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在錄音棚錄製完畢
" 我會堅定守護希望的種子,相信它會開出美麗的花,如果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我會毫無保留全力以赴堅持到底 ..." 這首歌旋律輕柔,歌詞感人肺腑,歌詞娓娓道來醫護人員的真實工作寫照,展現出當代醫護人員的擔當與勇敢。哼唱起這首自己創作的歌曲,張甜說自己 " 每一次都眼角含淚 "。" 每一次的哼唱都會讓我回想起在武漢雷神山醫院一幕幕終身難忘的場景:奔跑、搶救、抗擊疫情!"
張甜是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消化道腫瘤一科的一名護士,也是我市 2 月 8 日出徵的第三批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在武漢雷神山醫院,張甜和另一名護士負責病區的重症病人護理,每天的工作就是輸液、採血、採集核酸標本、給病人翻身、餵飯餵藥、收拾病人的排洩物、口腔護理、病情觀察、護理記錄書寫。不僅幫病人消除身體上的痛苦,也盡力幫助病人解決生活上的各種問題。
讓張甜印象最深刻的一位病人,是病房裡一位 89 歲的老奶奶,她不能自己進食,並且大小便失禁,張甜便一口一口的給她餵飯餵水,看到她慈祥而滿足的微笑那一刻,張甜覺得不管再苦再累,一切都是值得的,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那樣的微笑就是她最值得欣慰和驕傲的。
談到在武漢雷神山的日子,張甜話語裡滿滿都是自豪。張甜告訴記者,每當看到病人為醫護人員們豎起大拇指,聽到他們說 :" 謝謝你們 ! 辛苦你們了!" 在這沒有空調暖氣的病區走廊,她的內心也是溫暖無比。
張甜是一個音樂愛好者,緊張的工作之餘,看到身邊的戰友們白天黑夜的守護在抗疫一線,感動之餘,自編詞曲創作了抗疫勵志歌曲《義無反顧》。今年三八節前夕,張甜利用拼湊時間以及每天為數不多的休息時間開始譜寫,僅用了短短兩天時間便創作了一首歌,作詞和作曲都由她一人完成。在問到為什麼想要寫這首歌,張甜告訴記者是因為從決定馳援武漢到奮戰在一線,經歷了太多,有走之前的壯志與不舍,有來到之後的觸動與震撼,太多的情感想要去表達、去宣洩,也把她一直以來對音樂的熱忱和那份特殊的感情通過這首歌全部表達出來了,每一句歌詞都是張甜含淚譜寫的。
3 月 30 日,張甜作為最後一批醫護人員返連,14 天的隔離休整期內,張甜也並未閒著,她反覆推敲歌詞,琢磨譜曲,休整期結束,張甜便按耐不住激動的心,來到錄音棚,將這首歌曲完整的錄製完畢。
在武漢雷神山醫院,醫護人員時常哼唱這首歌。聽到這首歌的病人說,從這首歌裡能聽到溫暖、聽到希望、聽到醫護人員堅守抗疫一線不勝不歸的信心。
平日裡,張甜是李家街道綠景社區的一位居民和志願者;此次抗 " 疫 " 阻擊戰中,她作為一名 " 白衣戰士 " 馳援武漢;在雷神山醫院,她又搖身一變成為一位 " 唱作人 " 譜寫歌曲,為所有一線醫護人員加油。三種截然不同的身份變換,在這位大連姑娘身上完美詮釋。此次馳援武漢,張甜表示此次是最難忘的、最有意義的一次經歷,而創作錄製這首《義無反顧》則是最好的紀念!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見習記者於雪
【來源:半島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