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罈子裡的秘密,聽說中國人都愛

2021-02-16 地道風物

今天給大家牆烈推薦一位老朋友:

 

和其他只專注與搜羅趣吃新鮮事兒的小夥伴有點不同,他似乎更懂得和美食相處,不僅還原地道的食物與生活百態,有時也喜歡冒冒險,嘗試不同的美食測評,更喜歡在電影裡捕捉美食的故事,和大家一起探討食物與人之間的更多生活方式:就知道吃(ID:EatWith)

作為一名講究的吃貨,吃君總能精準地找到藏在各個地方的地道美食。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看看他筆下的「醃菜」

汪曾祺先生曾在《鹹菜與文化》中說過,中國不出鹹菜的地方大概不多。這罈子裡的秘密,或醃或泡或醬,封存舊時冬季不可多得的新鮮味道,伴隨著人們度過一個又一個冬春兩季。

 

追溯起歷史來,這些小碟小碗最長的可是有一兩千年的歷史。早在《詩經 小雅 信南山》中便有這樣幾句:「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其中的「菹」指的便是這醃泡菜,《周禮》中也早有關於泡菜罈子的記載。

 

 

鹹菜之所以在中國如此廣泛,歷史如此悠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過去保鮮技術的落後,反季節蔬菜的不存在,種種因素使得人們要想在冬天吃到青菜成為不可能,於是有著聰明才智的勞動人民便發明了醃菜!

 

除此之外,在物質條件極為匱乏的年代,就著一顆豆腐乳或者一顆糖蒜,便能吃下幾個饅頭或一碗米飯。和新鮮蔬菜相比,醃菜更是勞動人民居家過日子的常備小菜。

 

雖然時至今日,交通條件的發達以及儲藏技術的進步,使得新鮮的蔬菜即使在寒冬也隨處可見。但「醃漬」——這種處理食材的方法,仍然從上古一直流傳至今。由此製成的醃菜,也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的味道」。

▲一碗白糜配雜鹹,就算是鮑參翅肚,潮汕人都不願換。

 

在時間維度上看,醃菜自帶年代感屬性。從空間上看,中國大概沒有不出醃菜的地方,而不同地域會選擇不同的主料。潮汕的「雜鹹」,天津的津冬菜,四川的泡菜,北京的糖蒜,保定的春不老,東北的醃白菜… ...各具特色,在人們的基因中保存著各自的家鄉風味。

南北醬菜

 

提及中國的醬菜,可粗略分成南北兩派。北派家喻戶曉的老牌醬園「六必居」,南派揚州一帶的「三和四美」,在醬菜界各領風騷。           

 

 

六必居醬園作為京城醬菜界的老大哥,是北京歷史最悠久、最負盛名的老字號之一。坐落在前門糧食店街三號,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至今已有四百八十餘年歷史。

 

「六必居」醃菜,從清朝時就已經是宮廷御品。傳說,為方便「六必居」進宮送醬菜,清廷還專門賜予一頂紅纓帽及一件黃馬褂。新中國成立後,「六必居」的醬菜更是國宴的常客,一直為京城下至普通百姓上至達官貴人所喜愛。

 

▲圖為六必居琳琅滿目的醬菜,以稀黃醬、鋪淋醬油、甜醬八寶菜、甜醬瓜等產品最為出名。

 

六必居有十二種傳統產品,每一種醬菜做起來卻毫不含糊。譬如甜醬包瓜,只取材那永定門外六七分熟的「八道黑」香瓜,因為這時候的瓜子皮薄肉厚,個頭正好。

 

而這一桌的小碟中,糖蒜算是六必居醃菜中的名品。專挑六瓣紫皮大蒜,還必須是夏至前起出的新鮮帶泥的不可。經過剝、泡、曬、倒缸、封缸等工序,醃製出一頭頭乳白色的糖蒜,質地清脆,味道卻香醇,是別家醬園遠比不上的美味。

 

▲舊時的四美醬園。最初的「三和」、「四美」是兩家醬園子,各自都有百年歷史。直到解放後,兩家才因公私合營併到了一起,成為南派醬園中的明星。

 

說起「三和四美」,揚州人大概沒有不知道的。解放前,揚州的醬坊就有100多家,多採用「前店後作」的經營模式。家家有其獨到之處,其中尤以「三和」、「四美」為最。

 

不同於北派的鹹,江南一帶的醬菜愛放糖,嘗起來總是甜絲絲的。鮮甜脆嫩,便是揚州醬菜的最大特點。

 

江南一帶做醬菜,不僅講究醬香濃鬱、甜鹹適中,連菜的形態,都納入他們的篩選標準。作為最鍾愛的醬菜——乳黃瓜,要做到皮薄肉嫩,清脆無籽,無渣如乳,達到「色如碧一玉形似簪」,才有被醬的資格。

 

▲乳黃瓜

 

醬牙姜,則以浙江或安徽嫩薑為材,又肥又嫩為佳。挑選個頭中等規整的螺絲菜(寶塔菜)和蘿蔔頭,醬出來才能做到脆而清,細而嫩。

 

▲螺絲菜

大概是這種對原料的塊型都如此苛責的態度,才能使老字號們歷經風雨而不倒,在「醬湖」中長盛不衰吧。

 

潮汕雜鹹

對潮汕美食文化有所了解的胖友應該會知道,潮汕人愛吃白糜,也就是所謂的白粥作早餐。選擇和質樸的白糜作搭配的,必然是潮汕地區最經典的菜餚——雜鹹

 

「鹹」,在潮汕話中是菜的意思,雜鹹也就指的是各式各樣的小菜,一般按原料可分為果蔬類和海鮮類。

 

▲喝了一碗潮汕的夜糜,才能舒坦地睡去。果蔬類雜鹹主要用白蘿蔔、芥菜、烏橄欖、青瓜、黃瓜等作為原料,加入食鹽、醬油等醃製而成。海鮮類包含的種類繁多。從蝦苗、小螃蟹、小魷魚以及錢螺、薄殼等體型較小的殼類,到各種魚類,幾乎都可以被用來醃製成雜鹹。 

 

汕頭美食家張新民老師也在《潮菜天下》中說過,「潮人愛雜鹹。在某種意義上說,雜鹹是伴主食的主菜,而且是潮汕地區最經典的菜餚,而最具代表性的潮州雜鹹應該是菜脯和鹹菜了。」

 

▲曬菜脯

 

確實,過去在潮汕地區,每戶人家往往至少有一個鹹菜翁和一個菜脯翁。大芥菜的時節一到,家家戶戶便開始動手醃製鹹菜。菜脯則要等到冬至前後,這時的蘿蔔最為豐滿圓碩。

 

庭院的平臺曬滿了一個個的蘿蔔,日出拿出來曬乾水分,日落就收起來撒鹽壓實,日復一日,白白的蘿蔔就會變黃,變癟,直至皺巴巴,就可以收起來放入甕中。

 

▲經過歲月的沉澱愈顯油潤的老菜脯

 

新菜脯色澤金黃,肉厚香脆,而十年以上的菜脯則稱為老菜脯。老菜譜色澤烏黑油亮,肉質順滑,也越難得。老人家都說老菜脯可以消食去積,健脾化滯,所以許多潮汕人家中都會有瓶老菜脯以備不時之需。

▲菜譜煎蛋

 

除了口淡無味時用來配糜,雜鹹還在許多時候是潮汕菜獨特風味的來源。菜脯可與冬瓜、沙蝦一起滾湯,也可和蒜蓉一同爆香,加入雞蛋,煎成最能吊起鄉愁的潮汕味道。鹹菜入湯,變出鹹菜豬肚湯、苦瓜豬骨湯,蠔仔湯,也可入菜,和瘦肉簡單一炒,便能解救食欲不振的夏天,扒拉下兩碗白米飯。

 

四川泡菜

在《舌尖3》中,四川泡菜被稱作「川菜之魂」,足以領略它在四川味道中不可撼動的地位。巴蜀地區,泡菜可謂家家做,人人吃。在外下館子,桌上也總會上一兩碟店家自製的泡菜。泡菜好不好吃,這也算是考驗老闆手藝的標準之一。

 

四川地區還曾經流傳有一句俗語,「嫁妝沒泡菜,女兒頭難抬」。晚清時四川人辦喜事,閨女陪嫁的嫁妝之一便是一壇母親從自家女兒長到十七八歲開始做的泡菜和一壇老鹽水。這老鹽水也就是做泡菜用的母水,可以傳好幾代,但僅傳女不傳男。

 

這壇泡菜的味道好壞和」廣東媳婦會不會煲靚湯」一樣,成為了檢驗過門媳婦兒是否是持家好手的第一個標準。

 

在泡菜普及的鼎盛時期,四川普通家庭至少有兩個泡菜罈子,一個泡姜、海椒等作料,另一個則泡滿四季時蔬。其中,多取青菜、蘿蔔、仔姜、豇豆、南瓜、蒜苔等時令菜放入,再倒入「精華」--泡菜鹽水。

 

▲泡菜鹽水

 

泡菜鹽水需要大料、白酒、川鹽、辣椒、青花椒、冰糖和礦泉水等。鹽和水是特別要注意的,四川泡菜講究用井水、泉水,實在沒有可以用礦泉水或是涼白開替代,若用自來水則可能會毀了一壇泡菜。

 

▲井鹽,是指通過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滷水製成的鹽,泡菜最好用井鹽。

 

相較於過去,現在四川家庭中自己做泡菜的越來越少了,可能是因為泡菜容易在市場上買到,醃製手藝的逐漸失傳,但也有很大部分原因是難以找到一口「優秀」的泡菜罈子了。

 

 

在醃製深水泡菜(需要長時間泡製,從選材備料到泡製手法都更為講究)時,應以陶土壇為佳,所謂陶土罈子就是兩面無釉的罈子。罈子的封閉功能越好,才能夠隔絕空氣,有利於厭氧的乳酸菌的形成,又防止外界雜菌的侵害,才越容易泡出好菜。

 

 ▲選土陶壇的時候可以舉起罈子對光照,從壇口看壇裡有無亮眼;接著是聽,耳朵貼著壇口,「嗡嗡」聲越響越好;還可以用火燒,壇沿注入一半清水,點燃一兩張紙丟進壇內,立馬扣緊壇蓋,水從壇沿被吸入內壁的速度越快,說明泡菜罈的質量越好。

 

▲魚香肉絲

 

▲酸菜魚

 

為什麼泡菜被稱作「川菜之魂」?除了擁有廣泛的食用基礎和令人聞之口舌生津的獨特風味外,還具有很強的可開發性——泡菜入菜。魚香肉絲、燒椒涼粉、泡椒魚這一道道酸辣爽口的川菜,都離不開四川泡菜,而現在許多主打「酸菜魚」的單品餐館大概都得感謝那一缸開胃爽口的老壇酸菜。

 

江浙鹹菜

《廣群芳譜-蔬譜》稱:「四明有菜名雪裡蕻,雪深,諸菜凍損,此菜獨青。」意思是雪裡蕻這種菜比較耐寒,在冬日雪天其他蔬菜都無一存活時,反而愈加茂盛。俗話說「小雪醃菜,大雪醃肉」,隆冬時節,正是江南地區的人家醃製雪裡蕻的好時候。

 

 

擇個晴日,從菜地裡砍來雪裡蕻,然後晾曬幾日,待菜曬蔫了,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醃製。將雪裡蕻撒上適量的粗鹽,然後雙手握住雪裡蕻來回搓揉,直到揉「透」後,整齊地放入瓦缸內,再撒上一層粗鹽。

 

呈十字狀鋪下一層,一層雪裡蕻一層鹽,等把雪裡蕻全放入缸內後,上面壓上石頭,將壇罐移至陰暗處。

 

▲新鮮的雪裡蕻入缸,壓實。清朝詩人李鄴嗣的詩句「翠綠新齏滴醋紅,嗅來香氣嚼來松。縱然金菜琅蔬好,不及吾鄉雪裡蕻。」說的便是雪裡蕻的美味和情思。

 

隨著時間的推移,密封的瓦缸裡鹽水和菜汁一起浸出,漫過了菜面,正好阻隔了外界空氣的侵染,保證了醃菜的長久存放。個把月後,移出瓦缸,拿掉上面的石頭,撈出擠幹水分,雪裡蕻就能出缸食用了。

 

▲雪菜黃魚面

 

不同於其他地方小菜,醃雪裡蕻多用於入菜,與魚類更是絕配。雪菜黃魚面、雪菜肉絲、雪裡蕻燒小鯽魚等等,都是江南人餐桌上常見的佳餚。

 

▲曬梅乾菜

 

將呈紅黑色的雪菜在太陽下反覆蒸曬多次,讓時間施加魔法,漸漸地,雪菜表面逐漸呈烏黑色,布滿了鹽霜,看起來像是發了黴。此時,梅乾菜就製成了,它在江浙也被稱作烏乾菜。

 

早在《越中便覽》中就有記述:「梅乾菜有芥菜乾、油菜乾、白菜乾之別。芥菜味鮮,油菜性平,白菜質嫩,用以烹鴨、燒肉別有風味,慈谿、餘姚、紹興居民十九自製。」

 

▲梅乾菜燒餅

江浙居民用梅乾菜創造出了許多聞名遐邇的菜式,寧波的梅乾菜燒帶魚,溫州的梅乾菜肉丸,縉雲的燒餅…都是在外漂泊的江浙人最熟悉的家鄉味道。

▲梅乾菜扣肉

 

而最著名的莫過於一道豐腴的梅乾菜燒肉,先煎後蒸,經過道道工序,五花肉鹹鮮軟糯、油潤不膩,梅乾菜亦早已吸收了油脂與肉香,鹹香入味。肉酥菜爛,可以說是極大程度上成就了彼此。

 

如今,在超市裡總能看到流水線生產出來的醃菜醬菜,它們變成商品出現在其他地方的飯桌上,似乎已經變成一種隨處能買到的「鄉愁」。

 

但欣喜過後嘗罷才知道,儘管都是些普通的醃製食物,每戶人家也有自家獨特的味道,在記憶深處總是無與倫比,無可替代。

 

-END- 

 

還沒看過癮?關注 「就知道吃

 不同的美食欄目記錄下食物與人之間的溫情

 

 「七嘴八舌」的地道美食-「吧唧嘴」

 

【潮汕人民:「粿」真好吃】

點擊下圖,瀏覽

 

【你為什麼戒不掉點心】

點擊下圖,瀏覽

 在電影裡,在音樂裡也有美食痕跡-「今晚吃咩」

 

【這恐怕要成為肯德基最成功的廣告了】

點擊下圖,瀏覽

 

【千萬美食,唯有紅豆最相思.】

點擊下圖,瀏覽

 

【你的父母,都背著你在做什麼】

點擊下圖,瀏覽

是科普,但更像安利的-「就知道吃?」

 

【這塊乾燥而寂寞的麵餅,惹不過躲不過】

點擊下圖,瀏覽


【蘿蔔到底有什麼好吃的】

點擊下圖,瀏覽


更新不勤快但有趣的美食冒險-「不完全測評」

 

【快來, 找到了可能是最好吃的榴槤月餅】

點擊下圖,瀏覽

相關焦點

  • 泡菜罈子裡的生活
    如果水全部都被吸乾,則證明罈子密封性強,是個好罈子。《舌尖3》蘭師傅祭壇神買菜選材也很複雜,把應季的嫩薑、豇豆、辣椒、胡蘿蔔等蔬菜洗淨。貴州酸菜魚有很多人,把美食從舌尖上融入到了骨血裡,甚至是生命裡。
  • 中國人的泡菜罈子,下飯的不止有「辣白菜」
    為了能讓它們的可食用期間從短短是幾天延長至幾個月甚至幾年,勤勞的祖先掌握了食鹽、麴黴、瓷器等生產和應用技術,這些可都是泡菜發展的基礎啊!作為中國泡菜之首的四川,有文字記載的泡菜製作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考古出土的泡菜罈子裡,證明在兩漢時期古人就愛吃泡菜。而且川西平原物產豐富,都江堰建成後的兩千多年裡,農業的發達為泡菜食材提供了更多選擇。
  • 總泡醋罈子裡的三大生肖女,總愛疑神疑鬼!
    總泡醋罈子裡的三大生肖女,總愛疑神疑鬼!很多人都說,什麼都可以無私,但是在愛情裡卻是不可以的,因為對於大多數女生來說,愛情裡的男友只能夠屬於自己,即使不小心看了別的女孩子一眼都是不開心的,都會發火,甚至大鬧一場,實際上她這麼做完全都是因為她愛你,在乎你!
  • 【罈子肉】肥而不膩的罈子肉的做法
    《武神趙子龍》這部在湖南臺熱播,男主演飾演趙子龍這一角色,而趙子龍最喜愛的菜譜就要數罈子肉了。
  • 成都就是一個泡菜罈子
    記得家裡的罈子裡還泡有茄子,但母親從未撈出來過。我曾偷偷吃過,一咬,泡菜水在口腔裡四溢,又鹹又酸,就趕緊吐了。不明白母親為何會在罈子裡泡這玩意兒。終於還是知道泡老茄子的用處了。一天我的腳被生鏽的鐵釘給扎了,母親使勁擠出血之後,在將泡茄子敷在傷口處,在用紗布緊緊包裹起來。沒過多久,腳就痊癒了。據說泡菜茄子有打破傷風針的功效。
  • 韓國泡菜vs四川泡菜,四川人的泡菜罈子裡,到底藏了什麼秘密?
    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就曾專門描述過四川人用白菜製作酸菜的方法,至今已有1500年,《周禮》中也曾記載過,早在三國時期四川便已經出現了專門用來做泡菜的罈子,這是全世界關於泡菜的最早記載。在街頭巷尾的館子裡,時常會飄來陣陣清香,那是屬於泡菜獨有的味道,老客們往往門還沒有進,就在門口就大聲嚷嚷:「老闆,有莫得泡菜?」
  • 外星人的口味很獨特,看見的都是美國人,怎麼沒聽說中國人見過的
    各種關於UFO與外星人的報導層出不窮,但是為什麼每次發現外星人,都是美國人呢?咱們中國好像就沒有什麼關於外星人的報導。1930年到1970年這段時間,北美洲不斷有人聲稱自己,看到不明飛行物和外星人。而美國直屬五角大樓管理的,第51區基地就是秘密關押外星人的場所,明面上開發測試飛行器,實際上是讓那些外星人為美國工作。發展美國的科技。例如,國外經常出現的「麥田怪圈」卻在中國鮮少出現。難道外星人不喜歡在中國做「麥田怪圈」?答案不言而喻,現在根本就沒有外星人來過地球,並且人類也從未發現過外星人。外國人經常發現所謂的外星人,只能說明外國人中也有很多神棍。
  • 日漫裡的中國人,你知道幾個?
    這一期我們不聊漫畫經典,不聊動漫故事,我們來說說日漫裡的中國人!1、李洛克,出自《火影忍者》第一個,當然是我的最愛李洛克了,師傅凱,原型據說是李小龍!非常喜愛。2、劉,出自《黑執事》《黑執事》裡的中國人,又是一個眯眯眼,公開身份是中國貿易公司英國分店的店長,實際上是青幫的成員,武功高強,腹黑屬性。還有藍貓也是中國人。
  • 在【衡陽】有一種美味叫「罈子菜」
    家裡大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罈子,罈子是褐色的,肚大口小,裡面裝滿了酸水。這種酸水其實是用鹽開水晾涼後製作而成,通常人們都會在這酸水裡放一些當季的蔬菜,罈子裡裝的,就是色香味俱美的罈子菜,也叫爪菜,這種菜年載久遠。經過千百年的口傳心授,推陳出新,罈子菜發展為一種風味獨特、品種多樣的地方特產。一般夏天可以做成罈子菜的有辣椒、豆角、茄子、黃瓜、芋荷、嫩南瓜、扁豆等。冬天有蘿蔔菜、蘿蔔、白菜、芥菜等。
  • 【青春師生】悅讀青聽 | 家鄉的罈子菜
    而鹽菜、鮓海椒和蘿蔔丁子都是地地道道的農家罈子菜。罈子菜風味獨特,雖說上不了大臺面,但青黃不接的時候,它們就派上了大用場。鹽菜是用榨菜或羅漢菜醃製而成的,工序包括砍、削、洗、壓、曬、藏六個環節,時長達半個月之久。「削」主要是削去老皮和爛葉。「壓」其實上就是醃製的過程。心靈手巧的家庭主婦先將菜放進一口大缸裡,放一層就撒一些鹽,然後在最上層放一塊木板,壓上大石頭或一桶水。
  • 《只狼影逝二度》罈子貴人在哪 罈子貴人位置一覽
    導 讀 罈子貴人是只狼影逝二度中的一種npc,全地圖一共只有兩個,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買一些特定的道具,因此很多時候都要玩家去找它們
  • 日本的驚人秘密,一定要看!中國人都轉發!{轉}
    而日商在周圍「三九」之數的地區低價(相對於陸家嘴的地價)地皮得到分流的龍氣影響而興旺起來,而就可以大大地賺一筆!造摩天大樓的區區一點點錢和這些利潤比起來簡直就是九牛一毛啦!  最令人想不到的是,這棟樓上面工作的人都是在一個巨型的金魚缸裡的擋煞金魚!
  • 只狼源之宮罈子商人位置在哪?源之宮罈子商人介紹
    首頁 > 部落 > 關鍵詞 > 只狼最新資訊 > 正文 只狼源之宮罈子商人位置在哪?源之宮罈子商人介紹 只狼源之宮罈子商人位置在哪裡呢,罈子商人在哪裡可以找到,這裡我們來一起看下這個商人具體的位置吧。
  • 因淋巴癌加重,老人自覺時日無多,看好墓地讓人挖洞蹲坐罈子裡!
    現場視頻顯示,一名老人蜷縮著蹲坐在一個洞內的罈子裡。隨後,在現場數人合力之下,老人從洞中被抬出。針對這一視頻,武岡市宣傳部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後,給出了回應。他們表示,這名老人並非自己挖洞等死,且他也不是孤寡老人。「他不是自己挖的洞啊。他家裡有三個小孩的,也有老伴的,不是像外界所說的孤寡老人。
  • 老婆把青辣椒放進罈子裡,不加一滴水,10天後全家人吃「嗨」了
    老婆把青辣椒放進罈子裡,不加一滴水,10天後全家人吃「嗨」了 農村的菜園裡,最不缺的可能就是辣椒了。那一年,叔叔在菜園子裡種了一小塊兒辣椒,不知是因為辣椒種子好,還是生地種辣椒的原因。那塊地種出來的辣椒特別辣,所以根本吃不完。摘回來放久了怕壞,不摘回來怕爛了。
  • 中國人為何愛喝酒?答案在詩裡
    杜甫在《飲中八仙歌》裡寫下: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中國人為什麼這麼愛喝酒?那就再幹一杯吧,想說的話都在酒裡了!中國人為什麼愛喝酒?因為酒裡裝的,是逝去的歲月,是朋友的祝福。
  • 酒罈子裡飄出幸福香
    http://v.xinhua-news.com/bro-view-xgg/store_attachment/xhaudio/2020/12/13/XxjfypC440004_20201213_AEAFN0A001.mp3 酒罈子裡飄出幸福香
  • 家鄉的罈子菜在等你!
    在婁底鄉俚,很多人家裡都會有幾個罈子,裡面的食物可以說是色香味俱全:有的泡泡菜,有的裝鹹菜,有的裝剁辣椒……經過媽媽的巧手,味道雖不相同,卻都是每一個婁底伢子童年的絕世美味。雖然它們不是鮑生翅肚,但卻不是你想吃,就能隨時吃到的。遠遊在外的你,想起家鄉的味道,除了默默吞口水,還能怎麼辦呢?
  • 泡菜罈子上長白毛是壞的嗎?農村大媽一席話,感覺泡菜都白吃了
    農村大媽一席話,感覺泡菜都白吃了天熱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做泡菜吃,夏天的時候泡上一罐,到了天冷的時候就可以把它當做鹹菜來吃,味道特別好,而且非常下飯,很多人在吃米飯的時候都喜歡配一些泡菜,尤其是農村人最喜歡做泡菜了,因為多數的農村人自己家裡面都會有菜園子,種很多的蔬菜,一次吃不完,剩下的扔掉太可惜,就會把它做成泡菜,這樣可以長時間儲存不會壞。
  • 故宮裡的雨花閣,為啥不對外開放,到底有沒有秘密?
    故宮從來不對外開放的雨花閣有秘密嗎寺廟裡供奉著數千件藏傳佛教文物,包括雕像、唐卡、樂器、經文等。都是滿族、漢族、藏族、蒙古族和國外其他國家的藏傳佛教文物精品。這個雨花閣是乾隆皇帝自己修行密宗的專用佛堂。除了做佛事的喇嘛,大部分人都進不去。雨花閣嚴格按照秘事、動作、瑜伽、無上瑜伽四個部分來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