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
當暑期的「迷霧劇場」落下帷幕後,這幾個月,觀眾又陷入了無劇可追的境地,然而曾經熟悉的「大女主戲」悄然而至。11月3日,古裝戲《燕雲臺》低調開播,雖然定檔的消息發布得很倉促,但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然而播出幾天後,該劇在豆瓣的評分卻只有4.8分。
以女性為主角的古裝大劇是最受關注,也最易出爆款的類型劇,早年有《甄嬛傳》《羋月傳》《楚喬傳》等爆款劇,近年來也有《延禧攻略》《如懿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口碑不錯的電視劇,為何唐嫣主演的《燕雲臺》反響平平?是劇出了問題,還是觀眾不愛「大女主戲」了?
野心很大的《燕雲臺》惹出歷史爭議
改編自蔣勝男同名小說的《燕雲臺》講述了大遼的鐵血紅顏蕭燕燕在韓德讓、耶律賢等人的幫助下,將大遼推向興盛之路的故事。熟悉歷史的觀眾可以看到,《燕雲臺》中蕭燕燕的原型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契丹蕭太后」蕭綽。
據蔣勝男介紹,在創作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精力研讀《遼史》,鑽研遼國的禮節和相關材料,在充分了解人物關係上注入大遼特有文化特色以及禮儀習俗,在細節上展開合理的藝術虛構,串聯出邏輯鏈完整的故事。
但有不少觀眾吐槽《燕雲臺》並不符合歷史。另外,遼國在歷史上攻打宋朝也是不爭的事實,也是人們熟悉的「楊家將」最大敵人,諸多敏感之處也遭到了不少爭議。蔣勝男迅速在微博上回應了爭議:「我不只是寫了《燕雲臺》,還寫了關於北宋的故事《鳳霸九天》和關於西夏的故事《鐵血胭脂》。關於楊家將的故事主要內容是在北宋篇裡,《燕雲臺》裡還真沒涉及。」蔣勝男表示,寫該系列的初心是以史為鑑,「探尋在當時為何會形成宋遼夏三朝並立的情況,宋有什麼缺失錯誤,遼和西夏又是為什麼能傳續下去。秦一統天下,不代表法家絕對正確;漢初用黃老之術,是楚文化;漢武時獨尊儒術和鹽鐵論,是齊魯文化。『粉歷史』如果只走向閉目塞聽和黨同伐異,與當下無益,於未來有害」。
大女主戲還有市場嗎?
在《燕雲臺》中唐嫣要從十幾歲的少女一直演到成功的蕭太后,在妝容上,化妝師似乎有意掩去唐嫣的年齡感,但觀眾對她元氣十足的妝容顯然有些不適應,服裝和妝容成為觀眾吐槽《燕雲臺》的重災區。
還有細心的網友發現了很多摳圖的畫面和穿幫鏡頭,樂此不疲地尋找這些鏡頭成為追劇一大樂趣。
從目前來看,唐嫣版的蕭太后與其他大女主戲的「嬌憨主角」無異,也許隨著劇情的走向,觀眾會漸入佳境,看到唐嫣的演技對角色的助力,看到蕭燕燕「鐵血」的一面。不過觀眾最為擔心的是,「別到最後又是一部感情大過天的古裝偶像劇」。
曾經的大女主戲是電視劇市場的絕對主力,隨著女性意識的崛起,多部以女性視覺為主,表達女性成長、獨立的電視劇被觀眾所接受。但隨著限古令等相關政策的出臺,再加上網劇的衝擊,古裝劇市場越來越小。特別是今年夏天,12集的「迷霧劇場」獨領風騷,讓觀眾看到了「短平快」魅力的同時,也使得觀眾失去了追長劇的動力,非但50集的《燕雲臺》是一座大山,正在播出的57集的《瞄準》也被觀眾吐槽「節奏慢,劇情冗長」。不過電視人張希認為,在網劇的影響和觀眾觀劇風格的改變下,古裝劇創作也要走向「小而美」的路線,比如今年的爆款古裝劇就是《傳聞中的陳芊芊》,這是多少電視劇創作者始料未及的。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的古裝劇也要細分類型,單獨主打「大女主」已不能讓觀眾全盤接受。看看接下來都有哪些古裝劇要亮相,楊冪主演的《斛珠夫人》,王一博、趙麗穎合作的《有翡》,楊紫和吳亦凡主演的《青簪行》,還有李沁和王大陸的《狼殿下》、周冬雨和許凱主演的《千古玦塵》,其中《斛珠夫人》是標準的大女主戲,《有翡》主打的是古裝武俠劇,《青簪行》則走的是古裝探案路線,《狼殿下》聚焦的是男主角王大陸的成長道路,《千古玦塵》則是傳統的古裝玄幻劇。「在觀眾主導下,古裝劇如何繼續細分市場,尋找到自己的受眾群體,是從業者的努力方向。」業內人士如是說。
來源: 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