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音樂,似乎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
提起音樂,大部分人想到的或許都是製作精良的錄音室CD和悠揚動聽的古典樂,而對於普通人而言,且不說光看譜面就讓人眼花繚亂的鋼琴曲,光是五花八門的樂器種類就夠難倒我們了。
可從古至今,人類從未改變過對音樂的熱愛和嚮往。哪怕不懂樂理知識,也懷抱著最原始的創作和表達的衝動。無論是哼著小曲散步的老人,還是KTV中嚎叫的年輕人,歌唱,是我們的本能。
2007年,Vocaloid 2橫空出世,仿佛一陣驚雷,掀起了平民音樂的革命。
這一年,初音未來和她的甩蔥歌席捲了整個世界。「阿拉擦擦阿哩哩噠哩哩」……魔性的歌詞與旋律,讓世人驚呼「原來音樂可以這麼做,歌還可以這麼唱啊!」
「虛擬歌姬都能這麼玩,要不,我也試試?」於是,一群熱愛唱歌的人開始嶄露頭角。
因為喜歡V家歌曲和動漫原聲帶,他們開始自發地在日本彈幕網站NICONICO上傳翻唱視頻,每個視頻的後面都會加上一句「歌ってみた」,意為「試著唱了一下」,久而久之,這還成了他們的旗幟與信念!「唱見」誕生了!
試著唱了一下,就是這樣質樸的理由,拉開了唱見時代的帷幕,他們從來都不是什麼嚴肅的歌手,推動的他們的,不過是人人都有的歌唱本能。
N站投稿的無門檻和V家極其充足的歌曲儲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歌者參與到翻唱投稿中來。正所謂大千世界,人才輩出,雖然很多人是為了開心,但其中不乏佼佼者。一些人的投稿製作十分精良、媲美專業錄音棚水準,而另一些人則在原曲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創新和改編,一時間百花齊放,讓人目不暇接。
(NICONICO唱見周刊)
湧入的不只有投稿者,還有無數被好音樂吸引而來的聽眾。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原來除了唱片還有這種聽歌的方式,而V家的二次元屬性和p主們千奇百怪的腦洞更是吸引了在主流音樂中無法找到共鳴的小眾愛好者們。在N站這個人人平等、有能力就會被欣賞的平臺,唱見們迎來了內容與熱度的巔峰。
眾所周知,歌手一旦籤約了公司、被規劃了路線,就不能天馬行空、任性恣意了,但在一個全憑興趣的網站,唱見們想玩什麼花樣都沒人管。源源不斷的新人湧入翻唱領域,大家樂此不疲地開發著各種新玩法,久而久之,大浪淘沙,一些絕活脫穎而出,不僅在當時吸引了大批觀眾,即使在現在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力。
說起唱見們的絕活,「高音系」——即以音高著稱的唱法——是絕對繞不開的。要知道,電子歌手可以唱到人類無法企及的高音,比如著名的《爐心融解》,銷魂的高音難倒了一大批翻唱者,誰能唱上去,誰就是神。
在這樣的環境中,女唱見リツカ(慄子花)以一支不降調的《爐心融解》翻唱視頻一炮而紅,點擊量僅次於原版。同樣以高音脫穎而出的還有現在已經是動漫歌手的やなぎなぎ,一首演繹非人哉高音的《メルト》直接讓她贏得了作曲家ryo的賞識,成為了其樂團Supercell的二代主唱。
(Supercell - 君の知らない物語)
除此之外,更有超高難的《高音廚能力測試》,直到現在還被各路人馬不知疲倦地翻出來鞭屍。
高音系已經讓很多普通人直呼牛逼,但唱見們的功力可不止於此。在這個時代,女裝大佬已經不稀奇了,但是男女聲都能唱的人,依然不得不讓人佩服。
2009年,男唱見赤飯和PIKO合唱的《magnet》一經投稿,熱度引爆。但他們靠的不是男唱見唱百合曲這種獵奇的話題,而是他們優秀的偽聲。赤飯主打蘿莉音,而PIKO是御姐音,把女聲唱得比小姐姐還到位,兩眼一閉根本不可能知道曲子背後是兩個男人。
偽聲不僅需要唱功,更需要天賦,卻在三次元屢屢被人拿出來戲謔。如果一個男生能唱女聲,等待他的很有可能是「變態」的帽子,但在百無禁忌的唱見圈,兩聲類絕對是站在頂端的絕活之一。
除了日漸精進的製作和唱功,唱見們早就不滿足於老老實實唱原曲了,各種改編整活為這個人才濟濟的舞臺又添了一抹生機。
炮姐的OP《only my railgun》大家都聽膩了,但唱見ぐるたみん(咕嚕碳)深諳整活之道,本身就是優秀的高音系唱見的他開始在忘詞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他所翻唱的《only my railgun》前半段瘋狂忘詞口胡哼哼唧唧,讓人聽了就想退出,但在最後的副歌又突然火力全開回歸正常狀態,聽眾整個都跟著燃了起來。這樣的反差萌讓網友們親切地給了他「忘詞帝」的稱呼,人氣一騎絕塵。
有這樣的整活先驅,其他人自然不甘落後,各種念白搞怪篡改歌詞不僅能讓人捧腹大笑,更能讓人感動落淚。在催淚神曲《アヤノの幸福理論(文乃的幸福理論)》中,唱見ゆめこ(夢子)不僅完成了高質量翻唱,還根據pv劇情為人物配了音,最後的哭腔極具感染力,連筆者這種不了解劇情的人都落下了豬淚。這樣優秀的改編,讓她的翻唱成為了筆者心中超越原唱的好作品。
高質量的作品使唱見群體越來越被世人矚目,不僅在日本,世界各地都出現了因為喜歡而翻唱的人們。而唱見們如此踴躍地貢獻著優秀的投稿,背後離不開V家的繁榮。
因為有Vocaloid這個軟體在手,只要懂得調音,任何人都可以做出他們心中理想的音樂。它就像一根火柴,點燃了人們心中熊熊的創作欲,讓無數非職業音樂人的音樂夢想瞬間變得觸手可及。
可以說,是那些以前不為人知、甚至沒做過音樂的p主們用他們被掩埋的才華支持著這個獨特的文化圈。唱見時代的興盛,正是平民玩家所創造的輝煌。
但當時人們一定不會想到,是這份讓它獲得榮耀的平民化和無門檻,最終殺死了它。
前文中提到的やなぎなぎ不是唯一一個從N站走到出道的唱見。
2009年10月,兩名女初中生開始以組合的形式在N站投稿翻唱作品。她們的表現吸引了動畫音樂雜誌《LisAni!》編輯和Vocaloid著名p主kz的目光,兩人僅僅過了七個月的唱見生活便發行了原創單曲,後續的發展更是順利得不可思議,一部又一部大熱番的OPED讓她們逐漸步入了一線動漫歌手的行列。她們是ClariS,一個ACG觀眾已經耳熟能詳的名字。
在日本動漫歌手界許久沒有新人的時期,製作人們把目光轉向了在N站活躍的唱見們。除了ClariS,ChouCho(《冰果》OP)、VALSHE(《柯南》OP)等人也陸續走到臺前,成為了真正的歌手,名利雙收,一些雖然沒有主流出道但已經擁有龐大粉絲數量的人氣唱見也開始發行自己的原創專輯,走上成為專業歌手的道路。
出道,意味著擁有自己的歌曲、擁有廣闊的舞臺,也意味著名聲、金錢和「主流歌手」的身份,這些是一個優秀歌手應得的,但卻是一個「無門檻」的彈幕網站給不了的。
(Animelo Summer Live 日本動漫歌曲演唱會)
誠然,大家一開始都是為了愛,沒有過多的利益牽扯,播放量高、上NICONICO唱見周刊就會很開心。但為愛發電是維持不了太久的,他們中的有些人把唱歌當作副業,三次元生活忙了便會永久隱退,而另一些人有著不輸出道歌手的能力,有人成功在前,他們更不可能甘於躲在網線後翻唱。
Vocaloid的p主的境遇也類似。給電子歌手寫歌並非他們的終極夢想,所以在通過V家出名後,他們要麼去給動畫寫歌,要麼自己組成樂隊,比如《魔法少女小圓》的紅藍角色曲《and I'm home》就是p主wowaka的作品,而《罪惡王冠》的OPED則由ryo包辦了。
(and I'm home)
人人都想發展得更好,他們的選擇無可指摘,只是這樣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高質量的V家歌曲和翻唱越來越少,V家與翻唱變成了老玩家邁向主流的跳板。而由於粉絲群體已經固化,新鮮的血液不復以往,「彗星般的新人」再也難以看見。
這個圈子在不知不覺中變質,最初的那份喜歡已經所剩無幾,曾經充滿著生命力的它,逐漸演變成了一潭死水。
如今,頭部唱見佔據著這個圈子80%的聽眾,曾經「無門檻」的唱見成為了要跨越很高的門檻才能進入的領域。人氣唱見和網絡明星無異,大批粉絲簇擁,而底端的翻唱愛好者們,甚至不配被稱作「唱見」。
筆者曾在2015年加入了一個翻唱群,某天有人討論「唱見」這個名稱的由來時,一位群成員說:「我討厭那些把自己稱作唱見的人,好像自己很了不起一樣,只有大大才配唱見這個稱呼!」
從最開始隨便參與全憑興趣到如今成為階級象徵,路走了太遠,不知從何時起就已經偏離了方向。唱見早就遠離了平民玩家,變得高高在上,完全背離了初衷,而「無門檻」這個可貴的特質反而被新興的虛擬主播繼承了。
如果說逐漸衰敗的唱見市場還有曾經的真愛粉在撐著,那麼虛擬主播(Vtuber)的到來,就是給它最後的沉重一擊。
2016年,名為「絆愛」的虛擬主播誕生於YouTube,如同九年前流星般閃耀的初音未來一樣,開啟了屬於虛擬主播的時代。乍一看,絆愛是一個戴著兔耳發卡的live2D形象,和普通的二次元萌妹沒什麼差別,但她的舉動是通過真人捕捉並由真人配音的,而且作為主播,打遊戲唱歌講段子樣樣行,比起Vocaloid主打的「電子歌手」概念,絆愛是一個更為鮮活的多功能偶像。
而在筆者看來,虛擬主播之所以如此成功,還在於他們身上的零距離感和養成感。就像是複製了AKB48打敗早安少女的老路,虛擬主播們通過以二次元的形象與觀眾緊密互動,消除了以往泛二次元創作者、特別是唱見帶來的距離感。
同樣都是唱歌,為什麼不去粉一個會和你打招呼的二次元老婆而是去粉一個臉都不露的唱見呢?同樣是內容提供者,為什麼不看一個又會打遊戲又會講段子的虛擬主播而是去看一個只會唱歌的唱見呢?陪著一個生動的虛擬主播從第一支視頻到最後,不比去舔一個唱見大大香嗎?
人人都可以參與互動,甚至人人都可以成為VTuber,人們更喜歡與自己平起平坐的人。虛擬主播們唱得好不好,玩得好不好,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陪伴感,是她們可愛沙雕的人設。仰望明星的時代過去了,人設為王,單單一首好聽的歌,再也無法吸引更多人了。
只是看著在虛擬主播們又拾起以前的《高音廚能力測試》時,看著她們翻唱一首首V家名曲時,不免會想,虛擬主播的繁盛,又何嘗不會讓人想起當初那個親切的、平民化的唱見圈?又有誰還記得,唱見的意思,是「試著唱了一下」呢?
筆者現在的歌單已經少有唱見曲,但每次循環到那一兩首,總會忍不住感慨。我曾以為,是虛擬主播搶奪了唱見的市場,然而細細回想,唱見圈子早就在不知不覺中頹廢了,而虛擬主播只是在剛好的時間點出現罷了。以「無門檻」起家的它,死在了自己手裡。
遙想當年的鼎盛時期,Google Chrome與初音未來聯動推出的廣告裡,是一個個熱情的創作者的身影。p主,翻唱,宅舞,畫畫,是熱愛造就了這波一度狠狠衝擊了傳統音樂市場的輝煌浪潮。
(每個人都是創造者)
無論再怎麼唏噓感嘆,唱見時代已經消亡,唯有那些沾染了年代氣息的作品,還留在某人的手機中。
不徵服世界,也不折磨勇者,一心只想著種田的魔王你們見過嗎?沒有跟數萬宅男一起打過call?那你恐怕對二次元的終極力量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