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著名景點,為紀念王陽明而改名,如今日本人在此設牧場
(本文為作者原創,文章的主導思想是弘揚正能量)
在臺北盆地的東北方,跨越臺北縣市(臺北縣現稱為新北市)、基隆和宜蘭境內,有一座避暑山莊,它就是陰陽山。春季杜鵑、櫻花和桃花盛開;夏季可上山避暑並遊覽擎天崗大草原;秋季可欣賞滿山嫣紅的楓葉;冬季寒流來時偶爾能欣賞雪花飛落的景致,因此一年四季都可上山遊覽。
陽明山原名草山,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一帶的山區,而非單指某座山脈。草山這一名稱來自清朝統治時期,當時官府憂慮賊寇可能藏匿於林中竊取硫磺,因此定期放火燒山。整個山區燒過之後只能長出五節芒這類的芒草,故稱為草山。 1950年,蔣中正先生為紀念明代學者王陽明,而將這一帶原名草山的山區改名為陽明山,一直沿用至今。沿著山間的步道前行,享受安靜的山頂草原景致 陽明山範圍遼闊,一般上山的路徑多由市區的中山北路往北,到達中正路之後右轉直行,經仰德大道直接上山即可。
沿途會經過文化大學,並可到達竹子湖、小硫坑、冷水坑和擎天崗等,沿著仰德大道前進將會經過陽金公路,可抵達臺灣北端的金山。 另一條上山的路徑,可由至善路(中正路和仰德大道的交匯處)直行約三公裡,到達明德樂園後沿著左邊較小的一條路上山。這條路蜿蜒曲折,沿途將經過一帶人煙罕至的地區,約五公裡後可達平等裡,順著大路繼續前行也可到達景區,這條路程所經過的區域也就是俗稱的後山。
陽明山系中的大屯火山群,也是陽明山旅遊區中的亮點。這裡雖然屬於不會噴發的火山地帶,但仍可看到陣陣帶有硫磺味的濃煙竄出,造就了遠近知名的北投溫泉區。這裡的溫泉都附帶餐廳,讓泡湯後的遊客能夠就近用餐,這也成為了當地的特色產業。每當寒流來到,這裡的溫泉餐廳總是不乏人潮。
在陽明山公園內,有一個熔巖階地,它就是擎天崗。由於地勢平坦,早在1934年日本佔領時期,日本人即設置有牧場,範圍包括現今擎天崗、冷水坑、七股山一帶。在擎天崗的大草原上,偶爾能看到牛羊悠閒覓食的畫面。
擎天崗位於陽明山公園的一個高點,騎車或是開車可沿著仰德大道直上,過麥當勞店後的小路右轉,依照路標前進即可。該地是一個平坦的草原,時可看見零星的牛羊經過。每當假日總會看到許多人攜家帶眷前往,是臺北近郊的一處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