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2020-12-22 新華社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

新華社記者王麗麗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中國-東協經貿合作依然保持強勁勢頭。《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

他說,疫情期間中國-東協經貿合作逆勢上揚,雙方歷史性地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今年前三季度雙方貿易額達4818億美元,顯示出中國-東協經貿聯繫的韌性及經貿合作的巨大潛力。

他表示,RCEP的籤署有助於推動擁有資源和勞動力優勢的東協國家承接製造業產業轉移,加速東協國家工業化進程,有助於東協國家更好地融入區域和全球產業鏈,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在餘虹看來,RCEP為中國和東協國家企業應對疫情衝擊、拓展區域內市場注入「強大動力」。

他指出,中國和東協國家產業互補性強,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服務貿易等領域有著巨大合作潛力。未來東協在中國對外經貿格局中的分量會越來越重,東協國家也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及廣闊市場所蘊含的商機。

談到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餘虹說,東博會是雙方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有助於東協國家產品更好地進入中國市場,也有利於中國企業了解東協國家市場需求、發掘商機。

他表示,今年東博會聚焦數字經濟,契合當前中國-東協經貿合作發展趨勢。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和技術優勢,數字經濟也是東協國家加快工業化進程所必不可少的,未來該領域合作將成為雙方經貿和投資增長新的推動力。(完)

相關焦點

  •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中國-東協經貿合作依然保持強勁勢頭。
  • 財經觀察 : RCEP為疫情下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
    新華社金邊11月16日電 在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連續衝擊背景下,東協十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15日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發出了致力於推動自由貿易、多邊主義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向前發展的強音。
  • 中國發展新開局 世界經濟新機遇
    新機遇,來自持續釋放的消費潛力。中國擁有14億人口超大規模市場,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截至11月,日本對華出口已連續5個月保持正增長;德國蔡司公司中國區域最新財年營業收入達到80億元人民幣,這使得中國超越美國和德國,成為蔡司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場……有報告預測,未來15年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將達到8億,消費升級動能強勁、潛力巨大。
  • ...大關鍵力量——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
    新華社新加坡1月4日電 專訪:中國控制疫情和恢復經濟有兩大關鍵力量——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新華社記者蔡蜀亞2020年暴發的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衰退。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中國強大的國家統籌協調能力,中國人民展現出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和社會紀律性,成為中國控制疫情和恢復經濟的關鍵力量。「這不僅穩定住了國內經濟,更為陷入嚴重公共衛生危機和經濟衰退的世界起到了支撐作用,對全球抗擊疫情和保障基本經濟運轉作出了貢獻。」顧清揚說。
  • 攜手共創更加繁榮美好未來——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致辭振奮人心,體現了中國願意與東協國家分享發展機遇,攜手加強合作的決心與行動。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搭建合作平臺,將為國際抗疫合作和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更多信心和能量。  「東協和中國的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願同東協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 國際觀察:為後疫情時代上合組織行穩致遠注入新動能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 (國際觀察)為後疫情時代上合組織行穩致遠注入新動能新華社記者孫萍 劉健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10日以視頻方式舉行。兩年前,從青島峰會出發,上合組織開啟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新徵程。兩年後的今天,新冠疫情加速國際格局深刻演變,上合組織成員國命運與共意識增強。後疫情時代,成員國需繼續弘揚「上海精神」,攜手構建「四個共同體」,為上合組織深化合作、行穩致遠注入新動能。
  • 為中國影視的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評論周「影視技術創新與產業論壇」即將舉行
    從行業管理到製片管理,中國影視產業逐漸開始建構起一整套適合自身發展的運作機制與產業體系;從生產到製作,傳統生產方式和高科技、網際網路技術等充分對接,影視技術日益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手段;從宣發到放映,藉助當下網際網路的優勢,各種創新性營銷方式不斷湧起;融媒體、雲上映等新路徑、新技術已然為影視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 外交部就中國-東協合作、阿富汗喀布爾大學遭遇恐襲等答問
    總臺央視記者:我們注意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東協交往互動依然密切,「中國—東協關係雅加達論壇」剛剛舉行了今年第三場活動。本月底,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將在廣西南寧舉行。你如何看待中國—東協合作前景?
  • 專家視角 | 朱峰、武瓊:新冠疫情衝擊下東亞抗疫合作的機遇與挑戰...
    作者簡介朱鋒,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武瓊,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助理、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前言新冠病毒的全球爆發,疫情正在對東亞地區經濟的增長構成重大威脅,但也給東亞各國建立公共健康與安全的區域合作機制
  • QS全球大學排行榜公布,新加坡國立大學又雙叒名列亞洲第一!
    今天,全球高等教育權威研究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 對80多個國家的約1000所大學進行評分後,整理出世界大學排行榜,發布最新2021QS世界大學排名。麻省理工學院(MIT)繼續保持著其創紀錄的連勝紀錄——連續第九年蟬聯世界第一。
  • 外交部發言人就中國—東協合作等問題答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記者 馬卓言)在3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中國—東協合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將繼續堅定支持東協在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本月底,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將在廣西南寧舉行。
  • 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學院碩士專業信息
    新加坡國立大學在2021年QS世界排名中位列11,其中工程學院化學工程領域世界排名第8位,土木工程領域世界排名第9位,電子電氣工程領域世界排名第12位,機械工程領域和環境科學領域世界排名第15位,材料科學領域世界排名第13位。
  • 專訪: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利好世界經濟——訪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3日電(記者蔡蜀亞)「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在處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方面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必將會對世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記者書面採訪時這樣表示。
  • 第37屆東協峰會閉幕 強調攜手應對疫情
    新華社河內11月15日電(記者 黃碩 蔣聲雄)第37屆東協峰會及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15日閉幕。會議期間,東協各國及其對話夥伴就應對疫情、疫情後恢復、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等議題進行討論並達成重要成果。  東協輪值主席國越南總理阮春福在閉幕式上致辭時表示,2020年是極具挑戰的一年,此次會議討論了一系列推動合作應對新冠疫情挑戰、促進經濟恢復的切實舉措,通過了旨在幫助企業和民眾從疫情影響中恢復、促進社會經濟穩定的《東協全面恢復計劃》及其實施方案。
  • ...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的致辭引起熱烈...
    「習近平主席在本屆盛會上的致辭大氣磅礴,立意高遠,向世界宣講了中國擴大開放的不變初心及合作抗疫的人類共同心聲,指出要用足用好中國-東協博覽會平臺功能,為中國-東協乃至東亞地區經貿合作全面發展發揮更大作用。」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說,習主席的致辭為東博會服務中國-東協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國家改革開放吹響了接續前行的號角。
  • 特別海外連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鄭志明博士
    背景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5日6時30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417698例,突破40萬。累計死亡18614例,治癒107823人。面對疫情正在全球多點暴發的態勢,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守望相助,團結合作,共同戰勝風險挑戰,以開放合作的實際行動抵禦疫情衝擊。產業觀察●嘉賓鄭志明博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國家癌症研究所(NCI)高級、終身研究員。
  • 為什麼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為亞洲留學的首選?
    近一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導致歐美留學遇冷,而越來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選擇了亞洲留學,作為亞洲頂尖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則是成了留學生們的首選,今天金矢留學就給同學們介紹一下新加坡國立大學。
  • ...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的致辭(全文)
    本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就是要深化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中國和東協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友好關係源遠流長。2013年,我提出願同東協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 【會議綜述】RCEP與亞太經濟合作國際會議
    受新冠疫情影響,本次研討會採取遠程會議的方式。會議由遼寧大學校長潘一山教授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馮維江研究員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此次會議設有「RCEP與世界貿易體系」、「RCEP與亞太區域合作」、「RCEP與中國經濟發展」三個議題,分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世界經濟》編輯部主任毛日昇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中心主任高海紅研究員和遼寧大學國際經濟政治學院院長劉文革教授主持討論。
  • 「抓住RCEP新機遇,推動中國東協務實合作」研討會在京召開
    2020年11月27日下午,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和絲綢之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絡聯合主辦的「抓住RCEP新機遇,推動中國東協務實合作」研討會以線上視頻會議的方式在北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