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寫了兩篇日誌,後來又把它刪了,當你知道有人會關注也就有了寫的動力。
今晚我熬夜看了《狗十三》這個電影,全程淚奔。看不懂的你一定是個幸福的人,看懂了的,願以後的路可以被溫柔相待。噴女主的要麼你已成人但尚未成家,要麼你從來沒有叛逆過。
彈幕裡面很多人說父親不稱職,也許成年人現實的社會,你可能還沒有經歷到吧。女孩兒沒有錯,她的父親也沒有錯。站在女孩的角度,她只是想保護好自己喜歡的東西。站在父親的角度,他真的很愛自己的女兒。
彈幕裡面說什麼的都有,有評論看不懂,為什麼狗叫愛因斯坦?是因為她熱愛物理,她爸逼她學英語,英語演講她爸一來就緊張,家庭給她太多壓力。看不懂的人我羨慕你有一個幸福的童年,還有人說女孩不懂事,大人才會需要懂事,孩子只需要愛。有說因為裸體鏡頭被雪藏,沒有那個鏡頭表現不出女孩的內心戲。她的爸爸只會用錢哄她,有誰關心她需要買一件合適的內衣了。
女孩在外面和男孩喝酒打她,酒桌上又讓她和老闆敬酒,沒有不聽話懂事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你們大人定義的「懂事」是什麼樣子的?
女孩第一次丟狗,她要尊重爺爺,因為爺爺摔傷了腿,女孩第二次扔狗,因為要愛護弟弟,因為弟弟年齡小不懂事。奶奶出去找她回不來,爸爸把她打傷,後面弟弟把奶奶打了,爸爸一句他年紀小就過去了。
後來女孩說出「我剛剛好害怕它認出我來」,這樣的事你以後還會經歷許多」,比如吃狗肉,喝酒,到底是多大的傷心難過才會讓他她一個人偷偷的哭泣。
女孩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因為那樣叫做「不懂事」,她要去適應這個世界,所謂成年人的世界。
不是離異的孩子是不能理解的,讓我家吳老師看了電影,也會說我矯情和淚點低,我慶幸自己已經長大的時候父母離的婚,我和親弟弟都會吵架打架動刀。
我也養過一條狗,在它生病被我媽賣給狗販子的時候我很後悔沒有保護狗狗,小孩子是沒有話語權的,你無法阻止大人的決定。
我小學的時候,在路邊看到死去的鳥和蝴蝶,會把它們埋在土裡,然後會禱告、會哭。如今我也會慢慢變得麻木不仁,成長就是讓自己變成自己最討厭的人,所以女孩的無助我能感同身受,在那種時候親人的確都比不上她的狗狗。
本片很好講述一個正是年少青春的花季少女為何轉變成默默無聞開始懂事的未來女強人 ,人們都說過了青春期才會真正的成長起來 ,人吶!不受點挫折, 不經歷一些事情不會長大。
最後像女孩的弟弟學輪滑一樣,不斷跌倒又爬起來,每個人也會像她弟弟一樣不得不接受中國式父母教育。
是少女寂寞的十三歲,是我們永遠不知道為什麼總不快樂的十三歲,是像狗一樣被馴化的十三歲,是一代又一代人重複的、失去童真童趣童心、變得世俗起來的十三歲。
老虎從此被關進籠子裡供人觀賞,魚兒從此被封閉在水箱中給人參觀,狗從此被牽在漂亮的皮繩裡聽話地搖尾巴,少年從此長成衣冠楚楚的合格的大人。但更叫人沮喪的是,那些原本暗潮湧動的年輕人長成庸碌的中年人之後,最終也會轉過身去馴化他們的下一代。「你看,這個孩子好懂事好乖啊。」「你怎麼知道她他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