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這個名字對中國人而言可謂是耳熟能詳,他是功夫片的開創者,把中國武術帶向世界。但不幸的是,他於1973年在香港去世,年僅33歲,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可他「短命」卻是他的師傅葉問所預估到的。李小龍作為葉問的得意門生,葉問為何會說他短命呢?
一方面源於李小龍性格中的致命弱點。李小龍是童星出身,但由於身體多病,父親便想讓他習武以強健體魄。他於1954年拜師於葉問的門下,在李小龍出現在葉問面前時,葉問非常欣賞他,認為他有天賦,在李小龍的努力與投入下,更是成績喜人,他從不缺課,每天放學後都去武館練習,走在路上也拳不離手。這樣有天賦並且努力的學生,按理說葉問應該很重視,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葉問的目光開始黯淡。
這是為何呢?武館的人都深表奇怪,有天,有人問葉問,葉問思終於說出原委——他說李小龍是「短命種」。武館的人都以為葉問是開玩笑,畢竟李小龍有名氣、天賦,自身努力,前途無限,經過練武身體強健,何來的短命一說?其實葉問這麼說是由於他看到李小龍的性格缺陷,李小龍過於剛烈,很多時候不懂得退讓,處事不夠圓滑,而又粗心大意,容易得罪人而不自知。
另一方面也與李小龍的身體條件有關。葉問作為李小龍的武術方面的師傅,對徒弟的身體條件自然是有所注意的,李小龍走路的時候腳跟不著地。民間有種說法——腳跟不著地,短命催著走。雖是一種民間傳說,但很有可能這種腳跟不著地的走路方式體現了李小龍有什麼健康隱患。葉問興許覺得這對李小龍的壽命有影響。
後來截拳道研究會的研究人員表示,李小龍的雙腿並不一樣長,這也許也是他腳跟走路時不著地的原因,李小龍成年之後,雙腳相差了0.12寸長,以至於他蹲下時的腳跟也難以著地。這個缺陷是李小龍天生便有的。
葉問行走江湖多年,雜學方面很是精通,李小龍師從他多年,他在無意中看李小龍的面相,大概也看出李小龍的短命相。李小龍走上了國際舞臺,前途無限,沒想到他師傅當年的一句「短命種」一語成讖,令人惋惜。一顆巨星就這樣英年早逝。
彭祖真的活了800歲嗎?10年間與3000男子有染的民國女作家是誰?更多歷史故事,請關注無風起念微信號:wfqn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