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襪皮的小說,透露了「沒藥花園」的秘密

2021-02-26 硬核讀書會

《福爾摩斯:基本演繹法》劇照。

從夏洛克·福爾摩斯到名偵探柯南,從《嫌疑人X的獻身》到《隱秘的角落》,從《包青天》到《唐人街探案》……這些經典IP的成功,都離不開支撐故事的罪案。罪案發生,讀者和觀眾一起進入當局者的迷霧,等待最後真相揭曉的那一刻。迷戀這樣的過程,是我們的本能。近年來,除了書籍、漫畫,還出現了一些新興的作者,他們從自己的角度,將真實的罪案故事抽絲剝繭,儘可能地還原真相,「沒藥花園」就是其中最成功的自媒體。在創始人何襪皮的筆下,沉悶的案卷卷宗,奇蹟般地「復活」了。

看何襪皮分析十幾年前發生的罪案,就像進入了一個十幾年都未曾有人踏足過的黑暗房間,然後猛地亮起了一盞燈,燈光下塵埃飛舞,這個小屋子裡的舊故事逐漸顯現。

 

最近何襪皮的新書《沒藥花園:愛與恨是相互的解藥》出版了,這是屬於她的虛構故事集,但虛構故事往往有真實的原型和人性。讀了她的小說,可能更能理解她為什麼著迷於罪案寫作。

以下是何襪皮的自述,讓她帶我們進入她自己的那間「小石屋」。

何襪皮,蘇州人,南京大學新聞系本科,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人類學博士,微信公眾號」沒藥花園」主筆。小說和詩歌曾發表在《野草》《今天》《作品》《花城》《山花》等文學刊物,出版過長篇小說《龍樓雀》等,非虛構作品《謎案重現》等。

一個巨大的謊言

我曾在美國的威斯康星州生活十年。這個地方沒什麼有名景點,但有個地方叫「石頭上的房子」(The house on the rock),從上世紀50年代便存在了。

 

顧名思義,這個景點是在一望無際的中西部平原上,有幾棟歪歪扭扭的日式房子以及一個日式花園站在巨石之上。

 

房子的主人是J。

 

根據J密友的說法,在20世紀初的一天,J和著名建築師Frank Lloyd Wright一同驅車經過這裡。當時他們正在吵架,J一賭氣就說要在路邊的兩塊石頭上蓋個房子。

 

有次當我向本地的朋友說起我準備帶父母去那裡參觀時,他們尷尬地笑了起來。一位女士反對道:「為什麼不去州立公園呢?」,但又不解釋為什麼州立公園更適合去。她那皺起的鼻翼,曖昧的眼神,仿佛都在暗示:有什麼秘密讓人難以啟齒。

 

這倒激發了我的好奇。我必然要去看一看。

 

我果真被石頭上的房子震撼到了。

 

那種震撼不是第一眼視覺衝擊,逐漸趨於平淡的那種,而是不斷地疊加刺激,從數量和形式上壓垮你,讓你無處可逃

 

J擁有滿屋的洋娃娃,滿屋的象牙雕塑,滿屋的騎士盔甲,滿屋的馬戲團道具,古董車……我在昏暗的、瀰漫著黴味的室內街道上迷路,一邊尋思著:這傢伙到底多有錢,擁有多少東西呀?

 

房子主人號稱由他設計了世界上最多的音樂機器。這些音樂機器有的是個像郵筒那麼大的盒子。在一隻盒子裡,死神拿著鐮刀來了,病榻上的老人死了。一個女巫師在佔卜。京劇臉譜的人偶在紅燈籠下敲鑼打鼓。

 

有的機器有一個房間那麼大。你走進去,投一個硬幣,樂器自個兒演奏起交響樂。鋼琴鍵彈跳著,琴弦被空氣撥動,冷冰冰的精密儀器和程序假裝有了音樂的靈魂。背景飛過一隻老虎。帶翅膀的木頭模特,吊在天花板上,垂落一頭金髮。

 

一場無人表演的演出,只有觀眾為機器們鼓掌。

J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室內旋轉馬車。在漆黑的倉庫裡,洋娃娃騎在野獸的背上,音樂隆隆,永遠燈火璀璨,永遠亢奮歡快,日復一日旋轉著。

 

一條巨型鯨魚,張開足有三層樓高的血盆大口,嘴裡似乎裝著世界的殘骸,在巨浪中翻滾。

 

這裡應有盡有,是一個濃縮的世界。

 

有些人恨它的理由是顯而易見的。用弗洛伊德的uncanny理論來說,有些熟悉的事物卻可以在另一種場合中令人感到怪異和不安,比如洋娃娃和旋轉馬車。它們在這暗無天日的室內傳遞著恐怖、黑暗、邪惡的氣息,和死亡與性並置。

 

我的父母和我一樣,對石頭上的房子滿懷興趣和好奇。

 

我回去後查了資料,卻才知道:房子內的一切竟然都是虛構的!

 

它看似一個嚴謹的博物館,但那些煞有介事的說明是隨意杜撰的。收藏品,大都是仿冒的。那些讓主人引以為豪的音樂機器也是假的,它們的音樂並非依靠精密機械帶動樂器演奏。就連建造房子的初衷也是一個謊言,因為FrankLloyd Wright那幾年在日本,而J在那年只有九歲。

 

我不禁啞然失笑,誰會花畢生精力去營造一個如此龐大的謊言?

 

這個願意拿出所有東西向陌生人展示的J,卻是一個神秘的遁世者。關於他的人生軌跡無跡可尋,幾乎空白。他無法從展示中賺到錢。沒人知道他以何為生,或許繼承了一大筆遺產。他極為低調,不接受任何採訪,對自己的動機和作品也拒絕闡釋。在他活著的時候,他有時候會打扮得像個園丁,為植物澆水。若有遊客遇見了,問他是否是J,他便否認

 

我卻因為這份虛假而更愛這個地方了。

 

如果它是真實的,在我眼裡無非是用事實堆砌的物質王國,然而正因為它是虛構的,便成了一個製造者隱匿在幕後的夢境,一個逼真但戳穿也無妨的空間,可延伸至無窮。也正因為它是虛構的,它用一種宏大而浮誇的高貴,來遮掩它的不名一文。

 

它介於垃圾和藝術之間,好像一個穿著中世紀華服的貴族扮相的男人——且不論他的真實身份是否卑微——站在廢墟中間大聲地唱歌。

 

它有時候是約翰沃特的垃圾電影或者大衛林奇的夢境,有時候是何塞多諾索的魔幻小說,有時候則是波德萊爾的詩歌。

 

我卻因為這種矛盾和對立更愛它。

 

從某一天起,我也開始建造這樣的房子,企圖用一些人造奇蹟,來掩飾事實的平凡、想像力的貧瘠和生活的瘡痍。哪怕這種掩蓋的動機顯而易見。

而我們寫作者,就像J,不過是穿著不起眼的汗衫在後院處理雜草。當讀者好奇時,他只會留下一些敷衍的謊言,以證明這不重要。

 

但那歪歪扭扭的房子和裡面的東西卻會一直站在石頭上,讓人們想討論它,又羞於討論它,最後卻記住它。

《沒藥花園:愛與恨是相互的解藥》

何襪皮 著/ 廣東花城出版社 / 2021-1

 

沒藥花園

 

我覺得,寫小說的我,寫案件的我,和寫論文的我,就像是三個不同的我。聽上去有點像多重人格?其實我想說,我的大腦是很有「層」次的,等待大家更多的發現。

 

平時在沒藥花園上寫非虛構的文字,我更注重表達的條理和清晰,並沒什麼機會展示我的優美的語言和狂野的想像力。

 

其實,我從大學開始寫的短篇小說就很執著於懸念了。我那會就留意到,我幾乎每篇小說裡都會死一個人。(可見我對兇案的興趣由來已久。)

 

身邊總有一些朋友會向我講述他們遇到的故事,比如一對夫妻吵吵鬧鬧卻又分不開的一輩子,然後問我:「你不是作家嗎?把它寫出來。」

 

可我從沒寫過這類故事。我不願複製生活——難道我們還沒受夠嗎?

 

許多作家反抗生活的方式是在文學中呈現最大概率的日常。

 

而我喜歡的反抗方式,是提供一種反日常的可能性。就好像用那些熟悉的針線,繡出一幅與日常經驗背離的圖景。

 

《愛與恨是相互的解藥》收錄了我跨度十幾年的短篇小說,這些小說都有些黑暗色彩,有些情節可能比較怪誕和小眾,許多和犯罪有關。

從小到大,我喜歡過很多作家,寫作受到他們的影響,譬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卡爾維諾、何塞·多諾索、略薩、君特·格拉斯、尼採、伊恩·麥克尤恩、王小波、馬爾克斯等等。

 

本書中的故事都是虛構的,但它們很可能在世界的哪兒發生過。

 

很多零碎的細節是真的,比如我曾拜訪過清邁「人妖拳王」帕莉亞當年訓練的泰拳營地;比如和朋友在小勐臘邊境參與過鬥雞,並遇見了一個幫我們尋找失物的警察,名叫陳勐臘(《閨房哲學》);

 

比如在美國小鎮的農貿集市遇見的魔術師,留下一張帶電話號碼的撲克牌(《天鵝絨房間》);

 

比如採訪一位年逾六十的女性名人,財富可以讓她的臉如同三十歲那麼光滑,但雙手卻暴露了年齡(《蜥蜴胸針、小提琴手和手套》);

 

比如在曼谷見過的丘丘廟和小狼舞(《乞丐與菩薩》)。

 

還有很多收藏夾裡的新聞,比如痴迷造機器人的農民、吞噬鯊魚的章魚……

我希望故事中的情感是超越具體事件、政治派別甚至時代背景的,希望能探討的是亙古的東西,比如自私、恐懼和自由。

 

《機器人35號之死》寫的是兩個相愛的人的懦弱和孤獨。性格和經歷的差異,導致他們在人生幾十年中無法溝通。可他們的人生卻被一個沙漠中的村莊捆綁。他們只能分別把一個沒有情緒的機器人當作情感和身體的寄託,甚至彼此為敵。

 

《一條深灰色圍巾》講述了控制和逃離的故事。相信有共鳴的人一定能讀懂那句話:愛和恨是相互的解藥。

 

《被臭蟲毀掉的愛情》是基於多年前在美國租的公寓裡對付臭蟲的經歷,至今心有餘悸,也讓我意識到人類太自負,若真要較量起來,我們恐怕都不是蟲子的對手。而當我們忙著殺死電腦上的病毒時,真正吸血的東西已經侵入我們的皮膚。

 

《閨房哲學》是法國情色作家和哲學家薩德侯爵的書名。我曾在巴黎的塞納河畔的舊書攤上買過這本書。用同一個標題,是因為喜歡這個名字中的戲謔。在薩德看來,殘暴是人性的一部分。那麼受虐狂的恐懼感呢?當恐懼是可控的、可追求的時候,它不是真的恐懼,也對快感無效。而當恐懼是本能的、不可控制時,它又是什麼樣子?

 

《章魚帝國》系列正在創作長篇,目前本書收錄的是已完成的部分。

 

《天堂來的時候》《海熊的失蹤》都是在大學期間寫的,所以敘事上可能更隨意、散漫一些。它們都傳遞出我當時的想法:


人永遠是作為個體存在的,而個體之間的經驗與記憶必定有差異,這註定了每個人無法與他人完全溝通、信任的孤獨感。

相關焦點

  • 【專訪】「沒藥花園」何襪皮:男女都可能存在毀掉對方的念頭,但...
    記者 | 潘文捷編輯 | 黃月南大碎屍案、朱令案、黑色大麗花案……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人類學博士何襪皮創辦的公眾號「沒藥花園」是罪案愛好者的聚集地。2017年,何襪皮在上海做田野研究,時間上比較充裕,於是開始記錄自己對一些懸案的看法,並寫作公眾號「沒藥花園」。她搜集媒體報導、庭審記錄和警方公開的資料,分析和整理引起大眾關注的國內外罪案,逐漸得到百萬粉絲的關注。一些案件也被整理成紙質書出版,如2019年的《沒藥花園:十五個絕對真實的案件》,以及日前推出的《迷案重現:沒藥花園》。
  • 懸疑公眾號「沒藥花園」作者、人類學博士帶你探尋迷案背後的人性
    11月14日下午,人類學博士、擁有百萬粉絲的懸疑公眾號「沒藥花園」作者何襪皮做客廣州四閱書店琶洲店,開啟了她新書《迷案重現:沒藥花園》的分享會,與現場百名讀者一起,抽絲剝繭真實迷案,巡行迷案背後的人性與欲望。何襪皮出現在廣州,讓很多讀者充滿驚喜,一是終於看到了有著如此強大邏輯和分析能力的本尊,二是,本尊居然如此年輕時尚。
  • 「沒藥花園」新作《迷案重現》出版,何襪皮帶你巡行人性迷宮
    近日,「沒藥花園」2020新作《迷案重現:沒藥花園》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作者、人類學博士何襪皮帶領讀者重臨犯罪現場,以強邏輯推演,巡行人性迷宮。《迷案重現:沒藥花園》封面在見到何襪皮時,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很驚訝,「這個看起來很溫柔的江南姑娘,居然是百萬粉絲的懸疑類大號沒藥花園的創始人。」作為「沒藥花園」創始人、主筆人,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人類學博士,何襪皮的博士研究課題為空間安全、都市犯罪、恐懼感。
  • 《沒藥花園》新書首發分享,作者何襪皮解密人性迷宮
    25日下午,作者何襪皮做客南京奇點書集,開啟了她新書《迷案重現:沒藥花園》的首發分享,與現場百名讀者一起,抽絲剝繭真實迷案,巡行迷案背後的人性與欲望。這個看起來很溫柔的江南姑娘,居然是百萬粉絲的懸疑類大號「沒藥花園」的創始人。「沒藥花園」在國內講述真實案件的懸疑類自媒體中,毫無疑問是最特別的一個。和其他大部分懸疑帳號習慣搬運已有資料,重複講述讀者已知的情節,加入一些血腥的形容來吸引眼球的風格不同,「沒藥花園」的行文風格非常冷靜、克制,沒有套路感,並且會加入大量的新鮮素,進行縝密的邏輯推演。
  • 書蟲 | The Secret Garden 秘密花園 Level 3
    誰都不要她,也沒人喜歡她。父母去世以後,她被人從印度送回英國的約克郡,住在她舅舅的家裡。那是一幢舊房子,很大,差不多有上百個房間,可大部分都關得嚴嚴實實,還上了鎖。瑪麗住在那兒,情緒很壞,她感到厭煩、孤獨,整天沒事可做,除了園丁本·威瑟斯塔夫老頭,沒人跟她說說話。 不過後來瑪麗聽說了有關秘密花園的事。那花園的門緊鎖著,鑰匙也不知哪兒去了。
  • 電影資源 No.180《秘密花園》
    百度雲連結:http://pan.baidu.com/s/1skUKpPF 密碼:7zu7《秘密花園》
  • 英文小說《秘密花園 The Secret Garden》
    《秘密花園》(The Secret Garden)是美國女作家弗朗西絲·霍奇森·伯內特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
  • 新《秘密花園》 曝預告
    新《秘密花園》 曝預告 時間:2020.07.0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C 分享到:
  • 電影《秘密花園》:心理學家認為,自然是對孩子心靈最好的撫慰
    電影《秘密花園》是1993年根據美國作家伯內特的小說《秘密花園》改編拍攝而成的一部電影,由阿格涅絲卡·霍蘭執導。小說首次出版是在1911年,並且很快暢銷於美國和英國,之後不斷被改編成戲劇、電影、幼兒讀物等等,在近百年來,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
  • 一起走進《秘密花園》
    瑪麗在知更鳥的幫助下找到了秘密花園的鑰匙和大門,打開了那個秘密花園。這裡真是任何人都想像不到的世界上最親切、最神秘的地方。使它與世隔絕的高牆被一叢叢光禿禿的玫瑰枝條覆蓋著,濃密的枝條糾纏在一起。瑪麗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花園活過來。但是她沒有任何經驗,也不能判斷植物的死活,於是她找迪肯來幫忙。
  • 塗色書《秘密花園》要拍電影 網友們把故事都編好了
    據了解,近來大熱的塗色書《秘密花園》,也將作為「熱門IP」被改編成電影。此前曾有消息稱,陪伴幾代人成長的《新華字典》將要被改編為影視劇,有網友開玩笑說,「看來只有《新華字典》可以挑戰《秘密花園》了!」這本堪稱「全球最火塗色書」的《秘密花園》,中文簡體版由北京聯合出版社和後浪出版公司出版。
  • 「哈利波特」製片人出品,臉叔主演,《秘密花園》再度搬上銀幕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座秘密花園,當你在銀幕上看到它,會和你想的一樣嗎?英國著名作家弗朗西絲·霍奇森·伯內特於1911創作的經典兒童小說《秘密花園》第四次搬上大銀幕,「哈利波特」製片人大衛·海曼出品,「臉叔」科林·費斯主演,為影片提供了製作和演技的可靠保障。
  • 《秘密花園》有點令人失望
    懷著對93年版電影前作的熱愛甚至對續作《重返秘密花園》這部口碑一般的電影的偏愛,2020版剛出資源我就找來片子看了。首先說我沒能看完整部電影,看了將近一個小時退出來了,因為真的對劇情和人物失望。秘密花園
  • 《食之契約》秘密花園副本怎麼玩 秘密花園副本玩法詳解
    導 讀 在食之契約手遊中秘密花園副本的玩法內容究竟是什麼呢?秘密花園副本是最新上線的活動玩法哦!
  • 新版《秘密花園》:臉叔和朱莉·沃爾特斯攜手加盟
    臉叔科林·費斯和朱莉·沃爾特斯將出演改編自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內特1911年的經典小說《秘密花園》的電影。
  • 韓劇《秘密花園》曾讓我有心動的感覺
    有過叛逆的階段,但沒做過叛逆的事情,頂多在心裡對父母說的話有些不滿,到現在連戀愛也沒談過。不過是好孩子和不談戀愛應該沒有什麼因果關係。雖然長這麼大沒談過戀愛,但沒過悸動的感覺是不可能的。記得在微博上看到過一個中學老師寫的話,「哪個少男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這個老師主張男女同桌,他說這種事情,要疏,即正確地引導,光堵是不行的,我也贊成這種觀點。
  • 科林·費斯版《秘密花園》發正式預告,設定改為二戰後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3月6日,由小說改編的電影《秘密花園》電影發布北美版正式預告。該片講述出生在印度的英國小女孩瑪麗·倫羅克斯( 迪克西·艾格瑞克斯飾)經歷了父母雙亡後,被從印度送往英國約克郡克萊文姑父(科林·費斯扮演)的莊園生活。
  • 《秘密花園》少了點原著溫暖的感覺
    讀《秘密花園》的時候我還在上小學,是姥姥帶我去書店隨意挑了這本書。這是我童年時代讀過的最溫暖的一本書,以至於長大後我還一直記得,瑪麗是怎樣從一個性格古怪的女孩變得活潑開朗,她和花園園丁,瑪莎,迪肯,索爾比太太還有科林之間的友誼,她是怎樣一點點治癒了荒廢多年的花園,又是怎樣用這個花園治癒了病歪歪的科林。
  • 《秘密花園》:同質低齡化的套路之作,好萊塢奇幻片神話的休止符
    用平淡無奇來形容2020年版《秘密花園》再適合不過了。若不是主演過《國王的演講》的撲克臉大叔科林·費爾斯,拿著英倫範兒故作悲傷的內斂戲份,《秘密花園》就是一部靠著CG撐起來的、人物各種神煩的、劇情沒頭沒尾的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