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從幼兒園把兒子接回家,我在廚房準備晚飯,就讓兒子自己呆在客廳裡面玩。因為我家的廚房與客廳之間隔著一道門,所以根本看不見孩子在做什麼,我做飯的時候就特別的擔心,也有一點內疚不能陪他玩,於是我就一直大聲跟孩子說話,也問問他正在做什麼,誰知道孩子好像根本不願意跟我對話,直接大聲對我說,我的話太多了,他都快煩死了。
突然之間我覺得孩子好像長得太快了,明明只是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小不點,可是好像已經想要脫離媽媽的雙手獨自前行了。
以前沒有電話手機的時候,孩子獨立外出,家長根本不需要擔心,但是現在社會越來越發達,家長卻越來越擔心,一直用電話手錶或者是監控監視著孩子,不希望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很多家長覺得這樣做是對孩子負責,其實這反而讓孩子缺少獨自的空間。
中國人好像特別不喜歡獨自,孤獨,一個人這件事情,如果一個人是孤獨的,別人總會覺得這個人非常可悲,還會投去同情的目光,但是我要說孤獨並不是一件可悲的事,反而是一個人成長所必須的,人必須要學會享受孤獨,必須要學會掌握孤獨力。
孤獨力是什麼?
孤獨力並不是一個物理的詞語,也並不是一個負面的詞語,在很多人的認知當中一個人是孤獨的,往往是說他被孤獨、被排斥了,但是孤獨其實並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比如我們在上大學的時候,經常成群結隊的去學校食堂吃飯,但是有的學生卻總是獨來獨往,一個人吃飯,很多人總覺得這個人很可憐,可能沒有朋友,但是越了解越會發現他們是享受這種獨自吃飯的過程。
孤獨力是完全正面的,它是指一個人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當中,都能夠保持自立自強,保持內心的堅定,這是一個人心理走向成熟的標誌。
孤獨力是一種能力,但是需要不斷的鍛鍊才能夠獲取的。
孤獨力有哪些好處呢?
一,可以幫助孩子自省
自省是一個審視自己的過程,它可以讓一個人更加客觀的看待過去的自己,總結失敗的教訓,也總結成功的經驗,為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尋找更好的解決方式。自省同樣也可以聆聽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有的時候在某些場景當中,自己內心的真實往往會被有意無意的忽略,而自省卻可以拋卻外部的幹擾和影響,找到自己內心最為堅定的想法。
善於自省,善於反思自己的人,他們往往會對自己的人格有更清晰的了解,也會對自己的人生有更為準確的把握,不會因為某些事情的改變而變得惶恐不安,這些人的做事做人又會更加穩健和可靠,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二,促進想像力的釋放
隨著現代人接收信息越來越多,大家都不願意成為創作者,而願意成為信息的搬運工,孩子受到這種風氣的影響,思想的活躍性也會越來越差。而孤獨力就可以讓孩子轉變這種現象,真正的愛上創造。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愛迪生,他為了發明電燈,在無數多個日日夜夜裡孤身一人堅持創作,使用的材料就有6000多種,實驗的次數可以達到上萬次,最終他才能取得成功,如果他不能夠擁有這種孤獨力,而一直與其他人糾纏在一起,怎麼有時間有精力去思考和創造呢?
所以我們說愛迪生最終成績的取得靠的就是他的這種享受孤獨的能力。
阿德勒在《人類面臨的挑戰》一書中寫到:
我們像寄生蟲一樣,依靠著哲學家,依靠著藝術家,依靠著科學家,依靠著研究者,依靠著發明家。他們就像是世界歷史的真正領袖,真正的推動者,我們站在他們身邊,是一個配角。
三,提高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大約在5歲的時候就有了自主能力,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慢慢放手,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讓他們有空間和時間獨處了,如果家長這個時候還一直黏著孩子,什麼事情都不肯放手。
那麼就會讓孩子越來越依賴父母,他們遇到事情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解決而是求助他人,只有獨處才能讓孩子擁有獨立的自我,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才能夠冷靜的思考,嘗試獨立的解決。
一位心理諮詢師曾經在他家的樓下遇到兩個小男孩,一個孩子7歲,一個孩子5歲,他們在玩遊戲的過程當中,7歲的小男孩兒一直不停的問遊戲怎麼玩兒,接下來該怎麼做,他還能做什麼,而5歲的孩子則只是安安靜靜的,自己思考和琢磨。
之所以兩個孩子會有這樣巨大的差異,就是那個7歲的孩子一直是由父母照料,而那個5歲孩子的父母則很放心的讓孩子自己去玩。
周國平在《獨處是一種能力》中曾說:能夠獨處才意味著這個人擁有自我。
家長應當怎樣培養孩子的孤獨力呢?
一,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很多事情我們不能夠經歷,但是可以從書本當中得知,我們讀的書越多,在世界上的很多知識了解的越多,把握的越多,所以生活當中遇到什麼問題也能夠迅速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讓自己不至於因為沒有見過也沒有經歷過而慌手慌腳的。
二,停止迎合別人
人生很長,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也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成為朋友,而有些朋友是真正的朋友,而有些只需要我們費力迎合才能夠維持住的。
所以家長要告訴孩子有一些人是不值得交朋友的,真正的朋友需要為你設身處地的著想,需要真心誠意的為你好,在這樣的朋友面前,你不需要去掩飾自己真實的性格,可以保持最自然的狀態。
雖然我們無時無刻不與周邊的人發生關係,我們的人生需要與他人交往,但是不要把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三,改善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很多事情我們往往想的很好,但是一直在想一直也拿不出最好的方案,也遲遲不見方案的實行,這就是思想被困住了的表現,所以家長必須要教會孩子如何真正的管理時間,如何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
孤獨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孤獨力也是一個人人生所必須擁有的,父母應當教會孩子如何運用孤獨的力量實現真正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