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張東升帶你爬山,朱朝陽把你寫進日記裡,普普給你唱小白船,嚴良帶你去要錢,周春紅餵你喝牛奶,朱永平教你遊泳,好不容易躲過險象環生,又有景區馬主任與你相約旅館,熊孩子朱晶晶還要一腳踩上你新買的空軍一號小白鞋。
只有我,只是單純地寫一些自己想說但平時難以啟齒的心聲給大家看。
我們都曾感嘆生在三國般的亂世,長了一顆紅樓的玻璃心,本想結交一些水滸中出生入死的朋友,遇到的卻都是西遊記裡的妖魔鬼怪。
成年人的世界才充滿爾虞我詐,孩子們的世界顯得純潔無瑕,當傾盡所有都換不來真心相待時,是否會懷念兒時夥伴的親密無間。他們沒有猜忌和算計,會為朋友挺身而出,用單薄稚嫩的臂膀保護著需要援助的夥伴,像天使一般充滿愛和美好。
直到「壞小孩」的到來,再一次粉碎了關於「孩子就是天使」的美好幻想,就像天使也分加百列和路西法,孩子也有阿里和約書亞。
《隱秘的角落》自6月16日開播以來口碑不斷,評分一度飆至9.2,更被豆瓣網友高呼「有多久沒看到這樣的國產劇了」,劇名奠定了它懸疑驚悚的基調,從頭至尾鮮有恐怖畫面,偶爾出現《少年包青天》童年陰影般的背景音樂,不足為懼。但多數觀眾卻直呼後怕不已。
在這個角落裡,真正令人不寒而慄的不是怪力亂神,也不是崩壞的人性,而是三個孩子身上影射出的校園霸凌(不合群的學霸少年被孤立,水壺裡被放橡皮碎屑等待遇)、未成年侵害(粗略瀏覽小說中有提到普普是由於被福利院院長性侵而出逃,由於大環境需求改編成正能量的籌款為弟弟治病)、單親虎母令人窒息的教育方式、離異家庭重組後對孩子的漠視等客觀實在的真相。
是孤獨的靈魂擁抱取暖、為重視之人鋌而走險、為圓一個謊言而編造無數謊言、利用他人達到特殊的目的、被殘酷的現實傷害寧願相信美好的童話,用孩子偶遇並記錄下一起兇殺案之後的曲折離奇經歷去講成年人的無奈,用童言無忌書寫成年人才會看懂,產生共鳴的故事。
主演秦昊將反派張東升斯文敗類的氣質詮釋到極致,老戲骨影帝們的遊刃有餘,沒有韓式半永久網紅臉的幾位女演員,為塑造悍婦、跋扈女、孤高千金而走心,最難把控的孩子撐起大局。雖然仍存在一些網劇的粗糙無法媲美大片,但對精神貧瘠的當代刷劇黨而言已是良心之作。
網站上各種解析亦百家爭鳴,避開細思極恐的隱藏結局不談,作品改編自小說,小說離不開人物的形象塑造。他們在虛擬的世界裡,漫步在早已被編排好的人生路上,為故事承前啟後,又造成了必然的結局。
後面的內容淺談對四位主要人物的拙見,可能涉及劇透。
張東升
本以為故事的開頭他會拍出驚喜的作品,不料他卻親自演繹驚喜。一位外表溫文爾雅、溫順得過分甚至有些唯唯諾諾的人,竟將罪惡的雙手伸向被自己親切喚作「爸媽」的二位老人身上,是怎樣殘忍喪盡天良才會對父母下毒手?
不同於傳統反派的陰險毒辣、神通廣大,他只是一位在少年宮代課的教工,甚至算不上事業編,與妻子在學生時代相互愛慕「修成正果」。由於雙方家庭條件相差過度懸殊,無論他作出何種努力,有怎樣的理想抱負,在女方家人眼中他不過是個攀高枝的鳳凰男。
為女兒幸福名義來遊說的嶽父母屢次勸兩人分開,妻子也不堪忍受他的一事無成,多年感情早已被現實衝淡,矛盾一觸即發。逆來順受的他一直隱忍,努力扮演好女婿、好丈夫,壓抑的情緒終於在六峰山頂爆發。
他常用笛卡爾自比,那個空有智慧懷才不遇的落寞數學家哲學家,不小心在花甲之年愛上了公主。童話版本與公主相愛遭到國王反對,被囚禁、流放,也有另一版本說他根本得不到公主的青睞,鬱鬱寡歡而死。
張東升的經歷又酷似《送我上青雲》中遭受冷嘲熱諷,當眾表演背誦圓周率的劉光明,只是後者一生都在唯唯諾諾,靠偷偷佔便宜取得平衡,而前者向恥辱的源頭作出最終抵抗,伸出改變命運的雙手。
只是這個天資聰穎的人表現出的都是假象,甚至連頭髮都是假的。對著鏡子摘下假髮一刻如同照妖鏡前的鬼怪現出真面目,陰鷙的凝視,像都市傳說中的夢男一樣陰魂不散。
當他以為偽造的意外終於能打破自己與妻子廝守的阻礙時,生活總是充滿驚喜,無意撞破妻子出軌後惱羞成怒。他哭訴「這個世界上再沒有人像我對你這樣好了,我把我的一切都給你了,毫無保留。我現在除了你,什麼都沒有了。只要你不離開我,我什麼都可以接受。」
廉價的付出只是束縛,讓人更想逃離。
終於他意識到自己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也無法禁錮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忍痛放她遠走高飛但隨後又將其殺害。
他曾對知情的孩子們動過殺心,卻又對道出實情的普普萌生憐憫,決定幫助她。普普是他內心殘存的溫柔和對世界仍抱有的希望,又是渴望被理解的精神寄託,也是一次救贖。當僅存的美好化為烏有,想結束自己生命都沒有勇氣邁出一步時,他已徹底淪為被罪惡擊垮的懦夫,撕去偽善,完全魔化。
造化作弄,看似塵埃落定的心事,印滿了天道輪迴的恐懼。
朱朝陽
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典型,成績優異乖巧懂事。這一切歸功於他母親極端的教育,杜絕一切社交,以學為主,一切「綁架」都以愛之名,令人窒息。
難以置信這樣的孩子才是幕後隱藏坐收漁翁之利者,他有兩本日記,一本是現實,一本是童話。他用日記為自己開罪,將錯就錯巧妙設局除掉所有目中釘,像他爸希望的那樣重新開始,重新做回好孩子。
他朝陽般的光輝之下,是背對陽光的陰影,是那個不折不扣的「壞小孩」品質在滋長。不同於熊孩子,朱晶晶以「她還是個孩子」為藉口任性妄為,後來社會狠狠地教育了她,代價是付出生命;而朱朝陽的人畜無害,以目擊者身份被捲入命案很無辜,在朋友無家可歸之際收留他們,處處小心翼翼地試探,拒絕社交的他這段友誼處得如履薄冰,卻總在危難時刻不吝嗇伸出援手,又理所當然地保持冷漠疏離,直到關鍵時刻背叛出賣朋友仍不自知。
再次想到「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過人的智慧也許是天生,而種種反社會人格卻在後天的夾縫中野蠻生長。
過於以自我為中心的父母選擇離異,父親重新組建家庭後把愛傾注在另一個家上,繼母的刻薄、排斥,妹妹的態度和父親的漠視讓他感到自己多餘,對於待遇的不公和父愛的缺席他沒有抱怨,只是冷冷地接納,他表現出的成熟讓人無所適從。
母親由於工作長期在外,在家庭教育中將過度強勢的性格加在兒子身上,只能活在母親期望中的他,孤僻遭受霸凌的他,沉默寡言的他,種種境遇和一味的隱忍促進他偏激性格的形成,喪失安全感,對人缺乏信任,優秀卻活在自卑中。
他是張東升的學生,也像張東升的鏡子,起初是他的對立面,纏鬥許久,照出他原本的模樣,兩人不斷地接近,產生交集,交集不斷擴大,大集合吞噬小集合,是非顛倒,交集演化為併集,得道多助的朱朝陽取而代之成為勝者,完成了在沉默中悄無聲息地爆發。
父親聽到錄音中兒子的真情傾訴痛打自己一巴掌,是痛斥自己對兒子的懷疑;隨著彩蛋中拉鏈開關聲的出現,父親的巴掌變成了悔恨自己對女兒的失職。(小說中是朱朝陽將女孩推下樓,片尾普普的信中也有暗示)所以他看向繼母的眼神總是在逃避,不是畏懼報復行為人身攻擊,而是畏懼真相敗露。
空白的存儲卡是他的背叛,是設計除掉所有知情人的一個關鍵環節;故意在人來人往的衛生間道出真相,令張東升懷疑嚴良和普普反目成仇,導致普普在哮喘發作時沒有得到有效治療;父親和繼母在冷庫的綁架中喪命,恰好不費吹灰之力借張東升之手報仇;隨後以挽回逐漸惡化不受控制的事情為由再一步挑撥,才產生了甲板上的終極對決,坐收漁翁之利。
嚴良帶普普從福利院逃離闖入他家打破了他身邊的秩序,他需要費盡心思重建秩序。他曾說最後悔為兩人開門,更像惋惜自己過早為心中的邪念敞開大門。
以身在局中又置身事外的方式,修正所有「錯誤」,保持上帝視角旁觀操縱著一切,友情客串一位受害者。無辜的人接連死去,只剩他孑然一身,正如后羿只留扶桑樹下一隻金烏。
他的曖昧一笑,媲美張子楓在唐探中意味不明的笑。
心底的困獸,是愛的湧起,還是惡的源頭。
普普
是弱小但強大的存在,又像潘多拉的魔盒,吸引人去觸碰,放出一切罪惡,只困住希望。
事情因她出逃而起,她的無助和懂事,令人忍不住淪陷。她與朱晶晶無異,都是任性的小女孩,不同的是求生欲使她時常掛在嘴邊的話是「對不起」、「謝謝你」等敬辭,讓身邊的人產生負罪感和保護欲。
是她讓自閉的朱朝陽敞開心扉,暴露內心隱秘的角落,又再次將它深埋止損;是她讓走投無路的殺人犯動容,誤以為重新回歸正軌,又再度萬念俱灰。
這種示弱,也正是嚴良對她言聽計從,不惜遊走法律邊緣,觸碰道德底線的原因。一個自以為是但很努力的小女孩,始終在借別人的雙手努力,強勢地挑起禍端後無助地蜷縮在屏障後,攻心為上。
作為兩起事件的目擊者,掌握著當事人生殺大權的關鍵存在,總以任人宰割的形象出現,她的「壞」亦是隱藏的,是令人恨不起來,「雙標」的壞。
嚴良
他是傳統意義上無惡不作的壞小孩,從福利院逃脫,盜竊財物,打架鬥毆,敲詐勒索罪犯。
這是他為生存被迫採取的手段,他義無反顧幫助朋友,重情義但有勇無謀,以至於成為槍手毫無察覺。對長輩始終保持尊敬,雖然多次戲耍陳警官,但沒有真正加害於他,見到吸毒精神失常的父親也無怨恨,只有深深的思念和痛惜。
在終極對決中仍勸朱朝陽不要淪陷,即使他意識到對方性格扭曲,感到背叛,仍然希望那個給他提供溫暖避風港的夥伴能善良。
只有嚴良真誠勇敢,在凝望深淵過程中沒有墜入深淵,用自己的放手成全朋友美好的人生。開學典禮上的出現,是無聲的告別,沒有得到回應是意料之中,失落地走開,平靜坦然。至少自己曾擁有過美好的友誼,真心相待的朋友在這場戰役中全身而退,對他而言是最能洗脫罪孽的結局。
「我也不知道你能不能聽見我說話,這次來跟你道個別,以後,可能再也見不著你了。你不是希望我將來做個好人嗎。其實我也不知道,怎樣才算好人,老陳說我跟你一樣,你覺得呢。」他與瘋癲的父親道別時便已謝幕。
孩子們的故事戛然而止,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倖存的人回到各自生活軌跡上,一個皆大歡喜的童話式結局?徘徊在善惡邊緣的人在一個學霸少年陰冷的內心世界不得善終,是他像笛卡爾一樣活在夢中,還是所有的人沉睡在他編織的黑暗童話中。
致敬未麻的部屋
「飄呀飄呀飄向西天」的《小白船》像安魂曲般故事貫穿始末,沒有漿沒有帆的船擺渡失去方向的靈魂,通向另一個不存在的彼岸——長眠。
另外兩個迷途少年走入黑暗的通道,再沒出現過,像薛丁格的貓既死又生;剩下的落單的獨自在隱秘的角落裡,與黑暗融為一體。
熬製雞湯的是狐狸先生本人,還是披上狐狸外衣的小雞,耐人尋味。
《隱秘的角落》也被指責融梗無數,被網友惋惜結尾不盡人意,原因我們都知道,剪短尾巴總比被無情閹割好,12集的體量仍值得一追。
至於融梗的評議,這只是小眾文學作品不被人所接受而長眠在歷史中,被驚濤駭浪偶然翻起,所有人便都搖身一變成飽讀詩書古籍的評論家,大可不必。
人生總是充滿未知的變數和神奇的巧合,說不定誰的故事就出現在某個壞小孩的日記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