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 | 星際galgame的秘密——關於質量效應的十個事實!

2021-02-06 自愈學院



知識,就是一種自愈能量



 ◆ ◆


每當人們爭論遊戲到底是不是一種藝術形式時,優秀的RPG遊戲總會被拿出來說事,這是RPG自身的屬性決定的。RPG遊戲更便於塑造角色、傳達劇情,而這兩點,正是大部分人對於藝術作品的要求,比如小說、電影等。在遊戲史上,曾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RPG遊戲,讓遊戲真正地變成了一種藝術形式,今天我們就要講這樣一個優秀的RPG遊戲系列:質量效應系列。


關於質量效應的十個事實


 ◆ ◆


一:說到質量效應,最標誌性的無疑還是系列的主角:指揮官Sheperd。他被廣大玩家音譯為斜坡指揮官,Sheperd作為質量效應三部曲中的主角,完成了無數偉大的事業,諸如成為第一個人類幽靈,打敗收割者,最終帶領整個銀河系對抗收割者的入侵,這麼偉大的人物,他的名字肯定也是大有來頭的。



Sheperd指揮官的名字來自於艾倫·薛帕德。艾倫是美國的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他與110人一起進入水星計劃並脫穎而出。而後在自由7號計劃中,成為美國第一個世界第二個進入太空的人。不僅主角的名字是在致敬人類宇航先鋒,系列中還請來了太空人配音。


在質量效應3的結尾,巴茲·奧爾德林為那個看星星的老人配音,巴茲是第二個登上月球的人類就跟在阿姆斯特朗的後面……他在為ME3配音時,已經80多歲了。



第二:儘管連主角名字都是在致敬美國的航天員,但實際上質量效應是非常標準的加拿大產品。之所以沒有致敬加拿大的航天員可能是因為到現在為止,加拿大一共才只有9位進入過太空的人……


質量效應是由bioware開發的,這家加拿大遊戲開發商成立於1995年2月,他們的第一款作品是1996年的《超鋼戰神》。這款作品只是他們的試水之作,作為一款展示技術、設計實力的產品,他們把這款遊戲的demo送到了10家不同的發行商,其中有7家給了他們肯定的答覆。



最終Interplay發行了這款遊戲,這極大的增強了他們的信息。隨後,就開始了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RPG遊戲。1998年,他們推出了讓bioware一舉成名的作品,這就是被認為是拯救了RPG遊戲的博德之門系列。



第三:作為一個新公司推出的新系列,博得之門一上市就賣出了200萬份,和暗黑破壞神平齊,可以說是非常成功。從此bioware就開始在RPG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了。1998年的博德之門後,就是2002年的無冬之夜,2003年的星球大戰舊共和國,2007年的質量效應,2009年的龍騰世紀,可以說bioware是RPG專業戶了



雖說質量效應1是2007年才正式發售的,但據3部曲的製作人卡西·哈德森回憶,正式的開發工作從2004年起就開始了。那時他們剛剛開發完《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所有人都情緒高漲,很想繼續製作科幻、太空題材的RPG遊戲,他們決定自己構建一個科幻世界觀,不再使用別人的世界觀。bioware將當時全部優秀的人力都,投入到了這個項目的製作中。



第四:質量效應1的負責人卡西·哈德森本來是做技術出身。1998年大學畢業加入bioware,就是他擔任了舊共和國武士的製作人。對於科幻類題材很有把握,是因為想製作屬於自己的科幻世界,所以整個質量效應製作團隊的組成也與一般的團隊不同。



1代的製作組中足足有8個編劇,更像是好萊塢的編制而非遊戲公司……首席編劇是德魯·卡賓森。德魯從博得之門2開始,就擔任了bioware全部遊戲的創作,後來還寫了5部星球大戰的小說,實力非同一般。


整個1代的製作團隊有130人,可以說是比較龐大了。而就是這麼大的一個團隊,在項目最初的6到8個月,卻沒有做出任何成品,都是在構思遊戲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最終遊戲確定為RPG+射擊的方向。本來,質量效應是想做成xbox360獨佔的, 後來在發行商EA的建議下,改為了全平臺。



第五:質量效應這個名字是bioware在最後時刻才決定的,本來他們不想用這個的。在項目開發的過程中,遊戲的名字一直叫science fiction x,直譯過來就是科幻X……別以為他們的開玩笑的,他們真的想叫這個。



不過美國早就有一本成名的科幻雜誌叫做SFX了,他們只得改名。其實,就連bioware公司的名字都有點奇怪,bioware直譯就是生物製品的意思,為什麼會成為一家遊戲公司的名字呢?這就要講到bioware創始人的身份了。


其實bioware創始人中,有三個醫生雷·穆吉卡、格雷格·扎少科和奧古斯丁·葉,這三個人進入遊戲界純屬巧合。最初是格雷格的表兄,馬塞爾·扎少科平時就在製作遊戲,格雷格看到了其中的機會,拉來了自己的兩個同學,這才成立了bioware。他們將公司命名為生物製品就是為了紀念自己的醫生生涯



第六:2007年11月,質量效應1正式發售,遊戲使用虛幻3引擎製作,在當年畫面還是相當不錯的,更為大家所歡迎的是充滿選擇、交互式的敘事方式,幾乎所有媒體都將這個特點作為最大的優點來進行宣傳。


大多數媒體都給出了90分以上的評分,在眾多年度獎項的評選中,質量效應也拿到了不少成績。2007年的最佳RPG、2008年的年度RPG都被它收入囊中。銷量方面也獲得了不小的成功,11月份發售的遊戲在2008年的1月份就賣出了150萬份,唯一受到非議的遊戲內容是AI和戰鬥


1代的戰鬥並不是很流暢,手感一般,戰鬥也就成為了2代中最主要的調整點。2008年初,2代的開發就開始了,bioware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來優化遊戲中的戰鬥部分,直到他們對戰鬥部分滿意了,才開始做RPG的部分。



第七:正是由於bioware抓住了應該做出調整的方向,所以質量效應2成為了系列中獲得評價最高的一部。Eurogamer甚至給出了10分滿分,而IGN的評分也有9.6,很多媒體甚至把2代稱為遊戲史上最優秀的遊戲之一。


從劇情、戰鬥、人物塑造全方面獲得讚譽,2代在第14界DICE遊戲大獎上一作獲得了3個大獎:年度最佳遊戲、最佳角色扮演遊戲和傑出故事獎。在2代帶給大家如此優秀的體驗之後

玩家們開始翹首以待3部曲的終章、揭示sheperd和銀河系最終命運的一作:質量效應3



ME3的首席編輯變為了曼克·沃爾特,他和卡西·哈德森一起,在一個下午寫了三、四頁紙,確定了整個3代故事的骨架。但是,正是3代最後的結局成為了整個系列最大的危機……


第八:作為一個知名三部曲系列的終章,質量效應3自然受到了所有人的關注。然而,3代的結局卻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誠實預告對此的評價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做出選擇並最終死去,在質量效應中,我們還是做出選擇並最終死去……


很多玩家都認為3代沒有達到宣傳中的標準,認為劇情上有重大的漏洞,很多玩家紛紛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不滿,甚至驚動了美國聯邦商務部……面對玩家們廣泛的抗議,也為了對商務部做出交代,EA最終推出了免費的DLC,補充了劇情,這才平息了這次危機……



事實上,不僅是結局的劇情被大家批評,很多人還為3代沒有最終boss而抱怨。不過,卡西·哈德森認為設置一個最終boss對於劇情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一直也沒有推出有關最終boss的補充包。2014年,質量效應3推出兩年後,卡西正式離開bioware,離開了自己開創的系列,加入微軟成為了創意總監。



第九:3代之後,質量效應系列在3、4年間都沒有任何新作出現,就連次世代平臺上的重置版都沒有推出……2015年的E3上,系列的新作終於宣布了,新作最初叫做《質量效應:beyond》。但是2016年的星際迷航新作,也叫做《星際迷航:beyond》……bioware又一次面對改名的問題……最終新作定名為《質量效應:仙女座》


仙女座的製作人是曼克·沃爾特正是3代的首席編劇。儘管3代受到了很多爭議,但是曼克可能是bioware中唯一有資格帶領質量效應新作的人了,就在今天上午,中國地區的仙女座已經正式解鎖,玩家們第一次可以體驗沒有sheperd做主角的質量效應了。


不過就目前的一些評分來看,仙女座的評分只有70多分,遠遠不及前作,被認為動畫僵硬,劇情淺薄……希望完整版能比之前的體驗版要強吧。



第十:除了3部正作,質量效應系列還有3款手遊。2009年的叫質量效應:銀河系,這是一款俯視角的射擊遊戲,主角是質量效應2中的雅各布。2012年的質量效應:滲透者則是一款正經的第三人稱設計遊戲,和遊戲中的戰鬥玩法一樣。同年的質量效應數據板則是與質量效應3相關聯的程序,可以展示遊戲中銀河系的狀態,收到遊戲中角色的信息等。



質量效應的真人電影一直在策劃中,倒是先製作了一部動畫電影,還是日漫風的,最神奇的是,質量效應在遊樂場還有一個4D的娛樂項目……


對了,說到質量效應,就不能不提它星際galgame的屬性……質量效應是第一批支持同性關係的遊戲,還曾因此被新加坡禁止;FOX新聞還曾報導批判過質量效應中與外星人的激情戲……不過,看看3代中有12位可以發展關係的角色,仙女座中也有10位……看了bioware是想將星際galgame的稱號堅持到底啊。



質量效應系列為玩家們展示了真正優秀的、有野心的RPG遊戲應該是什麼樣子。它的出現,讓遊戲界有了可以和星球大戰、星際迷航相比肩的科幻星際設定,註定將成為啟發後來遊戲製作者的偉大系列。如今,質量效應的新作已經推出,儘管評分不如前輩,但還是希望這個系列和它的世界觀能發展的越來越好,繼續生長,真正獲得和星球大戰一樣的影響力。





進入公眾號,

點擊公眾號菜單自愈能量->遊戲->TV

可以觀看更多自愈TV系列噢~



相關焦點

  • 關於《星際穿越》不為人知的6個秘密!
    不過這部《星際穿越》雖然是諾蘭電影裡,國內評分最高的一部,但同時也是關於電影本身,最有爭議的一部。這期節目我們仍然用夾敘夾議的形式,以二刷的心態回顧劇情,結合導演手法、配樂等角度的分析,也會分享一些搜集到的創作背景。即便剛剛看過《星際穿越》的朋友,也一定會有新的發現!開嘮!
  • TV 關於《生化危機》的十個事實
    關於《生化危機》的十個事實◆ ◆ ◆第一:我們以前講過的很多遊戲,一般都是中文譯名比較混亂,而生化危機則是連英文譯名也很混亂。但尷尬的是,和美國的一個重金屬樂隊重名了……只好改名,由於1代的故事都是發生在洋館裡的,所以起了個resident evil的名字,直譯就是【這裡定居著惡魔】的感覺。而臺灣從美國引進,翻譯為惡靈古堡,大陸、香港從日本引進,就直接翻譯為生化危機了。
  • 星際效應:不科學,但有點「神」的解讀
    ,最最深處,隱藏的,是關於 生命的事實。而這個事實,其實也與我們一直以來以為的鬼神迷信,息息相關。若說《星際效應》是一部劃時代的科幻電影,我認為它最前衛的地方,應該是,以最深的科學知識,解釋最迷信的思想。讓我們從故事最」跳「的一個地方了解起。有沒有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庫柏 (Cooper) 本來是在黑洞裡傳遞訊息,卻忽然間,換個一幕,莫名其妙地,就來到土星中繼站。
  • 為何說《質量效應》三部曲是不容錯過的經典?
    隨著《質量效應》三部曲的重製版即將發售的傳聞越來越多,系列遊戲的忠實粉絲們終於有機會在主流的遊戲主機上重溫這三部優化後的經典作品。作為一名《質量效應》的骨灰級粉絲,我已經不止一次聽到類似「這次三部曲重製版的推出,是否是一次讓其他玩家也能投入其中,領略系列遊戲魅力的良機?」這樣的問題。而我的回答是:完全沒錯!以下是我的看法。
  • TV 關於彩虹小馬的十個事實—30年前小馬的真正模樣是?
    關於彩虹小馬的十個事實◆ ◆ ◆第一:1981年,邦尼扎克爾 (Bonnie Zacherle)和雕刻家Charles Muenchinger設計了一款小馬形象的玩具,叫做4chan中的B板塊出現了各種文章、血腥圖片甚至是色情圖片,馬迷們和4chan的網民們戰鬥了起來,管理員實在受不了,封掉了所有關於小馬的主題。
  • 關於《犬夜叉》的十個事實
    那今天呢~我們就來講講關於《犬夜叉》的十個事實吧。 犬夜叉是日本漫畫家高橋留美子 從1996年開始在《周刊少年Sunday》上連載的長篇漫畫。2000年被改編成167集動畫播出。高橋留美子的作品不僅高產,質量也非常之高,對於小學館來說,是鎮山之寶臺柱子般的存在。 對高橋留美子的漫畫事業 起到至關重要的作品就是《福星小子》。高橋留美子大學入學後,以漫畫《任性的傢伙們》在《少年sunday》上出道這個短篇漫畫受到了很多人喜愛。
  • Galgame與未來的藝術
    等到galgame的製作工具和宣發渠道與遊戲分開之後,才會有更多人把galgame當作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來看待。同時,H(色情)內容是目前的galgame避不開的話題。最近十幾年裡日本業界生產的galgame有一大半都是連名字都不可描述而且越來越長,劇情則毫無營養的拔作,更不用說質量更低的同人作品。
  • TV | 震驚,廣為流傳的靈異片段真相竟然是……?——關於蠟筆小新的十個事實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關於蠟筆小新的十個事實關於蠟筆小新的十個事實第一:蠟筆小新的的英文名是Crayon Shin-chan,蠟筆小新的全名叫做野原新之助,他是由日本漫畫家臼井儀人所創造。而蠟筆小新的蠟筆,也並不單單是個綽號。蠟筆是幼稚園小朋友們常常用到的繪畫工具,所以蠟筆小新就代表著:幼兒園時期的小新。
  • 一款Galgame是如何誕生的?商業化Galgame的製作流程和注意事項
    這裡的100萬是一個基礎的門檻,並不實指就一定能夠達成質量上的明確優越,實際需要考慮到有效製作經費的投入和後續支持,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整體國內galgame發行商宣發是比較支持廠商的,在作品質量達到一定門檻後,發行商所提供的宣傳資源如果量化(推廣位置以市場價人民幣計價)那麼幾乎都是虧損的。
  • 一款Galgame是如何誕生的? 商業化Galgame的製作流程和注意事項
    這裡的100萬是一個基礎的門檻,並不實指就一定能夠達成質量上的明確優越,實際需要考慮到有效製作經費的投入和後續支持,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整體國內galgame發行商宣發是比較支持廠商的,在作品質量達到一定門檻後,發行商所提供的宣傳資源如果量化(推廣位置以市場價人民幣計價)那麼幾乎都是虧損的。一般情況下,建議初次嘗試商業化製作的,選擇上述三種的第一種。
  • 20個關於《星際穿越》的幕後故事
  • 關於《哈利·波特》的11個事實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關於《哈利·波特》的11個事實的歷史往事。
  • 關於德國住房的12個事實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關於德國住房的12個事實的歷史往事。德國住房的建造安裝俄羅斯一位人士,對關於德國住房的12個事實,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德國,是先進的經濟發達國家之一。如果你需要交談或打個招呼,那麼每個德國居民都在他家的門廊上,不會輕易來到別人的院子裡。事實八、德國建造的住房,基本上都是框架式房屋。為此,需要一個能輕鬆承受嚴酷氣候的木製框架和隔熱板。
  • 《星際效應》男主角馬修麥康納推出自傳,提倡大家拒當受害者
    主演《星際效應》的奧斯卡影帝,今年50 歲的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在最新推出的自傳《綠燈Greenlights》中,揭開了他在青少年時期曾經遭受的侵害過往,包括15 歲的被「強暴」,以及他在18 歲那年曾被陌生男子打暈拖進後車箱,讓粉絲們感到不可置信。
  • TV 二老為什麼還沒有被抓起來?——關於南方公園的十個事實!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講講關於南方公園的十個事實◆ ◆ ◆第一:南方公園的原名為south park,臺灣翻譯為南方四賤客,是由《南方公園》在美國動畫界地位很高,曾經獲得過多個獎項,比如五座黃金時段艾美獎 一座皮博迪獎,被很多媒體誇獎為電視劇歷史上最偉大的節目之一
  • ——關於《鋼之鍊金術師》的十個事實
    關於鋼煉的十個事實《鋼之鍊金術師》是由日本女性漫畫家荒川弘創作的作品。2001年8開始連載,2010年7月完結,單行本全27卷、完全版全18卷。動畫版分成03版和09年版的FA,兩者都由骨頭社製作。《鋼煉》的2部動畫均出自骨頭社之手,質量過硬自然不用說。 為什麼會有看到骨頭社便放心質量的說法,就要從骨頭的由來說起。
  • Galgame十二神器:euphoria
    《euphoria》是遊戲公司CLOCKUP在2011年6月24日發售的galgame。2014年4月25日發售高清重製版2011年10月28日,發售由galgame腳本家淺生詠執筆《euphoria another room》衍生小說。
  • 【綻靈節】:綻靈節與Galgame的二三事
    拳頭的鬼才活動策劃,把【綻靈節】變成了一次galgame遊戲之旅,在線和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多重互動,9個英雄,總有一款是你的菜,讓你心甘情願地在線猛肝。舉個例子,你在galgame裡要和女孩談戀愛,你就需要去做任務,比如每天和她對話、為她買來XX討她歡心等,提高「親密值」,當親密值達到100,她就是你的女朋友了,你們就可以開啟新的篇章。
  • 全屏《星際穿越》︳現象級神作引爆"星際效應"
    》《蝙蝠俠》三部曲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編劇並執導,奧斯卡影帝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麥可·凱恩等好萊塢一線巨星主演的2014科幻史詩巨製《星際穿越》已於11月12以2D/中國巨幕/IMAX2D格式登陸內地市場,目前正在各大院線如火如荼的熱映。
  • TV 關於長草顏糰子的十個事實——萌物系列的重啟啦!
    是噠,今天我們要講的萌物就是它——關於長草顏糰子的十個事實◆ ◆ ◆第一:長草顏糰子的形象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雪白的身體象徵孩子般的希望和夢想;顏文字組成的五官,象徵複雜社會裡對簡單可愛的嚮往;還有頭頂的小草,代表著成長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