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幾天前寫過一篇關於《燕雲臺》的文章,看了七八集之後,因為發現摳圖、情節老套、女主部分行為簡直可以稱之為低智而決定吐槽完了棄劇,,沒想到在評論下方全是說其實還很不錯的,後面越來越進入高潮非常好看,於是鼓起勇氣繼續看了下去,沒想到,哎,一把傷心淚。
今天不想吐槽這個劇了,想說個大的話題,國產劇的大女主,是真的大女主嗎?
在我們還小的時候,港臺劇非常流行,那時候的女主大部分都是白蓮花人設,有把無理取鬧當真性情的,也有聖母心泛濫的,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總以愛情為第一,比如到現在大家都還在提及的《流星花園》、《海豚灣戀人》等等,看多了,大家就開始厭煩了。
在傻白甜女主不再受歡迎之後,開始湧現了一大批爆火的「勵志大女主戲」,早年有《甄嬛傳》《羋月傳》《楚喬傳》等爆款劇,近年來也有《延禧攻略》《如懿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口碑不錯的電視劇,為什麼這個勵志大女主要打引號呢,因為這些大女主看似努力奮鬥拿到的成果卻都是靠依附男人得到的,以《甄嬛傳》為例,前期依靠溫太醫避寵,中期後期靠皇帝與果郡王半真半假的寵一路擊敗華妃皇后熬死皇帝,就更不用說打著大女主劇旗號卻是個小言情傻白甜的《武媚娘傳奇》了,還沒十幾年前的傻白甜《至尊紅顏》好看(私心說一句,當年的賈靜雯可真美啊!)。
不止古裝劇,現代劇也是一樣,《我的前半生》那麼火,還以為能看到一個離婚後不靠男人自立自強奮鬥出一片天地的新大女主劇呢,結果呢,前腳靠閨蜜,後腳靠搶的閨蜜的男朋友!!!這些劇全是一路靠男人上位,卻聲稱是靠自己的努力,全體女配角都襯託了她的獨立善良,難道編劇認為女人只能靠外力成功嗎?是不是對獨立女性有什麼誤解?忽略工作能力,過分強調人脈的重要性,靠臉就能開掛,雖然這種現象在現實中也存在,但把這種錯誤的價值觀拍出來有什麼意義??打著獨立女性的旗號,內核還是個瑪麗蘇··········
好久沒有看到過一個智商在線,和男主玩心眼不落下風,真正獨立不靠男主救的大女主啊!她可以不受禮教束縛,有自己的追求,堅強又獨立,果敢又強勢。
不是說不管現代古裝女人都不能戀愛腦只搞事業不要愛情,選擇愛情沒有錯,以愛情為重的女人也可以有獨立的人格、有女權思想;賢妻良母、相夫教子也可以是一種理想。但國產劇裡對於這些女生的表現,卻都變成了「傻、作、目光短淺、工作能力差、缺乏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出了問題只知道靠男人、無理取鬧」等刻板印象。不是重視愛情的女生有錯,而是編劇和導演對於展現這樣女生的方式有錯。再另外,真正的女權思想不僅是鼓勵女性反歧視、追求獨立,也提出男性不應被性別偏見束縛(反對「男人理應負擔全部養家責任」、「男人不能怕疼更不能哭」、「男人打扮自己就是不爺們」等刻板印象)。
希望《燕雲臺》的失利能讓以後的國產劇中可以看到更多有思想、有追求、有人格的角色(不論男女),但女性角色需要改進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