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讀懂【華工校園】
明天就是愚人節了,對這個節日,除了「愚人」外你還了解什麼?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愚人節的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或All Fools' Day)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愚人節節期為公曆4月1日,是從19世紀開始在西方興起流行的民間節日,並未被任何國家認定為法定節日。在這一天人們以各種方式互相欺騙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後才揭穿並宣告捉弄對象為「愚人」。(來源:百度百科)
冷知識
我們或許都知道四月一號可以開玩笑,但我們是否知道愚人節開玩笑的時間也是有限制的呢?
愚人節這天玩笑只能開到中午12點之前,這是約定俗成的嚴格規定,過了鐘點還開玩笑的人會立刻碰釘子,自找沒趣兒,會被別人稱為比被他取笑的人還要大的傻瓜。
愚人節起源
關於愚人節的起源,眾說紛紜。
英國有一個民間傳說,認為愚人節與一個名叫「哥譚鎮」的城鎮有關。傳說在13世紀有這樣一個傳統,凡是國王巡視過的道路都會收歸公共所有。哥譚鎮的民眾不願失去他們的主幹道,於是散布了謠言,希望能夠阻止國王的巡視。國王遂派遣消息官前去打探,消息官到達村鎮之後,發現滿街都是瘋傻之人。國王便放棄了巡視的計劃。於是愚人節便由紀念哥譚鎮鎮民的謊言而來。
愚人節把戲
一般,在愚人節玩的把戲裡,最百試不爽的招數就是,「你鞋帶掉了」!
現在想起,未免太小兒科啦~
看看別人有什麼玩法
↓↓↓
有上面這種考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的
還有假愚人,實則真表白的
在中國的校園裡我們看到的不外乎這些。
在國外,就玩得比較大了
↓↓↓
最著名的玩笑——BBC:義大利麵條樹大豐收
在遙遠的1957年,英國的BBC電視臺在4月1號播出了這樣一條消息,多虧剛過去的溫和冬天以及有效地控制了麵條樹蟲害,瑞士南部一戶農家的義大利麵條喜獲大豐收。畫面中一名女子仔細地將義大利麵條從樹上摘下來把它們放到太陽下曬乾。
因為在當時義大利菜在英國還不常見,許多英國人並不知道義大利麵條是用小麥粉做成的,上百通電話打到了BBC,有人指出消息錯誤,有人疑惑不解,甚至有人詢問,怎麼自己種義大利麵條樹呢?這可以算是電視媒體最早加入4月1號愚人節整人行列的例子,多年後的CNN文章還評論它是史上最大的一個玩笑。
&
不走尋常路的Google
留心關注Google這家公司的人會發現,每年愚人節,Google都要搞事。
愚人節整蠱網站谷歌居首,谷歌每年的愚人節惡作劇可能是最受網民期待的,如水下搜索、紅白機地圖、穿越搜索等等。
此外,每年愚人節,Google都會推出一些有趣的項目。以2014年為例,谷歌推出了:
魔術手、Gmail—可分享自拍(Shelfie)、谷歌翻譯和Chrome瀏覽器—表情符翻譯.
除了愚人,我們還可以…
上大學後,我們很少再開一些不痛不癢的小玩笑了。
那愚人節我們做什麼呢?
不如來看看跟「愚人節」主題有關的電影吧~
小編在這裡要推薦的是這一部
《愚人節》
作為一個限定在一天內的豪華卡司群像輕喜劇,這部影片充滿笑點和淚點,值得一看!
(有戶田惠梨香、松坂桃李、岡田將生、窪田正孝.總之真的超豪華)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