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利好世界經濟——訪新加坡國立大學...

2021-01-09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3日電(記者蔡蜀亞)「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在處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方面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必將會對世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記者書面採訪時這樣表示。

他說,中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中國根據自身比較優勢的變化主動作出的戰略轉變,同時也及時回應了外部環境的新變化。

顧清揚說,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比較優勢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國內居民收入和購買力大幅提升,形成了快速成長的中等收入群體,同時也建成了較完整的生產體系和企業發展生態系統。為順應比較優勢的改變,未來有必要對過去以出口為導向的模式進行調整,注重投資與消費的平衡。

他認為,新發展格局對中國國內建立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滿足國內日益增多的消費需求和推動消費升級都會起到積極作用。「將注意力從滿足外部需求轉向內部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會倒逼國內創新體制的建立並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從經濟增長的效果來看,國內循環體系的建立,可以將生產、流通和消費循環鏈條中更多的價值增值部分留在國內,這相比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更能放大乘數效應。」

顧清揚表示,新發展格局也將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面對外部長期嚴峻挑戰,中國如何保持經濟穩定並積極參與全球化,這對世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雙循環有利於中國通過可以掌控的國內循環來保持穩定和應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開放和全球化仍然是中國的最優選擇。通過繼續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可以使內外循環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形成多維立體的產業鏈和供應鏈。

他強調:「雙循環體系本質上是更高水平的開放和更高質量的國內發展,絕不是閉關鎖國。中國穩定了,才有利於世界穩定,中國保持對外開放將惠及全球發展。」

顧清揚表示,無論是國內循環還是國際循環,中國內需提升是關鍵。內需既是國內企業的利潤來源和國內循環的主要拉力,也會促進國際循環。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期,美國等發達國家對終端產品的消費拉動作用在減弱,在這樣的情況下,拉動中國國內需求對世界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通過參與世界循環體系,把中國國內市場和產業鏈、供應鏈開放給全球,這將帶動世界經濟增長,對後疫情時期世界經濟恢復將起到支撐和拉動作用。」他說。

顧清揚認為,中國一方面可以繼續參與現有的國際經濟循環體系,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和區域經濟合作開闢新的國際循環通道。

編輯:譚慧婷

相關焦點

  •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中國-東協經貿合作依然保持強勁勢頭。
  • ...大關鍵力量——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
    新華社新加坡1月4日電 專訪:中國控制疫情和恢復經濟有兩大關鍵力量——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新華社記者蔡蜀亞2020年暴發的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衰退。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中國強大的國家統籌協調能力,中國人民展現出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和社會紀律性,成為中國控制疫情和恢復經濟的關鍵力量。「這不僅穩定住了國內經濟,更為陷入嚴重公共衛生危機和經濟衰退的世界起到了支撐作用,對全球抗擊疫情和保障基本經濟運轉作出了貢獻。」顧清揚說。
  • ...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中國發展新開局 世界經濟新機遇
    中國發展新開局 世界經濟新機遇2020/12/23 11:36:23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 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譜寫中國經濟奇蹟新篇章
    《求是》雜誌評論員  進入新發展階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度交匯,我國發展的環境錯綜複雜,發展的任務艱巨繁重,機遇挑戰前所未有。在新發展形勢下,如何育先機開新局,譜寫中國經濟奇蹟新篇章,是對我們黨的一個重大考驗。
  • 專訪:「世界第一」的成功之道——訪維也納國立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
    新華社維也納3月17日電 專訪:「世界第一」的成功之道——訪維也納國立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校長烏裡克·楚尤  新華社記者趙菲菲  英國QS全球教育集團今年2月底公布的最新世界大學專業排名顯示:奧地利維也納國立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和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並列表演藝術專業全球第一
  • 德國專家: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世界提供合作共贏機遇
    中新社柏林12月21日電 (記者 彭大偉)針對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多位德國專家和經濟界人士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不僅有助於增強科技創新實力、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將為世界提供更多合作共贏的機遇。
  • ...向好有助於世界經濟復甦——訪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
    新華社伊斯蘭瑪巴德12月20日電 專訪:中國經濟向好有助於世界經濟復甦——訪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沙基勒·拉邁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沙基勒·拉邁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堅持擴大內需和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將繼續推動中國經濟向好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 全面理解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全面理解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和把握。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企業帶來新機遇——訪資生堂全球CEO魚谷...
    新華社上海11月3日電 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企業帶來新機遇——訪資生堂全球CEO魚谷雅彥  新華社記者周蕊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舉行,日本美妝巨頭資生堂將在進博會上實現奢華品牌「御銀座」(THE GINZA)、護膚品牌BAUM在日本以外的首次海外亮相。
  • 新加坡學者:中國經濟表現亮眼助力全球經濟復甦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6日電(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陳剛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在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嚴重衝擊背景下,今年中國經濟表現相當「突出和亮眼」,將促進全球經濟復甦。陳剛說,近期中國外貿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同比持續增長,凸顯在全球經濟低迷背景下中國經濟的韌性。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充分認識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新發展階段、新歷史任務、新環境條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論成果。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不僅對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我國更好地應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變化尤其是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從內因角度來講,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經濟地理丨區域發展戰略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夯實基礎
    面對波詭雲譎的國際形勢和全球疫情蔓延,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4月10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首次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為指導我國「十四五」規劃和未來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指導思想和基本戰略。
  • 張佔斌:以新發展格局引領中國經濟新發展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佔斌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專訪:中國取得的成就是世界文明發展的典範——訪捷克和摩拉維亞...
    新華社布拉格9月22日電 專訪:中國取得的成就是世界文明發展的典範——訪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主席沃伊捷赫·菲利普新華社記者 楊曉紅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主席、捷克眾議院副議長沃伊捷赫·菲利普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所取得的成就,表明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取得了巨大勝利,是當今世界文明發展的典範
  • 海外人士熱議中國經濟穩健運行將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傳遞出中國經濟發展清晰而鮮明的信號。海外人士認為,會議為明年經濟工作指明方向,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全球經濟受新冠疫情衝擊而深陷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穩健運行將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 有的放矢:積極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複雜。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強調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 希臘學者、國際關係和中國問題專家海爾:構建新發展格局將為中國...
    由於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各國的經濟普遍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作為今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這次經濟工作會議對於整個世界經濟而言顯得尤為重要。海爾用「中國樂觀地展望未來,為國家和人民的未來做規劃」來形容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她表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通過實施緊急措施直接有效地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國家。
  • 邁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第一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緊緊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對照黨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認認真真抓落實,奮發有為開新局。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既要在戰略上布好局,也要於關鍵處落好子,在一些關鍵點上發力見效,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
  • 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
    作者: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 畢吉耀、張哲人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