的門。你必須要如此默想神,以致你與神同行;如此默想基督,以致要以他為至寶,活著順服於他。默想是每日的責任,它增強清教徒基督徒生命的其他各樣責任。
  • 每日默想丨基督徒面臨失業應該怎麼辦(2020-4-25)
    由於疫情還在持續,很多人可能也像這位弟兄一樣面臨失業的風險或者已經失業,基督徒也不例外。基督徒該怎麼面對失業呢?最重要的是要相信神沒有丟棄你,所有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有神的許可,所以要安靜在神面前尋求他的帶領。我們生活順利的時候,很容易陷入滿足,對神的信靠不是那麼迫切和真實,反而更加依靠環境。
  • 每日默想丨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
    基督徒在服侍神的時候可能也會出現這位姐妹的情況,付出的努力很想有人看到,得到稱讚,如果別人看不到,就覺得很委屈。主知道我們的心情,針對這種情況講了一個比喻。你們誰有僕人耕地,或是放羊,從田裡回來,就對他說,你快來坐下吃飯呢。豈不對他說,你給我預備晚飯,束上帶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麼。僕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還謝謝他麼。
  • 給年輕的基督徒領袖禱告六原則
    禱告是每一個基督徒都必須操練的功課之一,然而如何操練禱告也有許多的方法和原則,一美牧者指出年輕的基督徒領袖特別需要注意的禱告六原則1,做決定前禱告耶穌開始傳道前,他連續禱告了40天。他知道傳道路上會有什麼等待著他,他也清楚認識到與父神牢不可破的關係對他的屬靈生命是多麼重要。
  • 想超越文化之淺薄,我們必須要進入默想的世界
    編者按:喬治·穆勒曾經提到「默想」時說,「如果僅僅是閱讀神的話語:而不加上沉思默想,這只會變成「從我們思想中經過的信息,就像水流經水管一樣。」默想是一種操練,雖然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但是一定會帶來生命的更新與改變。本文為「默想」主題的摘錄,幫助我們了解默想的重要性。在現在社會中我們的對頭撒但著重三件事:喧囂、匆忙和擁擠。
  • 不屈不撓的基督徒
    一月二十八日,禮拜四靈修經文哥林多後書四章13-18節哥林多前書15章58節「…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不屈不撓的基督徒「我們凡事不能抵擋真理,只能扶助真理」(林後13:8)。另一方面,保羅的反對者們沒有對聖經真理的委身。他們操縱聖經來傳播自己的觀念和哲學。因此,這種僱工一看到有麻煩的跡象時就會逃跑也是不足為奇的。他們不能忍受困難,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真正地相信真理。這是對現今傳道人的一個教訓。講道一定要從對真理的委身之心發出來。
  • 每日默想▎《你的居所何等可愛》
    每日默想系列音頻,是以上帝的聖言為標準,以上帝愛的臨在為為目的,祈求生命的更新和建造,達到生命的成長和豐盛,此每日默想和默觀祈禱,為當代的基督徒,預備一個「以馬內利」的氛圍。     本每日默想的要求:1. 找一個安靜的環境,安靜的空間和時間,在美好的清晨,或者是夜深人靜的十分。2.
  • 詩歌:一個基督徒的默想
    >在永恆裡,你是我的唯一在唱頌中度過漫長無盡的歲月但是因為你的同在和你愛的同在 日子就縮短了每一天都是敬畏而有的白天那裡已經沒有不認識你的黑夜了在活著的時候,我要用一生的時間默想你好讓我在乾燥的今生裡,充滿了活水的滋潤默想是對你天國的觸摸我在今生的時空裡已經活在永恆裡了你不斷的啟示我點點滴滴的奧秘你已經在我生活的夾縫裡,塞進了紙條紙條上都是你的無盡的智慧
  • 以馬內利丨基督徒為什麼要在聖靈裡禱告?
    羅馬書8章26節,「 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哥林多前書14 章14-15節,「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禱告,但我的悟性沒有果效。這卻怎麼樣呢?我要用靈禱告,也要用悟性禱告!我要用靈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
  • 每日默想丨如何理解最大的誡命:愛神也當愛人
    基督徒要遵守的話語有很多,但是首先要記住主所說的最大的誡命。最大的誡命不是只有一條嗎,為什麼主回答了兩條呢?這不是說主回答錯了,而是這兩個本來是一體,只是一個是在垂直方面,一個是在水平方面,基督徒在垂直方面要愛神,水平方面要愛人。古人說「愛屋及烏」,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同樣,愛神的人肯定也會愛神所關心的人,愛神與愛人本是一體。
  • 基督徒在世界上的四種關係
    我們基督徒活在這個世界上,共有四種關係。分別是:我們與神,我們與自己,我們與他人,我們與物。今天我們來談談這幾種關係。1與神的關係你與自己的關係如何?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還有與自己的關係。那麼,我們思考過這個問題嗎?我們與自己的關係又如何。
  • 基督徒如何處理福音與個人之間的關係問題?
    基督教之所以由幾百人的小教派團體,發展成今天遍及世界角落的龐大規模,這源於基督教特有的傳福音行動。每個基督徒都擔負著傳福音的使命,把福音傳遍地極這幾乎成為基督徒信仰生命中的最大衝動和願望。
  • 注意,注意,注意基督徒對待'耶穌的像'你是怎樣理解的
    (提前2:5)歷代聖徒都是神用來實施救恩計劃的器皿,而不是製作器皿的工匠。根據《聖經》記載可以得出結論:唯美的耶穌像至少不是祂上十字架前的形象。主耶穌的真容是「他的面貌比別人憔悴,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賽52:14)「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
  • 世界上的門諾會:與其他基督徒的關係(上)
    例如,羅馬天主教會和門諾會世界會議之間長達五年的對話,在2003年以⼀份題為「共同成為和平締造者」的聯合聲明⽽告終。參加天主教-門諾會對話的⼈承認,兩派之間存在「相互敵視和負面形象」的傳統,但他們概述了「治癒記憶」的步驟,這可能有助於「分裂的基督徒之間的和解」。
  • 每日默想丨從為朋友求餅的故事中學習禱告的智慧
    基督徒的信仰生活有兩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讀經和禱告。讀經如同吃飯,禱告如同呼吸,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基督徒在這兩方面都安排時間去做,並且兩方面要均衡的做。只讀經不禱告,信仰會成為理論,知識增加,對信仰的熱情卻沒有增加。
  • 每日默想丨禱告時容易睏倦,精神不集中怎麼辦(2020-4-22)
    常常聽到基督徒說禱告困難,一禱告就發困,提不起精神,有時候禱告一會就睡著了,不知道怎樣才能更好禱告。其實很多基督徒都會遇到這個情況。禱告時人發困,有很多原因,一種情況是平時工作勞累,休息不夠,當靜下心閉著眼睛要禱告的時候,就身不由己的想要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