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香港電影圈是個江湖,那麼那些配角們便是各門各派的頂尖高手,默默無聞,卻功力深厚。這些配角構築起了香港電影的基石,假如沒有他們,那些風光無限的超級明星們便會成為孤零零的鮮花,並因此而黯淡無光。他們是配角,但他們更是電影「鑽石」。沒有他們,電影也不會如此經典,正因為電影很經典,不光是主角很優秀,一個好的綠葉才能襯託出最好的紅花,你們覺得對嗎?
元華:要不是周星馳的《功夫》,這位功夫片的「骨灰級」人物幾乎要被觀眾遺忘了。元華入行20年,做過幾代功夫片明星的替身,演過無數無名無姓的配角。早年的他甚至曾被李小龍賞識,在李小龍的一系列功夫片中充當替身。但是,在大多數電影中,他的名字卻連演員表中都找不到。直到1990年的《笑傲江湖》,元華才終於在電影中擁有了自己的一句臺詞。《功夫》找元華當主演,多少也是周星馳在為他心目中那些默默無聞卻值得尊敬的功夫片演員表達自己的敬意。
秦沛:老爺子演好男人、壞男人無數,但卻幾乎沒當過主角。他自己笑著說:「秦沛這個名字是李瀚祥起的,現在還讓我耿耿於懷。起碼也得叫我『秦主』啊,這樣我就不用一輩子當配角了。」幾十年的配角生涯卻成就了秦沛在娛樂圈中的「福將」美名,劉德華、張學友和周星馳的第一部戲都是跟他一起拍的。
張耀揚:我一直都不明白,這麼有男人味的傢伙幹嗎要去演反派? 他的樣貌就像古人的形容一般:眉似臥蠶,鼻如懸膽,目露精光。張耀揚的魅力或許就是從他的眼神中表達的最為淋漓盡致,成奎安的兇狠,李子雄的陰險,還有幾分的玩世不恭和桀驁不羈。高大的身材也頗符合傲視群雄,統領江湖的氣魄,只是遺憾的是他也一直是反派。他在《江湖告急》裡演的非常搞笑,《無間道》也有出採.那英也找他拍MTV,但最難忘的是在古惑仔裡的角色! 難道長的帥也錯了嗎?
曾江:對內地觀眾來說,此人最經典的形象當然是「黃老邪」。這個亦正亦邪的角色正是曾江演藝生涯的註腳———在他塑造的所有角色中,要不就是大奸大惡到令人髮指,要不就是剛正不阿到令人動容。在香港英雄片的黃金時代,江湖氣質突出的曾江成了吳宇森的御用配角,他的身影頻頻出現在《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等當時鼎鼎大名的英雄片中。周潤發後來到好萊塢拍電影都不忘找曾江配戲,足見這位「鑽石配角」的重要性。
劉洵:劉洵六歲開始學戲曲,曾受過蓋叫天等大師的教誨。1986年,徐克拍攝《刀馬旦》時,邀請他擔任戲曲指導,從此這位內地戲曲名家便跟香港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從1987年拍攝《殭屍至尊》開始,劉洵至今在超過百部的香港影片中擔任配角。由於良好的京劇基礎,劉洵擅長在電影中展現北派武術大開大合的氣度。神奇的是,塑造正面角色大義凜然的他扮演起大反派來同樣絲絲入扣———在《新龍門客棧》這部經典武俠片中,劉洵的太監形象深入人心。
成奎安 誰都認識他,大傻,1973年成奎安就進入了娛樂圈,但真正成名是在師從李修賢之後。1983年成奎安在電影《吉人天相》中首次扮演了「大傻」這個角色,因為氣質「獨特」,被觀眾「驚為天人」。1989年,成奎安在《喋血雙雄》中第一次當上了「老大」,但觀眾卻還是把「大傻」當成他的代名詞。直到今天,成奎安依然在重複角色,依然當不了主角,但也依然討人喜歡。
徐錦江:這個看似粗魯的大個子原來是學畫畫的,因為早期拍過三級片而為人詬病。從《鹿鼎記》中的鰲拜、《水滸傳之英雄本色》中的魯智深,到《倚天屠龍記》中的金毛獅王、《九品芝麻官》中的豹子頭,徐錦江讓自己「大鬍子猛男」的形象深入人心。在奶油小生多如牛毛的香港影壇,徐錦江的陽剛之氣即便帶著幾分滷莽、幾分霸道,依然顯得彌足珍貴。
石堅:石堅是香港電影的「活化石」。自幼習武的他早在李小龍時代之前,便參與演出過經典功夫片《黃飛鴻》系列、《方世玉》系列和《如來神掌》系列。與李小龍合作的《龍爭虎鬥》可謂石堅配角生涯中的「高峰」,雖然在影片的末尾他飾演的角色再次不可避免地結束了「罪惡」的生命。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功夫片迎來了成龍時代,前輩石堅則繼續著他的綠葉角色。在成龍電影《師弟出馬》中,石堅令人驚喜地表現了他的喜劇天賦。在此後的演藝生涯中,石堅依然不曾出演過一次男主角。 2003年,這位耄耋之年的「鑽石配角」接過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授予他的「專業精神獎」。
午馬:午馬18歲入行,與吳宇森一起為當時香港著名大導演張徹當副手。午馬練就了一身過硬的編劇、導演和表演的本領,但表演是他的最愛,從1964年的《花木蘭》開始,午馬在40多年裡為50多部電影擔任重要配角,其他客串的小角色更是不勝枚舉。人們最熟悉的還是古裝片中的午馬,尤其是《倩女幽魂》中那個高唱著 「道可道,非常道」斬妖除魔的燕赤霞。雖然長著一張苦瓜臉,但午馬搞笑功夫也極其了得,與周星馳合作《情聖》時,不落下風。
最後請大家給小編來一波關注,需要什麼文章,小編都可以給你們寫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