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網站評出2017年最搞笑五大「網紅」事件

2021-01-10 參考消息

 


2017年,網際網路上的最佳時刻。(圖片來自《紐約時報》網站)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  平心而論,2017年的網際網路基本上是糟糕的腐臭亂燉。但也並不是都那麼糟。讓我們不要忘記那些閃光點,為我們帶來真正快樂的影片和有趣的梗。有一些時刻體現了善良與人性,它們值得被記住。以下是《紐約時報》網站評出的五大「網紅」事件。

 BBC老爸


BBC老爸(圖片來自youtube網站)

今年3月,韓國釜山國立大學的政治科學教授羅伯特·凱利在家接受BBC聯機直播,就樸槿惠彈劾醜聞接受採訪,但他的孩子就是想來找爸爸玩。在採訪期間,他4歲的孩子東倒西歪地走過來,另一個在助步器裡的1歲孩子緊隨其後;他們的母親金貞亞趕快跑來,絕望地試圖把他們帶離房間。這造成了很搞笑的效果,並且讓很多人產生了共鳴。

「這可真夠荒謬的,」凱利後來接受採訪時表示。「我看起來像個呆瓜,我的孩子突然進來了,然後就是一片混亂。」

他最初擔心BBC再也不會跟他聯繫。然而他上電視的機會並沒有受到影響,他繼續出現在BBC、CNN、CNBC上。他和太太對隱私有所擔心——他們的女兒會不會因為此事而永遠被人們記住?——但他們基本上擁抱了這場喧鬧。

「這件事讓那麼多人高興,我們也很高興。」

持刀的小孩


影片中持刀的小孩(圖片來自推特網站)

影片中,萊恩一家正在舉辦聚會。5歲的喬納森手裡拿著一個東西朝鏡頭跑過來,她的母親問:「讓我看看你手裡拿著什麼?」

喬納森:「一把刀。」

接著是一聲尖叫:「不!!」

沒有人在這個影片的拍攝過程中受到傷害。在圍繞著遊泳池的短暫追逐過後,5歲的喬納森手中的小刀被大人奪走。

「說真的,我嚇壞了,」22歲的切爾茜·瑞安在電話採訪中說。「這就是為什麼這個影片那麼短。我們不知道他拿著什麼。」

幾天之後,她的一個朋友在她的手機上看到了這個影片,把它通過推特發向了全世界。

喬納森還不明白什麼叫做在推特上火了。但「他覺得在YouTube上看到自己很酷」,萊恩說。

大巴,快走開


大巴,快走開(圖片來自youtube網站)

你是否曾經制定了一個完美的計劃,卻在最後一刻被一個預料之外的波折毀掉了一切?

由於每個人都可以對這個問題做出肯定的回答,所以也不難理解影片中這個攝影師的痛苦心情。

天氣頻道製作人賈森·拉齊在11月20日凌晨4點就趕到現場,準備在該頻道的臉書網站頁面上直播一個建築物的爆破過程。爆破定於早上7點33分開始,所以他有充分的時間準備拍攝。組織者告訴新聞媒體說,這條道路將被封閉。

「在爆破的時候,所有眼睛都盯著攝像機取景器,沒人知道一輛巴士停了過來,直到一切都已經太晚了,」天氣頻道的發言人說。」

 想吃雞塊的男孩


儘管卡特·維爾克森沒有獲得溫迪漢堡提出的1800萬次轉推的條件,他還是得到了一年的雞塊。(圖片來自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5月,內華達州一名16歲的高中生卡特·維爾科森通過推特網站向溫迪漢堡的帳號問道:要獲得多少條轉推,才能讓他們給他一年的免費雞塊?

該公司回復到:1800萬條轉推,他就可以得到成堆的雞塊。

卡特並沒有得到1800萬條轉推,但他收穫了史上轉推最多的推文記錄,打破了此前埃倫·德傑納裡斯在艾美獎上那張著名自拍所創造的轉推記錄,那張自拍照被轉推了340萬次。在社交網絡上,政客們在回音室中呼喊,名人在我們面前展現自己的生活;但這個世界從來沒有像這樣,為了一個不知名的青少年的渴望,在一條推文背後集結起來。

他的生活迅速改變。他登上了《艾倫秀》;維多利亞的秘密的一名模特邀請他去紐約吃雪糕;他在凱蒂·佩裡的MTV裡露臉;他在推特上的關注者數量從200增加到了11.4萬。

溫迪漢堡最終以一張價值1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695元——本網注)的禮品卡的形式,給了他「一年的雞塊」。

跳舞的熱狗


跳舞的熱狗(圖片來自「閱後即焚」應用程式)

別想多了。就是一個跳舞的熱狗。

6月,「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程式允許用戶在他們的影片上加上一個動畫熱狗,這個動畫熱狗有一些奇怪的舞步。它可以在桌子上跳舞,也可以在你的狗的頭上跳舞——你的攝像頭指向哪,它就在哪。

人們格外喜歡它。到了8月,「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程式將其撤下,循環新「濾鏡」時,它已經被展示了15億次,「閱後即焚」的發言人表示。

相關焦點

  • 《紐約時報》盤點2017年度五大網紅事件,第一名竟然是它……
    那些在2013年就開始計劃,本應在2014年完成,卻被你生生拖到2015年才開始行動起來,在2016年終於動筆寫在手帳上的2017年年度計劃,完成得怎麼樣了?反正小編是打算2018年再戰了。歲末大家都喜歡做年終盤點,《紐約時報》也不例外。這不,他們最近盤點了「年度五大網紅搞笑事件」。雖然這些事件都很無釐頭,卻也都能讓人感受到最簡單又真實的美好與感動。生活壓力這麼大,計劃完不成就算了吧。速速跟著小編走進這溫馨又搞笑的烏託邦,笑一個呀!
  • 《紐約時報》評出2019年十佳演員
    12月12日報導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2月9日刊登題為《2019年最佳演員》文章。
  • 紐約時報:2017年十佳電影
    《紐約時報》2017年度最佳電影儘管出現了各種有衝擊力的突發事件,製片人們仍在拍電影,其中一些人還在與根深蒂固的偏見鬥爭。在各種事件和偏見之中,還能有那麼多出色的電影,感覺像是一個奇蹟。《紐約時報》首席影評人瑪諾拉·達爾吉斯(Manohla Dargis)和A·O·斯科特(A.O.
  • 《紐約時報》評出最優秀的25部電影,你看過幾部?
    日前,《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影評人Manohla Dargis和A.O.
  • 《紐約時報》評2017年度十佳美劇 全看過的大牛!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紐約時報》評2017年度十佳美劇 全看過的大牛!
  • 《紐約時報》評出的8部最佳年度美劇,良心劇
    本期特別精選整理,八部由《紐約時報》資深影評人、和編輯精選的2017年美劇,愛追劇的你不可錯過。《紐約時報》精選八部美劇▼| 喜劇、歌舞 | 單集片長:40分鐘《瘋狂前女友》所講述的是女主角 Rebecca 原本是紐約的年輕律師。
  • ...紐約時報》榜單:2017年哪些美劇最好看;章子怡憶《藝伎回憶錄...
    《紐約時報》榜單:2017年哪些美劇最好看近日,《紐約時報》撰稿人JAMES PONIEWOZIK、MIKE HALE與MARGARET LYONSDEC聯合推出了2017年度最佳美劇榜(The Best TV Shows of 2017),紐約客心中究竟哪些美劇值得關注呢
  • 《金融時報》如何在Ins上做「網紅」?
    近兩年,《金融時報》在Ins上粉絲數飛漲,它是如何成為「媒體網紅」的?明確平臺定位為「吸引年輕用戶+為網站引流」;內容既契合品牌調性,又為年輕人做出改變;善用表情包,增加小趣味...為了回答這個問題,NewsWhip網站研究了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間《金融時報》在Facebook和Instagram平臺上的內容(後文簡稱Fb和Ins),並與其他幾大英國媒體品牌(《每日郵報》、《獨立報》、《衛報》、《鏡報》、《電訊報》和《泰晤士報》)進行了比較。比較的方面包括:內容分享策略、最成功的內容以及各平臺發布效果差別。
  • 以紮根理論看紐約時報的數位化轉型:讀《紐約時報是如何做新聞》
    1990年代,《紐約時報》重啟數位化。1996年《紐約時報》官網正式上線。當時網站只是照搬紙質版的內容。這個並不讓人滿意,因此戲稱這樣的內容為「鏟品」(shovel ware),意思是「毫無新意地照搬媒體上的內容或產品」。1999年《紐約時報》嘗試將紙質版和網絡版的新聞編輯室(中國叫編輯部)合二為一,創建不間斷新聞部。
  • 《紐約時報》評出21世紀最偉大的25名演員,趙濤位列第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徐靜當地時間25日報導,《紐約時報》評選出了21世紀迄今為止最偉大的25個演員,中國演員趙濤入選,排名第八。另外,韓國演員宋康昊、金敏喜一同入選。兩位評選榜單的作者表示:「當我們決定挑選過去20年裡我們最喜歡的電影演員時,我們意識到,我們正處於表演的黃金時代。沒有公式來選擇最好的(只是我們有一些爭吵),這個名單必然是主觀的,可能會有遺漏。這些表演者中有一些是新人;其他的已經從業了幾十年。」「在做出選擇時,我們關注的是這個世紀,而不是好萊塢。
  • 《紐約時報》榜單:2017年哪些美劇最好看
    近日,《紐約時報》撰稿人JAMES PONIEWOZIK、MIKE HALE與MARGARET LYONSDEC聯合推出了2017年度最佳美劇榜(The Best TV Shows of 2017),紐約客心中究竟哪些美劇值得關注呢?全文摘編如下:十這個數字太小了,不足以完全羅列2017年所有精彩劇集。
  • 午間星聞|《紐約時報》榜單:2017年哪些美劇最好看;章子怡憶《藝伎...
    《紐約時報》榜單:2017年哪些美劇最好看近日,《紐約時報》撰稿人JAMES PONIEWOZIK、MIKE HALE與MARGARET LYONSDEC聯合推出了2017年度最佳美劇榜(The Best TV Shows of 2017),紐約客心中究竟哪些美劇值得關注呢
  • 紐約時報》評出21世紀目前最牛的25部電影!你看過幾部?
    日前,《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影評人Manohla Dargis和A.O.
  • 《紐約時報》評出「世界第一早餐」,小李子拍戲時每天都要吃!
    bills 餐廳,2002年被
  • 看電影 學英語 |《紐約時報》評出的最牛電影!你看過幾部?
    日前,《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影評人Manohla Dargis和A.O. Scott,聯合Facebook上的影評人評選出了「21世紀截至目前最優秀的25部電影」(The 25 Best Films of the 21st Century So Far),每一部都是經典。
  • 紐約時報|BTS防彈少年團事件
    大家以後也可以在微博,小紅書,豆瓣,B站,喜馬拉雅FM搜索「冰糖外刊精讀社」找到我們啦~到底是什麼事情使得紅極一時的BTS防彈少年團遭各處碰壁,冰糖不站隊,不盲目表態,讓我們帶著英語學習的態度一起來看下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吧!
  • 《紐約時報》評出21世紀目前最牛的25部電影!你看過幾部?
    日前,《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影評人Manohla Dargis和A.O.
  • 因為一篇文章,《紐約時報》被群起而攻
    【文/觀察者網 徐蕾】因為一篇專欄文章,《紐約時報》被自家員工、別家報社「圍攻」。 在美國國防部以及兩黨多數議員反對「出兵鎮壓示威」的情況下,《紐約時報》網站在當地時間6月3日刊登了美國著名鷹派、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的評論文章,題為《湯姆·科頓:派遣軍隊》。
  • 胡泳|徹底改造《紐約時報》——紙媒未死,創新為魂
    做讀者可以使用的新聞《紐約時報》深刻地意識到,為了留住當前的讀者並吸引新的讀者,要敢於挑戰舊日的以印刷為中心的根深蒂固的習慣。《紐約時報》有著驕傲的傳統,編輯記者的工作常常反映了幾十年來建立的慣例,例如:每天與讀者交談一次,刻意保持同他們的疏離,並相信最有效的工具是書面文字。
  • 《紐約時報》每年可賺近20億美元
    十幾年以前,一個沒有報紙的世界是不可想像的。然而到了今天,很明顯,至少在目前的形勢下,報紙將難以生存。在21世紀頭十年,全世界最大的報紙之一《紐約時報》發現自己的前景黯淡,公司虧損得非常快。在2009~2010年,報紙廣告損失了30%的收入。2010年,《紐約時報》的整個新媒體部門只獲得了2.12億美元的數字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