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學者、國際關係和中國問題專家海爾:構建新發展格局將為中國...

2020-12-28 中國經濟網

希臘學者、國際關係和中國問題專家海爾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每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始終是國際社會和媒體關注的重大事件。由於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各國的經濟普遍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作為今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這次經濟工作會議對於整個世界經濟而言顯得尤為重要。海爾用「中國樂觀地展望未來,為國家和人民的未來做規劃」來形容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她表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通過實施緊急措施直接有效地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國家。中國在較短的時間裡控制住疫情,將死亡人數和傳染人數降到最低,為經濟復甦創造了條件。對於其他國家政府來說,中國採取的社會和經濟「組合拳」是他們需要學習的典範,因為很多國家仍然找不到能夠將保護公共衛生和促進經濟復甦相結合的政策組合。中國在應對這種國際重大挑戰時的表現再次給國際社會留下了深刻印象。

海爾認為,2021年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也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將開啟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因此,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承上啟下的作用更加突出。會議總結了2020年的經濟成就和問題,並為未來經濟發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奠定了發展基調。

「中國可以通過政府的有效調控和經濟的強大韌性,保證經濟的平穩運行。」海爾指出,2021年將是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堅實第一步,以中國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助於提振中國國內的市場需求,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海爾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提出的「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再一次明確了中國的碳中和工作步驟,這顯示了中國切實履行《巴黎協定》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承諾。(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駐雅典記者 曲俊澎)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德國專家: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世界提供合作共贏機遇
    中新社柏林12月21日電 (記者 彭大偉)針對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多位德國專家和經濟界人士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不僅有助於增強科技創新實力、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將為世界提供更多合作共贏的機遇。
  • "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新格局"——2020年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
    11月16日,「2020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暨國際貿易發展論壇--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新格局」在濟南的山東財經大學隆重舉行。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會長金旭、副會長邊振瑚和李鋼,山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王邵軍、校長趙忠秀出席會議。
  • 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譜寫中國經濟奇蹟新篇章
    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打通「堵點」、補上「斷點」,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暢通經濟社會循環。2020年2月2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了「暢通經濟社會循環」的要求。緊接著,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明確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構想。
  • 全面理解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
    自9月21日起,光明日報開設《新發展格局》系列專欄,刊發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理論文章,介紹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含義;推出記者發自一線的報導,介紹各地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擴大對外開放等系列改革成果,敬請關注。  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
  • 中國增長故事仍將令人驚嘆(國際論道)
    在路透社看來,2021年是中國新的經濟發展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這個五年規劃對於跨越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至關重要。報導稱,中國經濟已從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中穩步反彈。經濟學家預測,中國在疫情之初實行的寬鬆政策將在2021年有所收縮。「構建新發展格局第一步」「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繼續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 專訪: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利好世界經濟——訪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3日電(記者蔡蜀亞)「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在處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方面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必將會對世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記者書面採訪時這樣表示。
  • 張佔斌:以新發展格局引領中國經濟新發展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佔斌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學者:中國人權事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中新社天津12月20日電 (記者 張道正)來自中國有關人權研究機構的50多位專家學者19日齊聚「雲端」,圍繞中國人權理論、人權表達、人權道路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當前,中國人權事業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 進博會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寫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
    新華社記者 方喆攝在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的時刻,進博會如期舉辦,更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強大活力和強勁韌性,這也是全球企業對開放自信的中國投下的信任票。在我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當下,進博會如期舉辦,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國推進更高水平開放和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決心不會變。隨著進博會平臺效應不斷放大,將進一步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 構建雙循環新格局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所有文章站在時代的高度,聚焦經濟社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從不同的維度提出有現實價值、有建設性意義的對策。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內涵都十分豐富。 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有內無外,也不是有外無內,二者是辯證統一關係,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 中國倡議為世界發展指明方向
    這些講話在推動國際社會就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塑造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秩序、加強全球經濟治理、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提出了23項重要倡議、主張和舉措,發出了中國將推進自身高質量發展、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為國際社會注入了強勁信心和力量。
  • 史丹: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時代背景與任務
    近段時間,中央提出的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引發廣泛關注。當前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的國情國力和所面臨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已發生較大的變化。
  • 中國社科院專家解讀「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發展-光明日報-光明網
    與會學者圍繞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建議》),從多個角度展開了深入解讀。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著力點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
  • 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
    作者: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 畢吉耀、張哲人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 經濟地理丨區域發展戰略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夯實基礎
    回眸而去,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持續深入實施,在繼續推進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的同時更注重頂層設計,協調發展成為全國一盤棋的制勝要訣。展望「十四五」,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將繼續向縱深推進,釋放出持續強勁的發展動能,為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堅實的基礎。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發展機遇和成果的共享。一幅波瀾壯闊的區域協調發展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 2020年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暨國際貿易發展論壇在濟南成功舉辦
    11月16日,「2020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暨國際貿易發展論壇--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新格局」在濟南的山東財經大學隆重舉行。、山東工商大學等數十所著名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北京、上海、吉林、浙江、雲南、廣西等省市自治區國際貿易學會的負責人,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兼職副會長單位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鑫創科技有限公司、利安達國際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山東天益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成都蓉歐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德才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斯卡伯特種裝備有限公司等數十家企業代表, 以及2020年中國外經貿發展與改革徵文獲獎代表等共200
  • 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國際論壇將於24日在北京舉行
    Forum)將於12月24日在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金融文化交流中心舉辦,本次論壇以「推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主題,將邀請眾多國內外學界和業界的學者和專家共同探討新時期我國金融業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
  • 高培勇:構建新發展格局所凸顯的是「安全」二字
    但如果把「暢通」二字簡單理解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核心要義則有失偏頗,這種調整要求早就有之,而且圍繞這種調整的操作也早有實踐。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背景條件下,提出由「擴大需求」進一步聚焦於「擴大內需」,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擴大內需,立足國內市場」又被提升到新高度。高培勇強調,暢通無疑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之一,但不是全部,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考量是什麼?
  • 堅持擴大內需 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在這一關鍵時期,如何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是從政府到社會各界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宏觀經濟形勢作出精準研判,並提出了工作重點任務,為下階段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