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力」影響孩子的人生高度,家長一定要狠下心培養

2020-12-28 小C育兒家

下午從幼兒園把兒子接回家,我在廚房準備晚飯,就讓兒子自己呆在客廳裡面玩。因為我家的廚房與客廳之間隔著一道門,所以根本看不見孩子在做什麼,我做飯的時候就特別的擔心,也有一點內疚不能陪他玩,於是我就一直大聲跟孩子說話,也問問他正在做什麼,誰知道孩子好像根本不願意跟我對話,直接大聲對我說,我的話太多了,他都快煩死了。

突然之間我覺得孩子好像長得太快了,明明只是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小不點,可是好像已經想要脫離媽媽的雙手獨自前行了。

以前沒有電話手機的時候,孩子獨立外出,家長根本不需要擔心,但是現在社會越來越發達,家長卻越來越擔心,一直用電話手錶或者是監控監視著孩子,不希望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很多家長覺得這樣做是對孩子負責,其實這反而讓孩子缺少獨自的空間。

中國人好像特別不喜歡獨自,孤獨,一個人這件事情,如果一個人是孤獨的,別人總會覺得這個人非常可悲,還會投去同情的目光,但是我要說孤獨並不是一件可悲的事,反而是一個人成長所必須的,人必須要學會享受孤獨,必須要學會掌握孤獨力。

孤獨力是什麼?

孤獨力並不是一個物理的詞語,也並不是一個負面的詞語,在很多人的認知當中一個人是孤獨的,往往是說他被孤獨、被排斥了,但是孤獨其實並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比如我們在上大學的時候,經常成群結隊的去學校食堂吃飯,但是有的學生卻總是獨來獨往,一個人吃飯,很多人總覺得這個人很可憐,可能沒有朋友,但是越了解越會發現他們是享受這種獨自吃飯的過程。

孤獨力是完全正面的,它是指一個人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當中,都能夠保持自立自強,保持內心的堅定,這是一個人心理走向成熟的標誌。

孤獨力是一種能力,但是需要不斷的鍛鍊才能夠獲取的。

孤獨力有哪些好處呢?

一,可以幫助孩子自省

自省是一個審視自己的過程,它可以讓一個人更加客觀的看待過去的自己,總結失敗的教訓,也總結成功的經驗,為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尋找更好的解決方式。自省同樣也可以聆聽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有的時候在某些場景當中,自己內心的真實往往會被有意無意的忽略,而自省卻可以拋卻外部的幹擾和影響,找到自己內心最為堅定的想法。

善於自省,善於反思自己的人,他們往往會對自己的人格有更清晰的了解,也會對自己的人生有更為準確的把握,不會因為某些事情的改變而變得惶恐不安,這些人的做事做人又會更加穩健和可靠,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二,促進想像力的釋放

隨著現代人接收信息越來越多,大家都不願意成為創作者,而願意成為信息的搬運工,孩子受到這種風氣的影響,思想的活躍性也會越來越差。而孤獨力就可以讓孩子轉變這種現象,真正的愛上創造。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愛迪生,他為了發明電燈,在無數多個日日夜夜裡孤身一人堅持創作,使用的材料就有6000多種,實驗的次數可以達到上萬次,最終他才能取得成功,如果他不能夠擁有這種孤獨力,而一直與其他人糾纏在一起,怎麼有時間有精力去思考和創造呢?

所以我們說愛迪生最終成績的取得靠的就是他的這種享受孤獨的能力。

阿德勒在《人類面臨的挑戰》一書中寫到:

我們像寄生蟲一樣,依靠著哲學家,依靠著藝術家,依靠著科學家,依靠著研究者,依靠著發明家。他們就像是世界歷史的真正領袖,真正的推動者,我們站在他們身邊,是一個配角。

三,提高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大約在5歲的時候就有了自主能力,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慢慢放手,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讓他們有空間和時間獨處了,如果家長這個時候還一直黏著孩子,什麼事情都不肯放手。

那麼就會讓孩子越來越依賴父母,他們遇到事情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解決而是求助他人,只有獨處才能讓孩子擁有獨立的自我,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才能夠冷靜的思考,嘗試獨立的解決。

一位心理諮詢師曾經在他家的樓下遇到兩個小男孩,一個孩子7歲,一個孩子5歲,他們在玩遊戲的過程當中,7歲的小男孩兒一直不停的問遊戲怎麼玩兒,接下來該怎麼做,他還能做什麼,而5歲的孩子則只是安安靜靜的,自己思考和琢磨。

之所以兩個孩子會有這樣巨大的差異,就是那個7歲的孩子一直是由父母照料,而那個5歲孩子的父母則很放心的讓孩子自己去玩。

周國平在《獨處是一種能力》中曾說:能夠獨處才意味著這個人擁有自我。

家長應當怎樣培養孩子的孤獨力呢?

一,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很多事情我們不能夠經歷,但是可以從書本當中得知,我們讀的書越多,在世界上的很多知識了解的越多,把握的越多,所以生活當中遇到什麼問題也能夠迅速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讓自己不至於因為沒有見過也沒有經歷過而慌手慌腳的。

二,停止迎合別人

人生很長,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也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成為朋友,而有些朋友是真正的朋友,而有些只需要我們費力迎合才能夠維持住的。

所以家長要告訴孩子有一些人是不值得交朋友的,真正的朋友需要為你設身處地的著想,需要真心誠意的為你好,在這樣的朋友面前,你不需要去掩飾自己真實的性格,可以保持最自然的狀態。

雖然我們無時無刻不與周邊的人發生關係,我們的人生需要與他人交往,但是不要把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三,改善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很多事情我們往往想的很好,但是一直在想一直也拿不出最好的方案,也遲遲不見方案的實行,這就是思想被困住了的表現,所以家長必須要教會孩子如何真正的管理時間,如何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

孤獨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孤獨力也是一個人人生所必須擁有的,父母應當教會孩子如何運用孤獨的力量實現真正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孤獨力」不等於自我封閉,家長要懂得放手,讓孩子正面了解自己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家長們習慣於利用各種智能的東西監視著孩子的一切,時刻盯緊自己的孩子,害怕孩子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出事,也害怕自己的孩子過於孤獨。但其實家長要學會區分孤獨和孤獨力之間的區別,了解孤獨力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 培養孩子的「孤獨力」,父母可以這樣做
    之前一直都覺得獨生子女非常好,由於自身沒有處於獨生子女家庭,總覺得這是人生最大的遺憾。獨生子女家庭不僅可以得到爸爸媽媽唯一的愛,還能得到更多的愛關懷。 昨天麗麗和我說:準備要生二胎,不能讓老大這樣再繼續下去,否則對他非常不利。我當時便覺得非常好奇,問她:一個孩子不僅可以得到你們更多的愛,你們也可以少操一點心。
  • 不想把孩子養成白眼狼,這三件事上父母一定要狠下心!
    任何孩子都有變成白眼狼的可能性,如果不想孩子變成白眼狼,那麼這三件事上父母一定要狠下心。01、讓孩子獨立「你會掃地嗎?讓媽媽掃吧!」「你好好學習就行了,媽媽來做!」太多家長對孩子總是捧在手裡怕化了,恨不得什麼都替孩子做好,但是當孩子長大後,誰會一直替孩子做這些呢?有個寶媽向我抱怨,嫁的男人是媽寶男,連工作都不會做,一直在媽媽店裡看店,脫離母親以後,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做了不到半個月就被辭退了。
  • 《孤獨力》:你在熱鬧中失去的,終會在孤獨中找回
    人人都在尋找圈層,加入團體,害怕自己被孤立,哪怕是有違本心也要去做。害怕孤獨,是缺乏與自己相處的能力——孤獨力。今天我們來談談孤獨這個話題,以及如何培養孤獨力的方法論。二、為什麼孤獨力重要,缺乏會怎麼樣如果你堅持認為,我就是討厭孤獨,就是害怕被人孤立的感覺,那我就先來講講缺乏孤獨力的缺點吧。
  • 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這些能力!
    現在,中國的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教育特別重視,尤其是關注孩子的成績。很多家長在重視孩子的成績的時候,卻忽略了孩子一些必要的能力。然而,我們的教育專家告訴我們,家長在重視孩子的成績時,也需要注重培養孩子一些基礎的能力。那麼,這些能力都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在這裡暢談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一些基礎能力。
  • 孩子「共情」能力低下,人際交往也會有很大影響,家長要注意培養
    很多人說現在的孩子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幸福的是生活條件好,不愁吃穿,不愁金錢,可以盡情的享受人生。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孩子即便犯錯也有很多家庭成員幫忙「兜著」。不幸的是現在孩子接觸太多的嘈雜的信息,網絡、直播平臺,讓孩子本來清淨的世界,一下子變得嘈雜起來。很多人也迷失了心竅,歪了三觀,丟了非常重要的「共情能力」。
  • 想讓孩子未來人生如意,家長一定要提前培養3種能力,很關鍵
    為了讓孩子將來幸福快樂,在社會上有一個好的立足點,這三種能力是必不可少的:1.情商前幾年在財富500強公司有一次大規模的員工調查,研究影響成功的關鍵因素。結果得出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情商和智商對一個人的成就有影響,兩者影響的比例是智商:情商=1:2;去得越高,這種影響的懸殊就會越大,甚至智商:情商=1: 6。
  • 黃品源:《狠不下心》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1999年12月3日黃品源發行的專輯《狠不下心》。《狠不下心》是黃品源的第9張個人專輯,也是他重回滾石唱片的第一張專輯。說黃品源重回滾石,那是因為他早在1990年剛出道時向音樂製作人沈光遠自薦自己的創作,而得其賞識,正式與他籤約滾石唱片,專輯由友善的狗音樂製作公司製作。
  • 科學實驗證明:孩子的血型會影響性格和智商,父母要懂得培養
    大概是講,帶孩子的過程中,到了三歲,大概就能看出這個孩子成年後是怎樣的脾氣秉性,到了七歲,大致就能分析出這個孩子一生能否有所作為。當然,這個說法有些許誇張的成分在裡面,但不可否認的是,孩子的基因、血型等因素確實能影響其智商和情商。
  • 3歲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孩子將受益一生,家長要選對方式
    3歲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孩子將受益一生,家長要選對方式一些私立學校在招收幼兒園升小學的學生時會對報名的孩子進行一些測試,以此來選取一些他們認為的優秀學生。一般來說,學校主要測試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些學校會認為缺乏邏輯思維的孩子是潛在的差生。
  • 孩子學習容易分心?善用「雞尾酒效應」,教你培養孩子高度專注力
    文/話梅媽媽一提起孩子的學習,大多數家長都免不了長籲短嘆。尤其是在幼兒時期,如何讓孩子能夠有效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坐在書桌前面不要分心,成了許多家長難以解決的問題。其實想讓孩子學習不分心並不難,只要我們善用雞尾酒效應,就可以培養孩子的高度專注力。
  • 積極人生大學郭宇宸:培養孩子真正的競爭力
    教育觀點(4):培養孩子真正的競爭力關於培養孩子,如果你讀了前面三篇談教育觀點的文章,我曾說兩個培養的秘密,99%的家長都未做到,那就是:一定要培養孩子的未來競爭力一定要培養人生的關鍵能力!具體說,有兩個極為重要的能力...第一是思想力;第二是演說力。這是99%的家長沒有意識到,也沒有培養的。思想和演說是人的兩大核能競爭力同樣的能力,會演說的人更勝人一籌。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這幾點做到位,孩子一個人也能過得好
    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常見的幾個誤區"吃飯穿衣服,長大了自然就會了"我們習慣了給孩子餵飯、穿衣服,也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依舊堅持給娃餵飯、穿衣,全權代勞這些基本生活技能,認為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其實並非如此。
  • 父母行為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潛移默化,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場面特別溫馨,周圍的家長和小孩子一起鼓掌給這個勇敢的小朋友,小朋友從地上爬起來還跟大家鞠躬道歉:「真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有的小朋友上去擁抱她,有的孩子還拿起抹布幫他一起擦。周圍的看護孩子的家長都說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這麼小就有這麼好的家教。
  • 用「偶像」的力量,培養孩子內驅力,讓他愛上學習其實很簡單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孩子不想學習時,家長狠狠懲罰,他就能記住教訓嗎?家長狠下心給孩子立下一些自覺學習的規矩時,他就一定會遵守嗎?父母用盡時間、精力來陪孩子寫作業,他的成績就一定會有所提高嗎?以獎勵的方式讓孩子達到學習的目的,可能一次、兩次有作用,但當獎勵不再能讓他滿足時,家長又該怎麼辦?孩子只會越管越不自覺,越來越難管,學習的興趣也會越來越低。
  • 狠不下心戒菸的人,哪些習慣要趁早改正?為了健康,麻煩正確對待
    戒菸過程中會出現多種「戒斷症狀」,很多人承受不住就會復吸,這對身體的傷害會翻倍,如果很不下心戒菸,如何減輕香菸對人體的損傷呢?狠不下心戒菸的人,哪些習慣要趁早改正?為了健康,麻煩正確對待習慣一:酒桌煙男人不抽菸,白在世上顛;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這是流行於男人堆的名言,煙和酒成了最佳伴侶,不離不棄。更有「一杯酒,一支煙,快樂似神仙」的說法。
  • 收收你的慈悲心,狠下心,小人畏威不畏德
    收收你的慈悲心,狠下心,小人畏威不畏德!小編淺談:《知否》育人,收收您的慈悲心,小人畏威不畏德,做人要狠。(不喜勿噴哦)狠,是一種人生態度——對自己好一些。狠,是一種禦敵之策,最致命的策略。對敵人,以怨報怨,狠下心,豁得出去,才能讓敵人畏懼,才能克敵制勝。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培養出來的!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培養出來的! 68位高考狀元真實身份曝光,他們的家庭教育都有這3個特徵: 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從小幫助孩子養成各種良好習慣。
  • 想要培養獨立有主見的孩子?會「傾聽」很重要,家長早知道早培養
    可以這樣說,獨立自主的孩子,在未來將會擁有更為精彩的人生。一、獨立自主的孩子未來將會擁有精彩人生1、獨立自主的孩子具有敏捷的思辨能力。在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時,不可避免地會對孩子的自理能力產生影響,孩子會逐漸減少對家長的依賴性,即便是沒有做過的事情,第一個念頭也是自己想辦法去完成,而不是先想到讓家長幫忙。孩子到了陌生的環境中,也能夠快速適應,並積極解決可能遇到的問題。3、獨立自主的孩子自信心更強大。
  • 記憶力是可以培養的!想讓孩子記憶力變好,家長要掌握以下方法!
    孩子記憶力好,不僅在學習上暢通無阻,在今後的工作中也能一帆風順,還會影響他們的生活。記憶力差,那麼在學習上會比其他同齡孩子更困難。因此,如何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記憶力就成了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不少家長認為,5歲以前的孩子還小,只要吃穿住行跟上就行,認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記憶力並沒有開始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