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門戶時代,集納式的大專題一直是各家網站PK的重點。但在移動互聯時代,手機屏幕上很難展示像電腦屏幕上那樣豐富的集錦。於是,一度流行的專題在搜狐被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被高度重視的最終頁(Last page)—我們會在下一篇中講到。
「淡化專題製作還有一個原因,」搜狐網執行總編輯吳晨光說,「用戶是很懶的,他們不願意像剝筍那樣一層層點開下一級頁面。每多點擊一次下級頁面,用戶至少會流失80%。」
儘管如此,在重大突發事件出現時,專題還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規模宏大、信息全面。而在搜狐網,專題的主題、邏輯、解構和細節一直被強調。移動時代的專題更像核彈,能不用儘量不用,一旦出手,就要做報導的「終結者」。
以下專欄選擇《搜狐新聞採編規範(2014版)》第六章《專題製作》(本章共4562字);以及《搜狐新聞採編規範(2015版)第九章《一個專題 打包奉送》(本章共1562字)。兩相比較,可以看出搜狐新聞在兩年裡對專題的不同理解。
第四章 專題編輯(節選自採編規範2014版)
一.基本原則
1. 快速:搜狐新聞專題的搭建,同樣爭分奪秒。
2. 豐富:作為報導的「總集」,專題應有海納百川之勢。尤其是注意對新聞背景及原因的處理。
3. 主題:圍繞報導重點,每個專題都應提煉出主題。尤其是在專題的大標題上,不能僅停留在事實的基礎上。這是搜狐新聞區別於其他門戶的重要手段,並依此完成「述—論—道」的升級。
4. 邏輯:切忌堆砌稿件。在導航條和稿件、版塊的排列順序上,應由淺入深,由新聞到背景。
5. 全媒體表現形式:充分運用視頻、音頻等方式增加專題賣點,並充分運用UGC豐富專題內容。
二.專題搭建條件
1. 能建能不建的,一律不建。
2. 啟動三級突發時,應搭建單欄專題,10分鐘內上線。
3. 啟動二級及以上突發時,應搭建三欄專題,30分鐘內上線。
4. 可預見性重要新聞事件,應搭建三欄專題,在事件發生日上線。
5. 啟動特級、一級突發及「兩會」等可預見性重大新聞事件,應搭建子專題甚至三級專題。
三.專題構架
1. 單欄專題
單欄專題由通欄標題、事件概述、動態消息列表頁(或直播頁面)3部分構成。專題標題、事件概述中要提煉新聞點,為擴充為三欄專題做準備。
例.公審薄熙來 http://news.sohu.com/s2013/1983/s384679437/index.shtml
分析:專題標題「公審」側重了司法描述和含義上的雙關。導航區在快訊模塊外,放上了搜狐新聞中心專題策劃組的「落馬高官辯解之道」、「高官受審為何不穿囚服」等獨家策劃,顯示了專題區別於其他門戶的差異性。
例.公審公判這一周
http://news.sohu.com/s2013/gongaiai/index.shtml
分析:從2013年9月22日薄熙來案宣判開始後的一周裡,每天都有知名案子的公審或者宣判,丁羽心、龔愛愛、李天一等,每個案子會單獨搭建單欄專題,在此之外,提煉了「公審公判」這一周做大標題,提煉這一階段案子處理的特點—這本身也是一個新聞點。在導航條上,把每個案子的名稱放上,點開是各個案子的專題,使得孤立的案件變得有相關性。最大化利用新聞熱度。
2.三欄專題
(1)構成:三欄專題由通欄標題、導航條、導讀、要聞區、策劃區、圖片區、視頻音頻區、網友互動區等部分組成。其中通欄標題、要聞區、圖片區為專題構成的基本要素;其中,導航、導讀、策劃為搜狐新聞差異化產品,是專題區別於其他門戶的核心特色的體現。
(2)搭建步驟:單條消息—單欄專題(消息集合)—提煉主題—三欄新聞—延伸閱讀(、深度報導和新聞背景)—精品欄目—全媒體表達—子專題。
(3)主題
重要專題的主題必須有高度,不能僅僅停留在陳述事實的層面。最好能提煉出觀點或概念。同樣重要的是專題頭圖設計,要避免「萬能鏡頭」,而是能夠從視覺上反映專題的主題。
例:
柴契爾夫人辭世:一個時代的終結 & 柴契爾夫人辭世
前者點出了「一個時代的終結」,並根據此在專題中圍繞鐵娘子開創的時代—政治保守、經濟自由上做文章;而後者就是陳述事實。
「9-11」後美國首次遭恐怖襲擊 & 美國波士頓發生爆炸事件
前者將「9-11」和波士頓恐怖襲擊聯繫起來;後者也只是陳述事實。
案例3:劉鐵男事件的專題頭圖計
因劉鐵男是被微博舉報,所以「@劉鐵男」的設計非常適合。
案例4:長春殺嬰案的設計。
一支蠟燭,兩重含義:其一是祭奠這位1歲的夭折者;其二暗示他走的很孤獨。這種簡潔的設計風格,也避免了對殺嬰現場血腥的渲染。
(4)導航
導航是連接頭圖和要聞區的部分,既能起到引索作用,也是很好的展示內容入口。導航要求:
排列順序應逐步縱深,如:消息—策劃—評論—新聞背景—圖片—多媒體(音頻、視頻)—互動等。
標籤儘量簡潔,不要直接把標題往上面鋪;不要出現「滾動消息」,直接用快訊」或者「最新」替代。
把獨家策劃放在醒目位置,可以通過不同的顏色重點突出。
導航案例參見第四節「策劃性子專題」
(5)導讀
導讀為對專題主題或重點內容的提煉,切忌使用「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平鋪直敘,應有總結、有高度、有觀點,並避免與要聞區頭條重複。
人物類專題的導讀,應抓住新聞點並總結其主導的大事件,描述其性格、思想。
例:專題
導讀:她是英國史上唯一的女首相,創造了蟬聯三屆、任期11年的記錄。她尊重市場與自由,創造了英國經濟奇蹟;馬島戰爭中她高呼「大英帝國的旗幟一定要在馬島重新升起」;她支持裡根的對蘇政策,是西方第一位對戈巴契夫擺出友善姿態的政要;她曾四次訪問中國,在香港主權問題上感嘆鄧小平真殘酷!
憑藉內政外交的強悍,柴契爾夫人被稱為「鐵娘子」。如今,她的生命走向了終點,一個時代也隨之終結,但她的傳奇卻永不磨滅。
例:專題
導讀:24年前的今天,胡耀邦與世長辭。一個讓諸多人記憶清晰的細節是:躺在棺木中的他,依然身著西裝。新華社的悼詞如此評價這位中共前最高領導人:他的歷史功績和優秀品德永載史冊。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對他的懷念,則越來越集中在平反冤假錯案、展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以及選拔幹部任人唯才上。這三點承前啟後,集中展現了胡耀邦民主治國的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中國改革開放及政治走向。
事件類的專題,要隨著事件進展及時更新。
例:專題
前期:4月20日晨,7.0級地震再襲四川。震中蘆山,離汶川約280公裡。5年前的瘡痍還在平復,人們心中的傷口亦未癒合。而在今天,我們又不得不面對新的災難。
此時正處於救援「黃金72小時」期間。總理赴震中指揮,軍方已赴現場,民間志願者正集結。而搜狐網記者第一時間進入雅安蘆山縣重災區。災區人民,我們全力為你們加油!
後期:「黃金72小時」已經過去,相比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在組織救援方面有顯著改善。但值得反思之處依然存在:面對擁堵的生命通道,民間救援是否該明確規則?紅會坐擁巨額資源卻失民心,今後又該何去何從……
(6)要聞區
包括頭條+消息。頭條的選擇一般和狐首和聞首保持一致,但是放一些尺度更大的報導,如獨家策劃及非規範稿源稿件(參見第三章 要聞編輯)。
(7)右側
切忌在要聞區右側放一些讀者毫不關心的「新聞背景」。右側可選擇獨家策劃或網友互動內容。
例:雅安地震—右側欄目內容
例:2013「兩會」
(8)策劃區
正因為專題屬於集納式報導,幾家門戶的選擇不會相差太多。要想更勝一籌,就必須在策劃區上做文章。專題策劃區應精選搜狐原創、策劃內容,並充分使用圖表、漫畫、音頻視頻等手段,力求與眾不同。
搜狐新聞獨家欄目點擊今日、數字之道、謠言終結者等,都是策劃區應該重點推介的內容。
(9)新聞背景
加入新聞背景可以讓專題更加厚重,尤其是在新聞信息缺失或者信息面面俱到時,背景是非常好的補充與衍生。
例:自考學生乘坐大巴墜崖專題,加入背景解讀「中國最危險公路路段」。
例:穆巴拉克臨床死亡專題,加入背景「解讀臨床死亡和腦死亡區別」。
(10)其它原創
鼓勵使用音頻、視頻等原創。尤其是在一些重要專題中,音樂的加入會增色三分。
例:汶川5周年專題原創視頻《五年了,你的傷口是否癒合》
例:2013年春節專題,原創音樂《回家的路》,原創書法《回家的路》
(11)UGC上傳
充分利用網友上傳內容為專題提供信息增量。尤其是在重大突發事件—如地震中,尋人報平安、獻花祭奠等,一方面可為網友提供服務,另外可拓展搜狐新聞的品牌。
例:雅安地震尋人及獻花。
四.策劃性專題·子專題(以2013年「兩會」為主案例)
此處策劃性專題特指可以預見的專題—如中共十八大、「兩會」、神舟飛船發射等。這一類專題應提前策劃—至少提前1個月。此間還應與公司銷售部進行充分溝通,為專題招商提供條件。
2013年兩會,新聞中心的專題「中國再接力」正因為提前3個月準備,所以主題鮮明、邏輯清晰、製作精良,在用戶瀏覽量 、口碑和廣告銷售上都超出預期,創刷新歷史記錄。現以此專題為案例,詳細解構
1. 主題&專題頭圖
主題:中國再接力—因為2013年是大換屆年,新舊班子交接。「再接力」 體現出中國的權力更替、承接,亦希望新班子能繼續推動改革的含義。
B專題頭圖背景突出天安門和人民大會堂兩個標誌性的圖案,跑道的設計體現出專題的再接力的主旨,具有很強的指向性。
2.導航:體現獨家內容,不要搞 「大路貨」。
導航分為三部分:第一欄:消息類 (以分類消息匯總為主);第二欄:搜狐重磅(緊扣本屆兩會主題的重點、看點)、第三欄:獨家策劃(搜狐新聞的獨創內容,以區別於其他網站)。
3. 焦點圖:根據當日的大報導方向做調整,畫面上要有內容、有特點,凸顯視覺效果。如:兩會代表—第一張申紀蘭,畫面構圖和標題要點出圖集的內容性和思想性:「六個維度一個農民」。焦點圖一般在5-6個,防止影響打開速度,焦點圖數量不宜太多。
4. 頭條區: 在大報導的專題中,頭條有別於一般常規專題的2個頭條,分量很重,往往是4—5個頭條,以小字應對頭條進行補充或解讀。頭條忌照搬聞首,在設計上也要突出搜狐新聞獨家內容,比如「第一重點」的設置。
例:2013「兩會」結束日頭條區
一頭:搜狐網論:中國再接力,有你一棒
二頭:李克強: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
三頭:克強style:「甩開膀子」說法傳播迅速,提出克強style獨家概念
四頭:媒體梳理三任總理談亮相:89次談改革
5.子專題
重要專題應建立子專題(二級專題)甚至三級專題。子專題應圍繞大專題的主題,並抓住大專題裡最重要或最核心的部分,進行二次解構。搜狐新聞已確定四級報導方式:
大專題—子專題—策劃—文章
例:2013年兩會子專題
(1) 國家換屆:本次換屆的集納式報導,這是2013兩會的第一主題,所以用一個子專題進行特別解構。其中包括「大國總理」的三級專題:圍繞李克強和新一屆副總理、國務委員做文章。
(2) 部委重組:大部制改革的動態與方向。
(3) 人民權利:因為兩會是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所以突出納稅人權利;另外本屆政府開局時屢次提及「人民」,故將領袖與人民的一些策劃、原創納入這個子專題。
(4) 中國姿態:從高層言論和觀點看中國發展方向。
(5) 兩會海報:以海報形式,將每天兩會的重點進行集納,包裝絢麗。
(6) 洋眼看會:外媒對於兩會的報導及觀點。
(7) 軍方聲音等:解放軍代表在兩會上的聲音。
例:習近平專題的四級結構
中共十八大(大專題)—總書記新政(子專題)—習近平嚴厲治軍,有哪些嚴「例」(點擊今日策劃)—外媒報導習近平嚴例治軍(《參考消息》文章)
五.專題禁忌
1.信息重複
分析:因為一個專題容納的內容較多,所以需要再三思考和調整,哪些內容需要合併同類項。以上就是一個反面教程:在這樣不到一屏的截圖裡,死亡人數出現了4次以上;時間出現了兩次;地點出現了4次以上—這是典型的信息重複,大量的垃圾信息會引起讀者的強烈反感。
2. 無主題
缺乏主題的專題,就向一個人缺乏了靈魂,行屍走肉而已。它很快會被淹沒在門戶的海量報導之中,同時還是帶來一系列問題:比如選擇稿件缺乏重點,眉毛鬍子一把抓,排列邏輯混亂等等。
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2012年香港回顧15周年,操作者最初定的專題是「15年15人」—這是典型的無主題變奏:首先從策劃上就難以自圓其說,為什麼是15人而不是16人?更重要的是,報導這15人目的何在?他們的共同點在哪裡?這就是專題的主題,好專題絕不能湊數。
經過調整,此專題最終定為「回歸15年:香港給內地帶來了什麼,內地給香港帶去了什麼」。主題敲定之後,大熊貓、「雙非孕婦」、奶粉、民主與專制等,很自然納入了專題內容,報導意圖很清晰地呈現給了讀者。
3.邏輯混亂
邏輯混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導航條排列混亂(2)專題各板塊之間沒有邏輯。關於排列邏輯,上文已經說明,在此不再累述。
如果專題非常重要,且內容龐雜,可採用子專題(二級專題)進行梳理,保持清晰的邏輯。
第九章 一個專題,打包奉送
一、基本原則
(一)重中之重:只有重大新聞,才需要以專題形式來表現。即啟動二級(含時政、社會)突發以上才會構建專題。
(二)快速:搜狐新聞專題的搭建,同樣爭分奪秒。
(三)豐富:作為報導的「總集」,專題應有海納百川之勢。尤其要注意對新聞背景及原因的處理。
(四)主題:圍繞報導重點,每個專題都應提煉出主題。尤其是在專題的大標題上,不能僅停留在事實的基礎上。這是搜狐新聞區別於其他門戶的重要手段,並依此完成「述—論—道」的升級。
(五)邏輯:切忌堆砌稿件。在導航條和稿件、板塊的排列順序上,應由淺入深,由新聞到背景。
(六)全媒體表現形式:充分運用視頻、音頻等方式增加專題賣點,並充分運用UGC豐富專題內容。
二、專題搭建條件
(一)專題不濫用,能用最終頁表現清晰的,不用搭建專題。
(二)啟動二級及以上突發時,應搭建三欄專題,30分鐘內上線。
(三)可預見性重要新聞事件,應搭建三欄專題,在事件發生日上線。
(四)啟動特級、一級突發及「兩會」、黨的全會等可預見性重大新聞事件,應搭建子專題。
三、專題構架
1.兩欄專題
兩欄專題是一種簡易專題,用最簡單的形式將事實、邏輯和策劃組合起來,給受眾較豐富的信息聚合。
兩欄專題由頭部和左右兩大部分組成,頭部為通欄標題+導語、導航欄;左側為新聞頭條、直播頁面、要聞、高清組圖、動態消息列表頁;右側為功能區,包括新聞搜索、小調查、新聞背景、視頻播報四大部分。
兩欄專題特別要注意左側要聞的分類報導,這裡承擔事實展示與邏輯關係,要儘量多分出功能區。同時要注重右側功能區的充實和策劃,不能帶給網友新聞堆積的感覺。
例 蘇格蘭全民公投
分析 專題左側內容清晰豐富,分為公投動態、英國姿態、外界反應、媒體評析、圖表策劃,由核心到外圍,由消息到評論,內容由淺入深、可讀性強。右側有調查、獨家評論、新聞背景、視頻播報四大部分,由新到舊,由互動到背景,將最具特色的獨家內容做了層層展示。
2.三欄專題
三欄專題擁有相對複雜的形式和更充分的表現力,大事件中較多使用。
(1)主題
重要專題的主題必須有高度,不能僅僅停留在陳述事實的層面。最好能提煉出觀點或概念,並體現搜狐的價值觀。同樣重要的是專題頭圖的設計,要避免「萬能鏡頭」,要能夠從視覺上反映專題的主題。
案例 郭美美事已了,監督紅會事未了
當其他門戶網站將鏡頭對準郭美美性交易的驚人天價時,搜狐將矛頭對準了缺乏公信力的紅會。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姑娘去賣淫不值得搜狐去做專題,但是一個國家官辦的公益機構每況愈下、不能讓民眾信服,這是需要媒體來監督改進的,這亦反映了搜狐的價值觀。
(2)導讀
導讀為對專題主題或重點內容的提煉,切忌使用「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平鋪直敘,應有總結、有高度、有觀點、有情懷,並避免與要聞區頭條重複。事件類的專題,要隨著事件進展及時更新。
案例 紅人郭美美
郭美美鬧劇,從炫富開始,以賭博結束。郭美美賭博、賣淫等違法行為,自有法律懲處;其不斷挑戰公序良俗的一面,也有道德譴責;但郭氏鬧劇畢竟催生了一個嚴肅的主題—對紅會的監督。郭美美以錯誤的方式正確地將紅會拉入公眾監督之下。這種監督,來得已晚,更不應該隨著郭美美的倒掉而終結。
(3)要聞
包括頭條+消息。頭條的選擇一般和狐首和聞首保持一致,但是放一些尺度更大的報導,如獨家策劃及非規範稿源稿件(參見第三章 要聞區:「五大哨所」,和而不同)。要聞的排列要有邏輯,有獨家提煉的概念、看點,儘量以標題加標籤的形式體現。
案例
(4)右側
切忌在要聞區右側放一些讀者毫不關心的「新聞背景」。右側可選擇獨家策劃或網友互動內容。
案例
(5)策劃區
正因為專題屬於集納式報導,幾家門戶的選擇不會相差太多。要想更勝一籌,就必須在策劃區上做文章。專題策劃區應精選搜狐原創、策劃內容,並充分使用圖表、漫畫、音頻視頻等手段,力求與眾不同。
搜狐新聞獨家欄目圖述、點擊今日、數字之道、謠言終結者等,都是策劃區應該重點推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