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之長子囚牛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奇談》,我是女王家の蠢羊,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龍生九子之長子囚牛。
以前呢,蠢羊做過一個關於世界十大禁地的系列,這一次呢,蠢羊來做一個龍生九子的系列,希望大伙兒能夠喜歡。
身為中國人,都知道,龍是中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象徵之一,是華人最崇拜的動物,代表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其實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多多少少都聽過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的成語,但是實際上能知道這龍,生的九個孩子到底是誰,叫什麼名字,或許還無從得知。其實啊,龍生的九個孩子,都有其傳奇的故事,那麼今天,我們首先就來為大伙兒講講,這個龍生九子中的長子——囚牛。
囚牛啊,是龍生的九個孩子當中的老大,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至於囚牛的來歷,民間呢,是眾說紛紜。有的人說囚牛是龍與原配所生,是正兒八經的純種血脈;有的人卻說,龍,生性荒淫,與犀交合,則生囚牛,話說有一天,暴雨將至,天氣悶熱,龍在水裡喘不過氣來,便擺尾,出了河道。忽然看見岸邊,有一頭水牛撅著屁股在啃著青草,於是性慾大起,與其交合,便生下了老大——囚牛。就連《五雜俎》這本書裡也有記載:「龍性最淫,故與牛交,則生麟;與豕交,則生象;與馬交,則生龍馬;即婦人遇之,亦有為其所汙者。」也就是說啊,這個囚牛啊,是龍和牛的後代。
據說啊,囚牛特別喜歡聽音樂,於是經常能看到他,蹲立在琴頭上,所以很多名貴的琴上面,都有囚牛的形象。像漢族的胡琴,彝族的龍頭形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都有囚牛揚頭張口的形象。
關於囚牛,還有個美好的神話傳說。相傳在瀘沽湖畔住著一位美麗的彝族少女瑪雅,父親被部族大首領抓去當苦役了,她和母親相依為命,日子雖然清貧,但是她不抽菸不酗酒,是個難得的好女孩。
寨子裡的人都說湖底住著一隻名叫囚牛的妖怪,會在黃昏時出來吃人。但瑪雅並不相信,每到黃昏的時候,她都會抱著月琴到瀘沽湖畔輕輕彈奏,因為這月琴是她阿爸和阿媽愛情的見證,是阿爸留下的唯一紀念。瑪雅每天在湖畔彈奏,囚牛被動聽的樂曲吸引了,悄悄浮上湖面偷望了一眼,看到彈琴的美麗少女,不禁驚呼:「哎呀媽呀!」。瑪雅聽見好像有人叫她,一抬頭就看到了長相嚇人的囚牛。
瑪雅起初對於出現的這個怪物非常恐慌,但是後來見到囚牛,並沒有傷害她的意思,也就慢慢習慣了,還是,每天來到湖畔彈奏。時間一長,便和囚牛暗生情愫。
可是,自古天界有律,人妖不可相戀,已經對瑪雅心生情愫的囚牛也不敢違背天條。雖然不能跟自己心愛的姑娘在一起,但是每天能看到她,聽到她的彈奏已是心滿意足。好景不長,瑪雅的美麗令部落的大首領心生歹意,他以阿爸老瑪的性命要挾瑪雅就範,為了救阿爸,她只得答應了大首領的要求。在出嫁前的黃昏,瑪雅再次來到湖邊,彈起囚牛最愛的那首樂曲,可這次曲聲變得無比哀怨,仿佛在傾訴著令人肝腸寸斷的絕望。囚牛聽著這曲風不對啊,於是便問了瑪雅其中的緣由,瑪雅將大首領威脅她的事情告訴了囚牛,囚牛知道真相以後,一怒之下,躍出瀘沽湖,殺死了大首領。
囚牛因此觸犯了天條,按照天規,玉帝要將其處死。龍王見後不忍心,於是向玉帝求情,並且此時的囚牛誠懇認錯,情願受罰,只是請求將自己屍身的一部分,安在瑪雅的月琴上,這樣就可以日夜陪伴著瑪雅,聆聽她的琴聲。就這樣,當囚牛被處死時,一道金光從天而降,落在瑪雅的月琴上,從此,琴頭便變成了囚牛的模樣。這便是龍頭琴的由來。
當然啊,囚牛的形象不止出現在彝族的月琴上,也在漢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以及在藏族與蒙古族的撥弦拉彈技法的樂器上,常常刻有囚牛揚頭豎耳,張口的形象。
好了,今天的《奇談》就跟朋友們分享到這裡,如果大伙兒要是對龍生九子中的長子囚牛感興趣,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是女王家の蠢羊,我們下期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