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潘建偉|科學|薛其坤|愛因斯坦|密碼學_網易科技

2020-11-19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1月13日消息,2020年1月12日,由智識學研社、知識分子、賽先生和墨子沙龍主辦的2020年科學新年演講在北京隆重舉行,聚焦量子信息革命,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奉獻了一場關於量子的精彩演講。

此外,清華大學楊振寧講座教授、2019未來科學大獎得主王小雲,量子物理學家、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經濟學家、清華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教授,AWS中國人工智慧研究院首任院長、上海紐約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學術休假)張崢,生物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社會學家、普林斯頓大學謝宇教授等就量子物理與密碼學、經濟學、社會學、人工智慧的交叉話題同臺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回顧2019年的科學進展,量子物理領域收穫頗豐:人類首次拍攝到量子糾纏的照片,親眼看到這種「幽靈般的超距作用」;谷歌實驗證明「量子優越性」,演示了量子計算超越經典計算機超級計算能力,一個新的信息技術時代迎來新曙光。

量子領域不斷湧現出的新進展,也帶來了量子商業的另類「繁榮」。從「量子鞋墊」、「量子水杯」到「量子波動速讀法」、量子治療癌症,這些產品或說法在市場上大行其道,招搖撞騙,充分表明公眾對於量子科學仍然知之甚少,需要高質量的、深入人心的科學普及。

「量子計算和量子保密通訊技術會引領一場新的科技革命,這個革命和歷史上其他的幾個革命一樣,將深遠地影響著這個世界。」2020年科學新年演講主持人、對外經貿大學紅天講席教授高西慶在開場中介紹道。

潘建偉教授的演講以「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革命」為題,回顧了20世紀初量子力學誕生之初愛因斯坦與玻爾的世紀辯論:上帝擲骰子嗎?

經典力學告訴我們:一旦確定了初始狀態,所有粒子未來的運動狀態原理上都是可以被精確預言。這也意味著,一切事件都是在宇宙大爆炸時就已經確定好的。那麼,個人的努力還有意義嗎?

從1900年普朗克通過普朗克公式描述黑體輻射後提出量子論算起的百餘年來,眾多物理學家通過對量子規律的觀測,已經成功構建起量子力學的物理大廈,這是人類的第一次量子革命。

潘建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與經典力學相比,量子力學所描述的微觀粒子具有量子疊加的特性,而且其狀態是不可預先確定的。具體來說,不管測量的手法如何微小,一旦作用發生了,物體的狀態就會變化。潘建偉指出,量子力學為回答人類是否具有自主意識提供了可能。

在回答科學基本問題的同時,量子力學也帶動了信息技術的發展,包括信息技術發展到今天,對於安全性也有極高的要求,對計算能力也提出了巨大需求,但與此同時,所有依賴於計算複雜度的經典加密算法,原則上都是能被破解的,人類目前擁有的計算能力有限。

潘建偉介紹,科學家在對量子糾纏這一詭異的互動展開大量實驗研究的過程中,發展起精細的量子調控技術,而結合量子調控和信息技術,人類迎來了第二次量子革命。

潘建偉指出,人類從對量子規律的被動觀測,到對量子狀態的主動操縱,正如人類對生物學的認識,從孟德爾遺傳定律到DNA結構的偉大跨越。

量子信息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三方面。其中,量子通信可以提供原理上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計算可以帶來計算能力的飛躍,量子精密測量可以大幅提高測量精度。

2019年10月,谷歌率先實現「量子優越性」,成為近年來國際量子信息領域一標誌性事件。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隊也在近期實現了複雜度相當於48個量子比特的玻色取樣量子計算,逼近谷歌的53個超導量子比特。

「可以預期,以量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二次量子革命也一定會帶來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的巨大進步,同時也給中國一個從經典信息技術時代的跟隨者、模仿者轉變為未來信息技術引領者的偉大機遇。」潘建偉說。

在謠言終結者的環節,潘建偉還對量子鞋墊、量子水杯、量子波動閱讀法等暗黑「科技」做了闢謠。

在現場的對話環節,「知識分子」總編輯、清華大學藥學院教授魯白與潘建偉、密碼學家王小雲、量子物理學家薛其坤、經濟學家白重恩就量子資訊時代對於人類的影響展開了精彩對話。

王小雲教授介紹了在量子計算的巨大算力面前,經典密碼學的安全機制。薛其坤就新的量子信息技術革命何時到來以及相關的影響進行了預測。白重恩教授就經濟學家未來在量子計算時代的角色做了分享。

而在「上帝是否擲骰子」的對話環節,更是有人工智慧領域、生物學領域、社會學領域專家的跨界對談。

人工智慧專家張崢分享了關於深度學習的黑箱問題的理解。謝宇就社會現象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從社會學的角度回答了對上帝是否擲骰子的看法。饒毅從生命科學的角度,對於生命的誕生和演化是否是上帝擲骰子的結果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魯白指出,此次新年科學演講回答了百年前愛因斯坦的疑問,不確定性的人生是有科學的依據,人生就是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努力改變自己,改變世界。

「這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雙重驗證的一個答案,這是我們在2020新年的開端,聽到的最有科學含量、經受住科學拷問的心靈雞湯。」魯白最後總結說。

此次新年科學演講由智識學研社、知識分子、賽先生和墨子沙龍主辦,北京市海澱區科學技術與經濟信息化局聯合主辦,指導單位為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和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戰略合作機構為華興資本,贊助機構為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公司,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交易中心為活動也提供了大力支持,CMC資本提供了特別支持,滴滴出行·豪華車提供了出行支持,FUTURE IN提供志願服務支持,你來啦CRM則提供了報名及籤到支持。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張祖韜_NT5054

相關焦點

  • 人類的量子信息革命:上帝擲骰子嗎?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月13日消息,回顧2019年的科學進展,量子物理領域收穫頗豐:人類首次拍攝到量子糾纏的照片,親眼看到這種「幽靈般的超距作用」;谷歌實驗證明「量子優越性」,演示了量子計算超越經典計算機超級計算能力,一個新的信息技術時代迎來新曙光。
  • 來自東陽的「量子之父」潘建偉,上《朗讀者》分享了3個紀念日
    依託中國發射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潘建偉團隊2017年實現多項世界領先的量子通信技術突破,比如,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從衛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鑰分發和從地面到衛星的量子隱形傳態,連通北京和維也納的量子保密視頻通話則標誌著世界首次洲際量子通信成功實現。
  • 西湖大學公開課潘建偉實錄: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科技
    在湖心講堂公開課上,著名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帶來的第一課,是「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科技」。  從經典物理學的困境出發,向大家介紹了量子通信與信息科技的發展歷程與前景展望。  以下演講內容,根據潘建偉現場演講整理而成。
  • 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未來量子信息技術將如何發展?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做客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作了題為「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科技」的學術報告,對上述問題做出回應。  潘建偉從愛因斯坦的信念「上帝是不擲骰子的」出發,深入淺出地回顧了量子力學百年來的發展歷程,並向大家介紹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研究進展與前景展望。
  • 後量子時代的密碼學
    但是本質上已經說明,量子計算機確實在特殊問題上超越了傳統的超級計算機,這無疑會將人類帶去一個從來就沒有探索觸及過的新天地。2020年12月3日,《科學》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的研究成果——「九章」量子計算機。
  • 前沿|潘建偉:量子通信不會取代現有通信方式 量子計算正從「玩具...
    30多年前,在科學家們對量子疊加、量子糾纏等量子力學基本問題的研究過程中,精細的量子調控技術逐漸發展起來,使得人類從對量子規律的被動觀測跨越到對量子狀態的主動精確操縱,由此我們現在所說的「量子科技」便誕生了。量子科技是融合量子調控和信息技術而產生的新興學科。在這一領域,我國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並在部分方向實現國際領先。
  • 對話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量子科技革命是重大...
    量子力學的建立使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從宏觀深入到微觀記者:量子科技大家都非常關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特別提到了量子科技的發展。能不能請您對我們的讀者再科普一下,量子科技最本質的特點是什麼?薛其坤:量子科技的核心要義,可以比較著去理解。宏觀世界物體的運動規律遵從牛頓運動規律。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中國科學院
    論壇上,潘建偉作了題為《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科技》的報告,講解兩次量子革命發生的背景和影響,闡述量子力學和量子信息的基本原理、概念,及其對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產生的積極作用。潘建偉介紹,20世紀初量子力學的建立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科學革命之一。量子力學闡明微觀世界的物理原理,已成為包括物理、化學、天文和生命等學科在內的現代自然科學的支柱。
  • 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科技
    今天我會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講起,之後延伸到最近這些年來發展的一個新技術,就把它叫做量子信息科學或者量子信息技術。後面可能有一些具體的內容,大家不一定了解,但是只要是有兩個信息能夠記住就可以,這就是整個的主題。第一,我想告訴大家,目前的科學理論是,我們的世界不是決定論的。
  • 潘建偉團隊剛實現裡程碑式的突破,將助中國制霸量子計算領域
    今天從一個段子說起——潘建偉,浙江東陽人,在安徽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工作。彼時,浙江省領導跑到合肥,對潘建偉伸出一個手指頭說,回家吧!安徽的領導聽說這事後,趕緊找到潘建偉,伸出兩個手指頭說,留下吧!一個手指頭,代表的是投資一百億。
  • 薛其坤:從科學的春天裡再出發
    中國科學院院士、帶領團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薛其坤,迎來了嶄新角色——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的基礎研究從哪裡突破?他將如何在這所被稱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試驗田」的大學裡耕耘?南方科技大學12月20日迎來第一個十周年生日之際,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探「微觀世界」 抓「關鍵變量」——我國科學...
    個子不高、鄉音濃濃,從沂蒙山區走出來的薛其坤,樸實而風趣。奮鬥與執著,是無數次接近真理的過程,也是他量子路上的人生信條。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全球物理學最熱門的課題之一,因薛其坤團隊的首次成功觀測,中國標註了量子研究新高度。這項成果將推動新一代低能耗電子器件發展,加速信息革命進程。
  • 中科大80後「量子鬼才」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量子計算獎
    策劃&撰寫:小波點 當地時間10月7日,據美國物理學會(APS)公布,授予中國科技大學陸朝陽教授「2021年度羅夫·蘭道爾和查爾斯·本內特量子計算獎」,表彰其「對光量子信息科學,尤其是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的突出貢獻」。
  • 潘建偉:經過十到十五年努力 發展天地一體廣域量子通訊網絡
    要做到這兩點就要提高計算能力、網絡效率和信息網絡安全技術水平。潘建偉院士表示,目前的計算能力發展處在瓶頸期,計算能力有限,傳統的發展模式目前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制約。而量子力學的發展,將有助於以上領域的發展進入新紀元。由量子力學發展出的量子信息科學,將能夠提供一種原理上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利用量子計算可以提供非常強大的計算能力,而用於各種各樣的複雜系統的研究。
  • 觀察|「九章」問鼎 確立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第一方陣地位
    《科學》雜誌審稿人評價,這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一個重大成就」。潘建偉表示,這一成果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基於「九章」的「高斯玻色取樣」算法,未來將在圖論、機器學習、量子化學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實現200秒突破
    潘建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實驗中要用到的一些關鍵器件,國外一直對我們進行禁運,但是我們靠自己、靠國內協作單位,做出了世界上最好的量子光源。畢竟,科學是為服務全人類的。」量子計算本身是一門深奧、複雜的學科,其應用落地對產業而言也是突破性的提升。量子計算機超快的並行計算能力,在密碼破譯、大數據優化、材料設計、藥物分析等場景中,相比經典計算機可實現指數級別的提速。
  • 未來科學大獎揭曉,施一公、潘建偉、許晨陽各獲百萬美元
    獲獎者為潘建偉,「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為許晨陽。  潘建偉:獎勵他在量子光學技術方面的創造性貢獻,使基於量子密鑰分發的安全通信成為現實可能。   未來科學大獎在2016年誕生時設置了「生命科學獎」和「物質科學獎」兩個獎項,這兩個大獎的獲得者為香港大學的盧煜明教授和清華大學的薛其坤教授,首屆大獎一出世就獲得了業界極高的評價,為了鼓勵在數學和計算機領域的科學成果,在2016年底的頒獎典禮上宣布增設「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6億年的活兒,這臺計算機只用200秒就幹完了
    據新華社報導,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量子科技有何特別之處,為何能成為下一個科技界「新寵」
    量子科技的發展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愛因斯坦時代。當時為了解決黑體輻射問題,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最先提出「量子」概念。並將量子定義為物質不可再分割的基本單元,比如光子、電子、中子等均屬於量子範疇。量子概念提出後,經愛因斯坦、玻爾、薛丁格、海森堡等物理學家的努力,逐漸形成量子理論。並於20世紀初掀起了第一次量子革命,由量子理論成功衍生出原子彈、雷射、半導體電晶體、衛星定位系統等一系列尖端科技。
  • 碾壓谷歌 「量子霸權」:詳解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在量子計算領域,我國再次實現了裡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12 月 4 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 76 個光子 100 個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 「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