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是一件有趣的事。在滬語的黃金時期,民國上海老電影裡,幾乎所有的演員都在說普通話。甚至有些主角們的普通話聽起來還會有些拙劣。現在滬語日漸衰落,有關老上海題材的電影裡,創作者恨不得讓日本人都要說一口流利的滬語。
當然,在舊時代那個「國音統一」的意識形態下,初步發展的電影產業根本顧及不到方言。現在方言作用的增加是電影發展的必然,除了可以更深入地塑造人物外還能展現環境特徵,甚至還能夠增加某種獨一無二的戲劇效果。張藝謀這部《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沒有使用滬語。與其說這是導演對上海文化不夠了解,不如說是張藝謀對於商業類型片所做的一次取捨。畢竟在他更早的電影《秋菊打官司》裡,鞏俐從頭到尾說著一口陝西話。
從現在的創作理念上講,張藝謀在《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中對方言的放棄是一次錯誤且過時的選擇,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本身在當時又太過超前。張藝謀一直在強調作為導演最好能夠兩條腿走路,文藝片和商業片都能兼顧。商業訴求是這部電影很明顯的動機。結果並不成功。但是從格調上看,與後來票房上大獲成功的商業大片相比,《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卻是把文藝元素和類型片融合得更加成熟的一部。電影裡沒有港臺偶像明星,也沒有巨資打造的粗暴大場面,有的是鞏俐、李保田、李雪健、傅彪、孫淳這樣的演員,有的是張藝謀在自己視聽訴求中的上海往事。更重要的是,觀眾能夠通過一個孩子的視角,一場黑幫廝殺,一個女人的命運,感受到那個無可奈何的時代裡底層群體的悲劇宿命。而張藝謀把這種悲憫和關懷轉換成視聽光影,在電影結局中變得餘味深長。電影在童年時期看過,當時懵懵懂懂,長大之後腦海裡只記得最後一幕。水生被倒掛捆綁在船帆上,在他顛倒搖晃的主觀鏡頭裡,唐老大在給小阿嬌許諾著風光的上海生活。水生開始掙扎,小金寶(鞏俐飾演)送給他的錢幣從褲袋裡掉在了船上,落入了水裡。顛倒的鏡頭伴隨著外婆橋的童謠一直保持到了片尾字幕的結束。
水生的視角是電影最精彩的一個設定。雖然它註定了鏡頭不能深入到黑幫的江湖廝殺中,但這種旁觀性的疏離感拉長了舊上海的時代「景深」,讓電影在類型片上有了更多的視聽表現空間,在主題上也有了更深一層的意義。第一層文本意義是較淺顯的商業類型片內容。水生從鄉下投靠六叔,伺候唐老大的女人小金寶。水生與小金寶由矛盾隔閡漸漸產生共情,最後親身參與並目睹了小金寶的悲劇宿命。第二層文本意義則把水生這位旁觀者包含其中,講訴舊時代底層人民的命運。故事的舞臺在電影中間從繁華的上海轉到了鄉下的小島,具有鄉下背景的水生聯繫著的真正關懷對象逐漸露出雛形。在更深一層的文本意義裡,電影通過《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這首童謠把小金寶這位個體受害者與舊時代的底層群像徹底連接,讓電影在時代感懷中具有了更宏大的人文關懷。
片名《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看似與電影類型不搭,但卻是真正的點睛所在。童謠的旋律從開頭一直貫穿到了結尾。這首童謠對整部電影很重要,但大多數人或許沒有注意到的是,更具意義的也許是這首童謠的旋律。童謠的旋律簡單但熟悉,如果我們仔細聽,它可能與老上海的一部經典電影有著遙遠的聯繫。那部電影用歌曲的名字命名,叫做《漁光曲》。電影《漁光曲》講訴了底層人民在舊時代裡的苦難史,漁民一家人在動蕩中飄零,親人相繼離世,只有小女兒小貓倖存下來。她用自己的歌聲對時代裡的受害者做出了無力的安撫。
現在看,再聽,《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旋律更像是《漁光曲》的一種變奏。而本片與《漁光曲》也似乎產生了某種重疊。《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拍攝的是三十年代的上海,而電影《漁光曲》則在三十年代的舊上海中誕生。本片場景從繁華的上海轉換到鄉下小島,而《漁光曲》裡小貓一家則從鄉下淪落到了上海。當水生所在的漁船向小島逐漸靠近的時候,他在船內向岸上望去,這時候翠花嫂和女兒小阿嬌佇立在岸邊,童謠的旋律在情緒上頓時增強,在一種似曾相識中,對岸的身影像是《漁光曲》中已經隨時代遠去的遙遠的魂。
外婆橋的旋律在電影前半段多次出現,而童謠真正出現時是出自小阿嬌之口。當時小金寶身上浮誇的衣服換成了鄉下的素衣,她聽到童謠後和小阿嬌一同唱了起來。水生在岸邊洗著衣服也輕聲附和著。在這轉瞬即逝的美麗夕陽下,小金寶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身份歸屬。後來她給水生講自己童年鄉下的經歷,並稱自己為鄉巴佬小金寶。這時候小金寶的人物背景終於確定了下來,而她的「受害者」身份也逐漸顯現。隨著她與水生、翠花嫂、小阿嬌的相處越發融洽,電影關懷的主體終於出現。而當最後黑幫開始廝殺的時候,犧牲的便是這些舊時代裡的底層人民。
再次回到電影的最後一幕,水生被倒掛捆綁在船帆上,在他顛倒搖晃的主觀鏡頭裡,唐老大在給小阿嬌許諾著風光的上海生活。但小阿嬌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母親早已被面前這個對自己微笑的男人所殺,而小金寶的死也許便是她未來的結局。水生開始掙扎,小金寶送給他的錢幣從褲袋裡掉在了船上,落入了水裡。顛倒的鏡頭伴隨著外婆橋的童謠一直保持到了片尾字幕的結束。在熟悉的旋律裡,我又忍不住猜想,這位死去的歌舞皇后小金寶會不會就是《漁光曲》裡,在街頭賣唱為生,多年後的小貓呢。
在我不切實際的意淫中,遙望那個有聲電影剛起步時的上海老片《漁光曲》,這部《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使不使用滬語,似乎也就沒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