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臺一直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信,有一個共同的話題:「婆媳關係好不好,關鍵在於什麼?」
媳婦還有一個名稱叫「新」娘。你想,兒子娶了一個新的娘回來,和家裡原來那個「老」娘肯定有矛盾。
和一些女性朋友聚餐的時候,話題最多的還是關於婆婆是外星球物種的話題,各種各樣一地雞毛的話題都能和婆婆扯上關係,婆媳關係,真的無藥可救嗎?
其實婆媳關係好不好,關鍵在於觀念的不同:
婆婆覺得老婆可以再娶,媽不能再換;媳婦覺得我才是陪你過一輩子的人,而不是你媽。
婆媳關係的不和諧是雙向的。雖然男人作為中間人有義不容辭的協調作用,但是兩個女人在沒有感情的基礎上,因為共同愛著的一個男人而建立起來的家人關係,往往磨合就艱難的多,這也是導致高離婚率的原因之一。
否則那道老婆母親一起落水先救誰的無聊問題也不會持久不衰,因為母親與妻子永遠是蹺蹺板的兩頭,兩頭都重。
老人的改變是非常難的,畢竟年紀和格局放在那裡,所以婆媳關係的相處,年輕人需要付出更多一些包容,總有辦法去處理婆媳關係的。
不要吝嗇讚美,外人面前不說自家人壞話
不論是親戚還是鄰居之間,永遠不要說婆婆或者媳婦的壞話。
人只會說比我們強大或差不多的人的壞話,因為正面對決的話或許沒有勝算,因此只好在背後說壞話博取別人的支持和同情。這本身就是一種示弱的表現。
可別人眼裡媳婦和婆婆始終是一家人,你說出去的壞話會成為一個坑,啥時候不注意你自己就掉下去了,最終傷的是自己和家人的關係,外人只是看熱鬧,並不會真正的理解和同情你。
相反你的讚譽會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乖巧的媳婦或者明事理的婆婆,傳到彼此耳朵裡的時候,她自然會領會,也會潛移默化往你誇獎的地方去轉變,雖然慢,但是給她一點時間,畢竟是家人,沒有過不去的坎。
不要拿親媽和婆婆做比較,這是兩碼事
不要把兒媳當親生女兒,也不要把婆婆當成親媽;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做一個有分寸的婆婆和一個有分寸的兒媳。
親媽畢竟十月懷胎生了你,你和你的媽媽性格是什麼樣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已經相互磨合得非常圓潤沒有稜角了。
可是婆婆在她自己的家裡幾十年,你對她來就是個外人無可厚非,加上你老公對你的寵愛,婆婆有被冷落的感受是難免的,捍衛自己女主人的地位是婆婆的天性。矛盾就在這裡了。
所以不要刻意把自己的媽媽和婆婆相提並論,也不要斤斤計較,給她足夠的尊重,畢竟她是什麼樣的人,你老公更有發言權,矛盾和衝突的地方讓先生去解決就好。
別把別人想得太好,但是,也別把別人想得太壞,都是凡人。
總之,親人也是分緣深緣淺的。
年輕人的格局和視野也遠遠高於老年人,所以懂得尊重長輩、嘗試從婆婆的思維角度去考慮問題,將心比心,婆婆也會降低對你的偏見。
塗磊說過:如果說「多年的媳婦熬成的婆」,那麼作為婆婆過來人,更應該體諒兒媳的難處;如果說兒媳婦能懂得為人母的不容易,同樣作為母親和女兒,更應該懂得,婆婆的辛苦。視如己出的關愛是將心比心,相敬如賓的對待是互相尊重。
感謝繼續關注,歡迎留言交流不同觀點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