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1萬美元意味著什麼?

2020-12-22 老錢說錢

今天出來的宏觀經濟數據又多又猛,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官宣了人均GDP站上1萬美元新臺階——不誇張地說,一個新的時代和拐點就此到來。

圖為1980-2018年中國以美元計人均GDP

中國大陸人口有14億人,人均GDP1萬美元——這個水平在全世界橫向比較,有11億人比我們高,6億人跟中國差不多,45億人不如我們。

萬元美金時代意味著很多變化,挑幾個重點和大家分享下:

人均GDP1萬美元是個坎兒。

目前處於這個水平的主要經濟體有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土耳其、馬來西亞。

它們的共同特點都是從2000年左右開始,人均GDP高速增長,用10年左右時間翻了三四倍,在2008-2010年間紛紛衝上人均GDP1萬美元。然而,接下來近十年時間,這些國家圍繞著1萬美元不斷震蕩。這並非偶然,說明這些國家都不約而同地在人均GDP1萬美元附近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發展模式碰到了瓶頸。

我們跨過這個坎兒的關鍵一步就是穩增長」。具體點說,經濟增速能夠成功換擋,在中速發展平臺上維持儘可能長的時間。也就是下圖中的藍線模型:

橫軸同時代表時間和人均GDP

縱軸代表平滑了所有波動的簡版經濟增速

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這一塊,日韓確實是我們的榜樣。

萬元美金時代有兩大經濟基本盤:

一是基礎設施,包括城鎮化2.0—都市圈化,航空高鐵高速地鐵等公共運輸的連結,放開戶籍和搶人大戰,省會首位度提高和城市規模擴容。

我以前對城市化的理解僅限於房地產,這兩年做港股打新看了幾百份招股書才有了更深的體會。

只要是做C端生意的公司都不約而同地在「行業概覽」部分提到了「城鎮化率」「人均GDP」的提高,大家都知道自己在賺誰的錢。

第二大基本盤是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

據測算,2017年中國三口之家年收入在10萬元-50萬元之間的有1.4億個家庭,約4億人,且這個群體還在不斷增加。

居民部門最大的消費—買車、最大的投資—購房、最大的精神文明消費—閒暇旅遊,這些人是主力。

此外,中國很多人收入變動較大,增收速度快,統計起來代表性不足。

萬元美金時代,人力和時間成本會越來越貴。

在勞動力市場,誰稀缺誰就有溢價能力。以前文憑稀缺,大學生最吃香。現在是結構性稀缺,市場對有經驗的育兒嫂和護工的渴求程度一點兒不比算法工程師弱。

現在覺得房子貴,以後養老人力、優質醫療的成本可能比房子還要貴。服務業未來大有可為!

買帶有稀缺性的房產,一定程度上都算投資。因為前30人供房,退休後20年房養人。

萬元美金時代也是「老齡化」「少子化」時代,比人口數量還重要的是人口結構:

第6次人口普查的存量人口分布

人口,既是資源也是消耗,既是需求也是供給。

作為歷史車輪的代際燃料,40-60後已經基本燃燒殆盡,是老齡化的主力。部分60後尚在發揮餘熱,很可能要面臨延遲退休;

70後漸老矣,但趕上了最快的發展通道;80後正值中年,掌握著大量社會資源,仍將深刻影響未來的經濟變遷;

按照德國的67歲的退休標準,90後至少還要工作40年。90後整體比80後減少了25%,他們正式登上歷史舞臺,第一批先頭部隊已經年近30歲;

00後人數比90後還要減少16%,他們沒有任何歷史包袱,從父輩那裡繼承了代際財富,是最輕裝上陣的一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偏好,70後炒股,8090後買房,00後買鞋買國潮。90後+00後3.2億人,B站月活躍用戶1.1億人。

萬元美金時代,低利率時代,投資機會在哪裡?

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為什麼有的行業能在低增長大背景下爆發?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在一線城市,月薪6千和月薪1萬5的人,生活水平其實相差不大。雖然收入相差兩倍,但大家的「必要支出」差不多。

收入-必要支出=可選消費

6000-5000=1000

15000-6000=9000

收入增長2.5倍,必要支出稍微增長一些,可選消費卻暴漲了9倍。這就是很多行業會隨著人均GDP提高迎來爆發式增長的根本原因。

人均GDP2千美金,家電高速增長;3千美金,房地產投資增速高速增長;

1萬美金時代,醫療健康、保險、財富管理、新能源汽車、優質房產、泛消費升級等行業基本都可以無腦看好。

保持樂觀,看清洪流,下水摸魚。人生要選對!

本文內容參考引用了海通證券《看好中國未來發展系列》研報、《香帥中國財富報告》、人民日報等內容。

相關焦點

  • 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 人均GDP是什麼意思是人均收入嗎
    央視網消息:中國的人均GDP在2019年首次突破1萬美元,這個指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綜合國力更加強大,而對於每個老百姓來說,又意味著什麼?人均GDP跨過1萬美元大關,百姓又能從中得到什麼?  GDP,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它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間內提供的勞務或產品的最終成品總價值。
  • 臺灣人均GDP或將破3萬美元,令蔡英文興奮
    近日,臺灣地區統計部門發布了最新經濟預測數據,今年臺灣經濟gdp增長率上調至2.54%。並且,預計明年臺灣人均GDP將首度突破3萬美元。
  •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
    gdp是什麼意思通俗講就相當農村一個家庭每年種地收糧食、蔬菜、水果的總價值,養豬、雞、鴨的總價值,編框子成品的總價值,打工的總收入,一年全部累加起來就是這個農村家庭的GDP。與種植、養殖、買編框子原料的支出無關。
  •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是個啥概念?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中國經濟數據,信息量很大。其中,「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成了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一個經濟數據,為何如此備受關注?今天咱們就好好嘮嘮數據背後的故事。一首先咱們來看人均GDP這個概念,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意味著什麼。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一書中,人均GDP被看作經濟產出效率的刻畫指標,用以說明人們創造財富的能力,衡量經濟發展長期變動。
  • 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
    央視網消息:中國的人均GDP在2019年首次突破1萬美元,這個指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綜合國力更加強大,而對於每個老百姓來說,又意味著什麼?人均GDP跨過1萬美元大關,百姓又能從中得到什麼?人均GDP=GDP÷總人口數那人均GDP又是什麼呢?是不是GDP除以所有這一年在中國工作生活的人的總數?錯,人均GDP是GDP總量除以這個國家的總人口數。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就相當於我們每個中國人,在2019年創造的財富超過了1萬美元。
  • 境外媒體關注中國人均GDP首破1萬美元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大關。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1美元約合6.88元人民幣),跨上1萬美元臺階。這一消息引發多家境外媒體關注。
  • 阿根廷GDP4496億美元,人均1萬美元,是我們什麼水平?
    我們從阿根廷的內部和外部環境來分析下是什麼導致阿根廷的崩壞淪落,阿根廷夢破碎? 據數據顯示,阿根廷的人口為4385萬(2016年),這和我國的遼寧常住人口4359萬(2018年)、江西常住人口4647萬(2018年)較為接近。
  • 各國人均GDP:印度2100美元,美國6.5萬美元,我國怎麼樣?
    瑞士(人均GDP高達8.2萬美元)。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瑞士在2019年的人均GDP高達8.2萬美元,是同期日本的2倍之多。作為歐洲的「小國家」,瑞士的總人口僅有850萬人,而這裡卻坐落著14家世界500強企業:雀巢、諾華、羅氏、ABB集團、瑞銀集團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美國人均GDP超過6.5萬美元,人均年收入為3.9萬美元,那存款呢?
    3.28億,即人均GDP超過了6.5萬美元——不僅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一名,其人均GDP也名列前茅,充分顯示了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同樣以美國商務部公開的數據為例,2019年美國所有家庭的「中位數收入為6.87萬美元,人均收入中位數為2.73萬美元」。 所有美國家庭的平均收入為9.8萬美元,戶均人口為2.52,人均年收入為3.9萬美元。按照當前的匯率,美國人均年收入約25.74萬元人民幣,人均中位數收入為18萬元人民幣。
  • 中國人均GDP連續兩年超1萬美元意味著什麼?《你好,李煥英》總票房破36.51億元!新知早讀來了
    中國人均GDP連續兩年超1萬美元意味著什麼? 中國的人均GDP略超1萬美元,大致相當於世界各國人均GDP平均水平的90%;距離高收入國家標準尚有約20%的差距。這就意味著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仍然屬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高福:國內疫情進入最後撲滅階段,已接種3100萬劑疫苗。教育部:普通高校專業不得規定男女生錄取比例。
  • 2020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均已公布
    數據顯示,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較2020年普遍回落,其中8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此外,2020年31個省份的GDP總和超全國的差額首次出現銳減,意味著地方GDP之和與全國GDP差額不斷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2020年中國各省市GDP增速可參考2020年數據,各省市排名情況或有些許調整。
  • 2019年法國人均GDP降至4.04萬美元,預計會被日本人均超過
    前言:2018年,法國GDP總量為2.78萬億美元,人均GDP為4.15萬美元。同期,日本的GDP接近5萬億美元,人均GDP接近4萬美元——即,日本的經濟總量雖比法國高,但人均GDP卻略低於法國。比如,在2019年平均是6.8985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同比貶值4%;平均是64.62俄羅斯盧比兌換1美元,貶值2.6%;平均是1英鎊兌換1.2764美元,貶值4.4%;平均是1歐元兌換1.1195美元,歐元同比貶值幅度超過5%……這就是說,雖然在2019年法國經濟實際增速、名義增速都是正增長,
  • 2019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日本比我國早38年,美國呢
    如果從人均GDP的發展情況來看,這三個國家的情況又如何呢?人均GDP從5千到一萬用了多久?美國如今GDP總量全球最高,人均GDP自然也不低,據悉目前美國人均GDP早已超過6萬美元。但即使是美國,GDP也不可能說是一步登天,必須要經歷一個發展過程。那麼美國的人均GDP從5千美元到1萬美元,用了多久時間呢?
  • 朱光耀: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我國人均GDP升至2萬美元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朱光耀: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意味著我國人均GDP升至2萬美元新華網北京11月17日電(何凡 劉緒堯)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
  • 2019韓國gdp增長率多少?2019年韓國gdp總量預測
    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韓國的對外出口總額為5424.1億美元,同比減少10.3%。  與此同時,韓國的支柱企業——三星、LG的全年利潤均同比負增長,韓國的現代集團汽車銷量也未能完成預定目標……,總之在2019年韓國多家大型企業的業績不佳,拖累經濟增長。
  • 我國人均GDP將超過1萬美元,中國距離高收入國家行列還有多遠?
    通過每年的平均匯率來算,人均GDP大約在10276美元;根據中國新聞網8月7日的報導顯示,我國的人民平均總收入將增長到10410美元,也成功的突破10000美元大關。 意思就是說,憑藉著現在的標準來看,我國的人均GDP收入水平距離高收入國家標準,依然有著2126美元的差距。隨著今年突發的疫情,全球經濟都遭受到了衝擊,據世界銀行的預測,全球經濟也將會出現5.2%的下降,而深受重災區的美國,其經濟也幅度也獎達到6.1%。
  • 臺灣購買力平價人均GDP「高達」5.3萬美元的真相 | 陳經
    這回讓洛杉磯房東「如獲至寶」的數據,是2018年臺灣「購買力平價」人均GDP,臺灣高達5.3萬美元的數值,高居世界第15位,比日本4.4萬美元還高,也高於韓國的4.1萬美元。臺灣匯率人均GDP是2.5萬美元,購買力平價GDP比它翻倍還多。房東還鼓吹了臺灣經濟的其它方面,但我這次就談這個「購買力平價」人均GDP,值得分析一下。
  • 臺灣省人均GDP達2.5萬美元,與內地一線城市相比處於什麼水平?
    2018年臺灣實現17.77萬億新臺幣,折合5894億美元,如果按照平均人口2358萬人計算,那麼臺灣的人均GDP接近2.5萬美元。近年來隨著內地經濟的快速增長,許多地區已經率先跨入高收入行列,比如四大一線城市,無論是在城市建設,還是經濟發展水平,都與發達國家相差無幾。那麼經濟上先行一步的臺灣省,人均GDP接近25000美元,在內地一線城市中處於什麼水平?
  • 臺灣人均gdp2018 臺灣省人均gdp及gdp增長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30日訊  臺媒稱,上海市1月27日召開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海市市長應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8年上海常住人口人均生產總值(GDP)突破2萬美元。
  • 2019年,美國GDP總量21.7萬億美元,人均GDP有66159美元!中國呢?
    王爺說財經導讀:本周,美國公布四季度GDP數據,即:去年4季度,美國GDP增速2.1%!自此,2019年,美國GDP總量21.7萬億美元,GDP年增速2.3%!那麼美國人均GDP多少呢?此外,作為一個對比,2019年,中國GDP和人均GDP又是多少?和美國相比如何?上個月底(30日),美國商務部發布的初步GDP估計數據顯示,去年4季度,美國GDP增長2.1%,與第三季度持平,符合經濟學家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