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G建設「加速跑」 注入發展「新動能」——看許昌以5G為畫筆勾勒出彩新畫卷)
摘要
從首臺Huanghe牌PC機下線,到5G自動駕駛技術首次成功應用於特種車輛;從傳統產業乘「雲」而上,到高端裝備製造等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方興未艾……圍繞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戰略定位,近年來,我市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發力5G網絡建設、5G行業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和服務產業等多個領域,以5G為畫筆,勾勒出一幅出彩的發展新畫卷。
以每小時20公裡的速度開啟自動駕駛模式,順利通過障礙物識別、行人和非機動車避讓等14項5G自動駕駛場景測試……12月16日,在河南萬裡交通科技集團公司,一場5G應用路演引人關注。「我們通過5G戰略合作,讓北郵5G技術在許昌企業『落地生根』。」萬裡交通總經理張培說,這是5G技術產、學、研和應用相結合的有益嘗試,標誌著我市首個「5G應用示範基地」正式啟用。
這是我市大力搶抓機遇,持續推進5G典型場景應用的一個縮影。
從首臺Huanghe牌PC機下線,到5G自動駕駛技術首次成功應用於特種車輛;從傳統產業乘「雲」而上,到高端裝備製造等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方興未艾……圍繞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戰略定位,近年來,我市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發力5G網絡建設、5G行業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和服務產業等多個領域,以5G為畫筆,勾勒出一幅出彩的發展新畫卷。
通過3至5年的努力,將5G打造成千億級產業集群,形成加快發展的新動力、新引擎
當下,5G是全國各地爭相發展的產業前沿,也是我市「智造之都」建設重點打造的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作為國內攪拌行業首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由許昌德通振動攪拌技術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自主研發的「5G+攪拌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我市推進「智造」升級的生動寫照。
「我們為攪拌站建立了一套規範、標準、統一的可視化管理體系,將單一的人工控制轉化為信息系統自動化控制、人為邊緣風險轉化為智能化預警和管控,實現了企業精益生產、精益運營。」公司負責人張良奇說,目前,該平臺每日產生數據1200萬條,為全國23個省市303家企業提供設備預警和攪拌站精益數位化服務,還通過「一帶一路」為斯裡蘭卡、寮國、安哥拉的合作夥伴提供數位化服務。
2020年,許昌德通振動攪拌技術有限公司通過「5G+攪拌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實現設備銷售和增值數位化服務收入6300萬元。
在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5G創新應用產業園(一期)項目正在建設,目前,已有7棟約4.7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正式投入運營,吸引了包括華為雲、聯橋科技、四達電力、初心智能、甩手寶、正聚實業、真如科技等一批優秀企業入駐。已入駐企業聯橋科技公司的負責人介紹,他們致力於5G通信產品及系統平臺的研發,其「載波通訊模塊智能生產線」平均每3.6秒就可以生產出一件產品,並且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填補了省內空白。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技術研發、生產製造、場景應用三個產業發展重點,逐步構建起以龍頭企業帶動上下遊鏈式聚集、行業之間相互支撐的集群格局。目前,我市納入5G產業項目清單重點項目達32個,總投資36.3億元,力爭通過3至5年的努力,將5G打造成千億級產業集群,形成加快發展的新動力、新引擎。
許絕電工計劃投資3億元建設5G高頻電子基板項目,引進6條德國進口設備生產線,預計建成後年產值達到10億元;昊恆電力5G智慧塔及配套設備項目已取得環評批覆,現已進入與設備方洽談階段;與國際半導體技術研究院對接,謀劃建設千億級功率半導體產業園;與國家物聯網協會對接,計劃引進一批智能傳感器創新機構,創建智能傳感器創新基地……
圍繞延鏈強鏈補鏈,今年以來,我市在長三角、珠三角、北京、西安等地開展招商活動,重點與5G產業關鍵部件、網絡產品等相關企業進行對接。目前,一批5G產業項目落地我市,正在穩步推進。
以中聯即送為例。位於魏都區服務業孵化基地的中聯即送,是由許昌魏都投資總公司與許昌沃立德科技有限公司合資建設的即時配送物流企業,主要建設即時配送智能化調度運營中心、線上智能化調度平臺及線下即時配送網格,旨在打造「線上、線下、即時配送」的新型物流模式。其中,該企業自主研發的同城配送App、大型數據分析系統均已建成投用,並居全國同行業前沿,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
一組翔實有力的數字,見證了5年來中聯即送的驕人業績:今年累計訂單218.5萬餘單,累計交易額15.76億元,預計全年營業額20億元,實現利稅2億元。公司董事長宋一告訴記者,下一步將探索開展5G+無人配送試點建設,力爭通過3年時間,在配送規模上覆蓋200個城市,配送站點達到1500個,把中聯即送打造成為中國一流的即時配送服務企業,積極培育一批龍頭企業,為把許昌建設成為中國即時配送物流之都貢獻力量。
今年8月,為加快推動5G產業發展,培育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我市印發了《許昌市加快5G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清晰描繪出我市5G產業發展的「路線圖」。
根據該《方案》,到2022年年底,5G基礎網絡和研發創新基地、生產製造基地、應用示範基地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5G基站數量達到6500個,實現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基本滿足應用場景需求,5G用戶突破110萬戶;
5G研發創新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建設3個以上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平臺),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取得明顯成效;
5G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試點示範項目突破15個,打造一批標杆應用場景,完善一批應用推廣方案;
5G產業集群基本形成,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帶動關聯產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
截至目前,我市5G網絡建設累計投資5.8億元,5G基站累計達到1641個,已超額完成建成1500個基站的年度目標任務,5G網絡實現了縣城以上城區全覆蓋和垂直行業應用場景按需覆蓋。同時,大力實施基站直供電改造行動,建立電力部門與電信企業聯合推進機制,開展轉供電基站清理規範工作,依法查處轉供電環節亂加價、收取不合理場租費用等行為。目前,我市已完成省政府確定的轉供電佔比下降至20%的年度目標任務。
為統籌推進5G產業發展,我市成立了加快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工作協調推進機制。今年以來,我市先後召開6次工作推進會,及時傳達通報5G產業發展情況,明確下一步重點任務,形成了全市上下聯動,搶抓機遇的強大合力。「下一步,通過發展5G產業,實現從線上到線下、從消費到生產、從平臺到生態的5G全生態產業聚集態勢,5G軟硬體產業規模達千億元級,有效帶動我市上下遊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為『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智力支持。」市工信局副局長高瑞芳說。
來源:許昌市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