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是我們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此之後氣溫會下降,開始慢悠悠的降雪,因為不到大雪紛飛的時期,所以叫小雪。小雪時期的民俗也有不少,你知道有哪些嗎?
小雪這天過後,人們會祭神、建醮、醃菜、風雞。祭神,主要是祈禱航海者平安歸來;建醮,是祈求一年風調雨順;醃菜,增進食慾、促進消化;風雞,鎮風煞、保平安。這些民俗無一不透露著古代時期的文化信仰。
祭神主要風俗來源於臺灣地區,因臺灣地區四面環海,民間信仰中多與水有關,將其中的水仙尊王為海神。曾經有一篇《海上記略》講述這麼一句話,"水仙者,洋中之神",將這位海神擬人化。
各地公分的水仙尊王都不相同,但是大部分都以治水的夏禹為主。一般多為屈原與伍子胥為主,以及其他的英雄豪傑大禹合併公分,被稱為"諸水仙王"。
在曾經的臺灣地區,航海為他們主要經濟來源,但是因為技術落後,總會有人遇難。為此那時期的人們在重要的通商口岸建立廟宇拜奉,還在大約小雪時期進行祭祀。而現在臺南府西定坊港口的水仙王廟,就是臺灣最早的水仙王廟。
建醮一直深受民間百姓的重視與期待,並且將其作為具有特色的信仰文化。而建醮中"醮"也多種多樣,流程也非常複雜,但是確實是能夠最完整展現民間信仰風俗的一項宗教活動,每年都會吸引成千上萬的人來參加,那天空前熱鬧。
醃菜,是古代時期為了保存夏季時期多餘的蔬菜,但是又因科技的與交通原因,無法進行跨季節和地區的輸送,醃菜就成為了唯一的一種儲存蔬菜的方法。而醃菜也不辜負人們期望,成為了一種開胃的大眾視頻,吃起來增進食慾,吃起來非常舒服。
風雞,是福建省金門縣獨有的闢邪物與特殊的民間信仰。就像很多時候人滿把風獅也與其他闢邪物一樣,具有鎮風煞、驅邪避災、保平安的意義。
其中這裡的"風雞"指的為風乾的雞,利用冬季的季節特色將其進行風乾。然後使用獨有的烹飪習慣,將其做成一道美味的佳餚,讓人吃驚口中唇齒留香,不忍放手!!
二十四節氣中的民俗你還知道哪些?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