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囚牛
【類別】:靈
【特徵】:形如有鱗有角的黃色小龍,今胡琴頭上刻獸是其遺像
【能力】:生性溫順,平生好音樂
囚牛,[明]李東陽版「龍九子」之一,平生好音樂的龍子,其形象常用於胡琴頭上刻獸。相傳「囚牛」生性溫和,專好音律,能辨萬物之音。在楊慎版「龍九子」中刪除。
李東陽版「龍九子」的由來是李東陽為答明孝宗對民間「龍生九子」是何名目的提問而和同僚倉促討論整理而出。時隔多年後,後起之秀[明]楊慎與李東陽再次探討「龍九子」的話題。在李東陽的指導下,楊慎對李東陽版「龍九子」進行了修改和調整後,提出了楊慎版「龍九子」。
李東陽版龍九子: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霸上、狴犴、屓贔、蚩吻
楊慎版新龍九子:贔屓(霸上)、螭吻(蚩吻)、蒲牢、狴犴、饕餮、〈蟲八〉〈蟲夏〉(蚣蝮)、睚眥、金猊(狻猊)、椒圖
文獻記載
[明]李東陽《懷麓堂集》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囚牛,龍種,平生好音樂,今胡琴頭上刻獸是其遺像;睚眥,平生好殺,金刀柄上龍吞口是其遺像;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蒲牢,平生好鳴,今鐘上獸紐是其遺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獅子是其遺像;霸上,平生好負重,今碑座獸是其遺像;狴犴,平生好訟,今獄門上獅子頭是其遺像;屓屭,平生好文,今碑兩旁龍是其遺像;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頭是其遺像。」亦作「 龍生九種 」。
[明]陳洪謨《治世餘聞》
上嘗遣中官至內閣,問龍生九子名目,皆莫能對。惟李閣老東陽記其略,倉卒不敢對,復出詢諸羅編修玘、劉稽勛績,乃備得其詳,因據以聞:九子者,一曰囚牛,龍種,性好音樂,今胡琴額上刻獸,是其遺像。一曰睚眥,好殺,今刀柄上龍吞口是。一曰嘲風,好險,今殿閣上走獸是。一曰滿牢,好鳴,今鍾上紐是。一曰狻猊,好坐,今佛座獅子是。一曰狴犴,好訟,今獄門上獅子是。一曰負贔,好文,今石碑兩旁龍是。一曰蚩吻,好吞,今殿脊獸頭是。
[明]謝肇淛《五雜俎》
龍生九子:「蒲牢好鳴,囚牛好音,蚩吻好吞,嘲風好險,睚眥好殺,負屭好文,狴犴好訟,狻猊好坐,霸下好負重。此語近世所傳,未考所出,而《博物志》九種之外,又有:憲章好囚,饕餮好水,蟋蜴好腥,〈蟲彎〉〈蟲全〉好風雨,螭虎好文採,金猊好煙,椒圖好閉口,虭蛥好立險,鰲魚好火,金吾不睡。亦皆龍之種類也。蓋龍性淫,無所不交,故種獨多耳。
[清]褚人獲《堅瓠集》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明孝宗書小帖。以問內閣李西涯。西涯不能悉。乃據羅圭峰【玘】劉蘆泉【績】之言。具疏以聞。西涯言於楊升庵。升庵為西涯承上問而不蔽下臣之美。賢相之盛節。錄於集中。一曰贔屓【避戲】。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獸。性好望。今殿脊獸頭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龍。性好叫吼。今鐘上獸鈕是也。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於獄門。五曰饕餮。好飲食。故立於鼎蓋。六曰蚣■〈蟲夏〉。性好水。故立於橋柱。七曰睚眥。性好殺。故立於刀環。八曰金猊。形似獅。性好煙火。故立於香爐。九曰椒圖。形似螺蚌。性好閉。故立於門鋪首。又有金吾。似美人首。尾似魚。有兩翼。性通靈不寐。故用警巡。然升庵無所引證。且與金吾而為十矣。胡承之侍真珠船。亦有龍九子。並載西涯事。其名不同。一曰囚牛。好音樂。胡琴上所刻是。二曰睚眥。刀柄龍吞頭是。三曰嘲風。性好險。殿角走獸是。四曰蒲牢。好鳴。鐘上獸紐是。五曰狻。【酸】猊好坐。佛座獅子是。六曰霸下。好負重。碑座獸是。七曰狴犴。好訟。獄門所畫獸是。八曰贔屓好文。石碑兩傍所畫龍是。九曰蚩吻。好吞。殿春獸頭是。各有引證。以為其說不經。援史傳睚眥必報等語。以證睚眥之非。蒲牢。海邊獸名。班固東都賦注。海中有大魚曰鯨。蒲牢畏鯨。鯨擊蒲牢。輒大鳴。凡鍾欲令聲大。故作蒲牢於上。而刻鯨形以撞之。狻猊。穆天子馬。日走五百裡。爾雅雲。狻麑如虥【潺】貓。食虎豹。郭璞注。即獅子也。出西域。狴犴。韻會曰犴。犬子也。犬所以守。故謂獄為犴。字林雲。犴豻同。胡地野狗。似狐。黑喙。周官士射豻侯注。豻胡犬。其守在夷。士以能勝四夷之守為善。故射之。埤雅雲。豻善守。故獄曰豻。贔屓。西京賦。巨靈贔屓。注。壯大貌。吳都賦。巨鰲贔屓。注。用力貌。蚩吻。當作鴟尾。王子年拾遺記。鯀沉羽淵。化為玄魚。後人修玄魚祠以祀之。見其浮躍出水。長百尺。噴水激浪。必降大雨。漢世越巫。請以鴟魚尾厭火災。今之獸頭鴟尾是也。唐會要。漢武柏梁臺災。越巫言海中有魚名虯。其尾似鴟。激浪則降雨。遂作其形。置於殿脊以厭火。南史蕭摩訶詔其廳事寢堂。並置鴟尾。諸書並不見有龍子之說。囚牛。霸下。嘲風。俱無考證。劉調父【元卿】賢奕。亦載諸物名。雲見山海經博物志。亦無龍九子之說。其贔屓蒲牢金猊椒圖螭吻金吾。說與升庵同。他如憲章。形似獸。有威。性好囚。立於獄門。蜥蜴。形似獸。鬼頭。性好腥。立於刀柄。蠻■〈蟲全〉。形似龍。性好風雨。立於殿脊。螭虎。形似龍。性好文採。立於石碑兩旁。虭蛥【刀哲】形似龍而小。性好險。故立護朽上。鰲魚。形似龍。好吞火。故立於屋脊。獸吻。形似獅子。性好食陰邪。故立門鐶上。饕餮。性好水。立於橋柱。按饕餮。韻匯等書。作貪食貌。升庵好飲食立鼎蓋之說為是。好水未識何據。升庵以蚣■〈蟲夏〉為好水。而陸儼山金臺紀聞。又以■〈蟲八〉■〈蟲夏〉為好飲雲。鴟鴞氏生三子。長曰蒲牢。次曰鴟吻。說亦與升庵同。三曰■〈蟲八〉■〈蟲夏〉好飲。即今閘口【閘暫字入聲】所置是也。閘口上以石鑿獸。置兩榜。狀似蜥蜴。首下尾上。名曰■〈蟲八〉■〈蟲夏〉。諸說各異。備書之。以俟博物君子訂正焉。
坊間說法
龍與犀交合,生囚牛;與豺交合,生睚眥;與猴交合,生嘲風;與象交合,生蒲牢;與獅交合,生狻猊;與龜交合,生贔屓;與虎交合,生狴犴;與魚交合,生螭吻;與犬交合,生負屓;與熊交合,生貔貅。
(文:花紅)
· 感謝閱讀 ·
傳播中華志怪文化,講述九州妖怪故事。
版權聲明:本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屬作者本人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今日頭條/知乎/微博:@你好妖怪工作室 | 郵箱:nihaoyaoguai1234@163.com
授權、交流、商務合作
請聯繫微信:nihaoyaoguai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