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壹娛觀察編輯部 壹娛觀察
文/杜威
當刑警「池亨柱」再次「重啟」,出現在「失去記憶」的女主「申佳賢」面前,熟悉的暖色濾鏡出現,逆轉了命運的「王子」與被他拯救的「公主」久別重逢,一場催人淚下的愛情韓劇就要上演。而這個經典「吸睛」橋段卻是《365:逆轉命運的1年》的大結局。
當一部韓劇全程「無虐戀」,並將僅有的愛情元素安排至大結局的最後一幕時,是什麼魔力讓其獲得豆瓣9.1高分、霸佔韓劇熱度榜第一位?在《夫妻的世界》面臨「爛尾指控」時,兩部高分韓劇重新吸引廣大劇迷目光。
一部是由《請回答1988》原班人馬打造的職業劇《機智醫生生活》(豆瓣9.4分)。另外一部就是被列為「年度爽劇之一」,「深陷時間漩渦」的警匪懸疑片《365:逆轉命運的1年》(豆瓣9.1)。
相較前者「『1988』情懷因素、治癒系職場劇、劇情討喜、人設為主」等創作優勢,後者挑戰了難度極大的「時間漩渦」題材,這無疑要求對劇作邏輯更加嚴苛,對節奏把控更加精準,對主題挖掘更加深度。因此,《365:逆轉命運的1年》的創作方法論更值得關注。
▲ 《365:逆轉命運的1年》劇照
首先要明確,這裡提到的「時間漩渦」與傳統意義上的「穿越劇」有所區別,兩者同樣是將不同時空的角色通過「時間裂縫」穿插在一起,以形成強烈「錯位感」,通過此方式賦予更多元的視角來豐富劇情故事,滿足觀眾的獵奇心。
而「穿越劇」更多將「時間」列為一種「輔助元素」,並不廣泛深入的介入劇情之中,多以愛情題材為主,例如國產劇集《步步驚心》《太子妃升職記》,韓劇《屋塔房王世子》等。
而「時間漩渦」近年已經成為韓劇一種獨特的創作類型,將「時間」列為劇作重要甚至首要的元素,以求創作出更多元、更複雜、更緊張刺激的敘事手法。其中多以警匪懸疑故事為主,愛情治癒題材為輔。
2013年《九回時間旅行》是起點,到2016年的《信號》為裡程碑,至今每年韓劇都有一部「時間漩渦」式神劇出現,如2017年的《隧道》,2018的《火星生活》,2019年的《耀眼》,2020年的《365:逆轉命運的1年》等。
當韓劇跳脫出傳統「穿越劇」的言情漩渦,更大膽創新地運用「時間穿越」元素,去挑戰劇作難度更高、更具觀賞性的「時間漩渦」劇集時,韓劇又展現出了驚人的創作活力。韓劇創作者是如何利用「時間漩渦」來講述故事的?研究韓劇「時間漩渦」的同時,對於國內劇集創作者又有何借鑑意義?從高分韓劇背後,一探韓國電視劇工業化的究竟。
韓劇創作者如何玩轉「時間漩渦」?
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整理了近五年「時間漩渦」類型的代表性韓劇。韓國幾大電視臺:MBC、KBS、tvN、OCN等均有涉及創作。《信號》《火星生活》《耀眼》《365:逆轉命運的1年》4部作品在豆瓣評分9.0以上,分屬各自的年度「神劇」行列。
韓劇條目在豆瓣評分中,僅有31部達到9分及以上(不包含動畫、真人秀),「時間漩渦」題材就獨佔4個。在31部作品中,懸疑題材僅4部上榜,而「時間漩渦」式獨佔3席。其中,《信號》為懸疑韓劇最高分,《耀眼》為中日韓「穿越愛情」劇集最高分。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雖然列出作品雖均屬「時間漩渦」類型,卻彼此不盡相同,韓國創作者已經探索出多種獨特的敘事魅力。那麼,韓劇裡是如何玩轉「時間漩渦」的?
首先,「先驅者」《信號》運用的是「平行時空」式的「時間漩渦」。劇集講述了心理側寫師「樸海英」偶然得到一個有信號的無線對講機,對講機的另一頭是生活在上世紀90年代的警察「李材韓」。兩者在時間裂縫中對話,跨時空的成功破獲諸多案件。
其中,1989年京畿南部殺人案是全劇的精髓所在,並且有奉俊昊的《殺人回憶》珠玉在前,這件韓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懸案能玩出什麼新花樣,也是檢驗「時間漩渦」式劇集經典與否的成敗所在。
在《殺人回憶》裡,奉俊昊沒有給出明確結尾,預示著被害者們是死於整個社會的冷漠和動蕩年代的扭曲。然而,《信號》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憑藉另一個時空李材韓的支持,巧妙的利用「時空錯位」的細節推理,如「李材韓」一直推算著自己在追捕罪犯的過程中,為什麼罪犯可以逃脫?通過「天眼」可以得知,原來是公交車司機替自己兒子頂罪等等。
▲ 《信號》劇照
最終《信號》選擇抓獲了兇手,並且給出不同的答案,即使在那樣黑暗的時代,依然有人在為被凌辱和踐踏的靈魂奔走吶喊,雖然未能改變結局,卻可將其終結的寓意上的再詮釋。
其次是2017年的《隧道》「穿越未來式」的「時間漩渦」。
《隧道》講述了上世界80年年代的刑警在追蹤嫌疑人到達一個隧道中時被襲,穿越到了2016年,發現未來與過去的連結點,成功解決30年前連環殺人案的故事。
《隧道》同樣改編自韓國的「京畿南部殺人案」,但編劇李恩美此次以「穿越未來式」創作,再次賦予該案件不同視角、給予了不同詮釋,並增設穿越後的刑警與成年女兒以及未來女婿共同破案等,諸多容易擦出火花的設定。
《隧道》由專注於懸疑、犯罪題材的電視臺OCN出品,後續在看到「時間漩渦」類型的成功,到了2018年OCN再次創新,打造了「回到過去」式的《火星生活》。
《火星生活》翻拍自同名英劇,講述2018年刑警韓泰柱在一次追捕連環殺人犯的過程中頭部中槍,醒來之後已是深處在1988年,為了回歸自己的原先生活,他必須解決連環殺人案。
劇作設定並不是單純穿越到過去,而是一直讓男主處於「到底是穿越了還是因事故造成無限夢境」的漩渦之中,這個懸念一直持續在全劇之中。是劇作強烈張力的關鍵點,劇集還融合了大量「年代感、喜劇」等元素來提升觀感。
▲ 《火星生活》劇照
今年的《365:逆轉命運的一年》同屬於「回歸到過去」的,但多了「嚴格限制和遊戲規則」。劇集改編自日本推理小說《Repeat》,講述11位獲得重返時光的人穿越到一年前,期望逆轉命運,卻陷入了意想不到的死亡陰謀之中。
劇集以一集死一個穿越角色的節奏進行著,類似熱播日劇《輪到你了》。而在每個角色死亡的背後都在探討,穿越時空是否能夠真正逆轉命運的沉重話題。
目前還在播出的《重生》則完成了「時間漩渦」的最後一塊拼圖,即「輪迴式」創作手法。講述刑警和刑警戀人、殺人魔,三個角色在32年前因為惡緣全部殞命,但又打開了新的旅程。32年後他們分別轉世成檢察官、考古學講師、醫學院學生身份再次糾葛在一起。
通過梳理不難發現,在僅5年的時間裡,韓劇創作者就在新式「時間漩渦」題材中,玩出了「平行時空、穿越未來、回到過去、輪迴式」等四種創作手法,當「時間漩渦」遇到警匪懸疑題材,兩者交融形成了一種觀感極佳的類型劇集,並讓該題材持續保持創作活力,讓劇迷能夠在不斷觀感刺激的挑逗下領悟其獨特魅力。
「時間漩渦」,國產懸疑劇創作者的下一站
「時間漩渦」式韓劇在2016年是一個關鍵節點。2016年1月tvN電視臺出品的《信號》播出,創下當時該電視臺平均收視率8.69%的佳績,並在韓國奉為「高收視、零差評、全民熱愛」,2010年之後的「第一神劇」。在中國《信號》亦受到全面高口碑,豆瓣評分9.2分,是首部突破9分的懸疑韓劇。
2016年4月,騰訊視頻獨家夠買韓劇《信號》全網版權。等到2016年9月,「限韓令」中禁止新籤韓國電視劇、綜藝節目合作項目的消息不脛而走。《信號》也成為最後一批能在國內正版渠道觀看的韓劇,與其相伴的就是家喻戶曉、由愛奇藝購買版權的《太陽的後裔》。
▲ 《信號》劇照
如果說創收視紀錄的《太陽的後裔》是「言情韓劇」在國內的最後巔峰。那麼,《信號》就是開啟國內觀眾對「精品懸疑韓劇」顛覆式認知的作品。
《信號》被《韓國時報》列為「時間旅行」劇集的第一名,也自此開啟了韓劇創作者對其的創作熱潮。在後續三年,韓國電視臺創作了不同敘事手法的「警匪懸疑」劇集。
而當「時間漩渦」式韓劇已經強調劇情硬核反轉、節奏緊張刺激的大環境下,2019年編劇李南圭、金秀珍通過《耀眼》再次嘗試如何用「時間漩渦」來講述「俗套」的愛情故事。
《耀眼》並沒有明確的「穿越未來、回到過去亦或者千年輪迴虐戀」,而是選擇將故事卡在「時間的裂縫中」,讓劇集得以用12集篇幅寫盡女人的一生。當一個女孩失去時光,迅速成為了老人,她在接受這個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對生活失去信心甘願放棄時光的男孩。故事在時間裂縫中追尋愛情和生活的真諦。
劇集的第十集是分水嶺,前十集更像俗套、充滿bug、且沙雕風十足的穿越「甜寵劇」。而十集之後,當劇情全盤反轉,當所有邏輯被打通,當所有真相被揭開,當「惠子」得知全部真相,呆坐在養老院外耀眼的陽光下,看見了年輕的自己和「俊夏」,她走了過去,永遠留在自己最幸福的時光裡。整部劇的立意上升到全新層次。
《耀眼》豆瓣評分9.0,是中日韓三國「穿越愛情」劇集最高分。而值得注意的是,打造這部經典「時間漩渦」愛情劇集的編劇李南圭、金秀珍均是其處女作品。
不僅如此,《365:逆轉命運的1年》編劇李秀景也是其處女作品,首戰便名聲鵲起。而正如上文所說「時間漩渦」類型劇集,對劇作要求極為嚴苛,這更加考驗編劇功底。除了幾位初出茅廬外,該類型創作者金銀姬、李大日等均非韓國重量級編劇,更多是中生代力量,可見韓國編劇體系在新生代力量這塊的深度挖掘。
而在經過「時間漩渦」式劇集磨練,這些新生代編劇後續創作更是一步青雲,其綜合實力和國際認可度得到質的飛躍。
金銀姬因《信號》超高口碑,被Netflix看重,創作近年在全球大獲成功的「古裝喪屍」系列劇集《王國》。在《火星生活》編劇團隊中除了邀請原版英劇創作者加入,本土編劇是李大日,他後續還創作了經典政治題材系列劇集《輔佐官:改變世界的人》。
換句話說,「創作力更旺盛、更與時代、劇迷觀眾接軌」的中生代編劇,才讓「時間漩渦」式劇集展現驚人的活力。在五年間,不斷開發探索出「平行式、穿越式、回到過去式、輪迴式」等敘事手法,且在劇作要求更高的警匪懸疑題材,在更難創新的愛情題材中均有建樹。
此時我們要回饋到國內市場,雖然目前與韓劇相同「時間漩渦」作品還未出現,但相似作品已經令人驚喜,如年初的臺劇《想見你》獲得9.2高分。另外,「時間漩渦」的劇集也成了國內多個新銳團隊和新銳創作者的試驗田。
▲ 《想見你》劇照
《信號》大火後,國內版《信號》也被國內影視公司迅速收入囊中,改編的《時空來電》也於去年10月與國內觀眾見面,豆瓣7.3分雖談不上優異,但憑藉原本《信號》本身的創作元素也讓這部翻拍劇迎來了不少肯定,而《時空來電》的編劇吳忠全、李田也都是「小說作者轉編劇」的新人。
除此以外,去年的《慶餘年》《我在未來等你》,今年《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均有涉獵「時間」元素,並也依賴於新生代和中生代編劇的創作力量,所取得的成績也令人眼亮,但細品下來與上述韓劇中的「時間漩渦」還有所差距。
對於國內劇集創作者來說,「時間漩渦」題材似乎還是個不佳選擇,其創作過程必定極其困難,創作結果也未必能滿足劇迷觀眾,也未必可以討好普通觀眾。
《信號》大獲成功之後,編劇金銀姬被多次採訪詢問「時間漩渦」韓劇的創作方法論,她的開場白總是:「別想有任何捷徑,與其他劇集相比,《信號》多出了我2倍甚至3倍的苦頭來打磨劇本,我的手腕差點寫斷了。」
《信號》中有現在、過去兩條時空,所以金銀姬必須要制定邏輯鏈條很完善的兩條線,並且還都是長期未解決的案件進行拍攝。她要走訪掌握近乎30年警察辦案的方法流程等等,但同時金銀集也坦言這是「時間漩渦」給到她的挑戰。
通過對韓劇該題材成功的分析,以及在國內市場的超高認可度,「時間漩渦」似乎又是一條必須嘗試和挑戰的劇集類型。
此時正是國內網劇市場「懸疑片」盛行的時代,12集懸疑短劇正在視頻網站上「綻放」,「時間漩渦」也將是這批劇集不會放過的創作元素,比如五元文化出品的王千源、鹿晗主演的《在劫難逃》等等。
短劇市場,如果僅是集數的縮短,整體創作手法的再升級,或許可以避免國產劇慣有的「注水、拖沓、粗製濫造」等弊病,可能否通過劇作故事的翻新以及敘事手法的創新,來真正滿足國內劇迷觀眾需求,目前還難以估計。國內創作者,尤其痴迷於懸疑驚悚劇集的專業人士,「時間漩渦」將成為他們下一場必修課。
Recommend
原標題:《韓劇裡的「時間漩渦」》
閱讀原文