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七姐誕」,情人節?黃埔蘿崗人你怎麼看?

2021-02-19 蘿崗香雪網

印象中,七夕蘿崗俗稱「七姐誕」,都是家裡的大人把七種花和七種水果擺放好供奉七姐,節日特色十分濃厚。不過呢,現在的七夕,也是中國的情人節,朋友圈反而曬起恩愛來了,各種紅包「520」、「1314」等等,是不是很虐?

除了曬恩愛的,還有曬搞笑視頻的,七夕送什麼花啊,不送酒,怎麼有機會?!

還有發誓被雷劈的,剛好昨天行雷閃電了,發誓的人都不敢亂造次了。還有可憐的單身狗……網際網路時代,確實好多玩法,最希望是不要忘記古老但獨具節日韻味的傳統。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七夕節就是其中一個,它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每一個節日都有其特殊的含義,七夕節也被我們稱為「中國情人節」,七夕節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七夕節的由來是什麼?七夕節有哪些故事和傳說呢?大家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七夕節的來歷與傳說故事吧!

七夕的由來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鬥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鬥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於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牛郎織女的傳說


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故事之一,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因為有一條「愛情」的主線,善良的人們就把鵲橋相會的夜晚定為「情人節」,也是合情合理的。現在很多人希望把「七夕」定為「中國的情人節」。「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認可!

這個故事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說織女三星像分開兩腳,一天七次行進,雖然如此,也不能織布成紋;那明亮的牽牛星,也不能用來駕車。《史記天官書》描述天體運行,有「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將;左右,左右將」、「其北織女,織女,天孫女也」句。河鼓,就是牽牛星,中間大星,左右兩小星。這就是牛郎和一對兒女的原型。織女星,又名天孫,這也是神話中織女是天帝第七孫女說的來源。

到漢代末年,《古詩十九首》中寫道:「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又比如曹丕《燕歌行》中說:「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都已經把織女和牽牛看成一對情人了。所以秦漢時代應該是牛郎織女故事形成的早期階段。湖北雲夢睡虎地區出土的「秦簡」中就有了「牽牛以取(娶)織女而不果」的記錄。

「牛郎織女」的故事情節在南朝梁時殷芸的《小說》中已有粗略的梗概。當時還有很多類似的記載,比如宗懍的《荊楚歲時記》、吳均的《續齊諧記》和周處的《風土記》,都有牽牛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而20世紀初在敦煌石窟發現的《搜神記》中「田崑崙」和宋初《太平廣記》中「郭翰」這兩則故事,對明清時代牛郎織女故事的完成有更大的影響。

「田崑崙」的故事傳說,田崑崙是窮漢,一天看到三個仙女在河中洗澡,於是他偷取了其中一套衣服。結果兩個年長的仙女各自抱衣乘風而去,只有最小的仙女不敢出水,後來嫁給了田崑崙。他們生了個兒子田章。後來天女返回天庭,又出現了兒子田章尋母的故事。

「郭翰」的故事內容也大同小異。只是這郭翰是個「姿度美秀,善談論,工草隸」的文人,說他有天在庭院中觀月,忽見織女下凡,兩人情投意合,就私訂了終身。此後,織女夜夜來往於天上人間。有一天織女忽然對郭翰說:天帝知道此事後,命我不許再來,我們永別了。這郭翰悲傷成疾,織女在天上知道後,派了個使女下凡,贈詩兩首,其中一首說:「情人終已矣,良會更何時。」這則記述可以說是牛郎織女故事的文人化。

後來,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關於七夕的由來與傳說,在全國各地的民間流傳相當廣泛,版本較多,但基本內容基本一致。那麼牛郎織女故事的發生地究竟在哪裡?說法也很多。河北鹿泉、江蘇太倉、山東沂源、黃河河套,都被稱為「牛郎織女」故事的發源地,其實這些說法大多數代表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七夕節這一天,中國古代主要活動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 、曬書·曬衣、賀牛生日。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婦女結彩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種生求子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供奉磨喝樂「磨喝樂」是中國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吃巧果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東京夢華錄》中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牛郎織女傳說是四大中國民間愛情傳說之一,也是在中國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愛情故事傳說,在我國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河邊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

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划,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

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準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背井離鄉終是愁  千山萬水不解憂

傾然  風拂面  繞動青絲愁

白河畔  凝相望  琴瑟音韻伴水聲

郎勤絲巾手中獻  女羞映月默低頭

情相悅  敬如賓  

郎耕田來女織布  田園生活漫心間

時光若流水  好景難常在

無力回天苦奈何  天水從此各一方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長相思  斷離愁

相約七月七  鵲橋心相印

山有木兮木有枝

兩情悅兮終相逢

來源:雨中傘、蘿崗香雪網,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蘿崗香雪網——

 合作 ▏推廣請聯繫小編微信:

15360820916

微信關注蘿崗香雪網微信號:搜索公眾號「蘿崗香雪網」或luogangwang,即可獲得黃埔、蘿崗新鮮資訊!蘿崗香雪網,黃埔、蘿崗實用信息發布平臺,蘿崗黃埔第一網絡交流互動媒體!擁有黃埔蘿崗商家品牌策劃最強團隊和實踐經驗,提升您的品牌競爭力和拓展銷售渠道,歡迎商家交流合作!(廣告信息、報料請聯繫微信326356963,電話15360820916,或發送到郵箱020lg@163.com及論壇http://www.020lg.com/bbs/,千人qq群19300989,投稿有獎)。

相關焦點

  • 七月初七七姐誕 七夕乞巧求桃花秘法大公開
    有著中國情人節之稱的七夕節,也稱為七姐誕、乞巧節或者女兒節,是中國最源遠流長的節日之一
  • 七夕:古時的女兒節,今日的情人節
    七夕情人節,鵲橋相會時,佳期又一年。在當代年輕人心中,傳統節日七夕,已然與情人節是等號關係。但在古代,七夕其實是屬於女性獨享的專屬節日,也就是古代的「女兒節」。只是伴隨歷史的發展,七夕逐漸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在現代成為我國象徵愛情的節日。
  • 2020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今年七夕是哪一天?
    2020年的七夕節馬上就要到了,這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也是很多情侶必不能忘的一個節日,一些小夥伴還不清楚今年七夕情人節到底是幾月幾號,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詳細的日子。
  • 農曆七月初七中國的七夕節(情人節)
    農曆七月初七中國的七夕節(情人節)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
  • 民俗 | 又快到「七姐誕」!舊時佛山的未婚少女是這樣過的……
    時下許多年輕的情侶都喜歡把「七夕」當作情人節過,但是大家可知道,「七夕」又叫「乞巧節」嗎?乞巧節是女兒節,佛山又稱為「七姐誕」,是未婚少女的節日。七夕前,同族姐妹們組成了「拜七姐會」,在祠堂裡,組織「擺巧」(又稱「擺七夕」)、「賽巧(鬥巧)」、「迎仙」、「拜仙」。姑娘們通過擺巧、賽巧等各種活動賽出自己的心靈手巧,並祈禱得到一位如意郎君。那麼,舊時佛山的未婚少女,有哪些習俗是「七夕」必做的呢?快跟佛博君去了解下「擺巧」儀式都有哪些吧!
  • 為何「風影」的照片深受蘿崗人喜愛?
    羅柱梁(筆名:風影)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蘿崗人,熱愛攝影多年,堅持用腳步和鏡頭追尋夢想,因硬核的拍照技術拍攝出獨特角度、地區風貌、瞬間氣氛等富有感情色彩的照片,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何「風影」的照片深受蘿崗人喜愛?本期風影分享的作品,既是照片更是藝術,經香雪網特邀向大家分享:part 1 蘿崗風貌
  • 2020年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一段簡短而深情的告白送給你
    2020年的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呢?作為我國傳統節日就需要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節日啦!情人節馬上就要到了,也就是在2020年8月25日。
  • 「七夕」情人節的來歷
    ,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 七夕情人節:重要的不是愛你,而是只愛你一個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七夕情人節2020 教你怎麼送祝福
    七夕情人節2020 教你怎麼送祝福時間:2020-08-25 11: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夕情人節2020 教你怎麼送祝福 1本有一絲牽掛,不能二目傳情,輾轉三思而定,只願四海昇平,哪想五更難眠,卻又六腑思念,終遇七夕佳節,祝福八方相傳,坦露九鼎,欲成十全美眷
  • 除七夕外,中國的情人節還有哪些?
    對於年輕人來說,過情人節是一種特殊的紀念日,尤其是那些處於熱戀中的人們。眾所周知,每一年的情人節是在2月14日,然而這只是相對於西方的情人節來說。可是你知道東方的情人節嗎?在中國,情人節是中國本土關於對愛情紀念的節日。
  • 2020七夕情人節撩人情話句子大全 2020七夕情人節深情表白句子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對於那些有對象的朋友該怎麼撩對象呢?今天小編整理了七夕情人節最撩人的情話句子,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七夕情人節撩人的情話句子1. 全世界只有一個你,叫我如何不珍惜。2.
  • 2016年七夕幾月幾日,七夕情人節怎麼過
    【2016年七夕是幾月幾日,七夕情人節怎麼過】導語:七夕情人節又到了
  • 【約會攻略】2015年七夕是幾月幾日 七夕情人節怎麼過?
    你是否對這個節日也已經期待許久了呢?2015年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呢?七夕情人節要一場浪漫並不難,完美約會攻略三招搞定,鮮花+約會+禮物!2015年七夕節是哪天: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2015年七夕節是8月20日,農曆七月初七,星期四關於七夕情人節  七夕節,是中國情人節。
  • 七夕節2019年是幾月幾號?2019七夕情人節詳細時間
    2019七夕情人節詳細時間 2019年的七夕節馬上就要到來了,無論是男女老少都想給自己最愛的他/她表示一番,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2019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千萬別錯過了。
  • 七姐誕(七夕)的來源與習俗
    【港妳知】公眾平臺為你提供最地道的香港資訊七姐誕是什麼意思?珠江三角洲地區稱七夕為七姐誕,織女在七仙女中排行第七,故稱七姐。
  • 中國古代的情人節根本就不是七夕,而是元宵節!
    大眼摘要:西方有個情人節,就有好事者也要給中國找個情人節,很多人以為七夕就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但是,顯然錯了,如果說中國古代也有情人節的話,那一定是元宵節。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節。就有好事者也要給中國找個情人節,不知怎麼搞的,很多人以為七夕就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但是,這個說法顯然錯了,如果說中國古代也有情人節的話,那肯定不是七夕,一定是元宵節!七夕,農曆七月七日,又叫七巧節、乞巧節、女兒節等,最主要的習俗是「乞巧」。七月七是七姐的誕辰,民間相傳,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所以古代,在這一天,少女都要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女紅手藝。
  • 七夕其實並不是情人節,那麼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到底是哪一天呢?
    同時也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有許多情侶也重視起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在七夕節的當天互相傾訴愛慕之意和互送禮物。但是現實往往都很打臉,其實七夕節在古代並不是情人所過的節日。那麼七夕節到底是個什麼節日,古代的情人節又會是哪一天呢?
  • 七夕怎麼過?一笑而過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nue)夕(gou)節,今天你被朋友圈秀恩愛刷屏了沒?其實原本的七夕並不是中國情人節。七夕又叫做乞巧節,根據歷史記載,這個節日的主角是女子,乞巧乞巧,顧名思義,是祈願自己心靈手巧,順帶求個好姻緣。
  • 中國情人節到底是哪天?
    相比七夕,三月初三更適合中國情人節:首先,判斷一個節日的性質,關鍵要看它的習俗內容。春天的愛情,協和萬物,萌動青春,情人節只有在春天的時日裡才會符合自然規律;七夕則是"七月流火"之時,陽氣盛極而衰,更多的是秋日裡悽切的閨怨,不是完全的愛情。 其四,儘管七夕與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有關,但不能因為這個愛情故事就想當然地把七夕當成是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