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1日是愚人節,愚人節顧名思義,就是彼此互相愚弄以博得狂快,只要不太過分大家都樂此不疲。愚人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據說開玩笑只能是12點之前。這個惡作劇搗亂的節日,在我國青少年之間頗為流行,這一天大家都會開幾個玩笑,你要認真你就輸了。那麼愚人節的由來是什麼?愚人節起源於哪個國家?
愚人節的由來是什麼 愚人節起源於哪個國家
愚人節的由來是什麼
愚人節的由來說法一:起源法國變法對守舊者嘲弄
愚人節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愚人節的由來說法二:起源古羅馬雪麗絲之女神奇故事
據古羅馬殘籍記載:羅馬在每年四月初舉行「蔓姜會」,某年「蔓姜會」,主宰之神雪麗絲之女白洛賽蘋娜在極樂園採摘水仙花時,遇見冥府王菩拉多,兩人一見鍾情,互相示愛,菩拉多便娶白洛賽蘋娜為冥府王后,當他們兩個返回地府時,菩拉多乃差使地府中之鬼怪發出吃吃之笑聲,以愚弄雪麗絲,而雪麗絲果被愚弄,她乃循著聲音的來源尋覓。因此,他們便以每年之「蔓姜會」為「愚人節」。
愚人節的由來說法三:起源於名叫「哥譚鎮」的城鎮
英國有一個民間傳說,認為愚人節與一個名叫「哥譚鎮」的城鎮有關。傳說在13世紀有這樣一個傳統,凡是國王巡視過的道路都會收歸公共所有。哥譚鎮的民眾不願失去他們的主幹道,於是散布了謠言,希望能夠阻止國王的巡視。國王遂派遣消息官前去打探,消息官到達村鎮之後,發現滿街都是瘋傻之人。國王便放棄了巡視的計劃。於是愚人節便由紀念哥譚鎮鎮民的謊言而來。
愚人節的由來是什麼:關於愚人節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它源於印度「詮俚節」,也有人認為源於法國格里曆。
愚人節起源於哪個國家:起源於法國獲得普遍認同
第一種說法是愚人節源自印度的「詮俚節」。該節規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節日這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開玩笑、互相愚弄欺騙以換得娛樂。較普遍的說法是起源於法國。也有說是起源於西班牙,由於人們恐懼西班牙國王暴虐的統治在這一天選擇不斷說謊而起源的,另外一種則是起源於法國,是由於守舊派堅持把四月一日當成新年而被主張改革派戲弄而起源的。
每年的四月一日,是西方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April Fool's Day),也稱萬愚節。對於它的起源眾說紛紜:一種說法認為這一習俗源自印度的「詮俚節」。該節規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節日這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開玩笑、互相愚弄欺騙以換得娛樂。
文章轉自網絡
●本項目推廣名為「雙威 悅馨苑」;核准名以地名辦為準;
●津國土房售許字2016第0473-001號;
●本宣傳資料為邀約邀請,不作為要約或承諾;
●相關內容不排除因政府相關規劃、規定及開發商未 能控制的原因而發生變化,出賣人保留對宣傳資料 修改的權利,本資料所發布的內容為2017年4月1日前的信息,敬請留意最新資料;
●本資料對項目或產品的介紹,旨在提供相關信息,不意味著本公司對此作出了承諾,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以雙方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附件等協議為準;
●本資料修改權歸出賣人所有;
●本文發送日期 2017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