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路落戶觀音山片區 12條新路借臺灣縣市命名

2021-01-15 廈門房地產聯合網(xmhouse.com)

臺北路「落戶」觀音山片區 
12條新路借臺灣縣市名命名

    臺北路、臺中路、臺南路、臺東路、宜蘭路……12條新路,集體借用臺灣縣市名命名。如此密集地在道路命名中體現臺灣元素,在國內還是首例。更引人關注的是,12條新路均位於廈門東部新興CBD(城市中央商務區)——觀音山片區內。而從1997年正式命名的臺灣街,到2005年由鍾宅灣更名而來的五緣灣,再到如今觀音山內的這12條以臺灣縣市名命名的新路,每一個帶有深深兩岸情緣的廈門路名或地名,均與城市版圖擴張有關,也反映了兩岸關係的融合,更表達了不同片區在特定歷史時期對於聯絡兩岸感情、帶動一方經濟的美好願景。

  9月15日,廈門市民政局發布公告,宣告178個廈門新地名的誕生。178個地名中,84條屬於道路名,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觀音山片區內以臺灣主要縣市名命名的12條道路了。

  這12條道路分別是臺北路、臺中路、臺南路、臺東路、南投路、宜蘭路、雲林路、花蓮路、基隆路、嘉義路、高雄路、彰化路,均位於觀音山營運中心片區、環島幹道兩側。不過,雖然地名公告已出,由於觀音山片區的整體道路建設還處於收尾階段,而且路名牌必須等到片區內沒有大型機械、車輛進出再設立,市民想在觀音山片區看到這些以臺灣縣市名命名的路名牌,恐怕還要再等一段時間。

  耐人尋味的是,看似簡單的12條道路命名背後,是長達四年之久十易其稿的「難產」,足見有關方面對中央商務營運區整體定位的預期和審慎。

  >>揭秘一

  四年十易方案

  最終採用臺灣元素

  提起觀音山片區,廈門恐怕無人不知。作為廈門城市發展東移的重要布局,早在2005年,觀音山片區便被定位為海西最大的CBD。2006年,觀音山商務營運中心正式掀起建設大潮。而很多人不知道,幾乎與此同時,有關該片區內道路命名的規劃便提上日程,並且在隨後的4年多時間裡,產生了至少10稿方案,直到今年2月,才最終定稿。

  「2006年至2008年間,有關觀音山片區命名的方案曾有『屏東、屏西』『觀日』『蓮花』『金門路』『金海岸街』等不同主題的提法。」廈門市民政局地名辦有關負責人稱,這些方案有的由觀音山片區建設單位提出,有的由民政部門建議,但最終均未得到一致通過。

  據透露,對應觀日山,觀音山片區裡的一條主幹道此前已命名為「觀日路」。在觀日路之外,另一條主幹道叫半屏山路。顧名思義,這條道路的命名與觀音山附近的半屏山有關。而「屏東、屏西」方案,正是圍繞半屏山路的「屏」字展開。同理於「屏東、屏西」方案,「觀日」系列則是將片區內主要道路分別以「觀日」為主題進行編號命名。

  這兩種方案遵循的是沿用古舊地名的命名方式,相對傳統,但易於記憶,不過,在向思明區有關方面徵求意見時卻沒有通過。後來,又先後出現了以「蓮花」、「金門」、「金海岸」等為主題命名片區內道路的方案,也沒有被採納,主要原因是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廈門就已經以「蓮花」派生命名了約30個地名;而與「金門路」類似的「望金路」當時已正式成為小嶝島上一條沿海道路的名稱;至於「金海岸」,則「缺乏特殊性太過通俗」。

  規劃部門也先後提出三套不同方案。其中,A方案主張以當地地名派生,分別命名蓮山路、下堡路、塔埔路等;B方案則主張以「財」、「富」主題命名,分別派生金源路、金富路、金戈路、金豐路等;C方案強調以「觀」、「豐」主題命名,由此產生了觀瀾、觀濤、豐碩、豐瑞等路名。針對這些方案,民政部門曾舉辦專家論證會進行論證,但最終還是停留於討論階段。直到2009年6月有人提出用臺灣縣市名命名觀音山片區內這12條道路,各方面的聲音才相對集中起來。

  >>揭秘二

  參照臺灣地圖 縣市路名依方位定

  然而,即使在大體思路上取得一致共識,在具體用哪些臺灣縣市作為道路命名依據,以及相對方位定奪上,仍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討論,其間所出的方案不下3稿,專家論證會也開了至少2次。而且,在由13個文化名人組成的地名專家組中,抽取了8人參與論證,遠遠超過其他地名論證會只請五六個人參加的規模,足見有關方面對此次道路命名的重視和審慎。

  有趣的是,據介紹,除了最後定稿的路名中引用的12個臺灣縣市地名,最初的方案中還含有「恆春」、「澎湖」等臺灣地名,但最終這兩個地名被彰化和嘉義所取代,理由是恆春不屬於縣市級的地名,而澎湖不在臺灣本島。

  此外,對於是否使用「嘉義」,不同方面也曾產生不同看法,民政部門有關工作人員認為,提到嘉義,市民可能首先會想到浙江省的嘉義縣,無法直觀反映出臺灣元素。不過,專家組成員之一,原同安縣文化局局長、地方史專家顏立水卻有不同看法。他稱,臺灣嘉義縣古名「諸羅」,清治時期,林爽文起義抗清,諸羅軍民堅守城池,乾隆帝為嘉許諸羅縣民的忠義,取「嘉其忠義」的意思,賜名「嘉義」。而當時臺灣屬於福建省管轄,諸羅之所以能夠固守城池,與當時被派往臺灣援助的同安武將蔡攀龍出兵平亂不無關係。這一段歷史淵源很好地詮釋了嘉義與廈門之間的內在聯繫,以「嘉義」命名片區內道路也便無可厚非了。12條新路中還有一條雲林路,據稱臺灣雲林縣的命名,也與明末清初鄭成功的部下、同安人林圯到當地開發有密切聯繫。

  在以臺灣縣市名命名的各條道路的相對位置上也頗有講究。通過區位圖可以發現,觀音山中心片區的整體形狀與臺灣地圖有幾分相似,都是由北至南的長條形,因此,片區內待命名的12條道路命名便參考臺灣地圖對道路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行了大體一致的排列——片區北端為臺北路,片區南端為臺南路,中段主幹道為臺中路,東面則為宜蘭路和臺東路——觀音山中心片區也儼然成了微縮版的臺灣。(如左圖)

  記者還了解到,12條以臺灣縣市名命名的道路中,最長的是臺中路,全長2200米;最短的是彰化路,只有330米。

  >>縱深

  島內外各區 紛紛搶打「臺灣牌」

  廈門市民政局地名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同一個片區內12條道路統一用臺灣縣市名命名,如此密集地在道路命名中體現臺灣元素,在國內還是首例。

  對於為何最終採取臺灣縣市名命名觀音山片區內的道路,民政局的官方解釋是:一是考慮廈門獨特的對臺交流特點,且觀音山所在片區對面即是金門,二是與「半屏山」的傳說有關。曾有民謠傳唱:「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臺灣。」廈門的半屏山就在觀音山片區附近,而臺灣半屏山則位於臺南縣左營鎮附近。如此看來,觀音山片區雖為新興片區,與臺灣的淵源卻頗為深厚。

  「以臺灣縣市名命名商務營運區內的主要道路,對於拉近兩岸關係無疑將起到一定作用,對於商務營運區吸引臺資也將不無裨益。」知情人士透露,在此次道路命名過程中,思明區有關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積極性,不難看出,有關方面對於這一形式的道路命名是有所「訴求」的。

  事實上,從湖裡區1997年正式命名的臺灣街,到2005年由鍾宅灣更名而來的五緣灣,再到如今思明區觀音山片區內的臺北路等,每一個帶有深深兩岸情緣的廈門路名或地名,都是兩岸關係融合的見證,也表達了不同片區在特定歷史時期對於聯絡兩岸感情、帶動一方經濟的美好願景。據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曾欽照介紹,不僅島內的湖裡、思明區對於利用臺灣元素命名地名或路名充滿熱情,島外如集美區也開始躍躍欲試。帶有臺灣元素的地名大有在廈門各區「遍地開花」的趨勢。

  「集美有關方面曾邀請臺商協會到該區考察,欲在新片區打造『臺灣一條街』。」曾欽照稱,隨著經濟特區擴大至廈門全市以及島內外一體化建設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臺商湧向島外投資,目前,集美片區便聚集著全市近四分之一的臺資企業,全市3600多家臺企中,800多家在集美。在這樣的背景下,也便不難理解集美區為何對打造「臺灣一條街」摩拳擦掌了。

  島外新區積極加入,島內「老區」也暗暗使勁。作為臺商最早聚集地的湖裡區,臺灣街和五緣灣無疑是其打「兩岸牌」的兩張名片。曾欽照透露,為了凸顯臺灣街和五緣灣的臺灣特色,增加臺商企業入駐數量,這兩年湖裡區有關方面曾多次和臺商協會商討如何整合這兩處現有資源把臺灣市場做大。遺憾的是,由於投資優惠政策不足,前期片區規劃已完成難以改變等箇中原因,目前並無實質進展。

  「從經濟特區到臺商投資區再到海西利好,通過長期的政策演變可以觀察到,中央對於廈門的對臺工作有很大的期待。」曾欽照認為,每個城市都應該有自己的名片,廈門應該亮出的名片無疑就是對臺工作,作為大陸「最像臺灣的城市」,廈門的歷史任務重大,他在看好廈門發展前景的同時,也希望在廈臺商今後能夠享受到更多更切實的投資優惠政策。(蘇麗豔 文/圖)

相關焦點

  • 臺灣的路名很中國,港澳的路名很西化,那我們的路名呢?
    仁愛路則號稱臺北最漂亮的道路,兩旁整齊佇立的椰林很有南國風情。忠孝路、仁愛路、信義路、和平路,這幾條道路是臺北東西向的主幹道,都是一條與一條同向相鄰的,寓意「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八德。南北向主幹道是「中山路」,想必無需解釋,是紀念孫中山而命名的,我們很多城市也都有。
  • 漢口後湖四條新路建成通車 片區「五縱三橫」路網格局更完善
    漢口後湖四條新路建成通車完善片區「五縱三橫」路網 惠及周邊十萬居民文博路通道昨日通車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黎先才 宋枕濤 通訊員肖暢)昨日,記者從建設方武漢城建集團獲悉,漢口後湖片區又有4條道路建成通車,惠及周邊十萬居民出行。
  • 5月18日起 廈門將新增35路、B4路、B8路等6條線路
    廈門網訊 (記者 沈偉彬 通訊員 林恆葦)記者從廈門公交集團獲悉,為方便郵輪中心碼頭、觀音山商務區、沙坡尾、SM商圈、環島路等片區乘客出行,5月18日起,將新增35路、B4路、B8路等6條線路。據悉,新增的35路(郵輪中心碼頭平臺—湖東社區)上行從郵輪中心碼頭平臺始發,經東港路、東渡路、湖濱北路(同益碼頭調頭區調頭)、建興路、篔簹路、白鷺洲路、湖濱南路、湖濱東路、禾祥東路至湖東社區;下行從湖東社區始發,經禾祥東路、禾祥西路、白鷺洲路、湖濱北路、東渡路、狐尾山隧道、東港路至郵輪中心碼頭平臺。
  • 廈門的8條公交線路將調整!涉及快7路、快8路、快9路……
    重點推薦 i聽廈門了解到: 11月21日起,調整85路、98路、401路、403路、431路、快7路、快8路、快9路等8條線路。
  • 天津路、香港路、上海街……鄭州首次以城市名字命名道路,位於這個區
    河南商報記者 崔文南京路、西藏路、香港路......走在上海、武漢、成都等城市,以城市名字命名的道路讓人眼前一亮,有種穿梭於各大城市的感覺。1月8日,鄭州航空港區公布一批新命名道路名稱,香港路、天津路、上海街、臺北街等上榜,這也是鄭州第一次以城市名字命名道路。
  • 12月1日起海口對39路、42路、55路等7條公交線路進行優化調整
    12月1日起海口對39路、42路、55路等7條公交線路進行優化調整為改善公交線網結構,提高公交專業化服務能力水平,12月1日,海口公交集團優化調整39路、42路、55路等7條公交線路,進一步擴大公交覆蓋,降低線網重複率,更好地為公眾出行提供便利。
  • 臺北有條承德路
    很繁華。實際上承德路何止是「繁華」,他說臺北市的重要幹道之一,為南北向道路,共有七段。我之前曾經委託一位臺灣網友「拍一下臺北承德路」,視頻在這裡:在臺北,所有的司機都知道的一條規則是:當臺北中山北路堵車時,可以改走承德路;反之,若承德路堵車,則走中山北路或許比較順暢。你看這兩條路像不像承德的南營子大街和武烈路?和承德南營子大街更加相像的,是臺北承德路的重要性。
  • 西安這17條道路命名了 每個路名都有講究!
    2.知行巷:該路北起鹹寧東路,南不通,位於擬命名的知學巷東側並與之平行,長約220米,寬12米。道路周邊區域既有秦川中學、東方小學(鹹寧分校)等多所義務教育學校,又有東方技術學校、華山技術學院等特色繼續教育機構。
  • 臺灣著名景點,為紀念王陽明而改名,如今日本人在此設牧場
    臺灣著名景點,為紀念王陽明而改名,如今日本人在此設牧場(本文為作者原創,文章的主導思想是弘揚正能量)在臺北盆地的東北方,跨越臺北縣市(臺北縣現稱為新北市)、基隆和宜蘭境內,有一座避暑山莊,它就是陰陽山。
  • 雲華路、清逸路……西安17條道路新命名公示 看看有你家附近的沒
    2.知行巷:該路北起鹹寧東路,南不通,位於擬命名的知學巷東側並與之平行,長約220米,寬12米。  道路周邊區域既有秦川中學、東方小學(鹹寧分校)等多所義務教育學校,又有東方技術學校、華山技術學院等特色繼續教育機構。兩條道路均較短,結合道路規模,為凸顯道路周邊教育氛圍濃厚,彰顯「知行合一」的理念,勉勵師生知禮好學之意,擬將這兩條道路分別命名為「知行巷」、「知學巷」。
  • 上海路名為什麼多以省市命名?
    最後美國同意與英國一起於1865年發布公共租界的命名規則,肯定了英國人的這種命名方法。 當時公共租界最繁華的一條馬路,是上海人舊稱的「大馬路」,也是上海十裡洋場的重心。這條路後來被英國領事麥特赫斯脫建議改為「南京路」,就是為了紀念《南京條約》的籤訂。
  • 青春分享◇臺北有條「信陽街」
    上圖所拍攝的,是臺北市信陽街掠影。日據時期,臺灣是以「町目」來劃分區域管理,信陽街屬於明石町,位於臺北城內東北隅,據說其名是為紀念總督明石元二郎而命名。▲ 日據時期南陽街周邊地圖今中山南路、青島西路、公園路、襄陽路、信陽街、許昌街、南陽街、及常德街均在其內。
  • 博愛路:昔日醫院後 今朝騎樓路
    紅亭如小公園的中山紀念亭一樣,通向多條道路,就路而言,有公園路、博愛路、民生路、內馬路,周邊裡巷更是繁多,如三綱路四橫(後又叫三潔四巷)、景園內、愛華街等等。博愛路作為崎碌中心的一條主路,連接了外馬路與紅亭,其形成時間也與紅亭相近,這條道路之所以定名「博愛」,不僅僅是其字面含義符合了孫中山提出的思想,更是和原外馬路與博愛路交界的博愛醫院,有著密切的關係。
  • 六旗大道改名為雙龍大道後,璧山18條新路集中命名
    :由西南向東北,起於玉璧路,止於玉泉湖路,長 150米,寬 34 米,命名為「玉璧支路」。現向西延伸至雙龍村境內規劃道路,長 1570 米(其中延伸段 570米),寬 12 米(現寬 26 米),命名為「楊柳壩路」。 道路六:由南向北,起於楊柳壩路,止於龍梭山路,長 410米,寬 8 米,命名為「楊柳壩支路」。
  • 為何臺北路名多使用大陸地名
    >臺北市的路名邏輯很多人知道,臺北有很多路都是用大陸地名做路名。這要說到1947年,國民黨政府從上海請了一位名叫鄭定邦的規劃師來設計路名,上海的路名南北大多用省份來分:陝西路、江西路、浙江路;東西則多按照城市來分:北京路、南京路、福州路……他就照著上海的方法,用了大陸地名做臺北的路名。
  • 奇葩,臺灣省第一條高速公路,為何叫「麥克阿瑟公路」?
    黃杰表示,這條公路是在美援的協助下完成,它使基隆與臺北間的公路交通更加便捷,並有助於本省的繁榮。他又說:「我們將這條公路命名為『麥克阿瑟公路』以表達我們對美國和麥帥的謝意與敬意。」「交通部部長」沈怡在致詞時也說,麥帥是中國和亞洲的友人,他於4月5日訪美時,在華盛頓適逢麥帥去世,4月8日離開華盛頓時曾參加麥帥的葬儀,回到臺灣之後,又逢麥帥公路通車典禮,他為新路的命名感到高興。至於美國方面,由美國「駐臺大使館」代辦高立夫與美國國際開發總署駐臺美援公署署長白慎士出席通車典禮。
  • 浦東路名第二彈!你發現的那條「牛路」真的上榜了!
    03 12號線金京路往南 緯九路 緯八路 緯七路 緯六路 緯五路 緯四路 緯三路 緯二路 緯一路 經八路 經七路 經六路 經五路園 : 園一路 園二路 園三路 園四路 園恆路 園洲路 新 : 新園路 新龍路 新躍路 02 王港王港地區的小夥伴自稱比較優雅,所以連馬路名稱都透露著優雅的氣質~ 雅 : 雲雅路 新雅路 彩雅路 麗雅路 03 浦東機場「航」這個字一出現,是不是腦袋裡就自動跳出了機場
  • 大平頭:不尋常的三條路
    該村在縣城及外縣市落戶的農戶不少。李達兵、李巖爐在縣城落戶,李達兵在南園買了2間地基,造起了漂亮的新房。在東陽市落戶的有李達苗、李劍、李森斌、李國根等,李達苗在橫店開飯店,李國根在東陽種大棚蔬菜,生意都不錯。在天台縣、仙居縣落戶的有李達亮、李向陽、李正強等,三人現在分別開水果店、水管店和機電修理店。
  • 臺北也有伯朗大道!壯闊稻海必拍新熱點
    關渡平原為臺北難得的大片水稻田 (圖片提供/j_h_ye)關渡平原擁有面積廣大的水稻田,是都市化快速的臺北盆地中,相當難得的大片綠地,且有豐富的溼地生態,宛如臺北的都市之肺。關渡平原擁有面積廣大的水稻田 (圖片提供/little.xeno)每年六至七月可見到大片的黃金稻浪,而且毫無電線桿阻擋,搭配遠方的觀音山與夕陽美景,彷佛臺北版的伯朗大道。
  • 天津路、香港路、上海街……這些名字竟在鄭州?
    1月8日,「鄭州航空港區發布」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管委會關於同建路等458條道路標準名稱的通告》,航空港區458條道路名稱已通過專家論證,向社會公示徵求意見,並經審議通過向社會通告,也就是說,既2017年後,航空港區又一次大範圍命名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