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風靡一時的古裝言情劇《風中奇緣》落下了帷幕,觀眾們可能還沉浸於九重宮闈中多情兒女的的愛恨嗔痴,嗟嘆於大漠殘照下胡笳羌笛聲裡的恩怨情仇,但是,這部讓無數嚮往熱烈愛情的純情少女如痴如狂的熱播劇,卻是改編自一部頗有爭議的小說——桐華所著的《大漠謠》。
原著《大漠謠》以西漢漢武帝時期的歷史為背景,講述了從小被父母拋棄被狼群撫養的女孩玉瑾,在匈奴單于的關照下長大,因為一場政變不得不來到都城長安,遇到了溫文爾雅的儒商孟九和英姿勃發的將軍霍去病,一段三角情緣在複雜的宮廷朝野的政治鬥爭以及匈奴與大漢的民族戰爭的背景中展開。
提到霍去病,這個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看《漢書》等歷史讀物的孩子看到的一個頂天立保家衛國,以天下為己任的民族英雄——「恢我朔邊,戎車七徵」看到的是他對國家的責任與熱忱,「飲馬瀚海,封狼居山,西規大河,列郡祁連」,看到的是他的功勳與業績; 「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看到的是他將國家之安危置於一己之憂樂之上的胸襟與覺悟。
提到霍去病,《大漠謠》中的男主角,看這部古風言情小說的孩子看到的是一個為愛情不顧一切離鄉叛國的天涯浪子——大漢的將軍,為了一個敵國的女子,痴狂沉迷,不可自拔,將國家安危江山社稷拋諸腦後,為了和心愛之人攜手而假死的方法離開故國出走隱居大漠。
《風中奇緣》就是這樣一個被禁了又禁,改了又改的劇,我們不妨來看一下其中的原因,小編在此列出了支持禁播和反對禁播的雙方觀點,僅供大家參考~
關於影視劇與真實歷史的關係:
支持禁播的觀點:
《大漠謠》被禁播派稱作大造謠,是因為禁播派認為它嚴重篡改歷史,完全不尊重歷史史實,並且扭曲歷史以滿足個人的故事創作情節人物需求,並且崩壞民族英雄霍去病的形象,把民族英雄寫成敵我不分的情聖,對歷史人物極大的褻瀆,並傳遞出的價值觀是將個人私情置於國家大義之上,是淺薄無聊的。並且錯誤的描述匈奴和漢的民族戰爭,將漢寫成侵略者,傳遞了顛倒黑白的歷史觀和民族觀。
反對禁播的觀點:
沒必要把言情小說當作歷史,文學創作本身就有一定的虛構成分和加工成分,如果因為一個小說中的主人公的形象就被扣上歪曲民族歷史的大帽子,也未免太過誇張。何況觀眾覺得鐵骨柔情有血有肉的霍去病比史書中威嚴正義憂國憂民的形象更接地氣,更打動人。
關於是否應該禁播:(官方是否應該作出幹涉)
支持禁播的觀點:
官方作為一個主流價值觀導向,理應注重樹立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傳遞出一種家國情懷與責任感正義感,所以對於宣揚民族虛無主義的《大漠謠》進行禁播,是遏制不良觀念的傳播,
防止下一代的孩子誤解民族英雄的形象與意義,抵制不良影響的正確舉動,這種涉及到歷史民族觀的問題,官方有必要進行正確的引導並相關措施來保證文化市場正氣與純淨。
反對禁播的觀點
官方不應給予過強的價值導向,會影響文化市場的多元化,應該給予文藝作品更大的自由度,
允許不同的言論與審美觀的存在,才是合理的方式。官方不應幹涉觀眾的審美選擇與需求。
以上就是支持和反對禁播的雙方基本觀點,對於這部小說和電視劇,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也有自己的見解與認識,小編主要從《風中奇緣》內容本身和官方處理它的態度以及言論審查的角度給大家呈現一些想法,最後還是希望大家能夠享受與自己價值觀相契合的作品。
小編:於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