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教程:中國畫技法之寫意畫魚

2021-03-01 國畫藝術

本素材摘錄自《中國畫技法 魚》,張繼馨著 ;福建美術出版社出版,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一、魚的結構


二、紅龍種金魚的畫法及不同姿態
金魚的活動,主要在於各鰭,特別是闊大的尾鰭,所以畫時可先畫尾,然後根據所需,補上形態不同的身軀,使之更有靈活的變化。
1.設色畫法
先以淡紅畫尾,添上深紅背脊和眼部,逐一補上身軀和鰭部,最後點斑紋和眼珠。


2.水墨畫法


三、珍珠魚的畫法及動態
同樣先畫尾,添上深紅背脊和眼部,逐一補上身軀和鰭部,再以白粉點上背部珠粒狀斑紋。


四、幾種常見金魚的不同姿態與畫法


五、紅鯉魚的畫法步驟與動態
以硃砂色先畫頭和鰓部,順手添上背脊,再調淡墨勾唇、圈眼,加鰓蓋和腹部,以及鱗紋。復以淡紅添鰭,深紅和墨色點背脊斑紋。然後點睛,加鰭紋。


六、鯰魚的畫法步驟與動態
以淡墨兩筆畫出頭部,接著添上背部。再勾出其輪廓和鰭部,最後深墨加深背脊、出須、點睛和勾出吻部。其間須掌握要點、墨色要有透明感,觸鬚力求有動感,背鰭出筆有力度。


七、鱖魚的畫法步驟與動態
先以淡墨勾出魚的大體輪廓。略深色畫出斑紋和各鰭。然後以深色加點背部斑紋,逐一添出各鰭。以淡黃罩頭背部,趁溼以粉色添腹部下端,再以橙色填眼。在背鰭加添棘刺時,可略超出其部位,以強調特徵。


八、刀魚的畫法步驟與動態
先以淡墨畫出背部,並勾出下半部的輪廓。以濃墨點睛,再出背鰭和長鬚。淡墨補上各鰭,調橙色填眼。


九、河豚的畫法步驟與動態
先以淡墨勾出輪廓和鰭,添上鰭部。再以深墨點睛,畫出斑紋和腹刺。調淡黃色罩背部,橙色填眼,淡紅色著口部。

十、鰷魚的畫法步驟與動態
先以淡墨從頭至尾,一筆畫出其背脊,接著勾出其下顎和腹部。順手添上胸、腹、臀和尾鰭。深墨點眼,並出背鰭。幹後,以橙色填眼。


十一、骯刺魚的畫法步驟與動態
先以淡墨畫出背脊,接著勾出各部位和添上各鰭部。深墨點睛、點斑紋,勾鰭紋,出須。最後罩淡黃色,填橙色眼部。


十二、布景畫法
魚類布景宜水生植物或溪岸花木為宜,其種類甚多,可根據構圖所需擇取。如柳、桃、紫藤、芙蓉或蒲草、睡蓮、荷花、萍花、蘆花等。如畫水墨簡筆作品,也可不布景,採用空白作為水面以求簡、空、美的意趣。



十三、範圖畫法
1.《桃花流水鱖魚肥》畫法

步驟一:先畫出鱖魚。


步驟二:接著調赭墨,畫出桃花枝幹。


步驟三:再調曙紅色畫上桃花花朵和花苞。


步驟四:復加上嫩葉,畫花蕊,暈水色,最後題款、鈐印。


2.《萍動魚時躍》畫法
步驟一:先以硃砂色畫龍種金魚兩條,分上遊和橫遊不同姿態。


步驟二:接著下端再添上跟隨而遊的一條,使之有聚散之分,又呈同一方向之勢。


步驟三:再以墨筆補上垂竹。


步驟四:最後點上浮萍,題款、鈐印。


十四、作品欣賞

桃花流水鱖魚肥

一泓碧水散珍珠

只系一竿時得魚

佳餚

蔭密戲魚通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

相關焦點

  • 圖文教程:中國畫技法之虎的寫意畫法
    素材摘錄自福建美術出版社《中國畫技法 虎》,王連城著,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那麼,虎的技法有哪些呢?通過以下內容,我們就可以快速掌握虎的繪畫技法。 一、虎的頭部畫法 虎頭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畫的部分,要著意畫好。畫時先勾勒出頭部的準確動勢,再勾虎的面部表情,依口形的張合、鼻的皺縮、眼的顧盼等不同造型加以刻畫。
  • 圖文教程:寫意畫雞技法
    本素材摘錄自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水墨雞技法》,楊海濱編著,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寫意雞的一般技法 1.雄雞頭部畫法 用中鋒蘸濃墨草勾頭部結構,從嘴畫起,依次勾眼睛、面部、雞冠、肉垂等 用淡墨點染結構關係,表現頭部的體積感。
  • 圖文教程:賈寶珉教授講寫意花鳥畫速成技法
    本素材摘錄自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著名寫意花鳥畫家賈寶珉教授講寫意花鳥畫速成技法《吉祥》作畫步驟、技法1.先以淡墨或中墨點畫胸和腿,要見筆觸。淡墨勾嘴和眼。朱磦少調胭脂畫紅冠。重墨點背和翅,淡墨再勾畫頸羽和尾上覆羽,重墨畫尾。淡墨勾爪,然後著色。寫雞,先以淡墨勾嘴和眼朱磦少調胭脂畫冠,稍重墨畫尾,最後著色。
  • 圖文教程:寫意虎技法
    本素材摘錄自《學國畫 中國畫技法普及教材 5 動物集》,陳大章等編繪,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 中國工筆畫技法入門|花鳥畫|寫意|中國畫|墨色_網易訂閱
    6、點染: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方法。  7、斡染: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採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製中也會用到。  8、醒染:在罩色過後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 畫雖一藝,其中有道,畫道體現中國畫規律,是中國畫技法內在依據
    明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云:「畫之道,所謂宇宙在乎手者,眼前無非生機。」清代王昱《東莊論畫》云:「畫雖一藝,其中有道。」畫道體現著中國畫的本質規律,也是中國畫技法形式的內在依據。中國畫的哲學核心便是「道」。因此對「道」的領悟研究,直接關係到中國畫的理解認識和繼承發展。藝術家的思維是否能與「道」高度結合,是其藝術造詣能否達到極高藝術境界的關鍵。
  • 圖文教程:寫意天竺葵、仙客來、一品紅畫法
    素材摘錄自人民郵電出版社《中國畫技法入門300例:寫意花卉綜合卷》,邰樹文編繪,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天竺葵的畫法 天竺葵,也叫洋葵,常見的花色有不同程度的粉色、紅色。
  • 圖文教程:中國畫技法之樹木畫法
    除非工筆畫,寫意葉子不必一葉葉地填色,只要分出墨色的濃淡,以表現體積感和空間感即可,同時染些淡色在葉子之外,以免刻板無趣。三棵松樹的形態、高低、疏密都要有所不同。↓↓↓↓↓↓(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會及時刪除!)
  • 陳向迅:中國畫的寫意品格【子吟】
    寫意品格首先是在精神意義上的一種思考,體現了中國畫的核心價值。《莊子·天道》中講到意與言的關係時指出「語之所貴者意也」。王維《山水論》也說「凡畫山水,意在筆先」。郭熙《林泉高致》中評「四時不同」後指出:「畫見其大意,而不為刻畫之跡,則煙嵐之景象正矣。」「景象之正」的取得,在於景之正大,象之正氣。山水為大物,取其勢,取其質,歸結於寫其意的品格而已。
  • 寫意畫該如何欣賞?
    這「六法」不僅告訴人們中國畫怎樣畫,同時也告訴你中國畫如何賞。「六法」把「氣韻生動」排在第一位,「骨法用筆」列居第二,接著才是「應物象形」,依據這三條法則我看基本上就能判斷中國畫的好與不好了。也就是說,看畫首先要看畫面是否有客觀的物象,技法上是否為骨法用筆,而最重要的是畫面的意境,這個意境實際上就是中國畫的藝術精神所在。
  • 劉進安:中國畫的技法是一種性格
    中國畫技法的內涵與運用 文/劉進安 在中國畫的範疇裡,技法作為一項主要的品評指標被歷代畫家所重視,他們關於技法的思考、研習和實踐不僅完善中國畫技法體系,更在推動技法作為主要審美因素方面起到了定位的作用。
  • 寫意動物畫技法:老鼠
    寫意動物畫技法:老鼠 作者:雲石編繪 簡介:寫意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畫法,也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因為他們眼裡的世界,是與寫意畫的簡練、概括,以及在造型上的「似與不似之間」相吻合的:他們有奮發的上進心,有強烈的好奇心,常常學有所得即能觸類旁通。顯然,青少年在初學繪畫時,如能掌握一-些寫意的基本技法,在輕鬆愉快的筆墨練習中,必能啟發潛在的智慧才能,對今後的學習、工作或者藝術深造都將大有益處。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同樣能學好寫意畫。
  • 圖文教程:梅若老師教你畫小寫意牡丹
    本素材摘錄自上海畫報出版社《中國畫技法一點通 花鳥篇 2 牡丹 杜鵑 荷花 月季》,梅若編著,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 柯和根 | 「東坡遺風·筆墨神韻」 首屆中國畫寫意名家作品展
    ,並具有了特殊的更多抒情寫意空間。伴隨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加上具有文學性的中國畫獨有之精神,使得中國畫具備了更深厚的底蘊和內涵。蘇東坡,四川眉山人,與父蘇洵和弟蘇轍並稱「三蘇」,宋代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書法家、畫家,文人畫的主要倡導者。「意」,是人類對自然景物的抽象而富有韻味的認知;寫意,是人類在表現自然景物的審美認識上實施的具體技法。
  • 看不懂中國畫?什麼是五墨六彩?「馬路邊」的中國畫常識請收藏
    按技法:工筆 寫意 重彩 金碧比如:下面畫作:我們馬上就可以分好類:屬於寫意花鳥。2.筆墨:中國畫技法的總稱,用筆和用墨是中國畫兩大主要技法。「筆」通常是指勾、皴、擦、點、染等筆法;「墨」通常指破、潑、積等墨法。
  • 【國畫人物】國畫寫意人物畫技法分享
    國畫寫意人物畫技法分享
  • 圖文教程:大熊貓小熊貓寫意畫法
    素材摘錄自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寫意國畫技法速成:動物圖本》,寧佳錄,裴麗華著,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熊貓的畫法 步驟一:先用濃墨勾鼻子。
  • 論中國畫新材料與特殊技法:豆漿、肥皂水、茶水、撒鹽、水洗應用
    本文主要介紹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國畫在材料和技法上新變的原因,第二部分是中國畫實踐當中對新材料與特殊技法的使用。在國畫越來越受到國內外關注的時刻,研究國畫的發展創新,不但可以深化國畫創作內涵,還可以為世界提供新的認識和了解中國畫的角度,有利於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 美術研究|精研古法 博採新知,京津畫派寫意花鳥畫!
    1918年,康有為發表《萬木草堂藏畫目》指出:「中國畫學至國朝而衰弊極矣,豈止衰弊,至今郡邑無聞畫人者。其遺餘二三名宿,摹寫四王、二石之糟粕,枯筆瘦墨,味同嚼蠟,豈復能傳後,以與今歐美、日本競勝哉?」1919年,陳獨秀在《美術革命——答呂澂》一文中稱:「若想把中國畫改良,首先要革王畫的命。因為改良中國畫,斷不能不採用西洋畫寫實的精神。」
  • 美術研究|陰澍雨:寫意花鳥畫的當代價值!
    因為寫意畫需要長期積累,首先要研習傳統的筆墨語言,構圖與法式,在長期的積累之後還要有所拓展,這很難,但這才符合寫意花鳥畫發展的規律。而比較之下,人物畫可以有題材的創新,比如畫當代的人;山水畫則可以有技法與形式語言的突破,畫面形式相對而言就可以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