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七十二峪】牛心峪

2020-12-23 西部網

編前語:秦嶺是中華地理的自然標識之一,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具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功能。「秦嶺七十二峪」在今天已是秦嶺陝西段的重要代名詞,由周靈國、謝偉主編,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秦嶺七十二峪》(上中下)圖書,列述了秦嶺北麓的226條峪道,「學習強國」陝西學習平臺編輯部摘選其中的113條峪道陸續刊發,讓大家真正認識秦嶺的自然資源和文化內涵。讓我們共同努力,保護大秦嶺,保護我們的「父親山」。

牛心峪峪口 韓立軍 攝

牛心峪位於華陰市區東南,夾在白馬峪和黃甫峪之間,因峪口有一座形狀好像牛心一樣的峰頭而得名,與藍田縣的牛心峪同名,但名氣更大,內涵更多。牛心峪峪口海拔465米,朝向正北,東北距黃甫峪峪口直線距離約840米,西距白馬峪口直線距離約270米。

牛心峪屬於小型峪道,峪道長度約2.3千米,頂端在海拔1300多米的半截梁頂,峪內可見巖壁下有小泉水流出匯入溪水。

牛心峪峪口 韓立軍 攝

牛心峪內有景觀多處,其中牛心峰頭上的雀臺遺址最為著名。雀臺遺址得名於漢楊寶救助黃雀終得善報的傳說。峪口內還有關西夫子楊震設館講學的地方,因峪裡多槐樹,故人稱講學的地方為槐市。

牛心峪內植物生長茂密,常見有華山松、紅杉、冷杉、連香樹等喬木,還有蒲公英、紫花地丁、柴胡、防風、穿山龍、五味子、花椒、金不換、連翹、盆垂草、山藥、車前草、米口袋等數十種藥用植物。

(摘選自《秦嶺七十二峪》(下冊)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秦嶺七十二峪】文仙峪
    編前語:秦嶺是中華地理的自然標識之一,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具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功能。「秦嶺七十二峪」在今天已是秦嶺陝西段的重要代名詞,由周靈國、謝偉主編,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秦嶺七十二峪》(上中下)圖書,列述了秦嶺北麓的226條峪道,「學習強國」陝西學習平臺編輯部摘選其中的113條峪道陸續刊發,讓大家真正認識秦嶺的自然資源和文化內涵。讓我們共同努力,保護大秦嶺,保護我們的「父親山」。
  • 西安秦嶺自駕,一日穿越天子峪,邂逅古寺、古樹和鄉野風情
    我和家人則選擇了一條相對小眾的線路——天子峪。天子峪,因為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在此出生得名。這裡不如灃峪口、子午峪有名,遊人相對較少,但算是最適合休閒、登山的峪口之一。一來這裡交通便利,天子峪距離西安市區比較近,就在長安區環山公路與子午大道以東大約3公裡處,有公交車可以抵達;第二天子峪地處秦嶺淺山區,峪道淺、山勢較為平緩,適合徒步旅行;第三則是天子峪不僅風景秀美,且底蘊深厚,尤其有兩座千年古寺非常值得去。總而言之,又美又近的天子峪,很適合休閒一日遊。
  • 天子峪的抒情(3)夏的贊禮
    這兩兄弟也長得蠻像的哈,上圖拍與天子峪的山間,下圖拍於四川老家。這位大神不知道來自何方,落在秦嶺的山間。拍於天子峪山間。住到秦嶺之下後終於明白為什麼有「山羊」這種叫法或者這種生物品種呢,山羊在巖壁之間跳來跳去,完全不費力氣。拍於天子峪山間。
  • 秦嶺淮河有什麼特別?南方北方的分界線是啥?
    分割中國的為什麼是秦嶺、淮河而不是別的山脈、水系呢?)或為秦嶺主峰、或為秦嶺支脈餘脈▼秦嶺北坡的峽谷多達數十道人們將其統稱為「秦嶺七十二峪」它們依次並排而立如同群龍吐水▼以秦嶺為例 秦嶺北坡山勢陡峻、斷層深谷密布就像一堵「擋風牆」阻止了冬季冷空氣南下讓漢中盆地、四川盆地相對溫暖而南來的水汽又大部被截留在南坡使得南坡降水更加豐富
  • 秦嶺新暉—西安畫家筆下的大秦嶺美術作品網絡展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首站便深入秦嶺並強調: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筆墨守護秦嶺,丹青不負使命!在西安市委宣傳部和西安市文旅局的指導下,西安中國畫院發動省內書畫名家和廣大美術工作者以「秦嶺新暉」為主題,積極創作,多角度、多形式展示大秦嶺的巍峨壯美及人文風貌,畫院共收到投稿作品近400餘幅,現分三期進行網絡展覽。
  • 西安秦嶺這個「雪谷」太神奇了!谷外不見雪,谷裏白茫茫被雪覆蓋
    由西安出發,向南走一小時,來到秦嶺腳下,這裡有一條通向大山深處的峽谷,在這個季節成了一個「雪谷」,神奇的是,谷外清晰可見雪的蹤影,而往裡走,大約半個小時,就會來到冰雪世界。這座「雪谷」就是長安區子午街的子午峪。
  • 徒步秦嶺,陰差陽錯穿越嘉午臺環線!偶遇無人村,人都去哪了?
    作為體力一般的普通遊客,我們原本計劃從【白道峪】往返的,結果下山途中偶遇了兩名遊客,與他們結伴而行走了【大峪】下山,就這樣,陰差陽錯地完成了一次嘉午臺環線穿越之旅,想想倒是一次十分特別的「奇遇記」。登頂【嘉午臺龍背】之後,我們一面感嘆自然的奇絕壯美,一面又暗暗遺憾時間不夠。
  • 獨進秦嶺博士遇熊!給小熊拍照時被大熊撲倒 面部被嚴重抓傷
    ■秦嶺熊、羚牛、野豬等不斷增加 活動區域也隨之擴大  接警 男子上山被野生動物攻擊  受傷跌落山崖  6月8日下午4時許,西安市公安局鄠邑分局太平森林派出所接分局指揮中心轉警稱,紫閣峪有一驢友遭遇野生動物攻擊跌落山崖,要求出警。  派出所值班領導迅速帶領民警前往事發地開展救援,並聯繫當地嚮導和救援隊。
  • 一個人穿秦嶺,走錯岔路到另一條山溝,幸遇70歲旱菸老人領出山
    從前,總不理解那些在秦嶺淺山遇險的西安驢友,就在山邊上轉轉,還能走迷路了?直到自己在秦嶺裡也走錯了一次路,才知道秦嶺淺山穿越看似沒有難度,卻也潛藏著風險。今年10月底,抵擋不住秦嶺紅葉的誘惑,傻大膽的我決定自己進山看看。
  • 楊文哲|秦嶺父親山印象
    秦嶺父親山印象楊文哲秦嶺約我千百遍,我愛秦嶺父親山。拜謁五嶽最高處,登臨絕頂攬江山。縱橫東西五千裡,拔仙臺上看江山。南北自然分水嶺,儒道根本助江山。秦嶺~~父親山,從西北的青藏高原崑崙山脈延伸向東,途徑關中地區縱橫東西八百裡,大散關、紫柏山、定軍山、紅河谷、斜峪關、馬耳山、鸚鴿嘴、子午關、灃峪口、藍玉關、函谷關……七十二谷此第布設,從每條山谷中躥出天水形成七十二道河流匯聚甘陝人民的母親河,:渭河,在一路東流匯入華夏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七十二關險要天設地造,一夫擋關,萬夫莫開,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 六年從秦嶺裡背下千餘蛇皮袋垃圾 傳遞環保意識保護美麗秦嶺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單琳 張鵬飛)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灤鎮的灃峪口,是秦嶺北麓的一條山溝,因灃河從這裡流出而得名,而這個峪口也是西安近郊比較受歡迎的一個,每到節假日都有不少遊客和登山愛好者進山遊玩。從2012年開始,每到周末都有一群身穿綠色馬甲的隊伍進山,但和別人不同,他們上山的任務是清理垃圾。這不國慶假期,這個隊伍又進山了。
  • 秦嶺賞雪 交通安全須知請查收
    秦嶺山區長安段解除交通管制後,很多市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紛紛驅車前往210國道欣賞雪景,感受冬天的氣息和大自然的神奇。210國道長安段為山區道路,起點為1303km(灃峪口),終點為1343km+480m(大坪村南),全長40.48km,沿途穿過7個自然村,有9個峪口。
  • 西安秦嶺這條登山線美到藏不住!公交送到山下,看完攻略你也敢走
    曾經我也和好多人一樣,把秦嶺看得很神秘,把徒步穿越看得危險重重。直到最近,走了一條秦嶺淺山的登山小環線,才發現秦嶺其實並不高冷,即便是戶外小白,也有適合的徒步線路讓你領略大秦嶺的風光。近期,我便走了這樣一條「入門級」穿越線,一日之內,登上了一座海拔1千米的山峰,又漫步在平均海拔一千多米的山脊線上,最後還穿越到了千年古道上,層出不窮的美景撲面而來,讓人幾乎要拜服在秦嶺腳下。而秦嶺所有這些饋贈,除了需要你用雙腳的勞累作為交換外,是不需要一分錢的。線路大致走向為:臺溝村——小五臺——圓燈臺——五道梁——左臂峪——子午峪——出山。
  • 周吉靈【漢水悠悠】秦嶺自古無閒草
    這裡還生產豬苓、銀杏、天麻、柴胡等五大骨幹中藥材十餘萬畝,產值過億元,為秀美山川、美麗中國建設起到了良好示範作用。  千裡秦嶺,構成我國南北方的重要分野線。被譽為中國的「天然氧吧」,是聞名全國的「生物資源基因庫」,也是天然生物藥用資源寶庫,有「天然中藥材之鄉」和「秦嶺無閒草」的美譽。
  • 優露清主辦第九屆秦嶺「清道夫」環保活動
    秦嶺作為「國家中央公園」和「中國綠肺」,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作為在秦嶺山腳下「長大」的一員,優露清積極響應政府「守好父親山,保護大秦嶺」的號召,帶領500多人在春暖花開的4月展開了第九屆秦嶺「清道夫」環保行動。
  • 春風又綠小秦嶺
    2016年以來,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礦山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攻堅戰全面打響。從破壞到修復、由喧囂到沉寂,4年過去,小秦嶺痛定思痛,奮起千鈞棒,澄清萬裡埃,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板」。  春風又綠小秦嶺,3月18日,記者來到靈寶市,走進群山間,傾聽它涅槃重生的故事。
  • 在秦嶺趕夜路,深山發現「無人村」,屋簷下還堆著柴火,卻不見人
    你有過天黑了還在秦嶺裡沒出山的經歷嗎? 前兩天我和朋友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那天,我們去長安區引鎮白道峪村爬嘉午臺,這座山海拔1800來米,不算很高,路程往返約十來公裡,也不算很遠。我們下山其實也還算早,下午不到4點鐘就開始往山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