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普森:美國製造》OJ的無罪VS民主的陪審

2020-10-13 醒著醉👿

今天看了OJ·simpson的幾個小時的紀錄片,講了OJ從1947年出生到2008年入獄的傳奇的一生,這也是美國種族平權運動艱難前進的歷史的縮影,同時也是美國執法司法價值觀的歷史體現。我還看到了努力奮鬥的OJ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美國夢。這些都是穿進我心裡的東西,我感受到了,所以我想記錄下來。 先說說OJ吧, 辛普森原是美式橄欖球運動員,被譽為橄欖球職業比賽史上的最佳跑鋒。後成為影視和廣告明星,並擔任體育評論員。辛普森創下記錄,併入選美國橄欖球名人堂。1979年底宣布退役後,辛普森擔任電視體育評論員並從事演員工作。1995年,辛普森被控在1994年謀殺其前妻妮克爾·布朗·辛普森和羅納德·高曼。刑事審判因證據存有漏洞,被判無罪。民事訴訟被判賠償巨額資金。他的一生是不懈奮鬥的一生,永不服輸的一生,可又異化成極度掌控欲的一生,或許這些東西讓他動了殺妻之心。看著紀錄片裡OJ在萬人橄欖球場上的瀟灑身姿,誰又能不由衷地對這個年輕人表示歡呼呢?不因自己的出身而自暴自棄,反而逆流而上,這種精神不應該是我們年青人都應該學習的嘛?只是成功後怎麼平衡自己的慾念,怎麼平衡自己與周圍的世界,這是一個難題,我也不知道。但我認同OJ的一句話,「I am not black or white,I am O.J」,或許有人要說OJ沒良心或我陳某人沒良心了,因為啥呢?因為黑人同胞正遭受著白人政府的毒害。但我想說每個人有選擇自己怎麼生活的權利,你可以不認同,但請不要用道德去指責或綁架別人。至於他是否殺妻了,我覺得這個不重要,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永遠不可能完全一致,而我們能做什麼呢?我們作為凡人只能按程序去尊重法律事實,到底有沒有「罪」,交給上帝吧! 我還想談談這個「trial of century」 ,在看這個案件時,這個片子告訴我們,不要僅從法律上的程序正義來思考它,當然我並沒有否認程序正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們得看到當時的背景,一是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正是在670年代達致高峰,而洛杉磯的警察對黑人的一貫的粗暴殘忍執法 更是引發了大量的示威衝突活動。二是得考慮到OJ在美國社會的積累多年的良好聲譽和個人魅力。三是得考慮到大眾傳媒的發展,各種電視直播對案件的影響不可謂不大。這案子實質上變成了一場電視直播下的全民的狂歡,一場黑人壓抑多年的對司法不公的怒火的噴發口。知道這些背景,你才會更加理解這個審判最後的結果。 我們知道美國的法庭審判,陪審團的選擇很重要,雙方法庭辯論的爭鋒更是重要。當然辯論還是得根據證據來,OJ之所以能獲釋,直接來看就是得益於對發現關鍵物證的警官的品格證據的應用、對現場勘查物證提取保留瑕疵的懷疑、法庭實驗的運用。本質還是得益於美國的刑訴制度,即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標準和當事人主義訴訟構造等等。但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民情,這個我覺得更重要,具體點兒就是陪審團制度,亦或是民主。當然OJ有錢也很重要,不然哪來夢之隊呢? 不過今天我不想談具體的法律制度,我想針對豆瓣某些評論做一個回應,即所謂的「愚民」 、「黑人民粹」、「垃圾陪審團」、「美國司法制度的漏洞」。愚民和黑人民粹何來?不是因為白人幾百年的壓迫嗎?不是因為林肯的口頭支票嗎?不是因為洛杉磯警方的針對性殘暴執法嗎?任何一個有基本良心的人類,都能感同身受地同情黑人並為他們的不屈不撓的抗爭而鼓與呼!我們中國人歷來都注重真相大白,注重實體正義,總認為這是美國司法制度的失敗。而我恰恰不這麼認為,這個問題,早在200年前託克維爾就已預見到並做出了正確的分析。託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裡高度讚揚了美國的民主架構,同時也指出了民主的固有弊端。他說,民主制度會讓一些平庸的人去做執法者,但美國人有容錯並改正的機制,平庸之輩既不能長久待在崗位上又不能對關乎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情進行獨裁。因為美國人並不唯人,他們只相信制度,也不容許任何人破壞民主制度。陪審團就是民主制度的產物,將事實認定交給最樸素的人民用最樸素的理性認知來判斷,雖然偶爾人民也會不理性,就像勒龐的《烏合之眾》裡所說的那樣,群眾總是會被一些表象和激情所引導從而失去理性。相比於給一個罪犯定罪處罰,他們更願意致力於保障人權。回到辛普森的案子裡,如果為了一個個案的實質正義而放棄程序的公正,放棄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標準,哪怕不是放棄而是有鬆動。那麼此口一開便貽害萬年,害的是美國人的下一代。美國的民主是保守的民主,不喊「從嚴從快打擊犯罪」的口號,不搞馬上實現正義的道德追求,他們會慢慢來,守住民主的原則,有坑過了再填,有洞過了再補。所以我覺得OJ的案子,正是顯示出了美國民主制度的保守精神,正義原則。另一方面講,控訴方經過這次的失敗,會去主動改善自己偵查的程序制度,更加注重取證的合法性關聯性。所以也許這是個案的不公,但毋庸置疑這是民主的勝利。而我們沒有資格去批評人家,我們呢?要麼枉顧程序,自己治法執法,強力嚴打犯罪,導致大量冤假錯案;要麼為了平民憤,出賣法律,但終歸是為了穩定和執政者的面子而被輿情所綁架。比如這次的崑山龍哥事件!OJ的案子如發生在中國會是怎樣的結果可想而知,我們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很長。 我認為唯有對這個世界保持著關心與好奇,才是支撐我們走下去的根本動力,任重而道遠,知恥而後勇。

相關焦點

  • 《辛普森:美國製造》Oj 一個時代的哀樂
    但是 我記得是說一個黑人幹的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並且成功逃脫法律的制裁 直到若干年後 我才想起來 那本書內容以oj 辛普森為原型 這太荒謬了。簡直就像是天生殺人狂 的情節然後 這屆奧斯卡名單公布了。最佳影片的烏龍我不想去管。反倒是最佳紀錄片獎給了。oj辛普森 美國製造 我饒有興趣的看完了 一共五集 後三集的內容和美國犯罪故事 雷同 基本上都是家喻戶曉的 講述了辛普森殺妻案的發生 調查 及審理。
  • 《辛普森:美國製造》:帶血的美國夢
    紀錄片以宏觀的角度回顧了辛普森的童年、傳奇的體育生涯,深陷著名的殺妻案然而被判無罪,以及戲劇性地再次入獄。目前豆瓣評分9.5分。▎一、OJ·辛普森的人格畫像這部紀錄片花費了大量篇幅來塑造OJ·辛普森(以下簡稱oj)的形象。
  • 《辛普森:美國製造》Hard to say
    看完這紀錄片是很考驗耐心的一件事,每集接近一百分鐘的片長,對沒有興趣了解辛普森案的人真是艱難。第一次聽說辛普森案應該是讀法學科普書上介紹到,再後來法學課上也聽到許多,但都不夠詳細和客觀。前一段又看了the night of,看完有些迷糊,說懂沒懂說沒看懂也不是,了解完辛普森案再回想那部劇就像考完試的兩分鐘突然想到壓軸題怎麼做一樣恍然大悟,這案件對近些年美國司法制度有很大影響,之前一直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這次總算補充上了。
  • 《辛普森:美國製造》五味陳雜:悲喜人生
    背景:先講美國種族歧視,nigger黑奴,後來創造black。那時人們以為la沒有歧視,大批黑移民湧入。很少為非裔美國人發聲。But he was not out there, publicly, fighting for African Americans.
  • 《辛普森:美國製造》美國製造辛普森觀後感
    陪審團甚至在採訪時公開表明,縱使那時候知道辛普森是兇手,她還是會投無罪票。辛普森被判無罪之後,他的生活在無形之中一直產生著變化。被害者ron的父母再次通過民事法庭起訴辛普森,辛普森被判賠償3300萬美元,他不再受白人待見,白人在街上看到他會向他豎起中指,甚至阻礙他平時的娛樂活動,他只得開始參加黑人社群的活動,他突然回歸了黑人的身份,不再說我是OJ,而不想被膚色定義。
  • 《辛普森:美國製造》閱片有感
    以前知道有個《辛普森一家》的動畫和「辛普森殺妻」的案件,這一兩周在囍師兄的推薦下陸陸續續把後者看完。前兩集基本上沒什麼興趣,主要是OJ的成名簡介,加之對橄欖球的認知玩法和興趣基本為零,不存在體驗認同和情緒共鳴。第三集正片才拉開序幕,第四五集看的如痴如醉欲罷不能——不僅全神貫注不想走神甚至有些地方還要退回來二刷。人的多維度和複雜性。
  • 最新奧斯卡紀錄片,一場長達470分鐘的美國式悲劇 《辛普森:美國製造》
    :美國製造》,長達470分鐘超大體量,帶領我們走進美國史上疑罪從無的最大案件,見證曾經的全美英雄一步步淪落深淵。他的神話,是美國製造;他的悲劇,也是美國製造。或許是對去年「萬裡江山一片白」的全面反擊,今年奧斯卡在紀錄片領域高調奉出了三部黑人題材作品。其中,ESPN出品的《辛普森:美國製造》以其470分鐘的超大體量輕鬆碾壓其他四部提名作品,並最終奪得「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殊榮。「辛普森殺妻案」是美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案件之一,曾數度被搬上熒幕。
  • 《辛普森:美國製造》環境與人性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暑假看了mindhunter之後終於看完了辛普森的紀錄片 在六七十年代種族矛盾徹底激化的美國 作為一個難得的跨越種族的體育明星 OJ辛普森可以說是個傳奇 他也是個自私的人 風光時身邊白人朋友無數 也沒有怎麼支持黑人事業 落魄時又大打種族牌 庭審這段他的夢之隊絕口不談案情 再加上辛普森本人絕佳的演技 真是一齣好戲
  • 《辛普森:美國製造》美國製造下的正義
    辛普森:美國製造一個五集的紀錄片,由於時間的關系所以分為兩次去看前兩集主要是講辛普森的成長經歷,其中夾雜著一些時代的背景如黑人遭遇。從他的經歷可以看出,他在意的是名望、上流社會。如搬進白人富人區,娶一個白人女朋友(而不是像大多說black從他的黑人種群中去找)其實一開始並沒有很理解「美國製造」這一個詞,還以為是扭曲的美國夢。從第三集開始出現殺妻案的時候,特別是這個案件的審判,可以說是這個紀錄片的高潮。
  • 《辛普森:美國製造》巨星隕落:美國悲劇
    印象中最深的是片尾最後一句,一代巨星的隕落,正是美國製造的悲劇。令人詭異的是,一個享受著白人同等待遇的辛普森,它忘了自己的膚色,成名後從未為黑人種族問題發過聲。特別是發生一系列黑人慘案、不公對待的時候,也從未有過作為名人應有的社會責任去表明他的立場和態度,也從未在種族問題上有過任何表示。仍舊是事不關己,跟他的同胞劃清界限,感覺自己就是個白人,你們的事與我無關。
  • 一場大型美國悲劇——《辛普森:美國製造》
    《美國犯罪故事》講述了美國史上最為轟動的「世紀審判」——辛普森殺妻案。雖然這部劇口碑不俗,獲獎頗豐;但辛普森本人,卻把它罵的狗血淋頭。不過最近又推出了一部美劇,真實還原了辛普森殺妻案始末。這就是——《辛普森:美國製造》
  • 《辛普森:美國製造》辛普森 美國製造 觀後感
    在記錄片中 辛普森從自我視角出發, 有自我審判的的強烈傾向,制定審判他人的規則並執行的傾向。3、問題本質被錯誤引導男性 vs 女性 黑人 vs 白人 hero vs 普通人 富人 vs 普通人這個案件中最本質的是什麼, 是家庭暴力 男性vs 女性的家庭關係。
  • 《辛普森:美國製造》陪審團難道不比辛普森更可惡嗎?
    進大學時他就已經結婚了,他第一任妻子原本是他發小的女友,被他辛普森搶了過來,娶回家。大學畢業,辛普森從美國西部的加州搬到了離紐約不遠的水牛城,成為了一名職業橄欖球運動員。那時美國種族衝突非常嚴重,不時就有新聞說白人警察把黑人打出翔。那時,當美國非裔群體需要一些意見領袖站出來為黑人說話時(比如拳王阿里等都會紛紛站出來),辛普森從來都是拒絕的。在那個種族主義盛行的年代,他的想法和行為難免會引起了一些黑人的不滿,認為他自私,不幫自己人。辛普森不在乎這些,他更在乎白人怎麼想。
  • 看過來——紀錄片《辛普森,美國製造》
    《辛普森——美國製造》講的是一樁懸案。史上最著名的美國黑人橄欖球球星,涉嫌殺死自己的白人妻子,最後在刑事法庭上被判無罪。這個鼎鼎大名的「世紀審判」,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受公眾關注的刑事審判案件。   這部片子製作精良,信息量巨大,想要表達的思路構架卻非常清晰。
  • 2017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辛普森:美國製造》| 新片介紹
    1994年,辛普森因謀殺妻子尼可·布朗·辛普森及其朋友羅恩·古德曼受到審判,刑事審判裁決無罪,之後的民事訴訟則裁決有罪,揭示出辛普森在黑人和白人團體之間的複雜地位。這一世紀審判引起美國的全民關注,以辛普森案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最近,導演伊斯拉•埃德爾曼製作的紀錄片《辛普森:美國製造》獲得2017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這一案件的深度討論。 紀錄片時長近八小時,通過重新採訪相關人物,重新定義了案件中出現的所有關鍵話題:種族歧視、家庭暴力、警探調查、世紀審判、動機、鮮血、裁決、後果。
  • 【紀錄片】 辛普森:美國製造
    辛普森案號稱「世紀審判」,該案號稱是刑事訴訟中唯一配得上該稱號的案件,以至審判戰犯的紐倫堡審判及東京審判都沒有得到這樣的殊名。所有的這些對我們而言似乎很遠,但又很近。此案審了近一年,CNN全程直播,控辯雙方都是高手過招,沒有暗箱操作,也沒有上級批示。柯林頓眼見民眾對判決意見分裂,趕緊發表聲明,號召信賴美國的司法制度。關於這個案子,出現了諸多影視文學作品,這部紀錄片聚焦震驚美國的橄欖球運動員O.J. 辛普森殺人案,比同事件改編的《美國犯罪故事》更加震撼!點擊文末「原文連結」可直接觀看。
  • 《辛普森:美國製造》美國夢和美國悲劇
    辛普森出生於貧困的黑人街區,隨後成為創造歷史的美式足球運動員並一舉成名,在60、70年代黑人被極度不平等待遇的時候,一舉打進上流社會,成為罕見的廣受民眾喜愛的名人。故事分兩條線敘述:一是講述辛普森的人生,他從默默無名到大明星,後來出現了震驚世界的辛普森殺妻案,最後盡然被判無罪,而後辛普森逐漸墮落,最後以鬧劇般的持槍搶劫案被打進監獄33年告終。
  • 【節目】《辛普森-美國製造》:八小時,每一秒鐘都雷霆萬鈞
    ——隱形(隱形的其它打分:《天空之眼》7.5分;《星戰外傳》7分;《降臨》6.5分)波米:7.5分;「仔細想想,《十二怒漢》的故事本該是此案陪審團判決辛普森無罪的過程……才是。」——波米《辛普森:美國製造》(O.J.: Made in America)平均分:約7.3分音頻後期製作:Siyuan/波米;編輯排版:波米;本期節目流程與目錄:節目時長:約1小時55分半(不含外延環節第二部分
  • 《辛普森:美國製造》冤冤相報 誰來斷案
    最開始知道辛普森案是從美籍華人偵探李昌鈺開始的。當年臺灣選舉,候選人陳水扁被指自導自演槍擊案為博取同情結果成功當選;李昌鈺就被請去調查,雖然最後也沒有一個定論,但據稱李昌鈺聲名鵲起就是因為為辛普森案立下汗馬功勞。選看這部片子,多少是因為想看看李昌鈺斷案的高明,也有些給中國人長臉的成就感在內,不想5集劇終,也隻字未提李昌鈺這個人。苦笑。
  • 《辛普森:美國製造》感想
    辛普森個人的經歷是一個大寫的諷刺,他追求名望、努力塑造「OJ」的形象並避免與爭取黑人權利的yun動產生關係,是因為在美國的白人社會裡,只有當你不是一個黑人而只是你自己,才能獲得富人階層的接納、認可與喜愛。可同時,黑人群體卻將他這個成功的黑人當做自己zhong族的英雄,包裝辛普森的團隊也樂於利用這種優勢來讓辛普森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