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南宗
拜近些年修真修仙小說和影視劇所賜,大眾對於神仙這個角色充滿了無限想像,比如《花千骨》中的神仙師父,沒事御劍飛行,眨眼就可以繞地球一圈,或者來個法術,立馬枯樹開花!這些充滿了想像力的作品,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然而,神仙的日子會過的如此逍遙嗎?
九鳳破穢水是道家一種最基本的內修法術,非常高級,而且用途廣泛,基本上所有的符咒,包括上香,書符,淨壇,內修等道家日常應用上能用到水的都跟九鳳水有聯繫。影視裡有時候看到有人畫完符,然後喝一口水,噴在符紙上,這一口水其實就是九鳳破穢水。包括放在水裡面,風水先生灑淨,用楊柳枝,柏樹枝在屋裡灑的這個水也是九鳳破穢水。還有古時候黃巾軍,白蓮教等等用一碗白水治病,來拉攏群眾,用的也是九鳳破穢水。在民間也稱為萬病一碗水,就是不管什麼病,天天喝這一碗水就能把病治好。
在古代器質性的疾病其實很少,雖然古代很生產能力不高,但民心純樸智慧,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按照應該的道理去做,思路也很簡單,心性純潔,所以用這個方法特別的有效果。現在的人思維複雜,平日裡思維上面胡思亂想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積月累會停留在身體裡,還有日常飲食上面的不注意,包括種種不合乎天地運行規律的事情都會留下大量負能量積存在身體裡面。
清理掉這些負能量,有兩種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水和火,但是火一般人用不了,那個太難掌握了。因為火對應著人的心,為神明。心火沒有幾個人能製得住,更何況現在的人整日思慮沉沉,妄動無明。道家講究柔和純靜,處下不爭,所以道家的典型特點是用水,水比較柔和,利萬物而無聲,處下不爭。不像火那樣很跳躍。
道家裡面有各種各樣練水的方法,其中九鳳水是用處最多的。它是以水為載體,融合天地間跟人體的能量並發揮到極致,也會起到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無疾病增智慧的效果。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在這種清淨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煉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於心,簡於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塗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複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閒,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
人生的繁出於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須當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麼?」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裡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並不需要放在心裡,人生的很多負擔並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複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裡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鬆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於自己的風景終會出現。
生活容不容易,關鍵看你怎麼活。處境在於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複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閒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灑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裡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裡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嚮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註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於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於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早上起來,洗臉刷牙完畢,先念八大神咒,念完八大神咒後念取水咒同時取水,要是念不了八大神咒,就關鍵念前三個,淨心咒、淨口咒、淨身咒。
【淨心神咒】太上臺星 應變無停 驅邪縛魅 保命護身 智慧明淨心神安寧 三魂永久 魄無喪傾
【淨口神咒】丹朱口神 吐穢除氛 舌神正倫 通命養神 羅千齒神卻邪衛真 喉神虎賁 氣神引津 心神丹元 令我通真 思神煉液 道氣長存
【淨身神咒】靈寶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臟玄冥。青龍吉慶,白虎衛形,朱雀顧護,玄武攝精,血屍臭穢,兇惡潛寧,七液得注,五臟化生,我持神咒,元亨利貞
在念咒前,需要預先準備一碗水,這碗水是什麼水可是有要求,最上乘的水是陰陽水,陰陽水怎麼配製在古時候是有極其嚴格的要求的,現在的條件已經沒法再按古時候那樣去做了,五方五行跟按時辰去取水這些一樣是非常困難,並不具備可操作性。所以現在的簡化方法為一半燒開的熱水,一半生涼水。
這生涼水一般人怕拉肚子的話,可以用涼的純淨水代替,這半碗熱開水半碗涼純淨水,兩個水放一起,這就是陰陽水。陰陽水準備的多少視一天的用量來決定,如果一天的用量非常大,就要準備一個大茶缸或者一個大海碗。要是用量很小,那就可以只準備一個小碗,早上喝一點,晚上臨睡前打坐喝一點,要喝完它不能浪費。
在取水的時候,有一個取水咒,取水咒的咒文為,「天一生水,地六成(承)之;一六即成,五行乃基;吾今噀(噴)蕩,移逐塵飛,乾元亨利貞,急急如律令(líng)敕(chì)!」(可以發聲)實際應用中發現,某些字的發音的不同是不影響效果的,關鍵在心意誠敬,這咒是一邊倒水一邊念咒,倒水的速度要爭取和念咒的速度是一樣。盛水的小碗是單獨的,不要和別的碗混雜,最好是找一個新碗固定下來。
取水之後,放在面前,古時候是要放在香案上神像面前,點香合掌,去請上聖高真諸位護法靈光護持,現在有些人沒有香案,就把水放在面前就可以了,同樣是合掌或者抱拳,虔誠去祈禱,念祝文(祈禱詞):恭惟天地,神清太虛。上聖高真,諸座恩師。今有弟子,敕化神水,虔誠伏請,靈光護持。如果要是有香的話,就把碗在香上面繞三圈,過下香火,基本上過完香火之後,所有在水裡的髒東西就都消失掉了。
接下來念九鳳破穢咒,「謹[jǐn] 請九鳳破穢[huì] 。精邪滅亡。天將神吏。徑下雲罡[gāng] 。星移鬥轉。瀲 [liàn] 豔三光。上應九天。下應九地。雷公霹靂。電母搖鍾。風雲際會。布滿天空。乾坤定位。鬼哭神工。萬神翊 [yì]衛。法則成功。急急如律令。」(念三遍)
01. 日君訣
掐訣,念咒,取氣(採氣),觀想,從劍指寫在水裡面,寫在水裡這個過程中意念非常重要,得讓這個字真真正正的穿過水麵,直接在水中寫出來。結手訣的是時候,手一定要放鬆,手訣是與外界連接的天線。
左手持日君訣 食指第一節
右手比劍訣,
然後口中默念咒:「安。縛或羅軍吒(zhā)利娑(shā)訶(kē)/(hē)。謹請日宮太陽鬱儀帝君。降布靈光真氣入神水。」(密咒要默念)
然後靜觀紅日當空,採氣,閉氣,觀靈氣從劍指裡面出來之後,就像一道雷射一樣,直接射穿水面,在水裡面寫一個字,字如下圖。注意這個字上面是雷字頭哈,不是雨。
02. 月君訣
掐訣,念咒,取氣(採氣),觀想,書寫的方法同前。
左手持月君訣 無名指第一節
右手比劍訣 ,
然後口中默念咒:「安。縛明羅博羅奴利娑(shā)訶(kē)/(hē)。謹請月府太陰結璘皇君。降布靈光真氣入神水。」(密咒要默念)
然後採氣,月亮的氣是明亮的淺黃色,特別清涼的,具體的方法跟注意事同前。右手劍指在杯中畫
字
03. 天罡訣
掐訣,念咒,取氣(採氣),觀想,書寫方法同前
左手持天罡訣 食指指甲的後面一點點位置上
右手比劍訣 ,
然後口中默念咒:「安。轟(hōng)轟軍吒(zhā)利娑(shā)訶(kē)/(hē)。謹請天罡紫微星君,降布靈光真氣入神水。」(密咒要默念)
然後採氣,天罡紫微星君其實說的就是北極星,北極中天紫微大帝,所以取氣的時候一定要面向正北方,這個氣是純正的紅紫色的,非常燦爛的紅紫色,取氣,書寫的方法同前,右手劍指在杯中畫字。
04. 煞文
掐訣,念咒,取氣(採氣),觀想,書寫的方法同前。
左手持訣,右手比劍訣 。
然後口中默念咒:「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時煞。陽煞。陰煞。一切妖邪鬼崇。逢煞自煞。」(密咒要默念)
然後採氣,取四方氣,念咒的時候微微閉眼,觀想站在屋子中間,像漏鬥一樣,你站在漏鬥中心,一瞬間就把東南西北五方的氣全都吸過來。書寫的方法跟要求同前述。
右手劍指在杯中畫字。
九鳳破穢符有很多種,下面的符圖是其中一個常見的。
抱拳:「謹請九鳳破穢真君賜降靈光」九鳳真君是著名的一個護法神將,真君非常慈悲,他誓願護持所有正法。只要念動咒語就有九隻鳳凰飛出來,發出無比純淨的碧色光芒,代表著生命的氣息。
把這道符寫在水裡,寫完可以給人治病或者灑淨驅除一些不良的信息體,皮膚病也可以用九鳳破穢水來洗,如果僅僅是內修的話,可以喝掉,喝水的方法是大口喝小口咽,喝一大口,分三小口咽下去,咽的時候脖子往上一揚,咕咕有聲,這樣咽下去的水,能量是直接到任脈裡面,到丹田,而不是走的胃裡面的那個五臟循環系統。
用手指蘸這個水,往上一彈,往下一彈,往左一彈,往右一彈,往前一彈,往後一彈。彈水的同時念:「九鳳翱翔。破穢十方。仙人導引。出入華房。上朝金闕。親見玉皇。一切汙穢。速離遠方。」(三遍)(可以發聲)念完三遍相當於做一個完整的結尾。彈水是來淨化屋子,當這個屋子充滿光明的時候,這個屋子就一點不良的雜亂氣息也沒有了。
這個方法練好了可以隔空寫在法器或者護身符上,來起到清理和加持的作用。,具體的使用方式跟用途,要自己在生活眾多練習多總結,融會貫通成為自己的東西。現在外界變化巨大,尤其是放射塵對人的影響無比巨大,放射塵為土中存火,隨風而動,所以對症的法子就是以水來滋養,既濟,是能量得到新的平衡。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法子淨化掉的不僅是看得到的疾病,更還有看不到的那些東西,尤其是在內修的時候。所以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經常會出現莫名奇妙的情緒變化,這個變化的程度因人而異,變化所體現的方面也不一樣,常見的諸如突如其來的煩惱,身邊的事情忽然變得不順利,暴躁,怨恨,感傷,嫉妒等等,原因就是內在的一些東西被激發出來,這個時候至關重要,一定要堅持下去並且要儘可能的多多的練習。
這個狀態在古代叫做正邪相攻,是一種內在能量重新調整的狀態,不堅持的話,以前所做的所有努力就前功盡棄了,很多道友在這個時候放棄掉,是非常非常的可惜的。此時心態的調整尤其重要,一定要堅定,一定要虛心,一定要腳踏實地,一定要儘可能的降低自己的欲求,遇到事情一定要先看自己的不對,因為這個時候內心中哪怕一點點驕橫,一點點開脫的藉口,都會給將來的自己帶來無窮的麻煩,道法廣大難度無心。希望能夠看得到的這個法的道友善自珍惜,默默精修,時至神知其中的玄妙。
註:本文所列功法,僅作為道教文化了解,不作為修煉指導,無明師指導,請勿私自修煉,後果自負。
掃描二維碼添加道長
cdaoism
流
浙江省天台山桐柏宮原名桐柏觀、桐柏崇道觀,為中國道教主流全真派南宗祖庭,其鼎盛時期為唐代和宋代。桐柏宮,初建於吳赤烏元年(238),由孫權遣葛玄開創。到最盛時期,僅桐柏道觀一個宮就「接客可容千眾」。整個宮觀,穹樓傑閣之雄麗,雲窗霧閣之高下,皆隱約於喬林翠靄之中,崇飾像麗無以加矣!壯麗無比。
長按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