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廣州兩地智慧財產權法院接連對今日頭條發布禁令。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民法院因「今日頭條」APP未經授權,以非直播的方式傳播《王者榮耀》遊戲錄製視頻,侵犯騰訊公司就《王者榮耀》遊戲享有的著作權,作出行為保全禁令。
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就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涉嫌侵權的遊戲直播行為做出行為保全裁定,要求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立即停止以直播方式傳播《英雄聯盟》遊戲內容。
遊戲版權規範問題再一次成為成為了行業焦點:在今年1月份,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已對西瓜視頻下達了保全禁令,要求西瓜視頻立即停止以直播方式傳播《王者榮耀》遊戲內容。
從「禁止直播」到「禁止錄播」,國內遊戲版權規範,伴隨著這半年之內的三道禁令,逐漸走向正軌。
遊戲行業的「阿喀琉斯之踵」
遊戲著作權一直以來是制約國內遊戲行業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根據CNG伽馬數據發布的《2018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2018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2144.4億元,同比增長5.3%,佔全球市場比例約為23.6%,中國已經成為毋庸置疑的遊戲大國。然而,在國內外的遊戲市場,尤其是移動遊戲市場,盜版侵權問題尤為嚴重。
盛大遊戲副總裁陳玉林曾公開盛大遊戲關於熱血傳奇的維權成果:在2017年2月到2018年4月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盛大遊戲共發現3995款涉嫌侵犯《熱血傳奇》的遊戲,經盛大遊戲的集中打擊後,已經有933款遊戲被下架。
遊戲著作權到底應不應該得到保護?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崔國斌給予了肯定的答案,他認為:「遊戲畫面(比賽畫面)呈現了源自遊戲開發者的遊戲素材,以及遊戲程序對這些素材進行組合的結果,幾乎肯定是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
從《著作權法》上來說,遊戲作品中受保護的內容有:一方面是已經被遊戲作品固定的內容,包括電腦程式的遊戲引擎、遊戲的資源庫、各種各樣的圖片、遊戲提供的文檔等;另一方面是遊戲運行過程中臨時呈現的內容,這是通過遊戲引擎組合起來的,包括遊戲過程的畫面、遊戲過程呈現的規則、情節、程序等。
因此,無論是直播視頻內容,還是錄播視頻內容,均屬於「遊戲運行過程中臨時呈現的內容」。今日頭條在遊戲直播禁令頒布之後,選擇錄播的形式,本質上仍然是對遊戲著作權的侵犯。通過三道禁令也能看出國家法律體系對於保護遊戲產品著作權的堅定態度和立場。
短視頻行業發展需尊重智慧財產權
通信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國內短視頻行業規模化成長。據統計,2018年短視頻用戶規模達到3.53億人,預計2019年這一規模將達近5億人。
野蠻快速生長的背後,短視頻行業卻「亂象叢生」,其中最為明顯的問題就在於版權意識的薄弱。
中國網絡視聽服務協會智慧財產權顧問何薇便提到:「短視頻行業目前的發展困境與我國網絡音樂版權市場前幾年的發展困境非常類似」。
比如,1999年至2013年間,我國網際網路技術飛速發展,但華語樂壇卻是一副衰敗的景象。國際唱片業更是將中國市場視為「音樂黑洞」,廣大中國網民的音樂版權意識也極為淡薄,「免費聽歌」成為了大多數網民的「理所應當」。
短視頻行業所暴露的問題如出一轍:由於短視頻製作簡便成本低廉、日均新創數量龐大、用戶數量近於海量、傳播速度不斷提速、相關規定卻比較滯後,行業監管又相對缺失。因此,使得行業中的侵權行為層出不窮,日益泛濫。
2018年7月,國家網信辦便針對網絡短視頻格調低下、價值導向偏離和低俗惡搞、盜版侵權、「標題黨」突出等問題,開展了集中整治:嗶哩嗶哩、秒拍、56視頻等被約談,內涵福利社等被下架。
如何遏制侵權現象叢生的問題?何薇稱:「行業反思後重新洗牌,形成自我約束規則,最終實現多方共贏,從而進入良性有序的發展軌道。」就在此次頭條錄播王者榮耀遊戲視頻被禁前,網易也就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起訴今日頭條。以騰訊、網易為代表的國內遊戲廠商的集體維權,或將推動短視頻行業進行自我反思與調整。
遊戲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遊戲及由遊戲衍生而出的相關內容成為了整個行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這些內容的版權保護逐漸「覺醒」。無論是對於遊戲行業,還是短視頻平臺,優質內容對行業繁榮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智慧財產權對內容生產者的保護則是孕育優質內容的土壤。產業要健康發展,中國網際網路要告別野蠻生長進入全新的
騰訊堅持維權,除了打擊出於商業獲利目的惡意侵權的平臺方,維護版權秩序和正當的行業競爭秩序外,從短視頻平臺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三道禁令無異於一筆早該交的「版權學費」。
無視版權的野蠻生長
遊戲行業的集體維權,只是網際網路野蠻生長的冰山一角。以短視頻為代表的大量版權侵權行為,近年來幾乎成為了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眾矢之的」。
2014年,搜狐宣布對今日頭條侵犯著作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提起訴訟,時任搜狐總編輯吳晨光稱,「今日頭條」未經許可複製、篡改搜狐享有著作權的版權內容,嚴重侵犯了搜狐的著作權。
同年6月,今日頭條APP因涉嫌擅自發布《廣州日報》的作品,被擁有《廣州日報》信息網絡傳播權的廣州市交互式信息網絡提起著作權之訴。
2015年,現代快報報導了由記者原創的《葉落歸根,9旬老太恢復中國國籍》等4篇新聞。在沒有獲得現代快報授權的情況下,今日頭條就予以了轉載。同年9月,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即「現代快報公司」)以侵權為由把今日頭條所屬的字節跳動公司起訴至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今日頭條被判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及相關合理費用1.01萬元。
2018年9月,今日頭條被視頻門戶愛奇藝起訴並索賠3000萬,訴因是未經許可擅自以短視頻方式在其手機端應用程式上傳播愛奇藝獨播網劇《延禧攻略》。
2019年3月,網易也以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為由起訴抖音。
2019年4月,百度起訴今日頭條。百度稱,今日頭條大量竊取百度「TOP1」 搜索產品結果,涉嫌不正當競爭。要求法院判決字節跳動立即停止侵權,賠償相關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計人民幣9000萬元,並連續30天在其APP及網站首頁道歉……
過去這二十多年,中國網際網路經歷了一段野蠻生長的「青春期」:網際網路公司充分利用法律滯後、監管寬鬆的空窗期,高歌猛進,盡情收割大發展的紅利。而隨著網際網路步入「成年期」,要求的標準自然更加嚴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