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絕大多數人都曾經看到過一段畫面:一名網絡主播在直播或短視頻平臺上,用高超的技巧,誇張的情緒,將一款熱門的遊戲玩得爐火純青。主播在娛樂一款遊戲的同時,最後還獲得了大量的粉絲和收入。
在用戶與遊戲主播狂歡的背後,這樣看似平常的遊戲畫面,多年來卻一直存在著一個懸而未決的糾葛:主播玩遊戲的這段遊戲畫面版權,到底屬於遊戲廠商,還是主播,亦或是直播平臺?
在遊戲和直播產業都在爆發的當下,關於遊戲版權的糾紛,在這兩年來呈現了極速上升的趨勢,這兩者之間的爭議與網絡喧囂,不絕於耳。
但爭議已久的議題,終於在最近迎刃而解了。
2020年11月11日,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簡稱「新《著作權法》」)正式發布,並將於2021年6月1日起實施。
本次修訂,立法者結合司法實踐,將以連續畫面作為表現形式的作品統一命名為視聽作品,不僅解決了電影作品與類電作品保護上的難點,也在立法標準上更加務實,更有助於權利人與裁判者的適用。
換句話說,遊戲的連續動態畫面屬於視聽作品,所有權歸遊戲廠商。
2020年12月16日,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遊戲產業年會遊戲版權生態保護與發展分論壇在廣州開辦,這是中國遊戲產業年會舉辦16年以來,首次設立遊戲版權生態保護與發展分論壇。
一場屬於遊戲版權的新時代,正在到來。
針對遊戲直播畫面的版權歸屬,在叢立先的邏輯裡,首先要確定遊戲的直播畫面是如何形成的。
叢立先是華東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中國智慧財產權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你通過高超的技法和反應速度以及運氣的結合,把內外遊戲資源庫玩出不同階段的畫面,這實際上是一種調取」,從立先說,這是本質中的本質,只是普通人感覺不到罷了。
過去數年的時間,站在遊戲開發商對立面的觀點認為,網路遊戲所產生的連續動態畫面的著作權應當歸屬於玩家,也有觀點認為遊戲開發者應該享有網路遊戲連續動態畫面的著作權。
從立先認為,主播調取人家的畫面,著作權就歸網路遊戲開發者所有,如果主播獲得了轉讓或者是授權,另當別論,沒有進行授權再創造,可能導致非法演繹。
2017年,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在《奇蹟MU》一案二審判決中明確指出,玩家不同操作產生的不同選擇並未超出遊戲廠商預先設置的畫面內容,並非脫離遊戲之外的創作。
在《奇蹟MU》案件的解釋中,網路遊戲中的遊戲角色形象、雙方陣營劃分、動作技能特效、主線劇情任務、背景場景圖片、配套音樂音效等在內的核心元素,均來自於遊戲開發者的預先設計,玩家對這些內容並無事先參與,也無法通過後期操作進行控制,發揮空間具有局限性。
在遊戲畫面生產邏輯的技術範疇上解釋,遊戲直播畫面的版權歸屬,已經開始了有了明晰的指向。
在即將實施的新《著作權法》裡,則把遊戲作為一個整體,就包括整個遊戲的表現形式、文字內容等具體組成部分統一納入到著作權的保護範圍,這是一項很大的改動。
同時,新《著作權法》還將廣播權的行使的方式擴充有線和無線的方式分開傳播或者直播,將網際網路直播行為也納入廣播權的規範的範疇,釐清了廣播權和信息網絡的界限。
在最核心的改動中,用視聽作品替換了電影作品和類電作品。這意味著小到短視頻,大到電影作品、電視劇作品,乃至網路遊戲作品都在視聽作品範圍裡面,這也是長期以來的共識。
「新《著作權法》的修改最核心的條款澄清了很多長期以來存在的重大的爭議,最終作出了立法選擇,把作品的定義大大放寬,然後要件寬泛化了」,從立先說。
中國遊戲的發展深陷於多年的野蠻成長時代。在遊戲最早引入中國的時候,版權意識不高。最早的傳奇、徵途等遊戲,都是以點卡付費為主的盈利模式,到現在更多是以遊戲人物和遊戲道具進行收費。所以當時國內大多數都是以遊戲軟體著作權的方式來保護遊戲,而忽視了本身價值更高的視聽、美術形式。
「遊戲玩起來可以看到它是連續的,有畫面,有動態聲效出現,這符合類電和視聽作品的概念。」 騰訊研究院版權研究中心的秘書長田小軍說。
近年來,以類電影作品定性網路遊戲連續動態畫面並加以著作權保護的裁判思路正在獲得認可。
2017年4月,《奇蹟MU》一案中,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首次將網路遊戲整體畫面認定為構成類電影作品。
相同的裁判思路也體現在《夢幻西遊》案中,對於涉案遊戲的作品定性問題,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判決中指出,「涉案遊戲在終端設備上運行呈現的連續動態畫面可認定為類電影作品」。
其後,各地法院相繼作出了將網路遊戲產生的連續動態畫面認定為類電影作品的司法判決,如網易訴廣州華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權案、《守望先鋒》訴《英雄槍戰》案、《王者榮耀》短視頻侵權案等,由此明晰了對遊戲版權的保護導向。
「如果主播的技巧擁有著作權,那麼像王者榮耀這樣的MOBA類遊戲,可能會讓玩家對遊戲技巧進行壟斷,不利於整個遊戲的傳播和利用的。所以當時在王者榮耀短視頻案中沒有認定玩家是著作權人」,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的主審周揚法官說。
但是,周揚同時認為,玩家的勞動和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對於玩家的勞動或者是他的貢獻,我們怎麼樣進行一個評價和保護,仍然是值得我們整個行業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可以預見的是,新《著作權法》將對整個遊戲行業與直播行業都吃下一顆定心丸,一場遊戲版權的新時代也即將開啟。
「2020年,中國網路遊戲的用戶規模超過了6個億,其產值增長20%多到2700多億。如此體量,使得網路遊戲的版權份額佔到了整個網絡版權份額的四分之一,足以說明重要性」,中國音數協副秘書長、遊戲工委唐賈軍秘書長說,現在由遊戲衍生出來的角色形象、背景音樂、遊戲直播、保護遊戲衍生品都是遊戲版權新的增長點。
2016年美國的傳奇影音聯合暴雪將遊戲行業開發成電影,包括暴雪遊戲守望先鋒的同名小說有超過2.5億次的流量。
伽馬數據發布了《2019-2020年移動遊戲IP潛在價值評估報告》。其中,備受關注的《英雄聯盟》, IP潛在價值超500億元。另一款著名遊戲《夢幻西遊》IP潛在價值超350億元。《傳奇》《三國志》和《神武》等IP的潛在價值,分別約200億、70億和60億。
眼下,產業生態鏈上的遊戲廠商、平臺和內容從業者們開始越來越重視遊戲版權的保護與發展,不斷嘗試和實施更符合行業實踐的版權授權模式。
2019年B站以8億人民幣的價格獲得了英雄聯盟連續三年全球的播放權,快手、虎牙和鬥魚都紛紛參與了此次競標。亞馬遜也曾為了《守望先鋒》兩年的獨家直播權向動視暴雪支付了9千萬美元的費用
「遊戲跟傳統的NBA和中超等賽事越來越像,主要來源於我舉辦一個賽事,包括門票收入,版權的轉播權和傳播權的許可收入,以及相關的品牌廣告。」,田小軍說。
網易遊戲的法務總經理周潔也對版權的未來充滿信心。她舉例,2020年整個IP市場預計是超過千億人民幣的規模,但電子遊戲IP授權市場只有7%,授權的規模大概是70億人民幣,我們相信隨著遊戲產業的蓬勃發展,這個比例在未來肯定是要持續穩固的增長。
「行業實踐的版權合作可以使遊戲衍生內容的製作和傳播更加合規,去減輕法律的風險」,唐賈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